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太平记 > 第228章 默契

第228章 默契




    “其实最要紧的不是你的出身!”魏聪叹了口气:“更始帝和光武帝都是汉景帝之子长沙王的后代,他们的血脉在起事时距离当时的天子早就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他们能登基为帝,靠的是可不是什么血脉。刘兄,我之所以无法答应你,是因为你走的这条路,是和天下士人作对的路,是一条死路,我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想和你走这条路!”

    魏聪此言一出,场中一片死寂,卢萍看了看身边的男人,又看了看刘辛,想要劝解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半响之后,刘辛长叹了一声,道:“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那你当初售卖兵器给我们是为了借我等之力,扰乱天下,自己好从中取利?”

    “不错,不过也不全是!”魏聪点了点头:“天下富户聚敛成性,视百姓为牛马,肆意妄为,使得百姓流离失所,朝廷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你们举兵起事,实乃义举;而且有你们这番起事,至少让天下人知道贫者不可欺,很多事情不能做的太过分,这对大汉,对他们自己也有好处!”

    “你觉得我们所为是义举?”刘辛面露喜色:“那你为何又拒绝我?”

    “义举不一定就能成功!”魏聪叹了口气:“至少我不觉得你们能在整个大汉范围内成功,说到底,按照你们的做法,这天下就没有士人的位置,朝廷自然也无法存在,只会变成数十个互不相同的小国,回到春秋时期那样,你觉得可能吗?不过像蜀中五斗米道那样,在荆南、豫章这些人口比较少,朝廷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按照你们的做法,轻徭薄赋,以祭酒治教民,朝廷不加干涉,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刘辛也是聪明人,经由魏聪这么一提醒,就明白了过来。历史上的五斗米道、太平道,这些以道家思想为指导的农民起义,他们起义目标就是摧毁给他们带来沉重压迫和灾难的封建大一统专制国家,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压迫,没有饥寒病灾的美好太平世界。

    换句话说,用宗教自治组织取代封建专制大一统国家,这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因为宗教自治组织虽然也要从教众手中征收一部分农业剩余,但比起封建专制皇权统治下的大一统国家来说,无论是胃口还是征收能力都要小得多。换句话说,在同等的生产力水平下,生活在宗教自治组织下的农民要比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同行要过得好不少。

    但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封建专制国家用从广大的农民压榨来的各种资源建立了官僚组织,军队,豢养了大批脱产知识分子,工匠,这些使得封建专制国家的疆域、体量、技术、文化等诸方面都远远超过宗教自治组织,甚至能够在生产力水平很落后的古代建立地域辽阔的大一统帝国。

    与之相比,宗教自治组织无论是在军事力量还是文化力量上都远远不及,只能够在国家力量较为薄弱的偏远地区或者社会基层才能存在下去。

    以魏聪看来,如果只是想要推翻汉帝国其实并不是太难,说到底,从经济上看,帝国的财政已经趋于崩溃;从政治上,帝国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已经尖锐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一次又一次首都内军事政变就是明证;支撑帝国的只有军队罢了,换句话说,战场上打赢几次会战,就能将四百年炎汉打的粉碎。

    但带着蛾贼这样的宗教色彩浓厚的农民军一起推翻汉帝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士人又不是傻子,他们很清楚太平道建立的新世界里可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那些宗教自治组织可不需要那么多官僚、知识分子。

    甚至已经传承了四百年华夏大一统帝国也将不复存在,这一点连魏聪自己都无法接受。身为一个穿越者,他其实并不在乎这个时代人对他的批评,因为他坚信自己才是对的,历史会给自己一个公正的评价。但把秦汉以来好不容易建立的大一统国家变成几十个碎块,魏聪可以想象得到自己在后世的教科书里会是什么形象。

    所以魏聪拒绝了刘辛的提议,他可以把豫章、荆南这些边缘地带交给这些失地农民搞宗教自治,因为这些边缘地带对于帝国来说本来就和无人区没啥区别,安置这些失去土地的流民,换取停战是一项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的妥协,但不可能如刘辛说的那样,并肩杀向雒阳。

    “看来是谈不妥了!”刘辛长叹了一声,一脸的失望:“我原本还以为你其实没那么忠于大汉!”

