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重燃球星梦 > 第108章 欧洲之行(1)

第108章 欧洲之行(1)


国际航班的苦,陈放这辈子都不想多经历。

    从BJ直飞德国慕尼黑的十个小时,可能是陈放觉得这辈子最难受的。

    窝在经济舱那狭小的空间里,感受耳鸣和颠簸,伴随无处存放的四肢,这痛苦堪比酷刑。

    幸好两排都是自己队员,有时候能让出位置去过道稍微舒缓下身体,即便如此,个个都面色如土。

    尤其个高的,曾帆日现在对自己骄傲的身躯不再感动,他是全队最难受的人之一,另外一个就是付豪。

    国际航班一般是夜里起飞,这一夜几乎陈放没有睡,当听到即将降落的时候,热泪就差点出来。

    下了飞机,一票二十个人缓了大半小时才能挪得动脚。

    出口站,迎接他们的是大使馆的人员,安排好的大巴已经等候多时。

    一路摇晃到达酒店,已经是下午一点。

    考虑旅途疲惫,教练强制全队吃了些东西后,都回房间休息,倒下8个小时的时差。

    进入屋,冲了澡后,陈放跟曾几乎都是秒入睡。

    再醒来已经是后半夜,是被香味勾醒的,睁开眼发现曾在泡方便面。

    “给我也来一桶。”陈放挣扎起来。

    “太受罪了。”陈放嘟噜道。

    “如果有头等舱就好了。”曾道。

    “商务车都可以。”陈放哼了声。

    爬起来,去洗手间洗刷一番,感觉人精神好了许多。

    面也泡好了,两人边吃边聊,曾问得最多就是你既然这么准,为什么训练赛不投。

    陈放的回答让曾无语:“都是自己人,没必要射人一脸。”

    吃完也不敢出门,只是房间里活动下筋骨,就这样熬到天亮,助教来敲门,让大家集体去吃早餐。

    德国是很注重早餐的国家,相对来说,他们的早餐是最丰盛的那顿。

    但尽管如此,相比中国的饮食丰富类别,还是很单一。

    各种面包,各种香肠,各种奶酪,各种牛奶。

    这就是陈放对德国早餐的印象。

    不过量大管饱,这已经足够了。

    出国在外,就是代表国家,很多纪律上的,早在上飞机前就说了,但到了地方,吴领导还是严肃的重申一遍。

    比如说话声音要小,乱丢垃圾吐痰等。

    酒店有健身房,但又小又简陋,在大使馆的帮助下,国青来到一所高中,借用了场地和器械。

    并没有想象那么豪华,相反很陈旧,感觉是七八十年代建造的产物。

    第一天的训练都是以恢复为主,因为与德国U18的比赛是在后天,国青有充分的时间来做调整。

    唯一麻烦的地方,就是场地。

    德国是足球大国,相比之下,篮球的地位要低,但即便如此,德国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远远超过中国。

    其中有三个地方值得借鉴。

    首先便是从小学开始,学校是强制你学习一项体育运动。

    第二,社区会定期组织社区联赛,从6岁开始,以两年为跨度的年龄段联赛。

    第三,俱乐部会承载16岁后运动员的出路。

    尤其是第三条,就算德国是足球强国,他们的篮球也分了五个等级,一二为职业,三到五是业余。

    全国16个洲,有一年一度的洲际业余联赛,上千名教练会通过这个来挑选有天赋走下去的球员,这个时间基本是在14-16岁。

    最关键一点,球员是自由,不存在培养合同,即便是俱乐部,也只能签短期。

    德国篮协在大学联赛会开始倾入资源资金,一二联赛基本是通过高中,大学来获取新鲜血液。

    一个有天赋的篮球运动员,一年的比赛量也至少在60场起步。

    已登陆NBA的施罗德,16岁已经在二级联盟打比赛,18岁进入德甲,20岁在耐克峰会代表世界队打败美国大学生队一举成名,然后通过选秀成为NBA球员。

    他的成长轨迹非常清晰,所有的数据可查,这非常方便NBA球探对他能力的判断。

    回到主题,如果说找个足球场,非常简单,要找室内球场,就要舟车劳顿了。

    时间被路途消耗掉,第二天的训练量只有一个下午,范国师只是大致演练了下明天要用的战术就草草结束。

    当天晚上的例会,范国师宣布了明天比赛的首发。

    赵瑞,孙明辉,胡金秋、付豪、邵英伦。

    陈放没入首发有些让人意外,但陈放个人没意见,国青的战术,其实需要更多的尝试和试错,热身赛,意义就在这。

    一夜无话,清晨起来后,吃过早餐就集体上大巴,前往比赛地。

    和德国U18比赛的地方,是拜仁慕尼黑篮球俱乐部。

    到达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国青来到一个室内球馆。

    球馆并不大,感觉还没陈放那个蔚蓝球馆宽敞,这明显是一个训练场。

    很快,他们的猜测被打脸,这就是比赛场地。

    无看台,有简单的记分牌和倒计时器。

    既来之则安之,全队开始有序的热身训练。

    半小时后,一群人走了进来,为首是个秃顶中年人,在翻译下,双方教练握了下手,就算打了交道。

    陈放看了眼,对曾道:“你有苦头了。”

