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我们会胜利(过度章)
推荐阅读:冠朱门 人在永生:多子多福 带着无限面板重生 巫师:从零环巫师到全能之主 末日生存游戏?我靠捡垃圾当大佬 长生雷祖 从霍格沃茨到斯翠海文 剑道余烬 从海贼开始登顶尸魂界最强死神 我真不是改命师
107比94,赢下波兰后,中国实质上已经出线。
这是一个计划之中的结果,但还是让全队上下笑容满面。
9月3日是休息日,也是媒体采访日。
陈放不能再拒绝,因为这是央妈的采访,也是既定的采访计划。
于是陈放心念一转,提出了要求,在得到同意后,就在篮管中心贵宾接待楼某房间,联袂姚一起出席了这次访谈。
姚姗姗来迟,他面色疲惫,到了国际大赛的时候,最忙的人,其实是他。
姚、陈放的组合,放在国内已经最强两人了。
不过所有人都没意识到,这个采访居然是中国篮坛惊天变革的起爆点。
主持人是于嘉,负责本次采访的导演是央视5套总制片人姜毅。
陈放和于嘉也是老熟人,见面气氛甚是融洽,和姜毅握手后,陈放忽然道:“你们应该和篮协没有隶属关系吧。”
这话问得姜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接近五十的他保持笑容如实回答道:“是的,我们隶属广电系统,最上头是中宣。”
“那篮协呢?”陈放又问。
“隶属体育总局,虽然篮协在组织形式上是社会团体,但在实际运行中,是接受总局领导和监督。”姚帮忙解释道。
“明白了!”
坐下后,于嘉一侧,陈放和姚坐另外一侧,三人相对而坐。
惯例开场白后,于嘉提出了第一个设定的问题:“打了两场,感觉上,陈放您认为我们还有哪里需要改进的?”
“从比赛过程,我觉得所有人都表现出极佳的竞技状态,个人认为要比联赛里的状态更好。”
“是的,从观感上,中国男篮的团队协作能力很好,现在大家把这个结果,视为您的加入,您是怎么看?”于嘉继续引入。
出人意料,陈放不假思索的点头:“确实如此,我的回归让国家队更加完美强大,大家可以尽情发挥出自身特点。”
于嘉颇为惊讶,但拥有丰富采访经验的他镇定自若,于是切换了个问题:“相比NBA的比赛,国际篮联的比赛,您觉得区别在哪里,难度谁更大?”
陈放思索片刻:“FIBA的,规则更适合团队,NBA是商业联盟,它第一要素是吸引人去看,为开拓它的品牌价值服务,所以规则上,会保护精彩内容。”
“FIBA是看重硬实力的碰撞,是纯比赛下的竞技规则。”
“也就说,国际比赛,更艰难是吗?”于嘉问。
“对,无论是外线还是内线,想要得分和防守,都是难度提升。”
“但我感觉,您好像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轻松,这是为什么?”
“哈哈,其实并没有,只是小组赛阶段,强度不够。”陈放解释了下,他继续道:“后面的比赛,会很困难,我们都有心理准备。”
提到世锦赛后面的内容,于嘉也有些迫切,于是他问姚:“从赛程上看,我们要和B组来打,如果稳居A组第一,那我们对手将极大可能是俄罗斯,关于这点,我们有赢的把握吗?”
“俄罗斯也是欧洲传统强队。”姚如数家珍:“他们和波兰实力差不多,但这一届他们有几个主力因伤缺阵,这是利好消息。”
“第二阶段里除了俄罗斯,还有强大的阿根廷,这是我们主要竞争对手。”说到这,姚面色凝重。
阿根廷的全面性特别强,是团队篮球的巅峰水准,是属于本届世锦赛里,谁碰都没把握稳赢的对手。
“因为第二阶段的晋级规则是算总积分,小组赛的成绩也要计算在内,我们是全力争取赢球,一场都不能放弃。”
“这会是中国队能否往前走的关键阶段。”陈放接话道。
于嘉点头,他看得出姚的凝重,也被感染了情绪,于是他想问点振奋人心的:“易是球队第二得分手,你觉得他能重返NBA吗?”
