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亮剑:钢铁雄心 > 第131章 八九式坦克

第131章 八九式坦克


临沂以北,汤头镇。

    第二师团指挥所暂时于此。

    冈村宁次扶了下眼镜,眉头紧锁。

    一股支那军队突兀的跨过了沂水,直接威胁到了师团后方补给线。

    快速建立了临时据点后,抵抗十分顽强,光靠后勤辎重联队,根本解决不掉。

    只能调集临沂城中的部队回防支援。

    参谋长浅井悟郎拿着一封电报:“阁下,通过破译电报信息,来援临沂的支那部队,主要由参与淮北战役的主力军队组成,番号为新编第一军团。”

    冈村宁次目光凝重:“新编第一军团?”

    淮北战役,被列为帝国军队有史以来最大的耻辱。

    两支帝国精锐甲种师团,竟惨败于支那地方军手中。

    冈村宁次收起轻蔑之心,骄兵冒进,急功近利的惨痛教训历历在目。

    他不得不谨慎应对起来。

    “浅井君,下令部队收缩战线,督促后方第29,30联队,加快行进速度!”

    之前在青岛和海军争执了太久,目前师团下属的四个步兵联队,只有两个抵达了战场。

    第4联队和第16联队。

    这两支部队,一个补给军区在仙台,一个在新发田。

    都是第二师团的精锐部队。

    浅井悟郎点了点头:“哈依!”

    冈村宁次继续说:“调集重炮旅团,向渡河的支那军队发动炮击,第三军团已是强弩之末,只要我们持续围困临沂,最多三天,就能彻底将其歼灭。”

    “新编第一军团,才是我们需要重视应对的敌军主力!”

    浅井悟郎应了一声。

    “阁下,矶谷将军命令我部,等待第十师团赶到,共同进攻台儿庄。”

    冈村宁次心中思忖。

    指挥关系上,矶谷廉介是前敌总指挥,协调两个师团之间的作战。

    在和海军的矛盾冲突中,矶谷廉介帮了他不少,两人的关系还算亲近。

    “复电,我部已收到命令!”

    既定的作战计划是,第二师团攻临沂,第十师团攻腾县,两军会师之后,直扑台儿庄。

    此地是徐州的门户。

    只要能攻克台儿庄,徐州唾手可得。

    现在第二师团已经抵达了作战位置,反倒是第十师团,目前还在来的路上。

    浅井悟郎拿出笔记本记录。

    “阁下,据特务部门确切消息,昨日傍晚有两个支那集团军抵达徐州,敌战区兵力大增,是否请求增援?”

    冈村宁次大惊:“两个集团军?”

    浅井悟郎点了点头。

    “五战区兵力大增,肯定会寻求与我部进行决战,倘若不尽快占领临沂,恐怕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

    冈村宁次眉头皱得更紧。

    打不打临沂,成了摆在眼前的一大问题。

    矶谷廉介的命令,意图很明显。

    徐州可以慢点打,反正迟早是囊中之物,但要稳,绝对不能像南线两个师团一样,陷入敌军的包围圈。

    但要是真在此地逡巡不前,等四个支那集团军抵达,以二十余万兵力,在腾县和临沂之间构筑起防御工事。

    局势必将陷入持久的消耗战。

    攻克津浦线的真正战略意图,不在徐州,而在武汉。

    徐州只不过是个跳板罢了。

    冈村宁次扶了下眼镜:“在复电中加上一条,一旦我部发现支那军队有大规模集结趋势,会抢先攻占临沂,随后进兵腾县。”

    浅井悟郎敬了个礼:“哈依!”

    沂水河畔。

    红旗一兵团四大队在此站稳脚跟,通过快速土工作业的方式,构筑出梯次防御阵地。

    袁烨霖趴在战壕里,举起望远镜观察敌情。

    镜筒之内,至少出现了十五辆坦克。

    一旁的军官也在观察,放下望远镜后,好奇道:“这是啥坦克?之前没见过啊?”

    袁烨霖解释道:“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样应该是小鬼子的八九式坦克。”

    “培训班不是讲过?你是不是没认真听?”

    听见上司质疑自己的学习,那名军官讪讪一笑:“这我来得晚,那期课我没上.”

