爱看书屋 > 攀金枝 > 255.第252章 明修

255.第252章 明修


第252章  明修

    王姮忙着“相看”未来夫婿的时候,朝堂上,有关独孤家的案子,终于尘埃落定。

    各部衙门核实了独孤家的罪名,贪墨军饷、杀良冒功,勾结外敌、构陷忠良……御史弹劾的桩桩件件,竟没有一个是冤枉的。

    圣人震怒。

    独孤家已经夺爵抄家,但一干男丁,并未杀头、流放。

    圣人想要惩戒独孤雄为首的几个男丁,退位后就在大明宫“颐养天年”的上皇,忽然就病了。

    还有安国公楼谨,也进宫面圣。

    卢国夫人,哦不,现在是李媪,她割腕放血,写了长长的认罪书,为自己、为独孤家请罪。

    独孤家上交了所有的兵权,安国公府的楼家军亦成为历史。

    ……多方势力共同努力,圣人终于被打动,不再深究。

    独孤氏通敌的案子,就此了结。

    圣人甚至看在姨母年迈的份儿上,赐还了独孤家的一处宅院,免除了独孤家流落街头的凄惨下场。

    但,也仅止于此。

    圣人不会把独孤家逼上绝路,却也不会容许他们再享富贵。

    独孤家成了庶民,除非族中子弟能够有机会获得战功,否则,近二十年内,独孤家都不会有复兴的可能。

    独孤家的众姻亲,尤其是安国公府,也尽到了帮扶的责任。

    以后,独孤家是沉是浮,是兴是亡,都要靠自己了。

    不能怪亲友凉薄,实在是他们也自身难保。

    安国公府。

    独孤夫人一脸自责,“郎君,都怪我,若不是为了我,你、你也不会失了楼家军。”

    那可是楼家一两百年的传承啊,真正的传家宝。

    楼氏能够在天下立足,靠的就是那二三十万的大军。

    楼谨盘膝坐在主位,他四十多岁的年纪,人到中年,却依然英武、俊美。

    只是,素来保养极好的面容上,开始有了皱纹。

    鬓边亦有了些许白发。

    楼谨的背脊仍是挺拔的,却莫名有种颓然与落寞。

    他,老了!

    失势了!

    听到爱妻满是愧疚的话语,楼谨抬起眼皮,勾了勾唇角:“皎皎,不怪你!楼家军,早在去年,被那竖子骗走后,就不再属于楼家了!”

    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大虞皇朝,所有的兵马都属于圣人。

    本就不该有X家军。

    楼家军也好,独孤私兵也罢,本就该归入圣人名下。

    诚然,圣人作为战功彪炳的战神上将,根本不会忌惮麾下大将手握重兵。

    但,做臣子的也该有自觉。

    早早的上交,不让自己沾上任何“拥兵自重”的嫌疑,才是臣子本分。

    楼谨失去楼家军,确实心痛、惋惜,却也真的想开了。

    他更不曾责怪妻子的连累。

    只是,他的柔声安抚,非但没有让独孤夫人释然,反而让她直接红了眼睛:

    “郎君!含章那事儿,也、也怪我!”

    楼彧能够骗走楼家军,独孤夫人“居功至伟”啊。

    她就是太蠢了,总是给夫君拖后腿。

    楼谨:……

    他就是顺口一说,并不是翻旧账。

    抬眼看到妻子哭得梨花带雨的模样,默默的叹了口气。

    妻子不聪明,耳根子软,这些缺点,他早就知道了。

    他就是爱她,爱了十几年。

    爱她的好颜色,爱她的柔弱依赖。

    妻子确实有错,可最大的罪魁祸首还是他楼谨。

    他明知道她容易被算计,还是将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到她手里。

    还有当初与独孤家联姻,楼谨也预想到自己可能会被独孤氏连累,却依然坚持。

    宠爱独孤明月,与独孤氏捆绑,都是他的选择。

    如今,造成了恶果,楼谨不会责怪一个妇人。

    所幸,楼家只是失去了兵权,并未彻底败落。

    他们还有楼彧!

    “提到含章,他也该议亲了!”

    楼谨不愿妻子再沉迷于愧疚、自责之中,便顺势转移了话题。

    他摩挲着袖口的绣纹,缓声道:“原本,我以为,含章会娶琅琊公主,但这几日,我收到风声,琅琊公主与谢氏、陆氏、尉迟氏等几家小郎君走得很近!”

