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重生东京1986 > 第446章 如何掩盖丑闻

第446章 如何掩盖丑闻


“好,那就交给你了,事后公司会安排你到星海资本任职。”

    野泽正平的有担当,再次赢得青年的好感。星海集团很需要类似的人才,避免出现太多的向上管理情况。

    “明白,谢谢会长!”

    野泽正平这次是彻底没了后顾之忧,准备以最诚挚的表情向股民和投资人道歉。

    不过他依旧有些遗憾,那就是无法亲手帮助自己工作几十年的山一证券重回正轨。

    “哪里,这都是应该的。”

    随后青年又看向山一证券其余高层,再次向大家保证道。

    “请大家放心,星海集团绝对不会食言,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并且三年内,我们不会主动辞退山一证券任何员工。”

    保证员工不失业,是山一证券答应星海集团收购的重要原因。

    同时,也是政府快速批准此次收购的重要原因。

    现在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能保证员工就业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换成九十年代初,就算企业和后面的财阀同意,如此重大的收购也要反复进行考察。

    时间就算拖个一年半载的,都非常常见。

    要知道后世巨硬想收购一家涉及不到垄断的大型游戏公司动视暴雪,都反复折腾了一两年。

    大型金融机构的地位可比游戏公司强无数倍,折腾的时间只会更长。

    会议结束后,竹下雅人将嘉本隆正单独留下。

    “嘉本桑,我准备重新改组星海投资。”

    “集团一级子公司由原本的星海资本变为星海金融,然后下辖星海资本、星海风投、银河资本、山一证券、星海资产、星海保险。”

    “至于大家的职务,大体依旧保持不变。原来的最高领导层,依旧是最高领导层。”

    竹下雅人早就有改革星海集团金融部门业务的想法,只不过之前因种种因素耽搁了。

    现在山一证券即将要加入到公司,正好顺手完成金融方面的业务重组。

    自此以后,星海金融将起到总管全局的作用。星海资本,则只管理公司的私募基金业务。

    此外星海风投等公司,维持原本关系不变。

    同时,山一证券也纳入星海金融管理范畴,成为星海集团下辖的二级子公司。

    “会长的意思是,我之后担任星海金融社长?”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竹下雅人点点头,然后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再次补充道。

    “我准备将菊野桑调回东京管理星海资本,然后你去整改管理不久后就会加入的山一证券。”

    嘉本隆正对于证券行业非常有天赋,在山一证券公司时,曾多次拿到单店业绩第一的成绩。

    这也是为什么他不被最高处待见,还能升职高位的最大因素。

    青年将山一证券交给他进行整改,就是看上了他的证券才能。

    还有就是,他的出身也是重要参考。

    如果空降一位非山一证券出身的金融人才,员工会不自觉的在心理进行排斥。

    “我没问题,这是我的荣幸。”

    嘉本隆正动力十足,因为他不想自己待了几十年的公司倒闭,也不想让自家会长失望。

    “那就麻烦你了,争取尽快将山一证券的事情处理干净,然后轻装上阵。”

    “说不定我们还能借助这个机会向上窜一窜,成为日本第二或者第三大证券公司。”

    亚洲金融危机,自然是金融行业最为惨淡。

    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很快就会大批量亏损暴雷乃至破产。

    山一证券必须在危机大规模传导到日本前完成修复工作,然后借机扩张壮大。

    至于如何实现目标,方法很简单。

    山一证券自此以后背靠星海集团,也会拥有和银河资本相媲美的金融资源。

    多了不敢说,每年五六个点的收益还是妥妥的。

    这份成绩平常年很一般,但在金融危机期间绝对是顶流。星海集团只需简单包装一下,就可以轻松吸引大批民众过来开户交易。

    “我觉得,应该没问题。”

    日本四大证券公司,野村证券独一档,其余三家差距并不大。

    山一证券有星海集团背书,成为第二名并不算难。

    聊完对山一证券的未来设想,两人又说起如何整改。

    此时青年一脸杀气的说,“到时候山一证券所有职员,你都可以无条件的调离岗位。”

    “别怕浪费钱,集团无条件支持你的想法,哪怕是白养员工三年。”

    一家公司的空降领导,只有中上层管理会对其玩手段。

    而这些人,全部加在一起也没多少。

    再加上日本公司职员薪水相对平均,领导层一年的合法收入顶多也就三五千万。

    这么点钱,对于星海集团就是洒洒水而已。

    “放心吧会长,我明白。”

    乱世当用重典!

