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提前准备
推荐阅读:我以神通证道长生 星穹列车,我在列车开小店 上命昭唐 人在地错,开局剑魂模板 废土开发日记 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 从满眼红名开始 弱柳扶风起 综漫从星铁开始 我死后,他们在直播间痛哭流涕
“明白,谢谢前辈。”
桥本真吾依旧似懂非懂,但他牢牢将竹下雅人的话记在心里。
准备寒假打零工攒钱买一台电脑,苦学计算机方面技术。
未来就业用到就是大赚,用不到也多会一门技术,同样是赚。
“嗯,不客气。”
青年满意的点点头,开始挑选下一位幸运儿。
“嗯,右手边第三排,穿着奶白色羽绒服那位学妹,有没有什么想问的问题?”
前面选的多为男生,也该点名几位女孩了。
他在外面的时候,一贯很注意性别平等。
“啊,竟然中了?”
铃原有希子很意外,没想到自己竟然能进行提问。
不过想到自己已经答应,问题的归属权属于闺蜜春香,便很快冷静下来。
她落落大方的站起来,
“竹下前辈,下午好,我是经济学大三学生铃原有希子。”
“我想问的是,如何才能加入星海集团?星海集团各个公司之间的面试难度,又分别是多少?”
“谢谢!”
说完,女孩十分淑女的重新坐下,做出渴望得到答案的表情。
“哦,竟然有学妹想要加入我们公司?”
“嗯,那我就按照先难后易的顺序,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
竹下雅人早就想着借此机会帮助星海集团,多招募几位员工,但一直没什么机会。
现在有学妹直接询问星海集团的招人政策,青年忍不住在心里大喊nice。
同时,对这位师妹的好感不停拉升。
“首先应聘最难的,不是星海集团总部,而是星海投资。”
“各个岗位的新人,基本都来自世界最知名高校。”
“比如美国的哈佛、麻省理工;英国的牛津、剑桥;日本的东大、京大……”
“我们早稻田大学,每年只有一两个名额,竞争非常激烈。通常都是理工科博士生,才能最终成功上岸。”
星海投资声名远扬,就算在号称金融王冠的对冲基金领域,也是王者中的王者。
如果不是为了照顾国内高校,早大等学校基本不会有人入选。东大和京大,也很难年年有人成功上岸。
毕竟名额有限,每年招聘人数不会超过30人。
“接下来的星海集团总部,难度上来说会降低很多。”
“国内公立的七所帝大、一桥东工以及私立的早庆上智,都有机会拿到入职通知。”
星海集团已经是大集团,除了关系户之外。
学校的最低档次,也要求是私立大学中的上智大学层次。
明治大学、青山学院等之下的存在,就算投递简历也完全不会过关。
星海集团没那么多时间,从后面的沙海中挑出遗珠。
“之后的星海半导体、星海娱乐、松本制造等子公司,面试要求就简单多了。”
“我们早大的学子只要不是太差劲,很容易上岸过关。”
现在还处于企业疯狂抢夺大学生时期,早大作为日本私立双雄之一,有无数大企业对毕业生展开争夺。
星海集团除了星海投资和星海总部,想更加挑剔也没那个资格。
优中选优的机会,需要再等两年。
那个时候几大公司,说不定会将招募标准提高到总部水平。
“当然,集团内各家子公司难度不高,并不代表每个部门的要求都不高。”
“星海半导体、松本制造等子公司的研发岗,都有很高要求。
“如果你专业课没学好,基本不可能上岸。”
管理等文科相关领域可以稍微松一些,研发等技术领域可完全不一样。
各子公司基本都秉持着,宁缺毋滥的原则。
实力不行的,东大毕业生也一点机会都没有。
当然,研发岗也有资本这样任性。
因为星海集团各子公司,都有在海外进行布局。美国、欧洲,大大小小成立了二十多家实验室,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收割高端智力资源。
滔滔不绝的讲解完星海集团各公司、各部门需求后,竹下雅人语气感谢的问。
