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混在1980 > 第448章 送上门打脸

第448章 送上门打脸


陈言音并不介意和公婆一起住。

    家里一直都是这样,自家三个妈,没有谁说过跟公婆住一起会不舒服,相反,一个比一个孝顺。

    几个舅妈,还有小姑、大姐嫁出去,也都跟公婆住一起,家里地方大,又不是没有地方住。

    大姑是不跟公婆住,原因也简单,公婆偏心,相处不来,碰上这种的,任谁心里都会膈应。

    陆父、陆母就挺好相处的。

    不过这事儿也不着急,有些父母确实不适应城市的生活,到城里只会感觉不自在。

    吃过午饭,又一起泡过茶,陈言音让陆游带自己出去走走,一到地方就进门,还没看过这个地方呢。

    这里是桂林的雁山镇。

    近些年随着旅游业持续爆火,经济其实还过得去,陆游家里在镇上有个门店,做成便利店,日子还算过得去。

    其实真正好起来,也就这两年,早些年要供孩子读书,还有陆游大哥娶妻、买房、买车,倒欠不少外债。

    看着俩人出门,陆母咧起嘴:“这丫头真好啊,小嘴跟抹了蜜一样,咱家祖坟冒青烟了。”

    陆父微微点头:“确实,是个好姑娘,学历还高,以后小游这边是不用我们操心的。”

    “还操心呢,别拖后腿就好。”

    陆燕白了父亲一眼:“你大儿子、大儿媳妇过两天肯定会象征性地过来一趟,到时别出幺蛾子才好。”

    “别瞎说,那是你哥嫂!”

    陆母嗔怪地瞪了闺女一眼,神色却黯淡下来:“今天没来,过两天也别来,等以后小游结婚再见面也不迟。”

    “你这是想开了?”陆燕揶揄道。

    父母总希望两个儿子能兄弟同心,和和睦睦的,但有些事情不是你想,或者去做,就一定能实现。

    从小到大,大哥都比较自私,没管过自己,也没管过弟弟,就算出来工作,对弟弟妹妹也全无照顾。

    结婚之后,只知道从家里吸血。

    就这,怎么兄弟齐心,怎么和睦?真要跟他和睦,除非跟父母一样,让他趴在自己身上吸血?

    想到这些,陆燕就想起和田玉手镯,心里不由地一阵膈应。

    母亲喜欢玉,大家都知道,但这玩意谁也舍不得买,母亲自己倒是买过两条玉髓手镯戴着玩,那才几百块钱。

    弟弟拿到项目奖金,自己没舍得花,买了和田玉手镯,真不知道大嫂哪来的脸把东西要走。

    等弟弟带着陈言音回来,趁着空档,陆燕把陈言音叫到屋里,把这事情小声解释一遍。

    手镯是陆游买的,又是经陈言音的手买的,不解释清楚,以后看到手镯戴在大嫂手上,说不定就会闹出误会。

    对此,陈言音也很惊讶。

    家里把资料给自己看过,知道陆游的大嫂爱占便宜,把婆家当羊薅毛,没想到荤素不忌,什么便宜都要占。

    不过陆燕能提前解释,陈言音也没在意:“姐,我当多大的事儿呢,就一条手镯,给了就给了。”

    同时,心里却暗暗警醒。

    以后要离陆游的大哥大嫂远一些,自己有钱不假,可再有钱,也不喜欢被当羊薅毛。

    保持面上能过得去就行。

    翌日,又跟着陆游出门,去看陆游的外公外婆,还有两个舅舅,都是挺好的人,没什么幺蛾子。

    第三天原本打算出门游玩,没想到陆游的大哥、大嫂来了,提着一袋水果,带着一个小男孩。

    小男孩很调皮,陈言音看来,跟小五小时候一样,不同的是,大姐一瞪眼,小五马上老实下来,这孩子却是天不怕地不怕的。

    给打上“熊孩子”的标签之后,陈言音就不再靠近,没有血缘关系,谁会喜欢一个熊孩子?

    何况,熊孩子的身后,往往会有一对熊父母,老爹的社评集就写着,熊父母挂在口中的一句话是:“他还只是个孩子……”

    泡茶时,陈言音不着痕迹地回了一趟房间,出来时,顺手把门锁上,就怕熊孩子闯进去,把自己的东西弄坏。

    别到时候东西坏了,对方又来一句:“他还只是个孩子,你这么大一个人,跟小孩子计较什么”,最后变成自己的不是。

    不是陈言音恶意揣测。

    熊孩子进门之后,没一点礼貌,不说她这个外人,对他姑姑、爷爷奶奶也很没礼貌。

    而且进屋之后,就到处乱翻。

    至于他的父母,把这一切看在眼中,没有半点阻止,反而习以为然,陈言音对此不做评价。

    他们也算是回家,没什么不对的,别翻自己的东西就行。

    关上房门,又坐下来泡茶,说着一些没营养的话,像这种摆龙门阵,陈言音最在行,话就没停过。

    陆游的大嫂叫曹宁,见对方深受陆母和陆燕喜欢,不由地在心里嘀咕:“心思真重,净捡些好听的说。”

    琢磨了一下,曹宁开口:“小游、言音,你们打算什么结婚啊?”

