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食谱”
时间快到中午的时候,安妮·奥斯特又到侦探社如今在码头区的临时据点来了。
对于韦恩而言,这位半生不熟的表亲并不算是“难相处”的类型,
人家一个豪门大小姐,长得又漂亮,虽然性格有些许高傲,但教养还是在线的,而且起码目前看着没什么敌意和恶意,更不吝于分享。
比如说她送给韦恩的新马车,就属于白天停在码头区的路边,都会让行人不自觉绕行或者侧目的款式,
弄得韦恩想想觉得不太行,还是安排人又去采购了一辆本地“常见款”的马车,免得自己的日常出行变得过于惹眼。
无论怎么样,至少人家送东西的行为,在眼下体现出来的是“善意”,
就算韦恩回头出于什么理由把东西给人家原样退回去了,那按照最基本的礼节和人之常情,也没必要无缘无故地把关系弄僵。
可是韦恩今天真的有不少事情需要忙,初步确认了食物采购的情况,接着就要去找艾尔兰社区的塞伦,催促和跟进罐头作坊的人手招募情况,
如果还有时间的话,餐馆那边或许也要去看一眼,做好这部分的提前准备。
连码头区的黑帮都被韦恩暂时给抛到了脑后,
反正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征收税费的事情目前已经算是“有了成果”,最近的治安状况看着也没有劣化,
后续只要黑帮们不反弹,那么等劳工工会之类的组织正式抱团搭建起来,剩下的就是“温水煮青蛙”,顶多再治一治冒出来的刺头,估计就能维持住码头区表面的安宁。
于是韦恩也没把安妮·奥斯特当外人,选择了有话直说:“我们侦探社随时欢迎你过来做客,哪怕我正巧不在,也会有人帮忙接待你。不过我今天还有事务需要处理,可能待会就要离开,你如果有事情要说的话,我们现在就可以聊。”
安妮·奥斯特的脸上没啥表情,扭头稍微示意,女管事就让两个女仆捧着盒子走上前来了:
“昨天那两套衣服你似乎不喜欢,我让人去买了几套跟你的日常穿搭风格更接近的。更得体的正装,需要等回新约克州以后让那几位还不错的裁缝来量身定制,短期应付大概也不成问题。”
韦恩:“……”
你这是什么霸道总裁画风啊?
好在如今光是侦探社,都已经有了一些家底,只要不是价值太夸张的礼物,韦恩都既“收得起”也“回得起”,
就算对方不在乎钱,考虑到奥斯特家族跟康斯坦丁夫人的亲属关系,韦恩也可以从家里翻点纪念品啥的来回礼。
他也没在这上边纠结,稍微瞅了两眼点了点头算是认可,旁边的道格就帮忙收下了,韦恩转而打趣道:“我还以为,你会想跟我聊‘什么时候动身去新约克州’之类的话题。”
“按照我的观察,在那个罐头作坊顺利投产以前,你应该是不愿意离开里士满的,所以催促大概也没用。你有事要忙的话就去吧。”
安妮·奥斯特在这方面倒是看起来很通情达理,她语气平淡地说完之后,端起道格刚才送上来的红茶抿了一口,接着就皱了皱眉放下了,转而交代女管事下次顺便带点“更得体的”过来。
韦恩不太鼓励她继续这样做,就现编了个理由,说临时据点这边还是尽量维持现状,下次她要是到工坊去做客的话,侦探社倒是可以专门为她准备,
这大小姐也没有坚持,微微颔首算是认可,接着似乎也不急着离开,反而在沙发上伸了个懒腰,倚着靠背稍微软躺了起来,相比昨晚在宴会上的状态,显得颇为放松。
有一说一,
她这种把侦探社当自己家的态度,坏处是管得稍微有点宽,仿佛什么事情她都能指点两下,多少缺了点距离感,
不过好处也不是完全没有,感觉她也不需要韦恩把她当成贵客一直陪着,还真有点到“亲戚家来玩”的味道了。
韦恩大致确认没事以后,嘱咐道格看好并且尽量别怠慢了这位大小姐,接着很快就出了门,
到了罐头作坊的工地这边,韦恩没打扰布鲁克工厂的人和那些木匠啥的,而是找了塞伦向导,让他把在码头区这边招募的临时日结劳工们都集合起来,然后就是了解情况加画大饼。
这方面的规划,韦恩目前已经有了想法,
