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亮剑:钢铁雄心 > 第195章 第二次专访

第195章 第二次专访


5月27日。

    下午两点三十四分。

    吉普车在总指挥所门前停稳,后座车门打开,王奉跳下车,“啪”的一下将车门关上。

    赵方远,张虎二人已等候多时,见到王奉后立马围了上来。

    三人脚步匆匆的向屋内走去。

    赵方远跟在王奉左侧身后,边走边说:“长官,收到前线消息,豫东兵团已抵达砀山战场,四纵,六纵正在有序撤出。”

    王奉应了一声:

    “给楚云飞发电报,在后撤途中务必保护好关键物资和武器。”

    赵方远点了点头,从兜里掏出一个笔记本,一边走着一边记下。

    张虎站在右后方:“长官,弟兄们已经在这休整两三日了,啥咱时候能动一动,大伙都想早点回老家。”

    三人走到房前,门口站岗的卫兵及时推开门。

    王奉迈过门槛,直奔东墙上悬挂的地图:

    “我预计是明天动身,方远,你觉得怎么样?”

    听到长官在问自己,赵方远立马抬起头:“可以!”

    “三个小时前有一批物资从长治运抵兰封,大约有一百万发子弹,五万颗手榴弹,各类炮弹一千余发。”

    “还有米面粮油这些基本伙食,从目前的储量上看,足以支撑月旬。”

    王奉在大挂图前站定,目不转睛的盯去。

    “谢尔盖呢?”

    “长官!”

    谢尔盖匆匆跑进,站在门口敬了个礼。

    王奉回过身:“菏泽的情况探明了吗?”

    系统面板升到lv9后,俯瞰半径直接提升到了100公里,可以直接从兰封看到濮阳城内的情况。

    菏泽也在俯瞰范围之内。

    现在只要是他想,不光能立马知道城内情况,日军守备力量有多少,就连小鬼子在干什么,都能了如指掌。

    但现在没到危急关头。

    在下官面前还是要演一下的,也正好锻炼一下他们的能力。

    谢尔盖递上来一个文件簿,他和王奉几乎同时下车,但过了一会儿才进屋,就是在寻找这些已经搜集好的资料。

    赵方远伸手接过,打开后先是扫了一眼,再递给王奉。

    “长官,菏泽城内的日军不多,大约只有两个中队!”

    一听这个数字,张虎有些等不及了。

    两个中队,撑死了不到六百人。

    一纵的兵力虽然还没完全补充过来,但也有七八千人。

    还有二十多门75毫米野战炮。

    要是再拿不下区区两个中队,那他这个纵队司令干脆一头撞死在这里好了。

    “长官.要不现在就.”

    王奉抬起手,眉头紧皱,打断了张虎的话:“遇事不要急,日本第二军还有剩余兵力吗?”

    华北方面军下辖的两个主力军,

    一个是第一军,驻山西太原。

    另外一个是第二军,驻山东济南。

    想要收复濮阳,菏泽等地,不可避免的要和第二军遭遇。

    谢尔盖:“第十师团彩玉台儿庄会战损失惨重,徐州会战结束后转入后方休整,第十六师团于砀山战役败在我军手下,新任师团长还未就任,其部同样在后方休整。”

    “第108师团,野战重炮兵第六旅团此时正在砀山,辅助第五师团展开攻势。”

    王奉点了点头:“情报搜集得不错!”

    “对了,那日在单县阻击我部的日军联队,是哪一支来着?”

    赵方远立马回答:“第十四师团下属第59步兵联队。”

    王奉看向地图:“我记得当初着急行军,并未清扫日军残部,只留下两个步兵营在此提防,目前这个日军联队在哪里?”

    赵方远:“第59联队战败后,好像是向东北方向逃窜。”

    话音刚落,谢尔盖补充说:“我们的侦查兵在鱼台方向发现了日军踪迹,疑似是消失的第59联队。”

    王奉皱眉。

    鱼台?