    楼谨最是了解妻子。

    有了新的话题,独孤夫人的注意力果然瞬间被转移。

    她拿着帕子擦了擦眼泪,与楼彧如出一辙的狐狸眼还一片红肿,却丢下了刚才的话题,开始认真考虑楼谨的话。

    “含章与王九的婚事,不成了?”

    独孤夫人知道自己不聪明,但她愿意听聪明人的话。

    楼谨说楼彧与王九婚事不成,那就一定是真的。

    楼谨微微颔首,“许是年纪小吧,儿时的情谊,终究无法走得长远。”

    楼谨对于楼彧不能迎娶王姮的事儿,还是非常乐见其成的。

    王姮空有公主名号,并无太大的实力。

    她一没有强大的家族,二没有得力的父、兄。

    王廪那般货色,十年前,楼谨就十分看不上。

    如今,那老货更是成了废人,非但不能给女婿半点助力,还会一直拖后腿。

    王家更是只剩下了一群妇孺。

    王姮一个女子,都能成为家主,琅琊王氏,哦不,沂州王氏也已呈现出败落的颓势啊。

    至于宫里的姜贵妃……啧,圣宠什么的,最是虚无缥缈。

    前有德、淑、贤三妃与姜贵妃并尊,后有韦昭仪成为新宠,对于楼谨这种凭借实打实的军功占据高位的权贵,最是看不起“外戚”。

    一个家族,只靠一个女人,是无法真正兴盛的。

    王姮所能依靠的,就是姜贵妃。

    这,太虚无了。

    比外戚都不如。

    人家外戚,还能有个承恩公、奉恩公的正经爵位。

    王姮却只有一个公主虚名。

    公主?

    呵,太平盛世也就罢了,不过是皇家多养的一个富贵闲人。

    一旦有战事发生,需要议和了,就需要有个公主去和亲。

    楼谨确实没了兵权,可他还是身份贵重的开国郡公。

    且,因着常年领兵,在各个边城,楼谨都有自己的眼线。

    突厥出兵了!

    吐蕃蠢蠢欲动!

    这两个强敌,不管是真的要打仗,还是试图跟大虞谈条件,都可能要“和亲”。

    王姮就是极好的人选。

    刚刚收到边城传来的消息时,楼谨还有些担心。

    楼彧与王九可是有着近十年的情谊啊。

    楼彧极有可能为了一个女人,而惹怒太子,误了前程。

    随后,听闻王九与其他小郎君来往亲密,楼谨只剩下了高兴。

    王九自己不愿意嫁与含章,含章就算有心,也不可强求啊。

    “可惜独孤家被夺爵了,否则,独孤家就有几个与含章年龄相仿的女郎君!”

    听了楼谨的解释,独孤夫人瞬间就相信了。

    她也开始逐一考虑适合楼彧的新妇人选。

    之前,她考虑过独孤家的女儿。

    不只是出于她的私心,她也是为了儿子好。

    独孤雄是开国郡公,还有个卢国夫人,独孤家与楼家一样,都是北境的老牌世家,手握重兵,根深叶茂。

    能够联姻独孤氏,对于含章的仕途,亦是有助力的。

    且,独孤家的女儿,抛开性子不提,容貌、才能等都十分出众,堪堪能够配得上含章。

    在楼彧回京后,独孤夫人就开始在独孤家的众多未婚小女郎中挑选。

    她选定了三四个人,正想着如何找个契机,让含章与她们有所接触,继而——

    可惜,还不等她行动,独孤家就出了事。

    “唉,义母也是,怎能因为亲戚情分,就牵扯到前朝太子、突厥外敌等事情上?”

    独孤夫人不愧是卢国夫人的义女,母女俩即便没有血缘,脑回路却是惊人的一致。

    除了独孤夫人,大概不会有人相信卢国夫人犯下如此蠢事只是为了“亲情”二字。

    世家大族,关乎上百口、几代人的富贵荣辱,“亲戚”什么的,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偏偏独孤夫人就信了,还颇能共情卢国夫人:

    她也是个心软的人啊。

    为了亲戚的情分,这才犯了糊涂。

    楼谨瞥了眼妻子,只看她的表情,就能看透她的内心。

    皎皎还是这么天真、烂漫。

    不过,他还就喜欢妻子的这份纯粹。

    “独孤家的女儿,确实没有资格给含章做正妻。”

    楼谨顺着独孤夫人的话,缓缓说道:“不过,其他几家,诸如韦氏、李氏等,倒是可以考虑一二。”

    独孤夫人很会抓重点:不能做正妻,这就是说,可以做妾室?