    “这和忠不忠于大汉没关系!”魏聪道:“说实话,我很同情你手下那些人的,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也希望能让他们过得好一些,但是——”

    “我明白,道不同不相与为谋!”刘辛打断了魏聪的话:“那你打算怎么办?”

    “干掉窦氏,借助董氏之力,尽可能迫使朝廷招抚你们,承认你们对豫章、荆南之地的实际控制权!”

    “恕我直言,凭你现在的力量,恐怕还做不到!”刘辛道:“别看你现在有些兵,还占据了一州之地,但在雒阳诸公眼里,你什么都不是。即便董氏借你的力量取代了窦氏,他前脚当权,后脚就会不认账!”

    “这我知道!”魏聪笑了笑:“我自有打算!”

    “那好!这么说来,如果我能对冯绲更大的压力,反而对你有利!我这么理解没错吧?”

    “是的!必须让雒阳那些人明白,仅仅用武力,是不可能解决蛾贼的!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听得进我的建议!”

    “你这句话倒是没错!”刘辛笑道:“也就是说,如果我现在加紧进攻襄阳,你是不会有什么反应的?”

    “我的士兵从交州到江陵,走了好几千里,早就疲惫不堪了。从江陵当地征发的士兵至少还要操练三四个月才能派上用场,加上现在还是春耕季节,征发民夫只会虚耗民力,更不要说朝廷派来的援兵都给了冯车骑,我这里什么都没有,我还要提防荆南的武陵蛮。三个月以内我这里派不出一兵一卒,谁都问我都是这句话!”

    “我明白了!”刘辛脸上满是笑容,他站起身来,指了指身旁的童子:“贫道想要把这个弟子留在魏侯这里!不知道可以不?”

    “我这里?”魏聪看了看那道童,又看了看刘辛,心中突然明白了:“也好,那我就让他跟在阿萍身边,如何?”

    “也好,反正我一生所学,也都交给你卢姑姑了!你正好从她那儿学回来!”刘辛拍了两下童子的肩膀,便转身向外走去,两名随从无声的跟上,唯有那道童站在那儿,不知所措。

    “你去照顾一下吧!”魏聪对卢萍低声道。卢萍点了点头,走到那道童身旁,屈膝蹲下,低声抚慰起来。温升走到魏聪身旁,附耳低声道:“郎君,那厮只有两个随从,要不要抓住机会把他给——”说到这里,他做个右掌下劈的手势。

    “不必了!”魏聪的眼睛已经从远处刘辛的背影上移开,停留在那道童身上。

    “那厮可是贼首,千载难逢的机会呀!”

    “窦武连个中郎将都不给我,凭啥替他解决这么大的麻烦?”魏聪笑道,他拍了拍温升的肩膀:“现在还不是咱们使劲的时候,再等等吧!”

    ————————————————————————————

    樊城。

    由于头盔的限制,张温只能看到正前方,但当他扭头,就发现已经有六条船已经靠岸,头缠黄布的蛾贼士兵从跳板上如潮水一般涌下,一条更大的船已经下锚,甲板上的投石机正不断抛射油桶和石块,为这些上岸的士兵提供掩护。

    “快,快派人出城突击,绝对不能让贼人在岸上站稳脚跟!”张温大声喊道。相比起几十年后的关羽水淹七军时的樊城,现在的樊城面积要小得多,城墙也要低矮不少。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如果任凭敌军上岸,那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蛾贼攻下樊城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失去了汉水北岸的樊城,驻守在汉水南岸襄阳的汉军就成为了一支孤军,要么弃城退走,要么被蛾贼淹没,没有别的选择。

