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红楼大霸王 > 第103章 家家戴孝

第103章 家家戴孝


十一月初的某天

    贾蓉正在朝堂等着退朝的时候,忽然有人快步进殿。

    “报!启禀皇上!前线传来战报!!”

    朝堂一众大佬,包括站在靠近门口的柱子边的不起眼小官贾蓉,也都没了睡意。

    太监很快下去把前线书信拿来检查,稍微打开看了看后,马上不敢多看,忙回去交给皇帝。

    众人都感觉不对劲,要是好消息就是捷报了,既然不肯直接说,那就是败报了?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看了一眼后,迅速脸色大变。

    贾蓉等人好奇的看着,除了贾蓉之外其余人都不敢多看,生怕触了眉头。

    当过大官的都知道,这个时候低调点好。

    贾蓉位置太靠后,不过视力出类拔萃,看不到战报也能看到皇帝那苍白的脸色。

    原本贾蓉觉得皇帝会喊退朝的,但是没想到低估了他的勇气。

    “前方传来战报,京营北路军中伏,死伤不计其数,大将军等人殉国,前线危急。”

    皇帝看向殿下一群人,发现一大群人都在低头,只有贾蓉在看着这边。

    “贾爱卿!你有何话要说?”

    贾蓉没想到会叫到自己,也感觉自己最近是没事找事,该低头就低头,和他对眼神做什么,都快下班了还给自己找事情做。

    贾蓉走出来说:“皇上,胜败乃兵家常事,皇上问臣有什么话说,臣只有一句话说!”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贾蓉挺着胸膛说:“我家先祖也曾打过败仗,祖辈们一直都深以为耻,如今前方既然缺人,臣愿意前去力挽狂澜,为国尽忠!”

    贾蓉胆子大,想去战场看看。

    别人是不会有这么大胆子的,只有贾蓉有。

    贾蓉就是闲的无聊了,最近半夜散步也提不起劲,正好没去过战场,去看看也好。

    正好光明正大研究火枪火炮,反正不需要自己亲自去上阵杀敌。

    上了也不怕。

    “好!”皇帝大喜,“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即刻命贾爱卿为征南大将军,火速前往边关御敌!”

    “末将遵旨!”

    贾蓉在文武之间跳来跳去,但这个时候也没有人敢挑刺儿,说什么规矩不规矩的。

    很快更加具体的战报出来了,这一次一共死了近二十位高级将领,包括好几位公爵侯爵,世袭的宗室将军。

    还有一万多的京城子弟组成的精锐也都填进去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哀嚎不止。

    贾蓉收拾了一下就带着小弟们去前线旅游。

    刚出发没两天又回来了。

    贾蓉很快骑着马回到宁国府,从马上下来后进门休息。

    没多久贾元春等人快步出来,在贾蓉的前院卧室看到了已经换上常服的贾蓉。

    “老爷!您怎么回来了?不是去打仗了吗?”

    贾元春完全搞不懂这是怎么回事,忘记拿东西了?

    贾蓉坐在椅子上,双手放在扶手上翘着二郎腿,一脸烦闷的说:“原来不是打败了全军覆没,是惨胜,那边也都被打跑了,皇上收到战报看没事了,就让我回来了。”

    贾元春小心的询问:“那还去不去啊?”

    “我哪知道!”贾蓉也被搞了心态,还以为要去打仗玩玩,没想到已经结束了。

    贾元春总算是松了口气,“老爷,这次打仗听说死了不少人,好多人都在打听还有谁活着。”

    贾蓉冷笑着说:“活下来的人也不好受了,皇上都会罚的,肯定要有人背锅,反正不是我就行了。”

    贾元春点了点头,“我去给老爷准备吃的。”

    贾蓉本想送贾敬回老家下葬,不过看最近是没时间了,于是也就安心在家忙着自己的事情。

    过了一个月,前线近万遗体送了回来,京城中丧葬用品被抢购一空。

    还有人趁机涨价,很快就被家属们砍了脑袋。

    这个时候杀人不犯法的,死的都是皇帝的基本盘。

    京城的武勋贵族们这次是被吓到了,一群整天嚷嚷着要报效国家的老头老太太们,也不敢再说什么报效国家了。

    同时各个高级别将领的死亡,也让很多觉得死不到我的关系户们刷新了认知。

    不说所有,但是肯定大部分权贵子弟都放弃了功勋这条路。

    皇帝自己都不御驾亲征,这群权贵子弟想明白了关键后就更加不愿意练武从军了。

    死的一万多人要是边境或者其余地方的人,根本不会那么大的影响,可偏偏死的都是京营子弟。

    谁都知道京营子弟精贵。

    当然这批人战斗力也不错,中了埋伏后也打成了惨胜。

    不过也就这一批了。

    贾蓉很快推荐了几个认识的武将过去填补,这次倒是没有关系户摘桃子,去候补什么要命的武官。

    之前花钱拿了候补的武官们,此时都拼了命的撤销。

    京城这里几乎是家家戴孝,但是牺牲是值得的,至少不用和亲了,局势也稍微稳定了一些。

    等京城各家都开始下葬后,贾蓉也在上朝的时候继续请假。

    “启禀皇上,如今年末,天寒地冻,臣恳请皇上允许臣回家安葬祖父。”

    皇帝这才想起来贾蓉死了爷爷,因为前阵子有事情一直没有让他回家办丧事。

    如今前线已经稳定,京城这里虽然哀嚎一片,但确实是没和亲就把事情办了,不管怎么说都是有功于社稷。

    “贾爱卿此次虽未上场杀敌,但危难时刻主动请缨,尽显一腔赤胆忠心,朕心甚慰,传令:升贾蓉为宁国公,承袭先祖爵产!”