    袁烨霖冷哼一声:“这么好的机会,你可别错过了,之前在外面想念书,得累死全家人!”

    “不过这坦克确实少见,还真不愧是关东军!”

    一旁的军官忙不迭道:“对对对,这我学过,关东军的主要任务是驻防东北,防御苏联,坦克部队很庞大!”

    “话说咱们是不是捅了鬼子窝,怎么一下子来这么多人?”

    袁烨霖吐了口唾沫:“鬼子又不是傻,咱们搞了他们这么多次补给线,肯定长记性了。”

    “估计城中的友军,应该能缓上口气。”

    “现在就等兵团主力抵达,干死他娘的小鬼子!让咱四大队,好好在司令面前涨一波脸!”

    “步兵炮呢?把步兵炮都拉出来,炮管放平了,先敲掉两辆坦克!”

    那名军官点了点头:“明白,我这就通知下去!”

    这次长途奔袭,携带了四门日制九二式步兵炮。

    相比于九四式山炮,这款更受各级军官一致欢迎。

    拆卸方便,重量轻,射击角度大,可曲可平,虽然口径小了点,只有70毫米,但实际威力相差不多。

    袁烨霖继续观察前方。

    八九式坦克的块头,要比小豆丁坦克大上很多,轰隆隆的引擎声响起,一股浓重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袁烨霖咋舌。

    红旗一兵团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几个破铁壳子,还吓唬不倒他。

    “要是缴获个这玩意回去,长官不得亲自请我喝两盅?”袁烨霖心里暗自想道。

    截止目前,整个新编第一军团,还没有过缴获日军坦克的先例。

    之前第十八师团的战车联队,被重炮犁了好几遍。

    等打扫战场的士兵赶过去时,场面一片狼藉,只剩下一堆弯曲严重的钢板。

    三两分钟后。

    轰!

    阵地上传来几声炮响。

    那四门九二式步兵炮开火了!

    这款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炮身低矮,依靠灌木等障碍物,便可轻松掩护。

    就是过于低矮的炮身,操作起来不太方便。

    更适合鬼子那种侏儒型身材。

    几枚炮弹落在坦克前,突如其来的爆炸声,打断了日军的推进。

    八九式坦克停滞在原地,迟缓的转动炮塔,寻找到底是哪里传来的炮声。

    趁着这个间隙,熟练的炮兵迅速装填好弹药,进行第二轮射击。

    轰——

    一枚70毫米榴弹,撞在八九式坦克的前装甲上。

    17mm厚,表面渗碳的镍铬钢装甲,抵消了绝大部分爆炸威力。

    只留下一片黑糊的印记。

    坦克内的车组成员猛地一震,装填手脑袋磕在弹药架上,顿时晕了过去。

    “炮击!”

    “我车遭遇炮击!”

    车长强忍着眩晕,推开顶部舱门,不敢探出头,只能朝着外面大吼。

    和豆丁坦克一样,八九式坦克并未部署车载无线电通信设备,想要和友军沟通,基本只能靠吼。

    后方。

    鬼子兵迅速打出旗语,身后的步兵展开,走在坦克前面,缓缓向敌军阵地推进。

    轰——

    迟疑间,第三轮齐射到来。

    由于部署专业的反坦克炮,发现一枚榴弹,在远距离上无法消灭日军坦克。

    炮兵军官将四门步兵炮的目标锁定在一处。

    一发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四发!

    爆炸的火光冲天而起,一辆编号为“21”的八九式坦克,承受了来自不同方向的四枚榴弹,顷刻间便被掀起的尘烟笼罩。

    正面装甲有17mm,侧后装甲只有15mm。

    不管添加了什么材质,在这种程度的爆炸下,根本幸存不了。

    坦克右前方被炸出了一个大洞,装甲钢出现明显的弯曲。

    四名车组成员歪七扭八的躺在车内,七窍流血。

    不是被炸死的,而是被强烈的冲击被震碎了内脏。

    见己方坦克出现了损失,鬼子兵在军官的授意下快速打出旗语:“继续推进!”

    车长迅速将收到的信息通知下去。

    驾驶员拨动操作杆,十几辆八九式坦克,继续轰鸣向前。

    阵地内。

    袁烨霖顿感不妙。

    四门九二式步兵炮,杀伤效率也太低了些。

    日军坦克部队不停推进,再这样下去,隐藏好的步兵炮随时可能会暴露。

    思索再三,他喊来通讯兵:“立刻后撤!”