    山一证券内部眼下一团糟,他做事自然不会心慈手软。

    “嗯,那就好。”

    青年点点头,然后喝茶润了润喉咙后接着说。

    “现在是电脑时代,山一证券内部也要提升信息化建设程度。”

    “还有那些老古们,最多给他们半年的学习时间,必须掌握电脑常识。”

    金融行业非常依赖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的落后也意味着投资的落后。

    山一证券这方面不行,那就全面进行升级;这方面行,依旧要继续加强。

    至于那些老古董,就不好意思啦,去公司二线吧。

    可以帮公司培训新员工,也可以成为顾问的一员。

    “是,没问题!”

    ……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星期五,这一天现山一证券社长野泽正平,召开面向记者的公开会。

    “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为了维持公司市值,我们对外隐瞒了2600亿日元的债务。”

    “这是我作为社长的耻辱,我将辞去山一证券社长职务。”

    随后,痛哭流涕的野泽正平不停的九十度鞠躬道歉,让他面前的记者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因为大家都清楚,野泽正平这位临时提拔上来的社长只是山一证券的替罪羊,罪魁祸首另有其人。

    不过,这不是媒体现在就需要关心的问题。

    大家七嘴八舌的进行提问。

    “山一证券只隐瞒了2600亿日元吗?”

    “这是不是冰山一角,你们还有更多隐瞒?”

    “光道歉就完了吗,你们的解决方法呢?”

    广大记者两眼放光,都想挖到更多的新闻。

    甚至有媒体老调重提,想要回到山一证券涉黑有多严重。

    这次的公开会,除了媒体还有部分股东和投资者。

    他们的情绪,远比媒体记者们要来的强烈。

    纷纷激动的大喊,

    “你们对得起我们吗,对得起我们的支吗?”

    “RNM,退钱!”

    “脑残垃圾公司,你TMD快给我退钱!”

    野泽正平听到场上的污言秽语,耳根通红。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诚恳的看向大家。

    “我知道,我们的隐瞒给大家带去许多伤害。”

    “为此,公司反思很多。”

    说到这里,野泽正平脸上重新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公司主要领导和股东认为,山一证券眼下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因此,我们已经在本周二和星海集团达成更进一步的草签合作协议。”

    “星海集团以750亿日元,以及1000亿五年期日元贷款,获取公司75%股份。”

    此时无论是媒体记者还是投资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台上的野泽正品。

    万万没想到,竟然又有这么大一个新瓜。

    山一证券,竟然想要卖身给星海集团?

    野泽正平没理会下面参会者的震惊,依旧语气适中的往下说。

    “事情比较急,因此公司已经决定要在下周三召开股东大会,确定是否接受星海集团的条件。”

    “我本人倾向于接受,我们山一证券已没资格折腾了。”

    说到这里,野泽正平内心塞满了哀伤。自己奋斗一生的公司,竟然要求着我人家收购。

    但更讽刺的是,今年是山一证券的百年诞辰,而星海集团才诞生11年。

    野泽正平话音结束,现场依旧一片平静。

    大家都想不到,山一证券竟然已经和星海集团达成草签协议。

    至于股东大会,那玩意在日本基本就是个摆设。

    很快,山一证券就会脱离富士财团加入星海集团。

    是的,此时山一证券依旧没有正式加入到星海集团。

    没办法,山一证券是日本上市公司,大的事情都需要在公开的股东大会确定。

    不过无所谓,只是多了个流程而已,结果不会发生变化。

    至于之前的一系列讨论,都只是前期的准备工作。

    这些计划,总不能拖到山一证券加入公司后再制定,那速度就太慢了。

    毕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之人的。

    但很快,随着一声询问,会场就像一滴水滴入热油锅里一般,扬扬沸沸。

    无论是媒体记者还是大大小小的投资人,此时都激动异常开口大声问。

    “星海集团收购山一证券,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竟然是星海集团,可以详细说说谈判内容吗?”