    陈言音微笑:“嫂子,还没定呢,得两家人坐下来聊,才能把事情定下来,我们可不敢私下决定。”

    “说的也是!”

    曹宁微微点头,又说:“对了,你们那边彩礼要多少?我们家也就普通家庭,也不知道能不能跟得上。”

    闻言,陆母、陆燕脸色微变。

    故意挑事来的吧?彩礼要多少,你又不掏钱,出不出的起,跟不跟得上,和你有什么关系?

    娶你,彩礼倒是真的多。

    足足要走  38万,还要买房买车,为此还找亲戚借钱,一直到前两年,才把这些债还清。

    陆燕琢磨,大嫂怕是故意来打听的,要是给的多,超过  38万,她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陈言音不了解,自然猜不透。

    只是把自己跟彩礼挂钩,她就很不喜欢:“家里没说过这个,我也不清楚,桂林一般给多少啊?”

    闻言,陆燕扬起嘴角:“桂林这边倒没多少,一般是  5万  8万,如果娶外地的,就要看女方那边。”

    说着,看向曹宁:“像大嫂那边,要  38万,入乡随俗,一般都是按照女方那边的标准。”

    “按女方的标准?”陈言音追问。

    见陆燕点头,陈言音故作哭丧的表情:“姐,能不能不按女方的标准的,就按你们桂林的标准来。”

    一家人都有些懵。

    陈言音解释道:“我家在京城,老家在闽南,两个地方都没有彩礼啊,京城只有礼金,闽南叫聘金。”

    “那不一样?”曹宁问道。

    “嫂子,不一样的。”

    陈言音急忙摇头:“京城的礼金是双方家长都要给我们,一般是万里挑一,或者天长地久,也就是  10001元,或者  9999元。”

    “这么少?”曹宁惊讶。

    陈言音嗯嗯点头:“那可不,如果是闽南,那边只有聘金,跟嫁妆对应的,聘金多少,嫁妆就要往上加,有些地方要翻倍。”

    “嫁女儿还得往里倒贴?”曹宁故作惊讶,心里暗暗不屑。

    “基本都是。”

    说到这儿,陈言音眼珠子一转,挽着陆母:“阿姨,要不你多给点,我再跟我爸多要点嫁妆。”

    陆母被逗乐,这姑娘真招人稀罕。

    话里话外,其实都表明一件事,彩礼问题上,不会让大家为难,这一对比就会发现,老大媳妇……

    见此,曹宁心思复杂。

    陈言音要的彩礼少,那是她自己傻,这钱省下来都在老两口手上,将来有的是机会抠出来。

    但她也郁闷。

    陈言音还没进门,家里人对她就极为喜欢,一个个的,都把她捧手心上,自己反倒可有可无。

    不过跟钱比起来,这些都无所谓,于是接着问:“言音,你们以后定居京城,将来要买房吧?”

    “京城房价那么高,一平米就要好几万,家里的条件你也看过,恐怕给不了什么支持。”

    “将来还得靠你们自己。”

    听她说完,陆母皱起眉头:“老大媳妇,你说这个做什么?你们买房,家里出的钱,小游将来要买房,将来我们肯定要出一笔。”

    “妈,我没其它意思。”

    曹宁摸了下鼻子,接着说:“京城房价多高,一平米好几万,首付就要上百万,你们老两口能有多少。”

    “有多少拿多少!”陆母咬牙。

    知道陈家有钱,但将来小儿子要买房,老两口也不会干看,该怎么来,就得怎么来。

    “阿姨,房子不用您操心。”

    陈言音挽着陆母,微笑:“我爸妈早就准备好了,不用再考虑买房的事情,直接就能住进去。”

    “等过几年,我们两个都博士毕业,陆游要再买房子,以我们俩的工资,也没什么压力。”

    闻言,曹宁讶异,好奇地问道:“你们家还准备了房子?买在哪里,多大的啊?”

    陈言音嗯道:“我出生那年,家里就买好了,算下来,都二十多年,房子还真有些旧,不过重新装修过,还是挺好的。”

    “二十多年,那不成老破小?”

    “老,确实够老的,那房子应该有两三百年,就是京城的那种四合院,电视上经常出现。”

    “你们家住四合院?像电视剧《正阳门下》那样的?很多住户住在一块,也叫大杂院?”曹宁微微地撇嘴。

    陈言音莞尔,微微点头:“就是那样的,不过不是大杂院,整个院子都是自己家的。”

    说着,对陆父、陆母说:“叔叔、阿姨,以后你们到京城,不用担心住不开,我爸给我的院子是三进的,还带一个跨院。”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152/128417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