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重生东京1986 > 第444章 第一家,拿下

第444章 第一家,拿下


“我不担心汇率会崩,我担心的是股市下跌会引起的连锁反应。”

    竹下登摇摇头,眼中闪烁着忧虑的目光。

    他一直处于旁观者角色,看的要比桥本龙太郎首相清楚。

    日本金融界脆弱不堪,日经再有点风吹草动,很容易引起大面积坍塌。

    毕竟很多银行贷款,可都是以日经股票作为抵押。

    跌太多,银行别说是利息,就连本金都只能回收少部分。

    如此一来,坏账将再次攀升。

    “这……”

    桥本龙太郎很快反应过来,但这种事单单是反应过来没用。大藏省和日银那边根本就不配合他的金融改革,哪怕是危机临身也不行。

    不到最后关头,没有哪家银行的领导层愿意拼着坐牢也要顺应政府进行改革。

    “唉,这种事只能尽力。”

    竹下登对于这种事也没什么好的办法,金融改革可是要割无数人的利。

    别说是桥本龙太郎这位非派系领袖首相,就算竹下登亲自下场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等什么时候金融环境恶劣到一定程度,再不改革真的会死。

    自民党内部政客、大藏省和日银的公务员、银行管理层,才会选择改革之路。

    眼下还没到那种山穷水尽的地步,因此桥本首相无论想对日本金融做什么变革,都难以达成目标。

    “嗯,我知道,但我还是想拼一把。”

    桥本首相喜欢剑道,有剑客首相之称。虽然知道前路渺茫,但也会为了心中的信念继续坚持。

    他愿意挑战困难,哪怕前面的风浪再大。

    竹下登看着重新斗志满满的桥本首相很欣慰,他就需要这样的下属来支撑派系发展。

    “很好,那我们就以山一证券作为一个起点,尽量说服雅人桑配合我们的行动。”

    竹下登决定使出全力,力劝星海集团接收山一证券。

    “我明白,谢谢领导。”

    “哪里,这些都是我应该的。”

    竹下登已经是老人一个,精力不再。两人谈完正事后,桥本首相便找了个合适的借口离开。

    目送首相离开的竹下登,忍不住自言自语感慨道。

    “人不服老是不行啊,看来我也到了让出职位的一天。”

    当然,他也只是感慨。真让他让出派阀领袖职位,最少也要两年以上时间。

    差不多休息了半个小时,竹下登这才拨通竹下雅人的私人电话。

    “咦,竟然是竹下学长?”

    竹下雅人很惊讶,因为竹下登平日里很少给他打私人电话。

    就算有什么事,基本以秘书通知秘书的形式来。

    “嗯,应该是有大事。”

    竹下雅人脑子想的同时,很快接通电话,然后恭敬的打招呼。

    “竹下学长,下午好呀。”

    “嗯嗯,嘿嘿,学长是有什么事吗?”

    “这怎么能行呢?如果学长有时间,我今晚就可以过去。”

    竹下登电话里说要主动登门拜访,青年自然不能同意。

    那样做就太失礼了。

    他作为晚辈,还是主动一些比较好。

    至于为什么今晚就可以?

    理由很简单,两家是相隔不远的邻居,登门拜访很容易。

    “好的,没问题。”

    “嗯嗯,我们晚上见,竹下学长你也先忙。”

    挂断电话后,竹下雅人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车水马龙。

    接着不一会儿,他就两眼放空的小声碎碎念。

    “不知是国内还是国外,需要麻烦前辈来找我帮忙?”