工坊那边的劳动力,目前几乎完全依靠比顿家族种植园里那些“兼职打工”的奴隶们,从中长期来看,这样是很难一直持续的,
因此从相对长远的角度来考虑,码头区的一些劳工、尤其是艾尔兰社区的部分劳工,就是比较好的替代选择之一。
所以韦恩给他们画的大饼,也就越来越具体。
比如说一个劳工要是不想工作得离家太远,那么罐头作坊内部的加薪路线就是“长期雇佣”和“技术培养”,
其实也不过就是稳定雇佣再配上“底薪加提成”的那一套,额外还有工龄补贴和技术补贴之类,效率越高、干得越久、技术越好,收入也就相对越高。
要是表现良好又愿意离开码头区的,那么再考虑安排一批人到工坊那边去,
去那边每天都安排来回不太现实,管理也麻烦,因此相对应的也有补贴,横向比罐头作坊都略高一些,涉及到关键岗位的,待遇也肯定不一样。
工坊和罐头作坊要走的都是规模化路线,商业机密没那么多,分拆之后技术含量也不是那么大,正常人只要愿意干,应该都是能够胜任的,
而酱料和再生芝士配方之类的真正“商业机密”,在现代社会也有很成熟的做法可以借鉴,比如能掌握最关键工序的人都要“白名单”、并且每人仅负责其中的某一部分等等。
反正只要侦探社这个“主干”不出问题,罐头作坊和工坊就出不了大问题,侦探社对付坏人算是专业的,实在不行也不是玩不了脏的,
正经的商业竞争则主要靠技术革新和供货渠道,一般人没那么好学,有资格模仿的人也不可能完全不露迹象。
韦恩还愿意为雇员和他们的家属们,免费安排技术培训和通识学习,计划连管理也教一点,
工业化生产和传统作坊生产的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前者会希望所有的员工都了解相关的具体知识,除了核心的机密以外,剩下的工序和重点大家掌握得越清晰越好、越熟练越好,完全没必要人为设限。
在现代社会,这一项甚至都不能算是员工们的“福利”,反而更像是一种“义务”。
“韦恩先生,你说的是真的吗?只要为你工作,我的孩子就能免费接受教育?”
让韦恩有点意外的是,没想到除了能提供稳定工作和相对较好的薪水待遇之外,免费的技术培训和通识学习居然也是大饼里最被关注的部分之一。
想想也是,
美利加这年头针对贫民的通识教育,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夹带私货的教会学校来完成的,
而只能留在码头区抱团生存的非法移民们,有不少甚至都不愿意接触圣灵教会,这方面便全靠“家教”或者“胎教”了,不然在艾尔兰人的社区里,也不至于会有那么多人只会说“外语”。
韦恩迅速地把历史上的一些有效做法回忆了一遍,很快就点头给予了正式答复:“不仅教育免费,我还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免费的午餐,这样或许也能够减轻一些家庭的负担。完成培训的孩子也能够优先被雇佣。”
“免费的午餐?!”
“真的吗?!太好了。”
“我明天就把我儿子带过来一块干活!”
“喂,你儿子那么小,来了也几乎赚不到工钱的。”旁边有人小声蛐蛐道。
“蠢货,那也至少比整天在社区跟那些打手混在一块好。而且参与这里的建设,说不定能优先入学。”另外的人在反驳他。
看到其中一部分“家长”听完之后兴奋的样子,搞得韦恩都有点迟疑,
唔……
要不要顺便再把“签订长期雇佣契约”,作为孩子们入学的要求之一?
好像也没必要。
童年的食谱是可以持续一生的,某种意义上这也可以作为对午餐肉的一种变相推广,还能偷摸着抵制黑帮,
而且这个思路一旦打开,“学校”能做的事情可就多了。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362/128386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