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混在1980 > 第463章 2017

第463章 2017


两辆摩托,一老一少两道身影。

    从中原到鲁东,一路上睡桥洞,住帐篷,吃快餐,啃馒头,偶尔也会停下来,找个工地,干上十天半个月。

    两个月后,按照跟妻子的约定,老男人要回家:“娃儿,跟我一起,去川渝看看,住半年,赚半年钱,再出来。”

    “好嘞,老叔!”称呼已经变了。

    换了一条路线,一路找,一路赶,又用两个月才回到川渝,抵达大佛所在地之地,乐山。

    年轻人住到老男人家里,跟老男人的儿子住一块,白天就跟老男人一起,到处找活儿干。

    半年之后,  2016年春节一过,二人又结伴出行,出去半年,又回来干活半年,时间已经来到  2017年。

    “老叔,出发喽!”

    年轻人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也很享受这样的生活,有目标地活着,总比浑浑噩噩来得强。

    何况,一路上的风景很漂亮。

    摩托车行驶在公路上,年轻人大声哼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

    老男人跟在后边,微微扬起嘴角。

    这两年确实不一样。

    两年的时间,足够改变很多事情,再有一个学期,陈言澈的硕士生涯就要结束,即将走向社会。

    关于唐人街超市的新经济模型,在研二时已经完成,陈老二看过之后很满意,给课题组追加了一笔奖金。

    往后半年,陈言澈终于有时间干别的,花了半年时间,终于完成一份商业计划书:“二哥,帮忙看一下。”

    陈老二接过笔记本,打开  PPT,一页一页,认真地看,脸上没有一丝表情,让陈言澈心里很不踏实。

    许久之后,陈老二嗯道:“这是你想干的?所以,你以后不打算接手唐人街超市?”

    陈言澈微微点头。

    陈老二微微皱眉,左右看了一下,拿起鸡毛掸子:“不接手是吧,行,今儿抽死你算逑。”

    “二哥,能讲道理吗?”陈言澈已经跑到门口。

    “抽死你,等上坟时,咱们哥俩再好好唠唠,什么是道理。”陈老二挥了下鸡毛掸子,快步冲上去。

    陈言澈怪叫一声,拔腿就跑:“二哥,不带这样的,陈老二,你疯了,救命……”

    一边喊,一边跑!

    很快就跑出院子,见陈老二不依不挠地追出来,陈言澈知道这一关没那么容易过去。

    能救自己的只有大姐。

    打定主意,陈言澈就往陈言希的院子跑去,  2014年底,大姐一家就搬回鸦儿胡同。

    2015年放开二胎,大姐又添一姑娘,小丫头蠢萌蠢萌的,最是招人喜欢,陈言澈没事就喜欢过来逗丫头玩。

    这会儿,大姐正喂孩子吃水果。

    “大姐,陈老二疯了!”

    话音刚落,陈老二拿着鸡毛掸子追进来,陈言希皱起眉头:“老二,先别动手,怎么回事?”

    陈老二一颤,才想起是大姐家。

    放下鸡毛掸子,先去抱小丫头,亲了一口,才接着说:“姐,你不知道这混蛋多欠抽。”

    “弄一个课题,花了  4000多万,就是希望他能全面了解唐人街超市,方便他以后接手。”

    “今儿说不接手了!”

    “还搞了一个破创业计划,咱家需要创业吗?家里一大堆产业都没人接手,还创业,显能耐是吧?”

    听他说完,陈言希拧紧眉头。

    陈言澈摸着鼻子,解释道:“姐,我就是看到风口不错,觉得是个机会,想试一下。”

    “什么玩意儿,那是风口吗?那就是个坑,做农业口,还往农村发展,你看哪路资本干这个?”陈老二被气笑。

    陈言澈悻悻,讪笑道:“没人做,才是机会,您说是不?只要我去做,那就是风口。”

    陈老二咬牙,又捡起鸡毛掸子:“你是风口对吧?行,先把你抽成风口,傻逼玩意儿。”

    “老二,别闹。”陈言希蹙眉。

    转头看向小弟:“为了方便你接手唐人街超市,你二哥这些年可没少准备,现在你说不干就不干?”

    陈言澈悻悻,低头不说话。

    陈言希摇头:“行了,你先回去,把项目考虑清楚,然后找咱爸说去,听听他的说法。”

    小屋如蒙大赦,赶紧走人。

    见状,陈言希苦笑:“越小的,越操心,小五这样,老四也是这样,你呀,多费点心。”

    陈老二撇嘴,嫌弃道:“还要怎么操心?从小五考研,我就做准备,两年半过去,突然说不干了,找谁说理去?”