“听懂了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这位女孩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帮了自己一把,他不介意再啰嗦几句。
铃原有希子摇了摇头,“嗯,我差不多都听懂了,谢谢前辈。”
“OK,那么下一位,左手边第六排,穿着红色外套的学妹。”
……
本次演讲依旧很成功,如果不是时间不允许,听众恨不得再听几个小时。
这可是来自日本第三大富翁的忠告,必须要记在心里。
是的,搞世界富豪排行榜的福布斯,今年第一次将竹下雅人列在其中。
并且一入榜就是日本第三,世界前十水平。在日本仅次于地产之王堤义明,以及另一个房地产大亨森泰吉郎。
说起森泰吉郎,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
但这位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大佬人物,精明程度可远高于堤义明。
不仅安全渡过1991年的日本房地产危机,还在全亚洲攻城略地。
申城陆家嘴知名的环球金融中心,就是森泰吉郎拿下的。
虽然竹下雅人没能拿下第一名的位置,但他是前十中唯一靠科技公司上榜的。
所以福布斯的曝光,立马让竹下雅人在全世界名声大噪。
连带着星海集团的影响力,在世界各地也节节升高。
不仅招聘工作更加好做,商业谈判也变得更加容易。
很多人一听是世界前十富豪,就觉得心里有底。
甚至许多知名高校学生,纷纷抛弃那些全球知名的大企业,选择加入刚成立不久的星海集团。
因为竹下雅人还是富豪榜上最年轻成员,也是唯一年龄在30岁以下的成员。
更关键的是,他完全是靠技术发明白手起家。
可以说全世界的年轻人,都将他当成创业偶像。
有后世20世纪末21世纪初,比尔·盖茨在中国的味道。
不过有好处就有很多烦恼,他现在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的逛街。
如果要出去玩,基本只能选择私人会所。
大隈讲堂有后门,当竹下雅人从中离开的时候,校长西原春夫早早在后边等待。
“竹下学弟,今天真是辛苦你了。”
“哪里,我才应该感谢,感谢校长给我这次机会。一般人可没有两次登台的机会。”
花花轿子人人抬,校长给他面子,青年也要识趣。
随后,两个人又互相寒暄了一会。作为东道主的西原春夫,这才试着邀请竹下雅人享受晚宴。
“好啊,恭敬不如从命,那就打扰了。”
青年今晚没事,因此很快笑着答应。
早稻田大学属于自己的根基之一,必须牢牢抓住。
吃的差不多的时候,西原春夫试探着主动问。
“竹下学弟,你是不是对日后的学生就业方面有什么忧虑呀?”
西原春夫很聪明,早早察觉到了青年的语气不太对,隐约透着对大学生未来就业的不看好。
之所以现在才问,也是不想扫吃饭的兴。
竹下雅人没有正面回应,而是轻轻说出一个名字。
“校长,我是支持野口悠纪雄先生的。”
野口悠纪雄,坚定认为日本泡沫严重的经济学家。
他觉得,日本社会可能低估了泡沫的严重程度。
当然,野口悠纪雄不是神,所以也没想到这次泡沫的危害会这么大。
日本直接失去10年、20年、30年,乃至更久。
“野口先生啊!”
对于这位日本经济学领域的另类先生,西原春夫自然不陌生。
他脑海中灵光一闪,觉得这是招揽的大好时机。
他本人对经济不太懂,但他很相信专业人士判断。
自己这位学弟既然选择相信,那么他也不吝啬进行支持。
如果最后证明野口悠纪雄的观点是错的,那么早大也就多支付一点薪水。
如果成功了,那可就完全不一样。
早稻田的经济相关专业,都可能因其而得到提高。
私立大学,很需要知名教授支撑的。唯有如此,才能获得更高的地位。
“是的,就是野口先生。”
竹下雅人伤感的点点头,然后继续补充说。
“甚至我觉得,事情可能比预想的要严重很多倍。学弟学妹们的未来就业,前景非常不乐观。”
大学毕业生,总是更容易受到经济波动影响。
当向上的时代洪流褪去,无数的学子很容易陷入沉沦。
泡沫破裂后的日本如此,疫情后的世界各国同样如此,工作岗位非常稀缺。
大学毕业生为了一份较好的工作,需要不停的内卷。因为一不注意,你可能就会惨遭淘汰。
“真的吗?”
