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武汉大献金
推荐阅读:说好的魔道祖师,万丈金身什么鬼 重生敦煌,我在大漠种田经商 离婚错撩后,被京圈太子爷娇宠了 我的交换人生游戏 新宠千金 九极乱 柯南:米花之春 凝魂道 1986:我的普罗旺斯幸福生活 星穹铁道:终末的格拉默铁骑
陈诚:“王长官,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无论怎么讲,军委那边,一定要打个招呼协调一下的!”
“陈长官说的不错,几十万士兵的调动不是件小事。”说着,王奉看向李宗仁,“德公,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但话又说回来,战事迫在眉睫,日军随时可能溯江而上进逼武汉,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苦等军委那边的结果,我决定先斩后奏,一面上报军委,一面立刻调动部队回防!”
李宗仁应了一声:“没问题!”
王奉点点头,又看了眼陈诚:“你觉得如何?”
陈诚犹豫片刻:“也好。”
两名副司令都已经同意,王奉不再顾及其他人的意见,直接拍板确定了这件事。
不管是从历史,还是现实上看,主防大别山的战略方针就是错误的,没有必要解释,现在有些人不服不要紧,事实胜于雄辩。
到时候被打脸了,别喊疼就行。
王奉看向陈诚:“目前的日军有什么动向?”
在自己来之前,陈诚是卫戍司令,也是常凯申钦点的会战指挥官,也是目前对整个局势最清楚的人。
陈诚走到地图旁,拿起指挥棒:“据现在我们截获的消息,日军可能兵分四路,一路在北,由合肥经六安直趋信阳,以图截断平汉线,再转而南下武汉,二路同样是由合肥六安经麻城,与平汉路之地会攻武汉!”
“根据军委的预先推测,这两路可能为日寇的主力部队!”
关于王奉提出日军可能以主力沿江进犯的假设,他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来反驳,凭借多年的军事指挥经验,也觉得主防大别山的作战方略确实有失偏颇。
但这是军委的提案,陈诚作为常凯申的嫡系,不可能带头唱反调,索性就两耳不闻窗外事。
若是王奉猜测的准,作为华中卫戍副司令,也能跟着共享胜利果实,或是出了问题,也不会由他来承担责任。
王奉眉头紧锁。
陈诚继续说下去:“另一路或一路沿长江北岸经大别山脉南,由安庆太湖与海军协同而合攻武汉,敌若兵力许可,则待合肥,六安及平汉两路得手后,或以一路兵力趋南昌,长沙,以截断我方浙皖后方联络线,亦有可能从厦门登陆,进逼南昌。”
李宗仁:“敌若由浙侵赣,迂远迟缓,不大可能。”
陈诚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认为。”
王奉:“眼下合肥已失,日军若想沿江而上,必定会集结重兵进攻安庆,哪支部队在这里驻防?”
陈诚:“第二十七集团军,杨森的部队。”
王奉皱着眉头想了想:“第二十七集团军?”
“是川军?”
陈诚:“对。”
李宗仁补充说:“记得去年,上海沦陷。敌人以破竹之势,占领了芜湖,安庆与芜湖之间,相距只一百六十公里,敌人兵舰,只须几个小时就可到达,形势已到岌岌可危之态。
“为了安定人心,杨森召开了一场数千人的大会,动员百姓参与守城,稳定住了态势,随后就爆发了徐州会战,南京、芜湖之大部敌军北调,才保住了安庆。”
李宗仁:“王长官不必心急,在安庆太湖地区,还驻扎着我战区的第31军,必要时刻,可以参与协同作战,减轻安庆正面的压力。”
王奉:“安庆的背后就是马当要塞,无论如何,决不能轻易放弃,杨森今天来了没有?”
陈诚摇摇头:“昨天的会议结束之后,他直接回了安庆。”
说完后,他又补充了一句:“安庆是江北防线的桥头堡,近来我方情报部门多次截获日军电报,敌方华中派遣军已经在集结兵力,随时有可能举兵进犯。”
王奉眉头皱得更紧:“大别山部队调回之后,立刻向安庆增兵!”
现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的歼灭日军,拖垮日本国内的经济,不必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
但安庆背后就是有“东方马奇诺”之称的马当要塞,又是长江门户,首战就大举溃退,对士气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给杨森发电,一旦日军来犯,让他们至少坚守一周!”