    贾蓉没想到自己年纪轻轻就当了国公,但感觉也没啥的。

    也不对啊,我当了国公,元春和尤氏就能穿过国公夫人的衣服,还是带凤凰的黄服,可以稍微扮演一下皇后玩玩了。

    “谢皇上!”

    贾蓉发了呆后,高兴的道谢。

    众人只当他是高兴坏了,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如今皇帝的基本盘死了不少人,正需要用人的时候,虽然收回了贾蓉的征南大将军称号,但是依旧保留了兵部侍郎和太医院、御药房的权力。

    贾蓉手下步兵营的人也怕出去打仗,跟着贾蓉都不训练,贾蓉去打仗也不带着他们,于是自然拥护他。

    这群废物还都是京师的功勋子弟后裔,皇帝也不好动,此时一切照旧,先把这次死了基本盘的事情稳定过去再说。

    贾蓉拉着贾敬回老家下葬。

    以前也不是年年都回老家,京城管的严,功勋贵族没有允许不能随便乱走。

    如今借着下葬的名义回去一趟,顺便把各种事情处理一下。

    天寒地冻适合运输物资,大部分年货和肉类都是冬天运输,这个时候道路更好走一些,不会随便陷进入。

    而且路上遇到坏人的概率也低一些。

    贾蓉和仆从很快到了返回金陵城。

    进入城门后,就有人过来迎接。

    “国公爷!”

    守门的人已经换成了贾家的亲戚,自然认得早就报信说要回来的贾蓉。

    金陵城同样有宁荣街。

    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将大半条街占了。

    大门前热闹非凡,披麻戴孝。

    贾蓉靠近后隔着围墙一望,能看到里面厅殿楼阁,以及有着林木山石的花园。

    披麻戴孝的人迅速分成两排,给贾蓉的马队让开了位置。

    贾赦的庶子贾琮在一群白衣人的带领下过来磕头。

    贾蓉比他辈分小,按理来说不需要磕头。

    但是辈分这玩意儿,在权力面前属于想用就用,想丢就丢的东西。

    “起来,不必多礼。”贾蓉扶起了给自己磕头的叔叔。

    贾琮起身说道:“国公爷,族中早早得了消息提前准备,已经都准备好了,也请了和尚道士做了法。”

    贾蓉说:“我先回去休息收拾一下,等晚上再做商议。”

    贾琮迅速应下。

    等进入宁国府院子里后,迅速有丫鬟过来服侍。

    “国公爷。”丫鬟们都是漂亮丫鬟,看起来都接受过很好的教养。

    贾蓉没那兴趣,直接说:“贾琏在吗?”

    很快丫鬟回说:“琏二爷在府里忙着,府里事情都是琏二爷在忙,又说不好露面就没见。”

    贾蓉迅速让人请了贾琏过来。

    贾琏已经二十八岁了,比贾蓉大不少,两人一年没见,此时再见到时就是贾琏进门跪着行礼。

    “拜见国公爷!”

    贾蓉笑道:“链叔快起,咱们兄弟就不客套了,坐下说。”

    两人坐在一边两个椅子上,贾蓉笑着说:“凤哥在我府里过得挺好的,迎春我打算收了做小,不然出去也找不到好人家。”

    贾琏也笑了笑,“这倒是好事情,我和二姑娘也说不上话,但毕竟是一个父亲,交给你我就放心了。”

    有了贾元春在先,贾琏对别的事情也无所谓了。

    贾蓉又说道:“凤哥一直都在我那里住着,前阵子闹出了事情,王家也和她翻脸了,现在就是我的人了,元春也当她是妹妹,继续当着二奶奶。”

    贾琏询问说:“出了什么事情?”

    贾蓉把王熙凤那句话说了出来,虽然是一句随口之言,但这种话被人知道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果然贾琏听到后就惊得面色都苍白了起来,很快叹息道:“你也小心些吧,我知道你聪明,我就不提你做主了,今年我也得了儿子,又看你在家里这边办了不少产业,莫要毁在女人身上。”

    贾蓉点了点头,“链叔放心就是,如今皇上打仗损失不小,接下来只怕是要对京城很多人动手了,我们贾家人太多了,出了事情就会想到京城贾家。”

    “不过你这边没事了,该罚的也都罚了,以后王家史家出了事情,你莫要插手就是,史家人比我们更多,门生故吏那么多,跑不掉的。”

    贾琏点了点头,“好。”

    贾蓉提议说:“你在这里也不痛快,认识的人也多,不如帮我管管南方的生意,那里有我不少人,不缺钱和势力,就缺一个我信得过的人。”

    “你在那边也能过上和从前一样的好日子,在金陵这里人多眼杂,你也不能痛快。”

    贾琏想了想,很快说道:“那就多谢兄弟了!”

    贾蓉笑道:“无妨,你过去之后娶几个老婆,生几个孩子,都看你的本事,闲下来的时候帮我管管生意就行了。”

    “好!”贾琏迅速答应,也早就不想在这里了。

    贾蓉在金陵忙了几天就被京城的人叫了回去,皇帝现在还是没有安全感。

    等贾蓉回来后,皇帝就开始动手把几个背锅大将和大臣治了罪,全然不管这次是他自己远程指挥的。

    这个寒东腊月,又是家家戴孝寡妇哭。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224/128452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