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舍弟诸葛亮 > 第819章 衣锦还乡关云长

第819章 衣锦还乡关云长


章武元年,四月初十。

    并州上党郡泫氏县。

    十几万大军在此对峙,双方严兵整甲,营垒森严,一派肃杀之气,笼罩四野。

    说句题外话,泫氏县,也就是后世的高平县。那地方要到南北朝的时候才改名高平,后来五代十国时,后周柴荣的立国之战,就是在高平跟山西来的北汉军打的。

    所以泫氏或者说高平这地方,自古就是河南来的中原政权、进攻山西割据政权的咽喉要道,不管谁来打,都会在这里开战。

    而再往前,战国时的秦赵长平之战,同样是在这个地方打的,或许主战场位置不会那么精确相同,但误差绝不超出一个县的范围。

    所以,这场大战,是无论如何都躲不过的。

    曹军一方,夏侯惇也知道事态的严重,所以亲自带着主力四万余人,以及大部分精干的部将,来泫氏县严防死守。

    泫氏县这地方,地处丹水河谷之中,也有山势环绕,但河谷终究是不够狭窄,没法用一道关墙或是一座城池直接堵死。而是必须在野地里筑垒,防御工事的坚固程度,也就不如守城战了。

    这也没办法,当年廉颇、赵括也一样没法筑城防守白起,今天夏侯惇又凭什么筑城对付张飞呢?

    有一道夯土墙,再配合一些尖桩木栅、鹿角拒马,夯土墙前再有数层取土时形成的深峻壕沟,已经很对得起夏侯惇了。

    廉颇当年的营垒,还不如这个呢。

    夏侯惇对面,便是张飞的十万大军,人数至少是夏侯惇的两倍以上,都接近二点五倍了。不过张飞是进攻的一方,要强攻营垒,地形上吃点亏,夏侯惇暂时倒也扛得住。

    ……

    “夏侯惇虽然不善战,倒也守得坚决,看样子他还挺得人心。”

    张飞在初次试探性强攻未果后,当天也不纠结,直接撤了下来,让部队好好调整状态,以备再战。

    他很清楚自己的目标是黏住夏侯惇,尽量吸引曹军兵力,并不求立刻破敌。

    但既然来都来了,肯定要演得像一点,不能出工不出力,否则也骗不过夏侯惇。

    刘备军的武器装备本就比曹军更精良,又擅长攻坚,张飞便命令人公开大张旗鼓打造攻营器械,给敌军施加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些活儿都需要时间,但张飞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他只追求这一切动作可见化,能让夏侯惇看到他在干什么。

    果然,第二天夏侯惇就注意到了这一切,并且如坐针毡。

    张飞派人打造重型投石机,建造规模还不小,还有壕桥车和冲车,显然是要彻底荡平夏侯惇的营垒。

    建造的进度,也是每天都能看到肉眼可见的进步。

    三天之后,张飞的第一批投石机就草草造好了,然后就开始跟夏侯惇对轰——夏侯惇这边,当然也是有投石机的,而且夏侯惇是内线作战,打防御战,他的器械调度比张飞还方便一些,只是曹军的工程技术水平一直不如刘备军,对轰也占不到便宜就是了。

    四月十五这天开始,两军就进入了对轰消耗。

    张飞这边数十台投石机,不停用十几斤二十几斤一块的石头,轰击对面,每块石头都有足球大小。

    砸到曹军的箭塔、楼橹,便是木柱折裂,楼倒橹塌。上面的弓弩手也都惨叫着坠楼。

    砸到夯土墙上,效果倒是不大,无非一个小坑,夯土往边上松散,便能卸掉大部分的力。可是木质的尖桩栅栏和鹿角拒马,却扛不住这样的轰击。战场上很快就到处充斥着损毁的残骸。