西原春夫根本不能理解,完全无法想出未来的就业形势。
这也正常,
谁能想到短短一年多时间,大学毕业生就从疯抢变成无人问津。
前一年还是一个毕业生,数个岗位等着临幸。
结果一年后,直接变成三个毕业生抢两个岗位。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断崖式下跌,很快就会变成,只有60%左右毕业生成功上岸。
“是的,因为之前股市和楼市的疯涨。很多制造业公司,都不再扩大生产规模,反而将股市和楼市当做主战场。”
“现在股市已经破裂,短时间内很难平复。楼市随着央行不断收紧政策,估计也会很快走低。”
“如此一来,大量的企业都会出现利润不足的问题。”
“企业没有足够利润,自然不需要那么多人员。”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股市和楼市的暴跌会让各大企业少了非主营收入,再加上日元持续升值造成的影响。
日本的制造业利润,会不停的降低。公司想要发展,就只能将工厂搬迁到海外。
工厂少了,岗位自然大幅度缩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会跟着上升。
什么时候日本完成转型,由制造业大国变为服务业大国,工作岗位才能得到恢复。
这也是所有经济发达国家,未来必然要走的一条路。
因为制造业公司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总是喜欢将工厂转移到经济洼地。
日本现在,只不过是在重复英美的老路。
当然,就算日后就业以服务业为主,也不耽搁制造业的发展。
通常来说,都会保留一定的制造能力。
比如说美国,看起来已经被金融控制。
实际上未来美国的工业产值并不低,仅次于中国。
只不过因成本问题,美国的制造业只能保留高精尖的一部分。
比如芯片制造,再或者军火航空等重要领域。
“这样吗?”
西原春夫有点犹豫,不敢完全相信。
“校长,不用这么纠结。”
竹下雅人很自然的喝了口果汁后,轻声建议道。
“现在事情还没到那个地步,校长可以先看经济发展报告。”
“一旦经济发展的不行,或者是企业加速出走海外,就要安排学弟学妹们进行实习,更多的占据先手优势。”
日本的就业冰河期,名校毕业生同样很惨。
尤其是早稻田这样非最顶级名校,很容易出现问题。
除非相关的毕业生愿意降低期愿,选择加入那些不算一流的中型企业。
所以早大学生要提前做好实习准备,才能更容易找到合适工作。
竹下雅人非常的不希望,早大学子沦落为御宅族。
虽然2010年以后,御宅族的名声不再那么差,但那是20年之后。
当下人们只会进行嘲讽,而不是体谅他们的心情。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岗位有限的情况下,一定有大量毕业生被就业市场淘汰。
无论多么的内卷,都会有一部分人成为输家。
“嗯,我明白。我会做好准备工作的。”
西原春夫心里决定,以后要多看一些经济类相关新闻报道。
就业率,可是反应一所大学好坏的重要指标。
如果能借此机会彻底压倒庆应独霸日本私立大学,那就再完美不过了。
遗憾的是,机会不会太大。
一旦早稻田的就业率凸出,庆应那边就会发动前辈毕业生的力量追平。
在经济领域,庆应的实力可是远胜于早稻田。
“那就好,希望早稻田的学子,永远可以轻松找到好工作。”
“放心,绝对可以。”
西原春夫坚信,早大在自己的领导下一定有更为辉煌的未来。
就算真的出现青年设想中的情景,自己也能强力解决。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284/128436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