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重生东京1986 > 第439章 保护性兜底

第439章 保护性兜底


重新回到东京,竹下雅人屁股还没坐稳,就接到来自老校长的电话。

    两人简单客套几句,老校长西原春夫这才说出自己的目的。

    “竹下学弟,受我们学校校长奥岛孝康嘱托,我希望你可以答应我们一件事。”

    “一件事,您说。”

    青年没有傻到直接答应,准备先听听看。

    如果很难做到,就算是再尊重母校也不可能答应。

    西原春夫是日本法学大家,社会活动学家,自然也听懂了学弟的潜台词。

    但既然是求人,自然要有求人的心理。

    他装作无事发生,言辞带着恳切的语气继续说。

    “是这样的学弟,我们学校今年的就业情况不是那么理想。尤其是研究生,就业有点糟糕。不知道学弟,可不可以帮帮忙。”

    “怎么,难道早大前年也扩招数倍吗?”

    日本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政府和企业都很难去解决。

    这一世多了星海集团确实好上许多,但大学生整体就业率依旧低于70%。

    不过去年要好一点,因为政府废除了大学校招制度,大学生可以自由参加企业的招聘活动,就业率最终提高到75%。

    如果对比没有星海集团的世界结果更明显,差不多提高了7%左右的就业率。

    当然,任何政策有利自然就会有弊。

    日本废除校园招聘政策后,叠加上残酷的就业环境,大学生开始了极致的内卷。

    许多大学生,大一就开始各大公司进行实习,并且还要考各种有用没用的证书。

    不为别的,就为了让自己的简历光鲜亮丽一些。

    没办法,此时的日本大学生就业环境和后世20年代后的中国很类似。

    大学生太多,你的实习经历不够多,或者证书不够多,就只能从事低薪资行业。

    别说是大厂,就连一份看上去还算顺眼的工作都不要你。

    至于研究生,就业环境就更惨了,远不如本科生。

    一方面,日本有序的研究生倍增计划,很快就在私立大学追求更高利润的贪婪下破产。

    十年研究生翻一倍?

    那是做梦,三年就翻一倍给你看。

    很多私立学校研究生学院还没有着落,招生就已经开始了。

    如此一来,研究生的水平自然堪忧。如同未来中国对一年制英澳水硕的看法一般,都带着鄙夷的态度。

    另一方面,考上研究生的本科生自己态度也不够端正。

    很多人之所以考研,根本就不是为了深入学习,而是本科阶段没能完成就业,只能无奈的读个研究生。

    他们以为读上研究生,日后的就业就没问题了,因此也不好好学习,吃喝玩乐反而很有一套。

    企业不傻,很快就清楚了大多数硕士生的情况。因此在招聘的时候十分嫌弃硕士生,尤其是私立学校的硕士生。

    最后一点就是,日本在美国的步步紧逼下,大企业处于科研退步阶段。

    社会上没有那么多适合研究生的岗位,大家更偏爱年龄更小,工资也更低的本科生。

    社会共识一旦形成,就不那么容易消散。

    现在就连私立双雄早庆的硕士生都遇到就业困境,其它学校硕士生生存状况可见一般。

    如果没有星海集团,学生入职情况估计都很难达到70%。

    是的,废除校招这种策略很快就不好用了。

    企业大学生招聘相比去年降低了5个百分点,预计明年还要继续降低。

    不过眼下还算是好的,等到明年,日本大学生就业会更加困难。

    “没错,奥岛学弟也将学校的硕士数量扩增一倍多。”

    “这样啊,应该没什么问题,我会让公司的人事再进行一次招聘活动。”

    早稻田大学硕士生一共也没多少人,去处那些找到工作的,顶天也就两千人规模。

    这么点人,就算平均薪水提高到千万级别,一年的花费也才200亿日元。

    再说了,按照日本现在的国情来看,大学生的起薪很低。

    星海集团这样的大手公司,一般岗位也就500万日元水平。换算下来才100亿日元,还不够星海集团随便一项技术开支。

    “学弟,太谢谢你了。真是不好意思,总是麻烦你。”