    “撤到沂水西岸,快!”

    构筑阵地时,他特意留了个心眼。

    在沂水两侧均修建了战壕,一旦情况不对,随时准备跑路。

    隔着一条河,鬼子的坦克就算再强,也使不上力气。

    57mm坦克炮的威力,还不如九二式步兵炮。

    算算时间,在坚持一会儿,兵团主力就能顺利抵达。

    “撤!”

    袁烨霖大喊一声。

    临沂前线战火纷飞。

    王奉也没闲着,坐在吉普车内,查看后方传来的一封电报。

    新编第一军团和长治之间的联络,一直是专线通讯,用的密码本和第五战区不一样,因此不受日军电报战的影响。

    话说回来,他之所以能察觉到日军破译了战区通讯电报,还是要依靠系统面板。

    快速行军十个小时后,总指挥所与临沂之间的距离,仅剩四十五公里。

    刚好能够使用三维立体作战地图。

    将视角切换到俯瞰界面后,王奉直奔日军的前沿指挥所。

    鬼子将其部署的很隐秘,还拆分成了好几个部分,之间相隔的很远。

    看来日军吸收了淮北战役时的教训,虽然没搞明白指挥所为什么会无缘无故被炸,但在行动上也做出了一定的防范。

    吃一堑,长一智啊!

    王奉真想痛骂前世看过的那些抗日神剧,将日军刻画的像个呆瓜一样。

    事实却是,双方都在战斗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吃过一次亏后,下次很难再上套了。

    转动视角,进入日军指挥所。

    连续切换了好几个地点后,他成功发现了日军通讯部队。

    在这里,王奉发现了一些端倪。

    不禁大吃一惊!

    我艹!

    只见鬼子通讯兵手中正在翻译的,正是他和第三军团之间往来的电报。

    这段时间闲来无事,他曾学习过一些日语军事名词。

    能看懂一二。

    新编第一军团支援强行军.求援

    在意识到问题不对后,他立马中断了与友军之间的联络。

    电子战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出现萌芽了。

    国军的加密系统很拉胯,被日军截获电报是常有的事。

    看来下次解锁科技,应该着重照顾一下信息加密了。

    话说回来。

    后方传来的电报,确实是一件喜事。

    赵方远坐在副驾驶上,嘴角难掩住笑意:“长官,您从欧洲引进的几批设备,可是帮了咱们大忙。”

    “还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把火炮搞出来了!”

    “自产火炮.75毫米,确实好啊!这下终于不用再受制于人了,一直靠缴获,太不稳定了。”

    王奉将电报折好,放进衣兜内。

    这种绝密消息,万万不能泄露出去。

    新生产的75毫米口径火炮,虽然采用的是一战科技。

    但该有的一样不差。

    和日军的九四式山炮一样,能拆卸成九大部分。

    删除掉了炮盾,战斗全重仅600公斤。

    不仅可以随一线部队快速转移,等以后发展出了空军,还可以直接空降到敌后战场。

    简直就是穿插战利器。

    王奉:“敦促一下,其余配套产业也别落下,尤其是钢铁厂。”

    目前长治地区的炼铁业,还处在分散发展阶段,兵工厂将材料技术研发出来后,几个炼铁厂各玩各的,缺乏一个大型集中的钢铁企业。

    这点是绝对不允许的!

    整合钢铁工业的决议,他已经传达给宋文杰了。

    就叫晋东南钢铁厂!

    赵方远点了点头:“好!”

    “对了长官,给咱的新式火炮取个名字吧!”

    王奉想了想,取名字可是个难题。

    目前主要是以年份来命名武器。

    还没到反复迭代,用数字序号命名的阶段

    “三八式火炮?”

    “不行不行,容易和小鬼子的三八式步枪混在一起。”

    “民国二十七年.干脆就叫二七式野战炮算了!”

    赵方远嘴里嘟囔着:“二七式野战炮.听着不错!”

    王奉点点头:“就这样,给后方复电吧。”

    “五分钟后,部队继续行进,争取在明晚之前抵达临沂!”

    赵方远:“是!”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438/1284496.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