    曹军跟张飞对轰,当然也能损毁张飞不少营垒工事,甚至偶尔还能反制击毁张飞的投石机——只不过夏侯惇每击毁张飞一架投石机,他自己至少要损失三架。

    但张飞是非常乐于见到这样的交换的,拼技术器械的消耗,他根本不怕夏侯惇。而夏侯惇砸坏他的营墙,他也完全无所谓。

    自己是进攻的一方,营墙破一点就破一点好了,有本事你夏侯惇趁着我营墙破了,直接冲上来攻我呀。

    简直求之不得。

    “火力准备”了两天后,张飞再次发起强攻。数千名精锐的灌钢甲胄斩马剑手,上万的胸甲长戟兵,在无数神臂弩的掩护下,列阵向前,随时准备发起冲杀。

    神臂弩的射程足有两三百步,全都选择了高抛仰射,确保弹道从己方士卒头顶越过。而且在冲锋之前,近战士卒的阵列之间,还会专门留出甬道,供神臂弩手站位。

    这样相对松散的阵型,其实如果遇到敌人冲出来反击,还是有点危险的。神臂弩手们倒是可以快速后撤,但近战兵阵势之间容易留下过大的缺口,被敌军穿插分割。

    可惜,此时此刻的夏侯惇根本没这个胆子,就算张飞在军阵之间留再大的缺口,夏侯惇也只会觉得张飞是故意卖个破绽在诱敌。

    他可不敢拿着自己麾下仅剩不多的精锐骑兵、去做这种反攻冒险。

    那他就只能眼睁睁忍受着神臂弩的箭雨洗礼。

    曹军已经很久没跟刘备军打过野外筑垒的攻防战了,因为曹军好几年前就已经战力明显弱于刘备军,曹操也没胆子出来野战。

    从建安十六年刘备再次北伐算起,如今已经三年,曹军跟刘备打的消耗战,大多都是攻城。

    攻城的时候,神臂弩的射程优势还不是很明显,因为守城方毕竟有垛堞作为掩体,还有明显的高度落差优势,能扳回数十步的射程差。

    但今日却是难得的守卫营垒,防守方虽然有一道墙,可双方的站位海拔却是几乎登高的。这种情况下,神臂弩相比于传统踏张弩的射程优势,就非常明显了。

    夏侯惇也有喝令己方弓弩手拼命放箭回射。但是在张飞正式冲锋之前,让麾下的近战兵跟夏侯惇的营墙保持着距离,夏侯惇很快就发现,自己是在单方面白白挨射。

    这种情形,就跟当初官渡之战时,曹军被袁绍压着射差不多。关键的区别在于,当年被压着射时,曹军好歹还有投石机方面的优势,但现在却是强弩和投石机双双落后。

    曹军弓弩手死伤了一部分后,剩下的弩兵意识到这种抵抗简直是徒劳,只能躲在鹿角和夯土墙的背后,绝望抱头,放弃放箭,一时间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单方面挨打还不了手的情况,永远都是最伤士气的。

    张飞通过望远镜,确认压制住敌军的弓弩后,这才让人挥舞旗帜,全力向前。

    刘备军将士个个士气高昂,敌军的远程火力又削弱了那么多,进攻方愈发人人奋勇。

    “杀!杀!”

    “杀夏侯惇!降者不论!”

    “曹贼只剩两州之地了,曹贼必亡!别给他卖命了!”

    将士们一边冲杀,一边按战前的交代,大声呐喊着口号,进一步动摇防守方的军心。

    上百架原木绑扎而成的壕桥车,直接在壕沟上轰然架好,潮水一样的斩马剑手和长戟兵,便顺着壕桥奋力冲过去。

    原本这时候应该是进攻方将士最脆弱的时间点,很容易被防守方的弓弩交叉火力攒射。但夏侯惇手下的弓弩手偏偏被压制得厉害,至少三分之二的弓弩手都错过了这一轮杀敌良机,让张飞的人轻而易举冲过了壕沟。

    兵刃交击之声很快响彻了整个战场,绵延数里的正面战线上,数以千计的两军士卒挥舞刀剑互砍,长戟枪矛攒刺,奋力搏杀不休。

    夏侯惇的士兵,仗着夯土墙那点高度,勉强能赢得数尺高的落差优势,居高临下攒刺。但这点优势并不足以弥补兵力和装备、士气的差距。血战半晌之后,夏侯惇的人就渐渐不支了。

    关键还是士气低落得厉害,大家都觉得曹操没戏了,虽不至于阵前倒戈,却也都止不住退却。

    好在夏侯惇的营垒,也不止这一道防线,哪怕有些士兵逃回后撤到第二道防线,至少不至于一下子丢掉整个防区——历史上,廉颇在长平守白起时,也有前后三道防线,这种设置在野外的筑垒地带攻防战中,还是很常见的,毕竟夯土墙和壕沟,比之城墙的成本还是低得多,修得起备胎。

    曹军很快被张飞杀得阵型数处崩盘,战线犬牙交错。逃跑不及的曹军被突破第一道防线的张飞部曲穿插分割,很快冰消雪融般崩溃,数以千计的士卒不得不弃械投降。

    “夏侯惇匹夫,管管钱粮内政还行,让他打这种搏命的硬仗,还真是难为他了。”

    眼看着手下突破敌军防线,张飞满意地大笑,还不忘嘲讽对方几句。

    比打硬仗,张飞自忖确实能甩夏侯惇八条街。

    夏侯惇丢掉了一道防线后,不得不尽量收缩防区,急需层层死守,当天好不容易拖到天色将暗,才没被张飞彻底打崩。

    但曹军上下,士气已经低落得可怕,夏侯惇本人回城后,也是垂头丧气情绪低落。

    他已经不得不开始考虑,改为死守泫氏县城,逐步放弃城外的营垒了。

    不过这个想法才刚说出口,他身边的部将和幕僚们就提醒他:

    “大将军!如果放弃城南的长垒,专注守城,那张飞绕城而过、将我军团团包围怎么办?我军不得不出城死守,横截丹水河谷,就是怕张飞迂回断我归途!”