    德国人天生骨架大,进来这十几个人,看上去没有一个廋的。

    几个人,甚至都是一脸腮帮胡须。

    “这18岁有点老啊!”有队员风趣道。

    德国那边也开始热身,比赛时间定在十点,但现在已经九点五十,就当陈放以为会拖延下,没想到挂在墙壁的时针还没到十点整,就有两米制服裁判吹响了哨子。

    比赛转眼就要开始。

    一切都感觉儿戏,但就是真实发生的。

    只能说,外国人没有那么多客套。

    也并没有把这支国青,太当回事,就是当做一场普通的比赛来看待。

    对方是整体粗壮,但高度其实略矮一筹,可打法就显得很硬。

    开局前五分钟,国青已经领满四次犯规,陈放发现了,裁判对身体对抗的吹罚尺度偏轻,但对双方移动时,上手上脚就非常苛刻,国青的四次,都是这样得来的。

    这个问题是中国篮球基因上的缺陷。

    综合来说,为什么欧美不会这样,是因为体系摆在这里,即便过了,队友的二次协防会处理好,每一个人都是仰仗整体防守在打球。

    但国内战术素养偏低,很多时候,把你过了你就是得分,那无论是队友还是教练,都会认为是你的问题。

    进而导致在防守的时候,内心处于失衡状,一旦发现被突,就会本能用别的手段去解决。

    而这种防守,在整个FIFA体系里,吹罚尺度最严格的。

    说白了,裁判也是鄙视链。

    一旦主裁发现你全队都有这种毛病,就会无限延伸到所有判罚尺度上。

    所以中国队在打国际比赛的时候,吃裁判的亏,几乎是场场都有。

    所谓的阴谋论大部分只是借口罢了。

    国内业余比赛里的防守黑料举不胜举,这个可能也就比东南亚的岛屿球队,稍微干净点。

    基层土壤会辐射整个运动的环境,作为打野球这么多年的人,陈放很清楚这个。

    赵瑞再次被吹了一个犯规,他现在身上已经背了3次。

    范国师立刻做出换人,陈放替换下赵瑞。

    上了场,等德国这边罚球。

    在场下,陈放发现对方的96号和42号,水平要强出其他一个档位。

    陈放是不太关注欧洲篮球方面,否则他就能认出这两个人是谁。

    96号是安德烈亚斯-奥布斯特,23年德国淘汰美国杀进决赛并且夺冠的关键先生,那场他拿了24分,投中了4个三分球。

    42号就更加出名,NBA身份的莫里兹-瓦格纳,他还有一个弟弟,以后同样出色,被魔术选中,并当选那年最佳新秀一阵。

    他和弟弟,是未来德国核心人物,号称瓦格纳堡垒。

    也正因为瓦格纳和奥布斯特的发挥,德国U18现在压着国青在打。

    当奥布斯特罚进这球,比分来到14比5。

    这个局面,范国师有心理准备。

    这次热身赛,都是强队,他做好了全输的心理打算。

    他只想看看,这支国青能否可以提前适应欧洲风格的打法,能在明年6月份的世青赛,多一点得胜机会。

    陈放持球推进,德国还是采用领防和逼抢的变换打法,这个很难受。

    首先,对抗强度上,国青整体吃亏,可能就曾不落下风。

    第二,全场领防和逼抢,会让持球队员心里持续绷着这个弦,压力很大。

    这种打法也是对球员要求很高,时刻注意队员的站位,这不是通过教练在场边临时指挥来变,而是看持球人的移动轨迹和他队友的策应是否存在失误。

    有就变逼抢,没有,就是领防。

    陈放不清楚里面的奥秘,但他知道怎么破。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整那么多东西,我直接过了就直接消停了。

    见有人来,陈放突然加速,余光判断对手的位置,忽然一个背运换手运球,将对手彻底甩开。

    过了中线后,他没有停,反而趁这个5打4的机会,直插篮下去而去。

    德国队素养极高,没有两人去包夹,而是一人迎,一人切传球路线。

    陈放这个时候传球,会解决这个问题,但形成不了助攻,所以陈放利用速度,强行往里面闯。

    一接触,就感受到强力侵袭,但他借这个力量,一个半转身,反而诱得对手换位,接着他一个重置脚步,顺着对手左侧,再次切了进去。

    这一步,就到了罚球线。

    德国的补防立刻上来,所谓有补就有漏,陈放抖手就传给底角的孙明辉。

    孙一得球,就果断出手三分。

    看着三分命中,范国师鼓掌叫好。

    换上陈放,立竿见影的效果。

    同时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一半。

    陈放的属性没掉色,面对国外大他两岁的球员,依旧能突能传。

    德国U18的内外两个支点非常强悍,无论是他们两人相互挡拆配合,还是在其他队友的协作上,都极具危险。

    看到再次被撕开的防守,德国轻松拿下两分,范忍不住跟吴道:“我们的水平,就是差了级别。”

    “素养太好了,全是三人间配合,哎。”范长叹息一声。

    国青有三人的配合,但是要在明确战术下。

    可德国U18,一直存在三人甚至四人的配合。

    掩护挡拆传切顺下外拉,一直在出现。

    第一节比赛结束,比分来到21比14,国青落后7分。

    这是在陈放已经很好疏导进攻的情况下,并且这还只是第一节,等到下半场,体能下降,局面就会很危险。

    任重道远,范彬心中闪过这个成语。

    这支国青也许有很出色的人,但战术素养上,尤其是防守上,显然不足。

    说心里话,范有些失望,也有些释然。

    答案揭晓的时候,心中的难免有失落感。

    现在唯一的期待,就是看陈放能否为这支国青,注入某种更好的化学反应。

    2015U19国青的战绩可查,世青赛倒数第二。其实这一届,出了好几个未来的国手,而且全部进入了职业。可为什么会有这个成绩,有两个方面问题。1,防守型内线没有,金秋,付豪都不是,护框的内线没有。2,就是整体防守很差,一边输血一边流血的奇葩局面。如果当时周琦还在,不是上调国家队,可能排名会好很多。这次欧洲热身赛,我也会着重讲一些篮球方面的感受,不占过多篇幅,结合事实来。另外在姓名方面,能省就省,毕竟都是要花钱。

    

    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370/128452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