    赵方远立马拿出板尺,在大挂图上操作起来。

    “长官,鱼台县至菏泽,直线距离仅有一百公里,如果想要支援的话,凭借日军的机动能力,一昼夜即可抵达。”

    王奉眉头拧得更紧了。

    第十四师团富得流油,妥妥的加强版甲种师团,香月清司下了血本,宁可抽干了第一军的后勤储备,也要把这支师团武装起来。

    从战后缴获中就能看出来。

    虽然那个时候,第十四师团已经进入山穷水尽,弹尽粮绝的地步。

    但荒野上因缺乏燃油而被丢弃的卡车不会骗人。

    第十四师团装备的运载卡车数量,至少是其他师团的两到三倍。

    否则当初,第59步兵联队的行进也不可能这么快。

    自己前一天刚刚抵达单县,第二天日军阻击部队就过来了。

    赵方远:“长官,菏泽原本是第十四师团囤放物资的前沿阵地,兰封战役结束后,城内残余的后勤部队将全部物资都转移到了鱼台。”

    “现在这第59联队,肥得流油啊!”

    张虎摩拳擦掌:“长官,要不咱先收复鱼台,再去菏泽?”

    “或者把鬼子吸引过来,半路打一场伏击战!”

    王奉摇摇头:“不可!”

    “我们不能再继续消耗兵力了!”

    第十四师团剩余的物资很多,但也正因如此,才让王奉更加投鼠忌器。

    第59联队再怎么说,也是甲种师团的步兵联队,战斗力没的说。

    想要将其全部歼灭,免不了要费一番功夫。

    更何况原本在菏泽堆积如山的物资,此刻都转移到了鱼台。

    坐拥充盈的作战物资,应付起来更加麻烦。

    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日军的进攻速度一定会比己方的休整速度快,若是在武汉会战之前不能恢复大半元气,恐怕要耽误大事。

    王奉的指关节轻轻叩击桌面:“四纵和六纵大概什么时候能撤下来?”

    赵方远:“大概两天后抵达兰封。”

    王奉:“传我命令,四,六纵队调转方向,直接向菏泽进发。”

    赵方远应了一声。

    王奉扭头看向张虎:“你回去之后立刻收整部队,今晚十点一纵连同总指挥所一起,转进菏泽!”

    张虎敬了个礼:“是!”

    “咚咚咚——!”

    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报告长官,战区记者想要约你再做一次专访!”

    赵方远立马说:“是参谋部的孙参谋,长官要不要?”

    王奉点了点头:“让他进来吧!”

    “今天就说到这,你们都回去准备一下吧!”

    小会已经开完了,时间很紧。没必要继续拖下去。

    赵方远打开门,厉声训斥:“你干什么?”

    “不知道里面在开会吗?”

    作为全军参谋长,参与军事决策的核心人员,已经这么多场战役,不管是在军事素质,还是领导力上,都得到了非常巨大的提成。

    不再是之前那个团级参谋了。

    没点威严,根本镇不住下面的人,

    孙参谋低下头:“这战区记者那边.”

    赵方远:“你也是414团时期的老兵了,怎么这点规矩都不懂!”

    “记者人呢?”

    孙参谋立正站好:“在隔壁等着呢!”

    “长官.这.”

    赵方远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行了,下不为例!”

    “把那个记者叫过来吧!”

    孙参谋松了口气,立马转身跑出院子。

    屋内。

    王奉还在研究日军的下一步动向,对门外的情况并不知情。

    如何管理好参谋部,是赵方远的事。

    全军上下十几万人,要是什么事都需要他亲力亲为,那也就不用打仗了。

    繁重如山的内务就足矣将其压垮了。

    不一会儿的功夫,曼丽小姐在卫兵的引导下快步走进。

    “不好意思王长官,上级突然传来消息,要我们于下午三点之前撤离兰封,要不是真来不及了,也不会这么突然的打扰到您。”

    伸手不打笑脸人,曼丽小姐进屋就是一顿致歉,王奉也不好过多苛责什么。

    “坐吧!”