    夏侯惇猛醒,自己确实是被今日的血战吓怕了,有点顾此失彼。

    他只好再微调计划,一方面强行征调辅兵、民夫不分昼夜,在泫氏县城东西两侧,再多修营垒工事,确保把丹水河谷彻底截断,不让张飞偷越。

    另一方面,他也是不遗余力,把自己麾下能抽调的兵马,都尽量拉过来增援,只求正面战场死死顶住。

    这个过程中,也有幕僚提醒他提防敌军声东击西。

    可无奈这种事情根本就没法提防。

    因为幕僚们的意见也不统一,有的人提醒他注意太行八陉中最靠东边的井陉口或是壶关,也有人提到过西南边相对不起眼的轵关陉。

    说到底,太行八陉一共有八个,哪怕是跟刘备军防区接壤的,也有四五个之多。

    夏侯惇身边又没什么顶级智谋之士了,以刘备的强势,刘备军完全可以处处开花,谁能猜到刘备就算另有偏师,又会从这五处陉口中的哪一处打过来?

    而如果五个地方处处都分兵死守,那就等于没有死守。

    但夏侯惇真的别无选择。

    ……

    “夏侯惇应该是被三弟调动了,而且他也在泫氏拖住了三弟差不多半个月,内心现在应该是最侥幸的时候。

    他肯定觉得等曹操击退了兴霸和子均(王平)的攻势后,就能回来救他,所以现在恰恰是我军强攻轵关陉的良机。”

    上党郡方向的战事,陷入暂时的绞肉消耗后,河内郡的轵县方向,关羽带着三万人,确认了这一切消息后,很快做出了自己的评估,随后就突然发起了速攻奇袭。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其徐如林,其疾如风。

    因为是快攻,关羽肯定也不好携带重型攻城武器随军疾行,所以最终他选择了以夜袭的方式,打开首战的局面。

    至于攻关的武器,就只带简易的竹制飞梯、到时候临时砍几根撞木,再加上大量随军配备的挠钩绳索。

    轵关陉这地方,是一个险隘的山谷,这段时间,关羽早就通过斥候秘密把当地的地形吃透了。

    他也知道夜袭有一个很大的难处,便是夜间视野不良,夜间快速行军困难。因此他特地做了周密的准备,提前挑出军中夜视能力强的士兵。

    这些士兵往往是之前就营养比较均衡,饮食也比较好。

    关羽挑出这些人后,在备战之时,更是集中让他们好吃好喝了半个月,每顿都有用米糠榨的油煎的牛羊猪肝——这也是诸葛瑾教他的、补充某种增强夜视能力的营养素的小妙招。

    当然,诸葛瑾肯定不会说出“维生素A/E”之类的词汇,只要让关羽能理解就是了。

    做完这一切,关羽的夜袭队便更有把握了。

    四月二十日夜,关羽的一千偷关先锋小队,便在高顺的带领下,趁着黑暗掩护,悄咪咪奔袭来到了轵关陉前。

    外围的曹军巡逻和斥候,已经在多日之前的战斗中,被关羽“无意中”扫除掉了。

    所以这个奔袭的过程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变故,高顺很顺利就来到了城下。

    “等巡逻队过去,然后上挠钩!分三百人,以弓箭在后压阵,敌军没发现异常的话,不许放箭。但如果城头鼓噪呐喊、短兵相接上了,所有弓箭手都顺着声音全力放箭!

    不要怕黑暗中误伤自己人,我军的甲胄精良,今日特地让你们只带短弓不带强弩,为的就是怕误伤自己人。”

    弓箭手们闻言这才恍然,没想到高将军还有这样的考量,真是勇毅果决。为了速战速决,他竟然连“黑暗中胡乱放箭可能难分敌我”这种问题,都缜密地想到了。

    个别的误伤,到时候肯定会有,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尽快结束天下人的痛苦。哪怕只是为了这支突袭小队本身的命运,这种战术也是最能减少伤亡的,毕竟它能明显缩短厮杀的时间,加快作战的进度。

    高顺命令完后,他麾下的将士很快就开始执行命令,几十把挠钩趁着空虚,悄悄被甩飞上去,扎在城头。

    士兵们试了试拉力,便叼着刀子死死攥紧绳索,往上奋力攀爬。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262/128380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