“当然,他一直是NBA的水准,从比赛阅读,对抗能力,得分手段,训练态度等职业修养方面,他从未掉出过这个级别。”陈放毫不吝啬的夸赞道。
“这一次获准快船季前赛的机会,获得双向合同,这是您的推荐吗?”于嘉的问题没陈放为难,反而笑了起来。
“是的,我推荐的。”
“NBA选人通过选秀和在夏季联赛里淘宝,易是中国队在五场夏联里,表现最出色的,快船的教练是看得到的。”
“哈雷尔的离开,让我们需要一个内线得分手,无论从哪方面看,易是很合适的平替。”
“那您不担心被人非议,这是拉帮结派的行为吗?”于嘉的问题颇为大胆,但陈放的回答更让人意外。
“不是非议,这就是拉帮结派。”
这下整得于嘉不会了,就听陈放继续道:“NBA文化里,有招募一说,对于教练和管理层,他们乐于看到球队里的核心,自行招募信任可靠的球员成为队友。”
“这是有利于赢球和球队团结的,一支球队里,要有向心力,那一定是先有一群人是小团体。”
“大家附庸在这个团体里,反而更能服务好整个赛季。”
“这也是国家队和俱乐部之间的区别,很多教练往往会在这个问题上,出现认知混淆。”陈放的后半句,让于嘉心猛烈一跳,他下意识觉得,陈放是话里有话。
“一个出色的俱乐部教练,也许不是一个国家队主教练好的选择。”陈放表情很随意的继续道:“国家队要衡量很多人,我知道这一次国家队12人名单,有争议。”
“并不是落选的就比入选的差,而是入选的更适合这个体系。”
“我们没有可靠的内线攻坚手,在3、4位置上同样缺乏强力得分手,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扬长避短。”
“用攻防转换,小球战术来解决大部分得分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跑得快,冲得起,扛得动,跟得上的球员。”
陈放几句话,把这次国家队选人的理念概况,于嘉连连点头,正当他在笑自己敏感了,陈放下一句话就让他错愕。
“但这是不够的!”陈放下一句就气氛顿时一窒。
“整个联赛找不到一个在三四号攻防的核心球员,这是有问题的。”陈放沉声说着,他语气变得严肃:“一个合格成熟的联赛,应该每个位置都具备不同类型的强力球员,这样才能让国家队挑选上,有充足的选择。”
于嘉有点不敢搭话了,还好姚化解了尴尬:“我们以前在三四号位,是有非常不错的,只是近些年,随着外援的放开,这些位置,都被占据了。”
于嘉可算看明白了,感情两人在唱双簧,于是下定决心要加入进来。
“这是否需要去调整优化呢?”
姚摇头:“我觉得还要继续放开,让联赛保持活力不是闭关锁国,引入优秀的球员,让本土球员学习和对抗,反而会催化出更好的球员。”
“陈放,你觉得呢?”
陈放的话又让于嘉意外了,他没赞成,在反对。
“NBA现在大力扩张海外市场,放宽海外选秀的标准,更是在全球各地建立NBA训练营,为有天赋的少年提供职业帮助。”
“现在的NBA,有一群非美国本土的球员成为核心。”
“但是,CBA始终是外援淘金的地方,并且各大俱乐部对外援的要求也非常一致单一,要特别能得分,要么特别能防守,我了解的情况可能没姚那么清楚,但我知道一点。”陈放竖起食指。
“能来CBA的,都其实能力特别单一,相反那种全面型的球员不会得到青睐,从结果论上,俱乐部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这个结果是一个季后赛名额,或更高的排名。”
“这些东西在国家队层面,没有意义。”
“还有俱乐部的教练,很多都和国际脱轨,完全不知道现在主流战术思想是什么,我觉得俱乐部不仅要外援,还要外教。”
姚认真的听,他只知道今天陈放有话说,但没想到是先炮轰CBA。
陈放有资格炮轰吗?其实没有,因为他不是局内人,作为从未打过CBA联赛,也早已经跟体委断了关联的人,指责国内联赛的问题是不行的。
但只要往大的方向想,陈放有,中国球迷也有。
如果本土联赛培养不出足够好的球员,那在国家队层面上,就意味陈王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中国球迷也有,因为他们会收看,打得太糟心,被其他国家的球迷嘲讽,都会怒发冲冠感到被羞辱。
于是姚沉默着,于嘉也不知道怎么接话,就听陈放道:“请原谅我的直言,我刚过21岁,或许我在国家队还要待很久,我希望国家队变得更好。”
这句话也让姚没了反驳的心气,他点头:“这个过程会很艰苦,但始终要以这个方向去努力。”
于嘉也趁机换话题:“陈放,您是完整的经历了美式篮球的从低到高的筛选过程,你觉得中美在这方面,区别是什么?”