    “刚才你就不该拦着,小混蛋是欠抽型,抽一顿狠的,脑子才能清醒,创业,呵呵,脑残呢。”

    “要找准风口,我还不说什么。”

    “结果他说要干农业,还要发展农村,搞类似农村合作社的商业模式,什么玩意儿嘛。”

    “咱家的天和农业集团,都是大范围耕种,一年下来都赚不到多少钱,往农村发展,搞小农经济,赔不死他。”

    听他说完,陈言希只是苦笑。

    小五就这样,二十五岁,心性还是不定,说好听点,就是有自己的想法,对很多事情都比较乐观。

    琢磨了一会儿:“都说成家之后,有了责任,才会成熟,小五已经二十五,也该找对象了。”

    “读研之后,就让他找,两年多愣是没动静,会不会是当年打得狠了,不想找对象了?”陈老二摸着鼻子,有些尴尬。

    那还是小五上大一时的事儿。

    混小子,换女朋友就跟换衣服一样,成了行走的三十万。

    “不好说,你回去催一下?”

    “行吧!”陈老二点头。

    逗着外甥女玩了一会儿才回去,把小五叫出来:“你也老大不小了,咱家也没有晚婚的传统,该找个对象了。”

    陈言澈错愕道:“二哥,您这话题跑的有点远吧?才说创业的事情,怎么变成催婚?”

    “还创业?”陈老二咬牙。

    陈言澈悻悻:“那就说催婚,我才二十五,不着急,再说了,也没合适的对象,我上哪儿找去。”

    “那就相亲。”

    “二哥,别害我啊,您自个为了找对象,在大学装穷多少年,我凭什么要去相亲?”陈言澈挺直身子。

    “那就去找!”

    “行,我去找,今天就开始找,不过二哥,创业的事儿……”

    “滚!”

    “好嘞!”陈言澈麻利走人。

    出了门就去芙蓉里,家里是待不下去了,瞧陈老二那架势,随时可能爆发,搞不好就要挨一顿揍。

    周静姝也在,忙着查资料写毕业论文:“你不是回去找二哥说商业计划,怎么就回来了?”

    “别提了,差点挨一顿揍。”

    陈言澈往沙发一躺,翘起二郎腿:“今儿要不是跑得快,陈老二那架势,能把我打个半死。”

    周静姝停下工作,转过身:“二哥早就打定主意让你接手超市项目,突然说要创业,他不炸才怪。”

    “别怪二哥生气,换谁都一样。”

    闻言,陈言澈叹了口气,接手唐人街超市也不是不行,可在这之前,还是想干点自己想做的。

    自己选的项目,也没那么不堪。

    小农经济、农村合作社……那是二哥气急乱骂的,整个项目更多是体现在资源整合上。

    这样的事,别人干不成。

    自己不一样,家里掌握的资源十分庞大,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在商业上走出不一样的路。

    这也很有成就感。

    “找个时间,跟二哥好好沟通,他又不是真不讲理,要是能说服他,肯定会大力支持。”周静姝劝道。

    陈言澈撇嘴:“跟别人,他是挺讲理,到我这儿,啧啧……”

    周静姝噗嗤笑出来:“还不是你自己作的,别的不说,从小到大,二哥操心你的事儿还少吗?”

    “尤其是高中三年!”

    闻言,陈言澈嘴角抽搐,赶紧掏出香烟点上,不敢去想那三年发生的事儿,完全就是噩梦。

    那三年时间,陈老二盯的紧,一到暑假,就把自己往山沟里扔,哪会儿吃的苦,不比贫困生差多少。

    是真正的贫困生!

    不是那种家里有车有房,随便找居委会开一张证明,就说自己是贫困生,光明正大申请助学金的。

    二妈的基金会,防的就是这种人。

    每年收到的申请一大堆,实际核查之后,能淘汰掉八成,以前二妈没少吐槽:“都是一群没脸没皮的。”

    现在是叶绾嫂子吐槽。

    明知道许今秋助学金难申请,注重实际情况,但总有一群人不死心,抱着有枣没枣先打一杆的心态,非要试试看。

    结果就是基金会白白浪费人力。

    基层的志愿者没少抱怨:“都什么人啊?就这家庭情况,还要申请助学金?比我家都强。”

    “还有更过分的,一身的行头,几千上万都打不住,还有一些,家里住别墅,也有脸申请。”

    “当咱家是印渡呢。”

    三哥家确实是这种情况,富人申请助学金、低息上学贷款属于必然操作,目的就是让穷人申请不到。

    让穷人享受这些,翻身了怎么办?

    穷人,就不该上学。

    真想上大学,就去借高利贷,不借都不行,尤其是在印渡北方邦,穷人考上大学,不借高利贷,就是死路一条。

    是真死路一条,全家被干掉那种。

    高种姓的权贵垄断这项生意,非要走正规渠道申请助学金、低息贷款,那就是破坏规矩,不杀你杀谁?

    许今秋助学金用的是自家的钱,绝不会允许让自家的钱流入这些人手中,叶绾此时正在查账。

    今年的账目就不对劲。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152/128416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