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娱乐:我就是顶峰 > 第522章 MULAN

第522章 MULAN


迪士尼《花木兰》剧本已经成型了,目前在里克·杰法和阿曼达·斯尔沃夫妇俩手里做最后的修改和润色。

    因为此前太忙了,李秋棠真的忽略了这部戏。

    直到现在同事把《花木兰》的企划书拿出来,他才想起迪士尼的《花木兰》这时候已经启动了。

    张钊在美国不只谈了《环2》一个项目,“这回是迪士尼主动找到我们,想跟我们合作《花木兰》。”

    “怎么个合作法?”

    “迪士尼很重视中国市场,希望拍一版真人版《花木兰》。”此时的迪士尼还没有被政治正确毒害,还能从正常商业角度考虑电影的制作,“希望我们作为中国合作方协助他们。”

    “不要我们的投资?”李秋棠反问。

    张钊摇头:“迪士尼公主系列,人家会要我们的钱?”

    接着说:“迪士尼想选一个中国导演拍这部片子。”

    “嗯。”李秋棠应了一声,然后看张钊他们都看着自己,“不是,迪士尼不会是想要我接手吧?”

    “我看他们确实有这个意思。”

    “你没跟他们说我手里的项目已经排到5年以后了吗?”李秋棠手里同时在推《流浪地球》和《梁祝》,加上一些监制工作,他真的腾不出手再拍别的了。

    “他们也没明说要你拍,只是让我们把这份企划书带回来给你研究研究。”

    李秋棠无奈地笑道:“撞车了啊。”

    “啥?”几人不解。

    “你们回来之前,我去郭凡的工作室看片。当初答应郭凡了,拍完两部小成本就给他安排一部大片练手,我跟他合计了一晚上,让他拍《花木兰》,古装战争大片。”李秋棠缓缓道来,“你们说,是不是跟我们自己的项目撞了?”

    秋天只是被邀请作为迪士尼的中国协助方,《花木兰》这个项目不是秋天的,如果真要选,秋天肯定紧着自己的项目做。

    张钊提出自己的顾虑:“现在做古装战争会不会太冒险了?”必须得承认,古装战争片在国内的风口已经过去了。

    最近一部能被记起的国产古装大片是今年年初上映的《天将雄师》,成龍主演,4亿成本,7亿票房,血本无归。

    现在市场更大,观众热情更高,但做古装大片,风险比10年前还大!

    但李秋棠依然觉得这个风险值得冒。

    “就是因为现在市场大,观众热情,所以就更应该尝试着再做一次,现在是中国电影市场最好的时候,如果这时候不做,以后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么好的机会。”

    今年国内总票房已经突破400亿,李秋棠和张钊两人对未来的市场有个相对一致的判断:未来3-5年,市场总体还在往上走,市场总额大概能冲到700亿左右,但是两人都觉得现在的市场乱象会在3-5年后得到统一整治,比如滥发票补——片方对票补也深恶痛绝,片方觉得自己在给网络平台贴钱抢市场,甚至一些公司认为票补是另一种形式的买票房,呼吁有关部门停止票补行为——以及票房注水现象。

    届时行业会迎来一次阵痛,这次阵痛后,行业会再次迎来高速发展。

    李秋棠当然知道后面会有一场席卷全球的黑天鹅事件,但如此判断,大致也过得去。只是没人知道这次阵痛会持续那么久,会痛得那么厉害。

    一部大片的制作周期很长,公司此时立项《花木兰》,正好可以赶上判断中的市场巅峰。

    “之前还没人看好动画电影呢,我们不是照样做出《大圣归来》了?”

    “我们投《战狼》的时候被人骂傻瓜,不也卖了5个多亿。”

    一个道理。

    “那我们把迪士尼推了?”

    “推了干吗!协拍而已,我们也能做啊,我们也学学迪士尼的本事。”

    而张钊却有一个胆大包天的想法:“迪士尼不是要我们帮他寻摸能拍《花木兰》的中国导演吗,我们把郭凡推荐过去咋样?”

    “你是想?”李秋棠猜到了张钊的目的,“恐怕不好办啊,迪士尼家大业大,财大气粗,会跟我们合作?”

    “事在人为,两家的《花木兰》都才刚起步,与其到时候撞得血淋淋的,不如一开始好说好量,再怎么样也好过双输吧。”

    在海外市场,10个秋天绑一起也不一定干得过迪士尼,但《花木兰》的主销市场明显是中国,这点迪士尼比谁都清楚,不然不会想找中国导演接手,在这里,迪士尼就未必是秋天的对手。

    “迪士尼说是18年暑期档上映,我看19年20年他们都不一定上得了,”李秋棠道,“这事儿你去谈吧,能谈下来最好,谈不下来,我们也不怵迪士尼什么。”

    李秋棠让海外事业经理先离开,自己和张钊再谈点其他工作。

    李秋棠把组织邀请自己参与长影节改革试点的事告诉给张钊,想听听他的想法。

    参与这种工作,李秋棠不可能光棍一个人,他肯定要组建自己的团队,他一个人有天大的本事也做不来那么多事。

    张钊听完李秋棠讲的,反应没比李秋棠当时好多少。

    年过50的张钊对电影事业依然热血澎湃,听到这个消息一时不知道说什么。

    长影节现在含金量确实不高,但也正因为如此,改革任务才充满挑战,充满诱惑。

    亲手改革一个国家级电影节,没有哪个电影人能拒绝这个诱惑。

    “真的让我们做?”

    “说是让我们建言献策,看着是让我们做辅助工作,但他们又让我写一个详细的报告,过阵子去部里汇报。我一下也拿不准。”

    “这没关系,让我们做就行。”张钊很激动,现在他十分庆幸自己11年选择了秋天而不是乐视。

    在乐视,他哪里有机会参与长影乐园的筹备工作;在乐视,他哪里能筹备电影院;在乐视,他更没机会参与长影节改革工作。

    “你什么时候去做报告?”李秋棠送他的这份礼可太大了。

    “不知道,我报告还没写完呢。再说了,也得看领导的时间,肯定是我们就着他的时间来,哪会让他迁就我们的时间。”

    “哪个领导?X部长还是X局?”

    “最大的那个。”

    “这个工作他挂帅?”

    “哪里好问这个。”

    “那也很厉害,我也回去做做工作,你报告写好给我看看。”张钊激动地离开了。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246/128410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