    自言自语的问了一句后,青年很快就自问自答。

    “嗯,应该是国内。索罗斯掀起的进攻对日本的影响还不大,倒是国内金融圈的混乱触目惊心。”

    日本金融圈坏账烂账太多。现在才刚查,四大证券公司就全部出了问题,日本国内顶级银行第一劝业也有情况。

    如果继续深究,估计整个日本金融圈都要天翻地覆。

    不过这种事,当下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揭老底。

    毕竟每个国家的金融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面对如此情景。

    英国伦敦的金融城、美国纽约的华尔街,假账涉黑同样一个都不少。

    “不过乱好啊,混乱是向上的阶梯。”

    虽然不知道竹下登学长找自己是具体有什么事,但大概的东西他还是能猜到。

    无非是看星海集团有钱,想让他帮一把国内的金融机构。

    恰好星海集团在金融四大领域中的银行和证券空缺,保险也只涉及到自家员工,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他已经有点迫不及待的想要接收那些还有资产的金融机构,以及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的部分优质资产。

    就像雷曼兄弟破产一样,野村证券接收它的亚太和欧洲部分优质资产后,很快成为世界顶级证券交易所。

    星海集团的野心没有野村证券那么大,目前只想成为日本国内首屈一指的巨头金融集团。

    这是属于家庭的私宴,所以泉水姐也要跟着一起去。

    不过在两人谈正事的时候,泉水姐很快就和竹下老奶奶一起到远离书房的地方聊八卦。

    “前辈,是金融上的事吗?”

    “嗯,是桥本首相托我找你。”

    两人虽然不是忘年交,但却是关系更牢固的利益共同体。所以两人聊天的时候很随意,竹下登也很干脆的将事主说了出来。

    随后,他又接着补充。

    “当然,这里边同样有我个人因素,我自己也想和你聊聊金融上的事。”

    “嗯,没问题,会长您说。”

    虽然他对桥本龙太郎的实力有些怀疑,因为说好的长信银行就连影子都没有。

    但没关系,现在和1996年完全不一样。日本金融圈,很快就会在内外势力的压迫下濒临绝境。

    只要有机构不想破产,就只能答应星海集团的要求。

    “事情是这样的……”

    竹下登自然不无不可,仔细将山一证券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再结尾的时候满是希望的问。

    “怎么样,可以吗?”

    “没问题,山一证券可是日本金融圈最优质的产业之一。我们星海集团自然很乐意接收。”

    山一证券和日本别的金融机构不一样,它直到宣布自主废业的那一天资产依旧是正数。

    也就是说,山一证券完全不用破产继续经营。

    可惜,财阀没有给它撑腰,政府出于民意的考虑也不愿意接手这个烫手山芋。

    如此一来,资产还很健康的山一证券才沦落到破产倒闭的地步。

    这是市场最优质财产,竹下雅人自然很愿意拿下。

    “这么快,不考虑考虑?”

    竹下登脑袋有点没转过来,瞬间脱口而出。

    “不瞒学长,我们星海集团一直关注着日本金融行业。山一证券的情况,我们很清楚。”

    星海集团在青年的领导下,绝对是世界上对金融最敏感的集团之一。

    早在野村证券暴雷的时候,公司就开始深入调查各类资料。

    等到第一劝业银行也出现违法问题的时候,星海集团高层更是不断开会讨论有没有机会掺和进去。

    没有银行支撑的集团,总是让大家觉得心里没底。

    集团万一出现什么问题,救都没法救。

    四大证券虽然没有顶级银行那么醒目,但也是可以带动几十万亿日元资产的金融巨头。

    星海集团一旦拿下,抗风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不愧是星海集团,放心,这次有我,一定让贵公司达成所愿。”

    长着娃娃脸的竹下登此时很霸气,很干脆的告诉青年一定可以达成所愿。

    原因很简单,他是竹下登,自民党内第一大派系首领,日本权势影响最大的人。

    别说是一家山一证券,就算是更顶级的金融机构他全力以赴也可以撬动。

    不过直到当下,也没有人值得他这样干。

    当然,交易需要平等才行。

    如果想巧取豪夺,没有任何大的金融机构会给他这个面子。

    “是,谢谢竹下学长,接下来就麻烦学长了。”

    有了竹下派的全力支持,山一证券的高层领导没几天就来到星海集团总部。

    “野泽会长,这边请!”

