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攀金枝 > 230.第227章 祸害

230.第227章 祸害


第227章  祸害

    崇仁坊。王宅。

    大概真是应了那句“祸害遗千年”,昏迷了一个多月,又卧床几个月的王廪,居然在回到京城后,竟能挣扎着下了床。

    虽然行动不太方便,需要有人搀扶,但终究是站了起来。

    王姮特意请来的太医,非常乐观的告诉王姮:“王郎君的状况不错,只需好好将养,假以时日,能够康复的几率极大!”

    也就是说,他甚至能够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

    王姮以及王家的几个孩子,都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喜事。

    偏偏,有孝道压着,王姮以及一干弟、妹,还要做出喜极而泣的模样。

    哭,是真的想哭——

    呜呜,没有人控制、不被算计的日子才过了几天啊。

    结果王家这个最大的祸害,居然又、又要压到他们头上。

    不说王姮了,就是王二郎这个年长些的庶子都忍不住生出恶念:要不,再给阿父脑袋上来一下?

    可惜崔氏已经和离,回京后,更是以最快的速度嫁了出去。

    仍是给人做继室,对方还有好几个孩子。

    不过,对方还是新贵,颇有些军功。

    崔氏看在对方能够给自己诰命的尊荣,以及愿意帮扶崔家的面子上,多少收敛了脾气。

    二嫁之后,在夫家,崔氏不再一副恶毒继母的做派。

    对待丈夫的几个姬妾,也能做到“厌恶,却不下死手”的地步。

    几个月下来,名声并不太好的崔氏,居然口碑有些反转,俨然成了贤妻良母。

    王姮以及几个弟妹,听说了崔氏的故事后,禁不住怀疑:

    崔氏之所以变成“好继母”,不是真的“弃恶从善”,更多的还是因为崔家败落,而再嫁的夫君更为强势罢了。

    不像当年的王廪,需要靠着崔家以及崔家的姻亲。

    且,王廪是个文雅清俊的世家子,他更擅长动脑子,而非动手。

    崔氏的新夫君窦武就不同了,连寒门都不是。

    他是圣人的亲卫出身,从军前,是个落草为寇的山大王。

    武功好,脾气爆,没啥心眼儿,可也没啥耐心。

    出身卑微,倾慕世家。

    所以,即便崔家败落,崔氏的名声也不太好。

    议亲的时候,崔氏更是表示,她要带着儿子出嫁。

    窦武全都不计较,积极求娶,送出的聘礼更是十分有诚意。

    崔氏见窦武这般有诚意,连自己的儿子都能接纳,原本还有十分排斥与嫌弃,竟也多了一两分愿意。

    也罢,不管怎样,窦武都是圣人的心腹。

    如今官至正四品的羽林中郎将。

    虽不是什么大将军,却也手握实权。

    关键是,他深受圣人的信任。

    能够与这样的新贵联姻,对于崔家,对于崔氏,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窦武年纪大,出身卑微,言行粗鄙等缺点,反倒没有那么的重要。

    崔氏带着王昶嫁去了窦家。

    听说日子过得还不错。

    崔氏确实不是个和善的人儿,但窦武与原配所出的几个孩子,也都大了。

    最小的女儿,都十一二岁,过了需要母亲疼爱、庇护的年纪。

    崔氏不需要窦家儿女的孝顺,也无需扮演什么好继母。

    彼此都住在自己的院子里,互不干扰,倒也能相安无事。

    王昶呢,虽然成了拖油瓶,窦武却是个久经生死的悍将。

    上多了战场,见多了死亡,窦武对于规矩、礼法等,并没有太过在意。

    他没有什么小心思,对于血脉,也没有太过执着。

    这些年,他就收养了不少义子。

    有些是孤儿,有些则是袍泽的遗孤。

    有义子,还有亲生的血脉,窦武对于多养一个妻子与前夫的儿子,很是轻易的就接受了。

    他对王昶或许没有那么的细致入微、疼爱有加,却也尽到了父亲的责任。

    他,就把王昶当成了自己的义子。

    有亲情,却不是全部。

    而这样的照顾,对于一个父母和离、随母改嫁的拖油瓶来说,亦是足够。

    事实上,王昶反倒更喜欢窦武。

    窦武是个大老粗,看到王昶小小年纪就读过那么多的书,还能诗会画的,便毫不遮掩的赞赏。

    教训自己的小崽子时,也会忍不住的把王昶拉出来举例子。

    窦武的四个儿子,全都遗传了亲爹的武勇。

    人高马大、战斗力极强,天生的好兵苗子,却唯独不愿读书。

    在窦家,王昶这个经常被王廪训斥不够天才的半大孩子,俨然就是文曲星。

    王昶再自律,再聪慧,也只有七八岁。

    在亲爹身边,他是被嫌弃、被鞭策的竖子。

    而在窦家人面前,他却能收获一群健壮如熊的窦家郎君的钦佩。

    没人天生犯贱,愿意被否定。

    王昶原本还担心去到继父家里会“寄人篱下”,没想到,他得到了足以救赎他的承认与赞赏。

    最重要的,在窦家,管家理事的人,是他的亲生母亲。

    他的衣食住行等,非但不会被克扣,还过得比在王家都好。

    王昶慢慢适应了窦家,并悄然融入。

    窦武嗯,求娶崔氏,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一,他窦某人确实是山贼,可他联姻世家,已经有半只脚踏进了世家。