    准备出城突击的选锋排成了一个狭长的楔形,担任楔形箭头的都是身披重甲的壮士,他们骑在马上,右手持矛,左手绑着小圆盾,火光映照在他们的甲叶上,闪着暗淡的光。他们从狭窄的暗道出城,然后以密集的队形,沿着城墙而行。旗帜在他们的头顶上飘扬,绕过城墙的转角,向南门冲去,他们越跑越快。

    箭矢从城头射出,落石翻滚砸落,盲目的落向地面,粉碎血肉和骨骼。南门就在前方,蛾贼们蜂拥而上,他们奋力推动一根粗大的橡木,头部包裹铁皮,橡木周围满是弓弩手,只要城墙上有人露头,箭矢就雨点般飞去。

    突击队放平长枪,屏住呼吸,用力踢打着坐骑,榨干它们的最后一点气力。城门下的蛾贼转过身来,应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最前面的选锋挺直长枪,高呼“长乐未央!”众人齐声应和。楔形阵的箭头飞射而出,与钢铁和血肉碰撞,滚滚的马蹄和刀剑与火光融汇一团。

    枪矛刺穿皮甲,撕裂肉体,骑士丢下折断的枪杆,换上横刀。蛾贼们丢下攻城锤,散开队形,避开骑兵冲击,向敌人和战马投掷短矛,射箭,手斧,并用长矛刺击那些靠得近的敌人。而突击队们则砍杀每一个他们够得着的敌人,直到冲破敌人行列,然后绕了个弯,准备重整队形,再来一次。城头上的守兵们发出阵阵欢呼,向已经被遗忘的攻城锤投掷火把,试图将这个对城门威胁最大的玩意烧毁。

    突击队的第二次冲击驱散了进攻者,蛾贼们四散逃走,似乎守兵的勇敢生效了。但又有四条船靠岸了,生力军从跳板上涌了下来。得到援兵激励的蛾贼们重新聚拢起来,他们围绕着攻城锤,用盾牌相互保护,用弩弓和投矛攻击敌人的马——他们渐渐发现,比起攻击这些盔甲俱全的敌人还不如攻击他们的坐骑,失去了马匹的敌人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突击队又冲了一次,但这次被蛾贼们击退了。突击队的首领做出了冷静的判断,下令撤退——如果再晚一点,他们就会被第二波的蛾贼援兵缠住了——等待着他们的只有毁灭的命运。

    回到城中的突击队的人数还没有出发时的一半,每个人都精疲力竭,解下盔甲的他们大口痛饮掺了酒的水,吞咽食物,抓紧时间补充体力。他们能听到南门传来的阵阵撞击声,那是敌人在用攻城锤撞击城门,城楼上不断往城下投掷石块、油脂、箭矢和各种能够阻止进攻方的东西,但不断获得援兵更替的进攻方越战越猛,到了黄昏时分,张温已经明白,南门被攻破应该就是这一两天的事情了。

    “今晚必须抓紧时间,连夜在这里修一道城墙!”负责守卫南门的校尉大声道:“这样蛾贼即便攻破了南门,也会被限制在这一小块地方,成为弓箭的活靶子!”

    “对,城中无论男女老弱,只要有手有脚的都要派过来修城!”另一个军官喊道,他一口的雒阳口音,显然是驻守京师的军队中抽调来的:“让士兵们好好休息一晚,不然明天不用打就完了!”

    张温点了点头,他并没有发言去干扰手下军官们的发言,这些曾经在凉州和羌人打过交道的老兵对战争有充足的经验,自己没必要乱下号令,给他们添麻烦。

    “大贤良师,大贤良师!”

    城墙外传来的阵阵喊声让军官们停止筹划,他们惊讶的相互交换眼色,难道那个蛾贼的最高首领,传说中具有各种超自然力量的大贤良师来了?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378/128439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