    “你觉得,星海集团收购山一证券是好事吗?”

    面对记者的狂轰滥炸,野泽正平这位老实人着实有些招架不住。

    他磕磕绊绊的说:“我觉得是件好事,星海集团在金融领域的实力有目共睹。”

    “我觉得星海集团加入后,将彻底改变公司目前经营困难的局面。”

    山一证券的情况很不好,毕竟证券公司和本国股市的发展有着很强的正相关。

    而眼下日本股市虽然恢复了那么一丢丢,但也就勉强维持。

    更要命的是,亚洲金融危机已经来了,日本股市不可避免的要再次下跌。

    “至于详细的谈判内容,晚上我们会发到公司官网,大家可以仔细阅读。”

    条目那么多,野泽正平只记住几条关键内容,让他全部复述一遍什么的也太难为人了。

    记者的问题很刁钻,投资人的反而简单些。

    大家关心的是手中的股票,以及在山一证券的投资。

    面对此类问题,野泽正平直接将星海集团抬上来。

    总之,只要有星海集团在,山一证券的前途是大大的有。

    结果,投资人就吃这一套。

    因为星海集团旗下金融公司的实力,已经得到全日本乃至前世界的公认。

    亚洲第一,世界前五。

    很快,各路报纸和电视台纷纷报道起星海集团准备收购山一证券的事情。

    “咦,星海集团竟然有兴趣,岂不是说我的股票还能回天?”

    “哈哈哈太好了,竟然是星海集团接手。”

    “星海集团接手山一证券,那以后我的资金就放在山一证券吧,绝对更安全。”

    民众的观点和媒体主流观点基本一致,大家都非常看好此次的收购。

    并且有了星海集团,山一证券将更正规,不会出现小客户填补大客户的糟糕事情。

    不过绝大多数都很谨慎,准备等山一证券正式并入星海集团的时候再行动。

    这就是口碑的力量,也是星海集团一直真心维持的信念。

    如果换成别的公司收购,大家不往外取资金都是收购方非常优秀的情况。

    日本股市的反应速度相对于媒体要更快,资本听到消息后立马大手笔吃进山一证券股份。

    “快,快点买入山一证券,给我尽可能多的买入。”

    “不行,我不能卖,股价很快就能再涨。”

    “哈哈,赚了,赚了,就是要找那些市值被低估的股票。”

    每一个抢到山一证券股份的投资者,今天都发了财。甚至有低谷期坚持的,身价直接翻了数倍。

    随后,山一证券行成了一个奇怪的局面。

    当下山一证券的股票价格,是星海提出条件的数倍之多。

    公开会要开,记者会也不能落下。

    这一次没有了投资人,都是专业新闻工作者。

    不过相对于上一场,这次大家的问候明显温和许多。

    大多数都是在问,山一证券加入后的管理,以及如何看待两者合作之类的话题。

    至于那隐藏的2600亿债务,早没了关注了。

    星海集团,尤其是星海资本太能赚钱。2600亿日元,还不到26亿美元,根本就不是事。

    当然,也和星海集团的撒钱战略有关。

    山一证券,这家公司此时正焦头烂额,问的问题刁钻一点,得罪也就得罪了。

    星海集团可不一样,每年大笔广告费滋润着各路媒体,大家可不敢真的得罪财神爷。

    万一得罪狠了,人家直接选择撤广告。

    那不好意思,公司只好以你圆润离开的形式求得原谅。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284/128418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