    看到这位会长,竹下雅人就忍不住想到他在宣布山一证券自主废业时痛哭流涕的表情,想到他哭着为员工找工作的表情。

    这位野泽正平会长,属于是老倒霉蛋了。

    他没留过学,出身也一般,只是山一证券的普通高层领导。

    哪成想,突然有一天就被越级提拔到社长一职。

    能就职社长,野平正泽自然非常高兴。

    结果他刚走马上任,就被原本位置比他高的管理层领导告知,公司向政府和民众隐瞒了2600亿日元的债务。

    是的,事情眼看瞒不住了,山一证券最顶级领导层就想了个找人当替罪羊的想法。

    而野泽正平,正是他们选定的目标。

    只能说,在公司处于下坡路的时候,升职是有大坑的。

    他们并不想让你掌权,而是想让你代替他们去死。

    此时的野泽正平,就是这一情况。

    不过他隐约记得,其是在7月份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走马上任,没想到这一世提前了。

    当然,虽然心中充满同情,竹下雅人却没在眼中表现出来。

    进入会议室后,他先是客套几句,然后直接给出星海集团商量好的条件。

    “野泽会长,我们星海集团的条件很简单。”

    “750亿日元的投资,换取贵公司75%股权。同时星海投资还会为山一证券提供1000亿日元的五年期贷款。”

    山一证券已经是烫手山芋,除了星海集团没有人愿意接手。

    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这波金融冲击会持续多久,筹集资金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大规模向外投资。

    如此情况下,星海集团自然要强势一些。

    750亿日元,都是看在山一证券的招牌上。

    因为要不了多久,山一证券就会沦为垃圾股,股价直接跌破100日元。

    “不可能,这个条件我们无法答应。”

    野泽正平立马反驳,很干脆的拒绝掉。

    750亿日元,他根本没法向幕后的大股东交代。

    随后双方开始了你来我往的唇枪舌剑。

    总之,山一证券想靠着自己的知名度高价卖出,星海集团想以最小的代价完成收购。

    双方充分交换彼此的意见,最后得出星海集团食堂饭菜很好吃的结论。

    第一次谈判,不欢而散。

    但没关系,星海集团有充足的时间,完全等的急。

    与之相反,野泽正平很快就坐不住了。

    因为经过二月的试探、六月的全面进攻。

    泰国,看起来要支撑不住了。

    国内股市和楼市跌跌不休,就连汇市也是一副随时完蛋的画面。

    如果泰国沦陷,和那边有合作的日本公司股价绝对会大跌。山一证券投资了大量进入东南亚发展的公司,一样不会好过。

    至于中小股东,比大股东的合作愿望更强。

    人的影,树的名!

    日本只要玩金融的,就没有不知道星海投资的。

    他们希望山一证券可以借助星海投资的力量,重新成为日本排行第一的证券公司。

    至于眼下的股票损失,损失就损失吧,总比血本无归来的好。

    要知道日本,已经有多家中型证券公司濒临破产。

    同时,这也是山一证券幕后大股东现在愿意接受星海集团的重要因素。

    交给星海集团,他们确实失去了对山一证券的掌控,也失去了大量纸面上的利益。

    但在不远的将来,他们在财富上的收益可能更多。总比最后落的竹篮打水一场空要来的好。

    权重要,财同样重要。

    “还是原来的条件吗?”

    “对,条件不变。”

    竹下雅人虽然不认可盛田昭夫许多理念,但对于他收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理念还是很认可的。

    一家公司今天在我心目中值10亿美元,那么就不要因金融危机或者是别的大环境情况,而轻易改变收购价格。

    因为对于一家大集团来说,达到目的远比那点金钱方面的节省重要。

    星海集团收购山一证券就是如此,继续压价确实能压一点。

    但就算再压,也就省个一两亿美元。

    不如早点完成收购,尽量以星海集团背书的形式将山一证券的恶劣名声消除。

    要知道,山一证券最值钱的就是招牌。

    再拖延下去,他担心以星海集团的身望也救不活。

    “谢谢,谢谢会长!”

    野泽正平很感动,既然条件没变,那么他对股东和公司员工算是都有了交代。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284/128418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