“差距很大,目前来看。”
“美国已经把整个人才筛选机制做到极致了,如果说全盘照搬,其实不现实。”
“其中一个重要的关键环节就是学校。”
“美国的高中私立居多,所以在资金投入上很大。学费、社会捐赠、校友捐款,能让学校在很多运动类别上,投入精力。”
“公立学校很难出现人才,因为有点天赋都被私立吸收了。”
“然后通过各种联赛,自然筛选出出色有天赋的,以此类推,而NBA作为最上层的承接,年复一年的吸收最后的竞胜者。”
“中国这方面就做不到,即便照搬,也很难保证这个量,更何况我们缺乏基层有资质的教练,你不能指望一个自己都不懂职业怎么铸就的教练,能培养出一个职业来。”
这句话,是对姚说的,而姚也若有所悟。
“那按照您来,你会怎么做呢?如果和姚换个位置。”于嘉算是开了玩笑。
“我吗?”陈放倒当真了,他低头思索了下,抬起头看了姚一眼。
“另起炉灶,发动群众,重建一个球迷高度参与的超级联赛。”
姚惊讶的同时更加认真,这算是陈放第一次接玩笑性子来表达自己的理念。
“现有的俱乐部跟球迷的参与度不高,我们不是美国,没有那么多中产阶级,NBA的老板可以依靠中产就完成营收,但中国做不到这一点。”
“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普通老百姓居多,并且普遍有故土情节,县城联赛支持各自的乡镇,市级联赛支持本县的,省级联赛支持本市的,都不需要引导,全是自发。”
“这不是业余联赛吗?”于嘉忍不住道。
“是啊,NCAA也是业余联赛啊!”陈放笑道。
“业余和职业的区别,是资金,是管理,是营销,但本质并没有区别。”
“我提一个假设。”陈放对姚和于嘉道:“假如现在有一个省,十几个城市各自组建一支球队,然后组织成联赛,会不会比中超,CBA,更有人关注?”
这个问题于嘉都不需要思考:“我觉得没对比性,从观赏性来说,我相信球迷会选择职业。”
陈放又侧头看向姚,后者点头:“我认可于老师的观点。”
“我现在不能给证明,但时间会证明我的判断。”
“球迷不在乎观赏度,在这个之上,还有认同感。”
“唯有发动基层,才能让篮球的就业市场广泛起来,大量的球手可以退役在基层谋生,不仅有了更多基层教练,也更多发掘出适合篮球的天赋孩子。”
“这是一个美好的设想,我们都在努力。”于嘉赶紧来句和稀泥的话,而陈放也不打算在这个话题继续纠缠,反正钉子埋下,迟早会露出来。
但在末尾,陈放却留了一个彩蛋。
“后面的比赛无论走到哪一步,都不算中国篮球的成功,我们欠缺的地方太多,如果不希望重蹈08年后过山车的国际成绩,我觉得,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好基层。”
采访结束后,于嘉对姜毅苦笑:“这个采访怎么剪,怎么播?”
姜毅也一脸为难,只能道:“先备好,视情况再考虑是否上栏目。”
而在电梯里,姚对陈放道:“今天算是被你轰爽了。”
“我只是想安安静静打球,除非不让我打国家队,否则我怎么都要说。”
姚对此无奈,他倒不认为陈放在要挟。
“关于你刚才的设想,蔚蓝就是这个计划吗?”
“算是,你看着吧,迟早篮球,足球都会变革。”
“篮球也许不需要触及谷底才痛定思痛,但足球真的快了。”陈放话说得很笃定,姚也不想反驳了。
他越来越看不懂面前的人,对比下自己所图谋的,太小儿科了。
蔚蓝一天比一天壮大,南北囊括了接近十个省份直辖市,大量的稀疏股权,分利给当地豪强,活脱脱像在搞加盟店。
之前姚觉得陈放在乱来,至少他的代理人不懂运营,今天听完却发现,陈放所谋甚大。
假如让陈放搭建一个承载基层人才的联赛平台,那这条路就跑通了,以后CBA依靠体委输送血液,而蔚蓝依托基层筛选天才,不敢想象那样的选秀,会吸引多少人的关注。
到那时候,CBA的价值真的要打折扣,受影响。
这是好事吗?姚迷茫了!
“NBA也是吞并ABA才开始壮大,CBA应该有个对手。”陈放的声音飘进耳朵,姚定了定神,问:“那为什么蔚蓝还要进CBA?”
“进了再出来,也许能多带几家出来!”陈放的话,让姚恍然大悟的同时,又感到透心凉。
“CBA要么彻底改革走向自由化市场,要么被更先进的联赛吞并,总之,随着国家的体量上升,目前体育化产业是严重滞后,你别担心上面会如何,迟早这些都会改变。”
“大国要有大国的气势,足球,篮球,我们迟早会当凌绝顶。”
陈放声音非常坚定,他在和姚分别的时候,握住对方的手:“坚持下去,我们会胜利的。”
“不符时代的腐朽和枷锁,会被打破和剔除,只要我们坚定相信,那么胜利就属于我们,因为球迷的眼睛是雪亮的!”
姚觉得内心涌动莫名的悸动,他同样握紧了陈放的手。
“一定!”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370/128424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