    独孤夫人不是故意糟践娘家人,而是,对于已经败落的独孤家来说,若是有个女子能够入齐国公府为妾,也是对家族大有裨益的。

    独孤夫人还有个说不出的小心思,当年她在独孤家,卑微且尴尬。

    她知道,独孤家的贵女们,根本就瞧不上她这个贱婢。

    “贱婢,又如何?”

    “我的儿子,贵为开国郡公,还是名满京城的楼学士。”

    “独孤家真正的贵女,如今也只配给我儿子做妾,甚至是通房丫头!”

    独孤夫人知道,自己的这种想法,很不该、很丑陋。

    可,曾经通房丫头的出身,是她一辈子都无法消除的心魔。

    因为这个身份,而遭受到的种种欺辱,也是她心底永远的伤痛。

    她不会落井下石,故意折辱旁人,她、她顶多就是会默默围观,偷偷暗爽。

    暗暗将这个想法藏在心底,独孤夫人脸上绽开一抹笑。

    她生得娇美,即便年过三十,也因着保养得宜,看着十分年轻。

    她甚至还有着少女的娇憨,以及对于天神丈夫的依赖与崇敬:“郎君说的是,妾会多多为含章留意。”

    她一定要为儿子选聘一个高门贵女,再给儿子挑选几个称心如意的美妾俏婢!

    ……

    独孤家的事儿,尘埃落定,突厥进犯的消息,还未传至京城。

    这短暂的几日,京城呈现着富贵锦绣、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一众斗鸡走狗、吃喝玩乐的N代们,确定外面太平无事,便重新走出了家门。

    比如之前的击鞠赛,还需要双方队员确定成绩,履行承诺。

    “公主,击鞠赛虽然没有打完,但您确实赢了我们!”

    韦般若不是个输不起的人。

    虽然那日自己十分狼狈,还屡屡中了琅琊等人的阴招,但输了就是输了。

    在家将养了几日,既是养伤,也是调整情绪。

    重新见到王姮时,外伤消退了,她也能理智的思考问题,冷静的对待王姮。

    且,王姮在击鞠赛上的表现,虽然有作弊,可还是不能掩盖她马术极好、球技极高的事实。

    韦般若是个慕强的人,只要对方比她厉害,她就能高看一眼。

    “王九不是废物!至少还能骑马打球!”

    勉强有个一技之长,韦般若再次见到王姮的时候,也就没有那么的嫌弃。

    她躬身行礼,主动表示:“当日比赛的时候,咱们都说好了的,除去金银等俗物,胜者可以要求败者做一件事!”

    她抬起头,目光灼灼,“公主,您要我们为你做什么?”

    王姮就喜欢这种“输得起”的人。

    虽然还是能够感受到韦般若对她的不喜,但,对方已经没有了那种几乎化作实质的不屑。

    即便有恶意,也是一种可以当做对手的看重。

    而非看一堆烂泥。

    “公主,任何要求都可以,但不能违背开泰律,不能违逆礼法、规矩!”

    韦般若身边的王四,还不忘补充一句。

    王姮点点头,“放心吧,不会让你们为难!”

    “我欲在京城开设书院,届时,还请诸位申请入学!”

    “当然,我的书院,不是什么草台班子,我会延请诸如沈度沈先生的名士前来授课。”

    王姮没有遮掩,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她身边的郑十三,负责补充:“诸位可能有所不知,沂州的东山书院,最初亦是我们娘子创办的。”

    所以啊,王姮不是初初出茅庐,而是早有战绩。

    “沈度沈名士?”

    “东山书院?那、那不是楼学士的书院嘛?”

    “……传闻果然是真的,楼学士与琅琊公主极有渊源啊。”

    “这般说来,琅琊公主的新书院,也与楼学士有关系?”

    “不是!书院不都是男子嘛,我们这些小女郎——”

    一众N代叽叽喳喳,议论不已。

    王姮隐约听到某个重点,赶忙说道:“我的骊山书院,与东山书院一样,不止招收男子,还会招收女学生。”

    韦般若等女郎君们,听了这话,顿时眼睛一亮:

    女学生?

    还有可能听楼学士授课?!

    去!

    必须去这个什么骊山书院!

    就算没有赌约,也要去!

    ……

    与一众N代们商量完毕,王姮便找时间去了鸿胪寺……


  (https://www.2kshu.com/shu/93114/128437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