陈诚点点头。
王奉站起身:“大别山各部调回之后,立刻补充进现有的各道防线中,速度要快,我们的对手随时可能发动大规模攻势。未战失招,乃兵家大忌!”
众军官立马起身,挺起胸膛,齐声高喝:
“是!”
王奉:“此次会战,关系我中华民族之生死存亡,诸位肩上的担子不轻啊,若我军一败涂地,无颜面对家乡父老,更无颜面对全中华四万万人民!”
他说这话时,深深感受到了来自历史的磅礴压力。
真正站到这个位置上,即便有系统面板助力,也愈发觉得周围尽是迷雾,该往哪个方向走,走哪条路,怎么走,能不能走得通。
其实谁也不知道。
他的一念之差,受影响不单单是自己,更是数之不尽的黎民百姓。
越是高位,越要慎重。
王奉看向陈诚:“陈长官,此次会战,日军尽出华北,华中两地之兵,我们不能只战于武汉周边,等一会儿会议结束之后,你去给军委发电,请求华北各部做出反应,策应华中战局!”
陈诚心中一惊:“华北也要出兵?”
目前主要的抗日战场,就是华北和华中两地,目前华中已经乱做一团,或是华北也跟着动起来,岂不是将武汉一地之会战,直接扩展到了全国。
王奉侧目:“怎么,陈长官有什么难处吗?”
陈诚如实说:“王长官,眼下全国的军械,粮草补给,都在往武汉集中,如果动静闹得太大,恐怕后方会吃不消啊!”
这块“蛋糕”太小了,一个人都吃不饱,要是分给两个人,估计都要饿死。
王奉:“消极避战,根本打不跑日本人,适当的主动出击,才能挽回颓势。”
目前整个华北的抗日力量,除了八路军,晋绥军,以及卫立煌的第十四集团军外,只剩下自己的联省守备军。
而真正拥有主动出击能力的,更是少之又少。
若是华北,华中战场连成一片,虽然名义上可能不同,但实质上的最高战役指挥官,恐怕还是自己。
陈诚有些纠结:“好吧,我一会儿去和军委联络。”
——————
走出司令部大楼后,王奉坐上了吉普车。
副官金磊转过头:“长官,咱们总司令部传来消息,赵总参谋长今晚乘坐专机抵达武汉。”
王奉应了一声。
目前在华中卫戍司令部,陈诚这个副总司令暂时承担了参谋长的职能,但不管怎么讲,终究不是自己人,配合起来难受的很。
还是赵方远用起来舒服。
王奉:“先回军营吧。”
金磊:“长官,前面可能有些堵车。”
王奉:“堵车?
“这里是军事管制区,怎么会堵车呢?”
华中卫戍司令部方圆几里的地方,都是军管区,卫兵随处可见,过往的民间车辆极少,就算是有特殊情况,也要接受层层盘查。
金磊:“长官可能有所不知,今天政治宣传部在城内组织百姓募捐,咱们这还好一些,其他地方已经人满为患了,前来捐款的百姓都把路给堵死了。”
王奉咋舌。
金磊指着前面:“长官您看,前面就是一辆流动献金车,我刚才还去捐了十几块钱。”
王奉放下车窗玻璃,向外探头。
一辆小型卡车在道路上缓慢行驶,还棚顶支起一张横幅,上面赫然写着几个繁体大字——“流动献金台”
车厢上的大部分人,都是年轻面孔,朝气蓬勃,应该是武汉各所学校的青年学生。
王奉:“今天是几号?”
金磊不假思索:“7月7号,事变一周年了。”
王奉反应过来:“把车开过去。”
汽车兵应了一声,随即驾驶吉普车靠了过去。
“长官!”
“长官我们这就走,不在这停留!”
见吉普车靠拢过来,献金车上的学生还以为是来驱逐他们的,立马大声解释。
王奉并未多说什么,将手伸进兜内,掏出了一捆纸钱,也没看具体的数额,直接扔进了卡车的车斗内。
学生们立马反应过来:
“多谢长官!”
“快把钱收好!”
“.”
