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有趣的想法
推荐阅读:从满眼红名开始 我死后,他们在直播间痛哭流涕 上命昭唐 我以神通证道长生 星穹列车,我在列车开小店 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 弱柳扶风起 人在地错,开局剑魂模板 废土开发日记 综漫从星铁开始
竹下雅人不知道他的演讲可以唤醒几人,但哪怕仅有一人也让他开心。
起码最少一个家庭,大概率被他拯救。
说的太多,有点口干。
青年从桌子上拿起星海饮料旗下的纯净水,一口气喝掉半瓶。
“OK,现在我们继续讲招聘。”
“我曾在多所大学说过,未来世界是信息时代。”
“如果不懂电脑,都有可能会被视为文盲。”
说到这里,他微微停顿,然后大声问众人。
“大家想做新时代的文盲吗?”
“不想!”
听到大家的齐声回应,竹下雅人满意的点了下头。
“很好,既然不想,那就多学一点计算机技术吧。”
“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去问问大手公司,是不是电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也可以仔细观察家附近的各类商店,是不是使用电脑进行收银的越来越多?”
竹下雅人的询问,让众多学子一愣。
他们中记忆出众者,很快就发现一切如竹下雅人所说。
电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说不定未来不懂电脑真会被说文盲。
“泽野,周六早点去网吧?”
“行啊,正好熟悉熟悉电脑。”
在记忆出众者的影响下,几乎全部学子都意识到电脑的重要性。
但这个东西价格昂贵,网费之类的更贵。
没什么钱的学生,便选择通过网吧学习。环境确实有点差,但相对于别的地方,已经是最优选择。
竹下雅人见众人纷纷聊起这类话题,便笑着暂停了几分钟。
等大家讨论的差不多了,他这才继续说道。
“我不要求你们每个人都学会写代码,那不现实。但起码要学会使用各类办公软件,以及制作出好看的PPT。”
办公软件属于什么岗位都最好能熟练使用的软件,可以提升一个人在公司的价值。
尤其是PPT,更是对上对下的神器。
这玩意制作的好,对上可以哄领导开心;对下可以更容易的说服大家接受。
只能说,学会制作精致好看的PPT,走遍天下都不怕。
絮絮叨叨的聊完就业,竹下雅人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
“那么接下来,开始到问问题的时间。大家先举手,让我看看有谁想提问。”
面多大半人举手的情况,竹下雅人随机挑了个他看着比较顺眼的男生。
“这位穿着白西服的同学,就你了,想要问什么?”
白西装青年惊喜的站起来,然后恭敬的询问。
“请问,竹下先生,您是如何看待日本市场的?”
果然,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经济问题。
竹下雅人在心里摇摇头,但脸上丝毫未变,很快给出自己心中的答案。
“日本是个很好的市场,因为银行贷款利率只有1%。你在股市上找到年利润超过1%的公司,就会有回报。找到年利率超过5%的公司,就会有不错的回报。”
“而这样的公司,日本还是有很多的。”
日本股市整体回报率很低,许多只有4%到5%的样子。
但这都不重要,因为日本银行的贷款利率更低,银行恨不得免费借钱。
“如果你不将日元兑换成美元等外币,那么就是非常好的选择。”
“如果随时准备换兑,那就很一般了。”
“现在日元和美元的汇率不是很正常,太高了。”
本国赚钱本国花,那么日本银行的低利率简直就是天使。
如果本国赚钱外国花,日本银行就不怎么样了。
因为日本当下的超高汇率难以维持,很快就会重回100:1以上比例的正轨。
“还有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该怎么选,那么就选最稳定的企业。比如丰田汽车,或者是NTT通信。”
丰田汽车和NTT属于日本最稳定的企业,别的企业都破产,这两家都影响不大。
非常适合喜欢稳定拿收益的股市小白玩家。
听听完青年的讲解,白西装男子大胆的试着问。
“不包括星海集团吗?”