    西原春夫感动之余,又非常的惭愧。因为学生就业问题,他已经多次劳烦竹下雅人。

    “哪里,我也是早大的学生。没有早大的帮忙,星海集团也无法发展的这么快。”

    如果没有早大这块牌子,竹下雅人就算有拉杆式行李箱的发明专利,也别想轻松从银行贷款。

    一不注意,甚至有被银行恶意泄露旅行箱秘密的可能。

    到时候就算官司打赢了,估计也就拿到些赔偿,根本比不上自己经营公司所得。

    当然,如果没有早稻田这块牌子,他也不可能以专利进行贷款。

    他只会像泡沫时期那些投机客那样,申请个几千万的贷款。

    之后一半用来炒股,另一半成立公司,然后找一家工厂进行代工生产行李箱。

    发展还是能发展起来,但速度是要慢上好几年。

    说不定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的时候,他的公司才会走上正轨。

    “雅人学弟谦虚了,以学弟的天纵奇才,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崛起,我们早大是沾光的一方啊。”

    一个吹捧一个客气,两人聊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便互相道别。

    西原春夫要将好消息告诉自己的继任者,竹下雅人也要查看一下相关资料。

    “内田桑,搜集一下日本七所帝大、早庆、一工和医齿科12所大学的就业情况,我后天需要。”

    虽然早大那边貌似很急,但竹下雅人还是给内田美穗一定的资料整理时间。

    现在才2月末,距离日本3月的毕业季还有一些时间,没必要因为学弟学妹的事情让下属员工太过辛苦。

    “是,会长!”

    这方面资料星海集团一直都有收集整理,很快关于上面的数字就展现在竹下面前。

    “嘛,难怪。”

    本科生还好,早稻田和庆应处于同一水平,就业情况依旧可以保持在90%水平。

    毕竟两所学校在日本的地位相当于中国C9末尾两校,就算整体就业率不好,也很难影响到它们的本科阶段学生就业。

    研究生就不一样了。

    日本私立大学研究经费远不如国公立大学充足,理工科实力也远不如国公立,就更不要说和帝大想比了。

    如此一来,早庆的硕士生质量可想而知。

    更要命的是,早庆都以文科教育为主,而这一类型毕业生只有法律等少数学科,以及专门从事研究的学生适合考研乃至读博。

    更多的根本没必要深造,最好是本科阶段直接就业。

    学校教育水平一般,再加上又主打文科,早庆的研究生入职率自然高不起来。

    当然,庆应还是比早大稍好一些的。

    因为人家庆应有自知之明,扩张的规模很小。

    早大就不一样了,想要一口气吃个胖子。

    现在惨了,硕士生就职率不仅比帝大好的国立大学低,也低了庆应一大块。

    “行吧,唉,谁让我是早大毕业的呢?”

    竹下雅人怀疑这里边有阴谋存在,可能正是有他在,早稻田才如此疯狂的扩招。

    毕竟他虽然不能说是和早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也足以称得上影响颇深。

    如果他不救早大,就看着早大声誉受损。不仅在学弟学妹,以及前没面子,还会被其余人嘲笑。

    大家不会看早大有多坑,只会觉得他竹下雅人无情无义,自己的母校都不管不顾。

    “不过,只单独招聘早大学生也不好。好不容易让公司各大学毕业生的情况趋于平衡,这样不是再次打破了吗?”

    早大在日本的地位有,但远不如东大和京大,在研发等领域,就连国立上位都比不了。

    他可不想为了一个早大,影响公司在东大等顶级大学的招聘。

    “嗯,那就都进行招聘吧,避免出现不好的情况。”

    竹下雅人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破财消灾。

    每年多花点钱养人,总比破坏企业形象来的好。

    再说了,这些没能成功拿到内定资格的学生,只代表他们的面试能力有所欠缺。

    如果放到正确的岗位,未必没有一番作为。

    “咦,貌似也不必这么麻烦?”