    王奉指了指椅子,自己坐在了首位上。

    和上次专访不同,这一次曼丽小姐身后跟了其他几名记者,长枪短炮的对准王奉,显得更加正式。

    一旁的卫兵将挂图拆下,以防军事机密泄露。

    几名记者将摄像机架好后,曼丽小姐向前凑了凑:“王长官,我们可以开始了吗?”

    王奉点了点头。

    得到许可后,工作人员才打开摄像机,拍下第一张照片——王奉坐在首座,一身军服笔挺,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背后是一面巨大的全国地图。

    卫兵站在工作人员身后,目不转睛的盯着摄像机。

    曼丽小姐低头看了眼事先准备的文稿,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王长官,兰封战役我们至少击毙了日军两万余名,取得了继台儿庄,砀山之后的又一次辉煌胜利,那么请问您对接下来的武汉会战怎么看。”

    “我军是否还会像兰封战役这般,再次重创日军?”

    王奉清了清嗓子。

    这个问题很简单。

    具体能不能取得胜利,其实自己也说不准。

    但专访的内容要刊登在报纸上,是要给全国民众看的,仗不会打,好话还不会说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的,只要全国军民上下一条心,日寇就无法战胜我们!”

    “兰封战役不是终点,抗战的最终目标,不是在国际上左右逢源,谋求暂时的和平,而是以武力,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将日本人彻底打回老家。”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许多士兵,军官可能会牺牲,也包括我。”

    “但我希望全国人民能牢记一点。”

    “中国人是杀不死的!”

    “一个人倒下了,还会有千千万万个人冲上去!”

    曼丽小姐点了点头,笔尖在纸上挥动,快速记下王奉说的话。

    “王长官的发言当真是振奋人心啊,但我还有一个疑问。”

    “徐州会战时,我们取得了淮北,临沂,台儿庄三场大捷,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五十万大军撤出徐州。”

    “现在我们在河南又相继取得了砀山,兰封两场战役的胜利。”

    “可我收到的消息却是,一战区长官部已经开始筹划离开郑州。”

    “如果我们在武汉又取得了一次胜利,可最后的结果会不会像前两次一样,放弃防守武汉。”

    王奉一愣。

    方才的问题让他放松了警惕,以为这次专访只不过是走个过场。

    没想到曼丽转手就撇出个“王炸”。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啊!

    王奉顿了顿:“徐州会战我们之所以撤出,是为了保存抗战火种,曼丽小姐,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是中央通讯社驻第五战区的记者代表。”

    曼丽点了点头。

    王奉继续说:“那当时的情况,你应该也比较了解,如果这五十万大军不从徐州突围,而是选择以劣势方和日军厮杀到底。”

    “恐怕也不会有今日砀山,兰封之胜利。”

    “抗战是长期战争,不能以一时的胜负来衡量,没人愿意眼睁睁看着家国沦丧,如果可能,我们会尽力坚守武汉”

    “关于这个问题,你倒不如去问问我们的最高统帅。”

    王奉笑着把锅甩给了常凯申。

    他不知道这段话能不能刊登出去,若是真的被中央通讯社发表出去了,恐怕压力就要给到山城方面了。

    曼丽小姐会心一笑,轻轻点头。

    “王长官,剩下的一个问题是关于个人方面的。”

    “有传闻,您将会在兰封会战结束后,前往中央军校担任教务处长,请问这件事属实吗?”

    王奉听了后满头黑线。

    按理说在消息相对闭塞的时代,这种官员的任命,不会这么快流传出去。

    自己才收到委任状几天?

    坊间就已经流传开了。

    这中间恐怕有大猫腻!

    王奉点点头:“确有此事。”

    这种问题没必要遮遮掩掩,如实回答就好,委任状又不是自己下达的,如果百姓对此不满的话,直接将矛头指向常凯申就好了。

    曼丽小姐合上笔帽。

    专访到这里,就已经基本结束。

    王奉笑着抿了一口茶叶。

    他原本还以为,曼丽会在调任的问题上大作文章,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是落空了。

    中央通讯社说到底,也是要受常凯申管控。

    可不敢发表一些太越界的文章。

    “报社媒体.”

    这倒是给王奉提了醒。

    是时候在长治弄一家属于自己的报社了。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438/128442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