“当然,我们星海集团是新兴企业,没有老牌巨头那么稳定。”
星海集团各大子公司,在全世界攻城略地。
和星海集团做一桌的,都是新兴企业。
一个问题完事后,青年看了看大家,又随意指了个女性。
“接下来,就左边那位穿着黑色制服的女孩。”
女孩发现点到的是自己,立马站了起来。
“那个,那个,竹下先生好。”
“嗯,你也好,不用紧张,有什么想问的吗?”
竹下雅人语气温和的安慰,缓解着女孩的情况。
“嗯,是这样的,我很喜欢中华文化,也希望自己将来能去中国工作学习。”
“您能帮我介绍下,中国的市场特点吗?”
难得碰到一位想去中国发展的日本女生,青年的态度顿时变得更加友好。
“去中国发展,那你能接受眼下那边的落后吗?”
“嗯,我知道,我每年暑假都会过去一趟。”
女孩不是盲目大胆,她有做充分的考察。
就是因为考察后发现,中国每年再去都会变了模样,才下定决心前往中国发展。
“这样啊,很好,就是要有这股精神才行。”
竹下雅人十分认可女孩的实践态度,狠狠地肯定一波后,才开始就女孩关心的问题展开回答。
“在我看来,此时的中国,就是六七十年代的韩国,五六十年代的日本。”
“到处都充满着活力,到处都充满着机会。”
“现在我们有很多企业被中国的这股活力吸引,去那边投资发展。”
“如果你加入一家大的公司,然后主动申请去中国,未来一定会有非常不错的发展。”
一连串肯定后,青年敲了敲桌面进行提醒。
“但是,你一定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中国人口众多,人口素质也越来越好,市场潜力远远超过日本和美国。”
“这样大的市场,开始的时候因落后会是大超市。”
“但很快,市场就会出现茫茫多的竞争者,最终演变成全球最强的竞技场。”
“如果你的公司总是将中国市场当大超市,不想着投资当地,而是单纯赚一票就走。”
“那么除非你的专利别人不可缺少,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
中国市场,是前世界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
如果你的态度不够端正,很快就会消失不见。
最早的白色家电产业,索尼等公司的产品,不肯将产业链转移到中国,后果就是只能在少数领域苟延残喘。
有的巨头,比如说东芝,甚至不得不将白色家电业务卖给中国公司。
通信市场同样如此。
眼下中国通信产业七国八制,NEC也是其中之一。
但很快,随着巨大中华几家本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崛起,NEC基本上丧失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竞争残酷,但也有着众多的好处。
那些脱颖而出者,都能在全世界有着不错的发展。
毕竟竞争残酷,就需要你在各方面都做好才能生存。等到去竞争不发达国家,就是降维打击。
“大市场,竞技场。谢谢竹下先生的忠告,我会记住的。”
“不用客气,我很佩服敢于向外闯荡的年轻人,日本现在就缺少这一类型的人才。”
日本国内特别高压,必须走出去才有活路。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是如此。
星海集团自然也不能例外,主要靠着全球市场发展产业。
当然,眼下星海集团依旧以本土为重,本土的销售额依旧在50%左右。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本土会越来越不重要。就算不计算星海基金,海外占比预计也会在70%以上。
中日两国都有了,日本海外最重要的市场美国自然也不能例外。
“美国股市值不值得投资?”