    竹下雅人看着文档上12所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数量,想到了一个更好的点子。

    这12所大学,每年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毕业总数,也才在10万人左右。

    扣除地方中央公务员、国内外想要更进一步深造的、自家有产业需要继承的,每年流到招聘市场的不会超过7万人。

    这七万选择就业的,大多数都可以入职国内大手企业,少数也可以在中小企业拿到合同。

    无法找到工作的人数,每年不足1万人。

    竹下雅人准备将这些人全包下来,至于具体的工作由各大子公司进行安排。

    当然,因为这批人属于别人打包剩下的,所以薪资会低于星海集团优中选优招聘来的毕业生。

    那批先选上的毕业生,如果年工资平均可以达到500万以上。

    这批打包的估计只会有400万水平。

    当然,这一水平同样不算低。

    因为一般日本公司,哪怕是大手公司,毕业生的起薪也就20万日元水平。算上半年奖,一年的工资也就300万水平。

    再说了,星海集团可是有交通补贴和住房补贴的。虽然不多,但每年也有50万日元。

    零零散散的算下来,基本都可以在日本任何城市生活,并且达到平均水平。

    是的,星海集团的招聘,员工并不一定能入职东京。

    尤其是打包而来的毕业生,基本去向就是地方。

    至于实在想留东京的,也没问题,就是岗位会糟糕一些。

    钱少事多的某些行政岗,会是他们的办公地。

    当然,行政岗也有清闲的工作岗位。

    但那些要不就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岗位,要不就是留给企业领导和外面关系户的。

    偶尔有非关系户,估计也不愿意在那些岗位。因为那里属于新人坟墓,什么都学不到,升值加薪肯定没你事。

    有了新的设想,竹下雅人立刻行动。

    他先召开会议,将这件事说给公司领导层听。

    “大家觉得,我这样做有没有什么问题?”

    “我觉得挺好,可以拉进我们和顶级大学的关系。”

    垂井康夫第一个赞成,他最近可是被很多想要拉关系进星海集团的亲朋老同事烦死了。

    但公司又有规定,每年关系户的招聘名额不能超过总数的5%,让他是左右为难。

    现在好了,有机会全部打包带走,他自然很乐意看到。

    “嗯,我也觉得这个招聘政策很不错。”

    罗杰斯同样很快赞成,他虽然是外国人,但在日本生活工作了几十年,基本可以当做日本人看待。

    他同样被亲朋好友烦的不行,每年的入职名额给谁都为难。

    是的,星海集团高层领导都有可以免试入职公司的名额。

    但星海集团的领导数量多,再加上名额大多在竹下雅人手里,导致他们就算贵为副社长,名额也不足5个。

    这么点,自然不是很够。

    现在公司政策放宽,他们总算可以舒一口气了。

    两人之后,西村雅晴、嘉本隆正、小林博明等人,很快也跟着赞扬会长英明。

    唯独斯卡利和卡林斯基没有发声。

    不过这也正常,两人都是外国人,并且在公司内部根基不深,名额什么的还会有剩余,对此自然无所谓。

    对此,竹下雅人也不在意。

    他很快笑呵呵的说,“既然大家都同意,每年的花费也不多,那就这样决定了。”

    政策决定好之后,可不能就这样干巴巴的发送出去。

    竹下雅人准备让负责公司对外公关交流的罗杰斯出动,去各大学卖个好。

    做好事就要去宣传,要不然谁知道是你做的。

    并且不仅要去各大学,还要在报纸和电视台进行宣传,进一步提高星海集团声誉。

    当然,这么好的新闻,自然要由自家来。

    竹下雅人很干脆的将罗杰斯卖给自家的TBS电视台和每日新闻报纸,不放过提高收视率和报纸销量的有利时机。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284/128418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