    将来崔氏有妊,他的儿女,就都有了世家血脉。

    二,他的小女儿,有世家贵女做母亲,不管“母女”间的真实感情如何,在世人眼中,她就是得到了世家贵女的教养。

    议亲的时候,就是最好的资本。

    窦武与原配生了四子两女。

    次女便是最小的孩子。

    发妻病逝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

    窦武握着发妻的手,郑重发誓:“我定会把幼娘养大,将来给她寻个极好的亲事。”

    窦武出身卑微,即便跟着圣人,跨越了阶级,可想要让女儿真正的高嫁,仍需要足够的资本。

    求娶世家女,让女儿能够有个高贵的母亲,便是窦武所能想到的,为女儿提高身份的办法之一。

    效果,很不错。

    崔氏嫁过来不到半年,他的幼娘就能跟着崔氏进入到另外一个社交圈子,结交了几个出身高贵的手帕交。

    窦武相信,再过些时日,小女儿的亲事,可能就会有所着落。

    “崔氏虽然名声不好,为人也不够贤良。但世家女就是世家女,许多人家,她去的,大娘却挤都挤不进去。”

    窦武所说的大娘,就是他的长女。

    嫁给了他袍泽的儿子,亦是圣人麾下的武将。

    大女婿还有战功,亦在十六卫领了差事。

    长女作为新贵官眷,却还是挤不进某个圈子。

    直到崔氏过门,事情才有了转机。

    所以,这个娘子,娶得值!

    为此,窦武愿意容忍崔氏的不贤良,也愿意善待王昶!

    “崔氏这次,倒是嫁对了人!”

    或许不是最好的,也没有所谓的情爱,但双方都能在对方身上得到自己需要的,两人反倒更合适。

    时间久了,能够互利互惠、和睦相处,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恩爱夫妻”?!

    早在沂州的时候,王姮就收到了有关崔氏的种种消息。

    她禁不住有些感叹。

    王二郎等庶弟庶妹则有些扼腕:崔氏再嫁,日子过得还不错,想来不会再和离,也就无法再与王廪“破镜重圆”。

    这种惋惜,在看到王廪被人搀扶着,摇摇晃晃的在院子里溜达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崔氏不能与王廪复合,王廪就少了一个悍妇。

    唉,当初崔氏下手的时候,怎么就不更狠些?

    只是砸个昏迷,徒留王廪一个祸害继续在王家蹦跶。

    王家的几个孩子,在河东,已经习惯了有王姮这个长姊照顾。

    他们的日子过得很是舒心,且有盼头。

    他们、真的不想有所改变。

    可惜——

    “阿、阿玖,你的及笄礼——”

    被所有孩子都嫌弃的王廪,丝毫都不知道。

    他还在欢喜着——

    一,他回京了!

    二,他能够说话,能够下地了!

    他,距离彻底康复,不远矣。

    重获新生,王廪曾经的雄心壮志又回来了。

    他的女儿可是公主。

    前妻怨恨他,可也投鼠忌器啊。

    为了阿玖,前妻哪怕“恨他不死”,也要为他图谋一二。

    王廪觉得,依着前妻这贵妃的身份,即便不能让他官复原职,也可以给他弄个三四品的散官。

    他先得个官身,等康复了,再重入朝堂。

    他要为官做宰,他要指点江山,他要……

    王姮:……管你去死!

    这人真是祸害,怎么就不能像谢太夫人一样?

    这对母子,明明都是同一晚倒下。

    王廪看着还更危急些,结果呢,谢太夫人继续瘫痪在床,而王廪却已经站了起来。

    王姮本就敏锐,王廪眼底的野心几乎都要化作实质,王姮想装看不到都难。

    这人,居然还想入仕!

    他的鲜廉寡耻,再一次的刷新了王姮的认知——

    他就不去想,自己的身份是何等的尴尬?

    是!

    名义上,王廪是姜贵妃的“义兄”。

    但,不过是一层遮羞布罢了。

    事情的真相,不说在京城的上流社会了,就是坊间、市井都有所流传。

    咳咳,齐王被上皇、楚王攻讦的时候,其中一项罪名就是“色令智昏”,强占臣妻。

    王廪被坑前,就遭受过流言蜚语。

    没想到,经历了一场生死,王廪非但没有大彻大悟,反而愈发的沉迷权利。

    为了当官,他连脸都不要了……


  (https://www.2kshu.com/shu/93114/128439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