“肯定值得,美股可是全世界最值得投资的资产。”
美股的发展非常成熟,就算单纯的投资股票指数,收益都远超银行利率。
如果能选中对的股票,更是会大赚特赚。
下完结论后,竹下雅人开始解释为什么值得。
“美国股市的公司和日本有很大区别,那就是它们的收益率特别的高。”
“很多上市公司的年收益率,都在10%以上。”
“公司收益率高,股东能获得的收益也跟着提高,大家自然也更愿意炒股,股市也就愈发火热。”
美国公司的超高收益率,是支持美股大发展的原动力。
等什么时候美国公司收益率变低,这股积极向上的火热投资场面才会消失。
当然,其中也会有波折,但总体上来说没有太大影响。
毕竟美国股市资产蒸发,只是美国股市在配合美元潮汐全球收割而已。
此外,信心也是关键因素。
炒股就是炒信心,一旦集体意识形成,好的资产也能让股民们整烂掉。
典型的就是网易,有一段时间股票市值远低于公司实际资产。
著名投资人段永平就是看到这一机会,果断重仓买入,进而大赚数亿美元。
而烂的公司,也能靠集体信念长期维持高价。
泡沫时代的日本,就是最为典型的案例。
一大堆收益率和增长率只有百分之几的公司,却能有超过50倍的市值。
一般情况下,股市投资的基本要求是10到15年赚一倍。
所以很多经营稳定的公司,比如银行,公司的估值都不高。
股民就算玩高倍率,也要选哪种年增长速度15%以上的公司。
像日本泡沫阶段那种增长速度和利润都不行的公司,市值还那么高倍数,自然是需要信心支持。
当然,股民的信心也不是无穷无尽的。
后世同样以不赚钱为代表的B站视频,刚上市那几年大家还比较期待。
亏损什么的大家也不在意,只要看到增长就行。
结果等了许久,却一直不见气色,市值最终一泻千里。
曾经很多人预言的千亿美元市值不是梦,也成了一则笑话。
陷入发展瓶颈还赚不到钱的公司,市值还能过百亿,都是看中它的出色宣传能力。
和美国相对的,此时的日本股市就是信心丧失的产物。
什么时候能像美国那样来上一挤强心剂,股民们的信心才会提上来。
要知道七八十年代,美国的股市也是一坨。
最终靠着失去最大敌人,以及信息时代的领航员角色,成功上演牛市不断的画面。
当然,也有一种较为残酷的恢复股民信心手段。
等!
等经历过泡沫破裂的这一代投资人离场,新的投资人入场。
毕竟不切身体会,人是不会有深刻记忆的。
那些喊着大国小民,渴望小国生活的部分人,就是被眼前世界主要地区和平现状迷魂了头脑的典型案例。
听完竹下雅人的讲述,他再次询问。
“这就是星海基金只投资美国股市的原因吗?”
“不,星海投资从来不会只投资单一市场。”
竹下雅人连连摇头,然后开始和他举更具体的例子。
“日本股市我们投资了索尼、东芝、NEC等一大票公司。”
“港岛股市我们投资了新世界地产、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等一大堆华资。”
“欧洲股市我们投资了诺基亚、飞利浦、西门子等巨头。”
……
“可以说,我们在投资上实行的是全球布局。”
20年后,东芝、飞利浦等公司会衰落。但眼下,还是它们的辉煌时期。
星海基金现在进入,只要离开的及时就能赚大钱。
接下来,竹下雅人又回答了一系列关于投资、关于经济发展的问题。
直到演讲接近结束,才好不容易碰到个互联网领域的。
“互联网越来越发达,不知道我们可不可以在网上做个专门听歌的网站?”
“当然可以,非常好的点子。如果你能解决歌曲版权问题,那就更好了。”
听歌是人类的刚需,但现在歌曲市场被唱片巨头垄断。而唱片巨头讨厌互联网,不喜欢有人将歌曲搬到网上。
互联网打车Uber的创始人,就在这方面栽了跟头。
他创建音乐分享网站,然后被唱片巨头告了,被判赔偿数千万美元。
还好他是天才,靠着不停创业东山再起。如果换成一般人,早就被这笔庞大的债务压垮。
“版权吗?”
“是的,版权是个门槛。”
竹下雅人点点头,然后又好心建议道。
“如果你真的想靠着音乐网站进行创业,我觉得你最好去美国。国内音乐行业非常保守,你根本没有机会。”
“美国那边不一样,没钱的时候可以偷偷搞,拿到投资了再补票。”
新兴企业,都没什么钱,早期只能靠盗版起家。
先上车后补票虽然不道德,但互联网公司只能这样干。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284/128421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