学生们把钱拆开,清点好面额后塞进了木箱内。
王奉关上车窗,但仍侧头向外面看去。
今天的武汉城确实要比以往热闹不少,车队行驶过闹市区。
王奉亲眼看见一名身着旗袍,打扮光鲜亮丽的贵妇,和一名西装革履的男人互相挽着胳膊,一起走到献金台前。
贵妇擦了擦被泪水打湿的粉脸,走到前台,摘下自己的耳环,项链,戒指,又从钱包里掏出一沓纸钱,悉数扔进箱中。
男人解下了手表,低着头,拇指在表盘上摩擦几下,内心似乎是在犹豫,片刻后,也咬牙扔了进去,
献金台旁,站岗的士兵和学生们一起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工作人员:“先生,太太慢走,请留下你们的名字。”
贵妇回头一笑:“你该问问刚才那个负伤的兄弟,我嘛,一个普通的中国人。”
说这话时,她突然意识到,平日里从未注意过的这些普普通通的百姓,也如此可亲。
王奉默不作声,车队继续向前开动。
驶过一片贫民区时。
王奉又看到了类似的场景。
两个手提粥罐,拄着拐杖的乞丐从身上摸出一大把铜子,面带愧色:“我们兄弟俩讨了两天,几乎走遍了大街小巷,只有这一毛七分,硬是没凑够两角,请你们收下吧,出来要饭,已经低人一等了,要是再当亡国奴,怕是得钻到地下去了。”
如此盛景,着实少见。
王奉:“但愿这些钱,都能真正用到抗日上吧.”
金磊:“长官,我听说这次献金,是八路军方面组织起来的。”
王奉:“不得不承认,在抗日宣传上,咱们确实不如人家。”
金磊:“长官,我听说这次献金,除了武汉城内的这些百姓,八路军,新四军也捐了不少,唉,这些部队的生活已经够贫苦的了。”
王奉不禁感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被外敌压迫到最后一刻时,是最容易被动员,唤醒起来的,钱多钱少其实并不重要,它在唤醒一个沉睡的民族,一头满身伤痕的雄狮。”
————————
统帅部。
常凯申刚刚抵达重庆,就收到了陈诚发来的电报。
“敬之,你看看吧!”
何应钦一头雾水,接过电报后扫视一眼,随即眉头紧皱:“委座,这.”
“你是怎么想的?”常凯申板着脸,心中已经生起了一股怒气,“娘希匹!我刚把他调到战役总指挥的位置上,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推翻军委会议上提出的作战方案!”
何应钦看着只有寥寥几字的电文,心里拿不定主意。
“委座,我觉得此事还需谨慎对待。”
常凯站在窗前,听到这话后转过身:“这么说,你是赞成王奉的提议了?”
何应钦赶忙说:“委座,截止目前,我们还没有切实掌握日军任何动向,目前所有的应对战略,都是基于过往的经验推测,王奉此前在山西,徐州,河南连战连捷,歼灭的日寇已趋十万之数,定有过人之处,他的建议,我们不得不考虑。”
常凯申长舒一口气,顿感一阵头痛。
他为了武汉会战,已经付出了太多,全国各地调集的人力物力,其价值足以用亿来计数。
就这还只是表面。
深层次上的政治让步,容忍八路军高层进驻武汉,大肆开展战争宣传,又任命了新崛起的地方军头王奉,来担任战役总指挥,沉没成本太大,更让他在战略方针上投鼠忌器。
实在是输不起了!
何应钦:“战役指挥上的错误尚可弥补,但战略上要是出了问题,可就麻烦了
“卑职还请委座三思!”
他不知道王奉的提议是否正确,但他对常凯申的战略能力却是很清楚。
常凯申沉默许久:“敬之,你回一趟武汉,当面询问此事,做好详实的记录,立马带回来给我!”
电报能传递的信息有限,寥寥几行字,根本说不清楚这件事。
何应钦敬了个礼:“是!”
常凯申看向窗外,天色阴沉,褐色的浓云笼罩在上空,狂风拂过地面,树叶哗哗作响。
离开武汉的那一刻起,他心里就开始空落落的。
何应钦走后,宋美龄缓步走了进来,倚在门边:“达令,你该休息了。”
常凯申回过神:“夫人,你先休息吧。”
宋美龄知道他在担心什么:“前线的事情,有那些将军们,你三天没合眼,不要把身子骨熬垮了。”
常凯申叹息一声:“武汉.武汉这武汉,可不能白白丢了。”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438/128439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