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北疆都护府
推荐阅读:快收了神通吧! 撩遍顶级哨兵后,我被全星际垂涎 无限之日在东海 重生年代:神医娇娇美又飒 深渊入侵,我有传奇道士职业 盛年再重来 宠妾改嫁后,清冷权臣强取豪夺 重生去父留子,世子大喊我没死! 满级小师妹今天也想装柔弱 我在海贼登顶至上
“北疆都护府?”
听到李骁的话,顾自忠两人纷纷惊讶。
“大都督是否想要重建北庭都护府?”张兴华问道。
大唐时期,北庭安西两大都护府威震西域,统治区域直通里海。
北庭都护府的版图包括了金山以西,天山以北,巴尔卡什湖以南,里海以东的广袤区域。
与如今的北疆实际统治区域,有着高度的重合。
唯一不同的是,如今的北疆少了巴尔卡什湖以西的疆域,多了金山以东到于都斤山之间的这片广袤的草原。
大致上,复刻出了当初北庭都护府的疆域版图。
再加上李骁是汉人的身份,又姓李,难免让人以为他想要重建北庭都护府呢。
“莫非,大都督是李唐后裔?”顾自忠忽然面带思索的看向李骁。
李骁轻轻摇头说道:“也许是吧,但也许不是。”
反正李家的族谱早就丢失不见了,老爷子这两年也是一直忙着重续族谱的事情。
到底是不是李唐的嫡系后裔,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属下斗胆,敢问大都督志向?”顾自忠忽然抬起头来,面露严肃的看向李骁。
“取王庭而代之,还是…”
李骁似笑非笑的看着他,淡淡的声音说道:“两位先生都是聪明人,本都想要做什么,两位应该一清二楚。”
说罢,李骁站起身来,悠悠的声音说道:
“虽然我等身在西域,可身体里始终流淌的都是炎黄血脉。”
“这些年来,西域与华夏隔绝,宛若两地,我汉家儿郎在这西域备受欺凌,过着朝不保夕,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
李骁来到窗前,背对着两人。
望向阴沉的天空,仿佛那便是笼罩在西域汉人头上数百年的阴云。
在李骁崛起之前,汉人在西域的政治地位并不算高。
甚至没有他的到来,金州的汉人们或许已经在东都和乃蛮人的战争中,成为炮灰了。
是李骁,改变了原本北疆汉人的命运。
带领着汉人走到了如今的地步,而且还要继续走下去。
“西域风沙再烈,埋不住骨子里的汉家血脉,当年班超三十六骑定西域,如今本都麾下十万儿郎,何愁西域不靖?“
话音落下,他缓缓转过身来,目光灼灼的看向两人道:“本都不仅仅是要在这西域重现汉唐辉煌。”
“更要率领我北疆铁骑入关中原,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华夏膏腴之地,却被女真、党项蛮夷所占领,这是我等汉家儿郎的奇耻大辱。”
听到李骁的话,张兴华和顾自忠两人仿佛有道心弦被狠狠触动。
他们都是汉人,可若不是胡人窃居中原,他们又怎能流落万里之外的西域?
即便是他们此前半生都没有回过汉家故地,但是汉家的血液依旧在身体之中流淌不尽,汉唐的荣耀依旧让他们引以为傲。
“既然苍天让我李骁来到了这个时代,那么我李骁就有责任去结束汉家苗裔的百年屈辱。”
“金国女真不过强弩之末,党项骑兵困守河西,我北疆铁骑枕戈待旦,从玉门关到中都大兴府,不过万里之遥。“
“若是时机成熟,北疆铁骑旬月便至。”
“届时,我要让天下人知道——汉家儿郎的刀,既能斩西域的豺狼,更能诛中原的鞑虏!“
李骁面向苍穹,坚定的声音喝道。
这也是他第一次在外人面前袒露自己的志向。
因为如今的他,已经有资格将这些话说出来了。
他当前的目标很简单。
入关!
或者说是回家!
这是刻在每一个西域汉人骨子里的两个字,西域再好,可失去了华夏,他们只会像是无根之萍,随波逐流。
唯有重新夺回中原,以中原汉人为后盾,北疆铁骑的战刀,才能挥的更远。
李骁的话音落下,顾自忠喉结剧烈滚动,重重的吐了一口浊气。
“呼呼呼~”
三十载西域风沙在他眼角刻下沟壑,曾以为会永远沉寂的理想、无数次被异族欺凌的经历、那些早已经被他埋藏在黄沙中的志向,一一浮现眼前,此刻又都化作胸腔里翻涌的热血。
曾经的他,受到萧思摩的重视和提拔,便以为自己终遇明主。
可是直到今日方才知道,他的理想一直不曾被浇灭。
原来自己真正的明主,从来都是那片生养华夏血脉的土地。
他站起身来,对着李骁重重的一拜,沉声说道:“属下飘零半生,如今终于恍悟。”
“若大都督不弃,愿追随大都督入关中原,复我华夏衣冠。”
另一边,张兴华也是摘下毡帽,露出鬓角霜白,布满老茧的手掌按在胸口。
颤抖着声音说道:“大都督,当年班超在西域三十一年,临终只求埋骨故土。“
“如今,愿以残躯为我汉裔大业出一份力量。”
人生在世,利字当头。
两人追随李骁,最初的动机肯定是为了前途和利益。
但是若是能兼顾民族大义,两人更会尽心尽力。
搏得一份再造华夏的从龙之功,两人也都将青史留名。
而这也算是两人完全加入李骁麾下的初始,任凭驱使。
既然已知道李骁志向,两人心中也仿佛重燃热血,一副势要青史留名的尽头。
“大都督,属下认为,您改留守府为都护府,迁治所于金州,这两件事情都是应该。”
“我北疆若想经营中原,东都过于偏僻,金州乃是绝佳的治所核心。”
“大都督又初任北疆之主,势必要祛除旧有风气,改革创新,与王庭彻底割接。”
“建立都护府乃是续写北疆霸业的关键之举。”
“但若想经营中原,属下认为,大都督的出身利用好的话,或可令我军事半功倍。”
李骁和张兴华哪里还不明白他的意思?
“让本都认李唐当祖宗?”李骁说道。
“大唐虽然已经灭国两百多年,但中原百姓依旧怀念大唐荣光。”顾自忠说道。
“大都督若能以大唐后裔的身份回归中原,或许能收拢不少人心。”
听到这话,李骁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半青胡茬,淡淡说道。
“这件事情让本都再考虑考虑,北疆还未彻底稳定,中原之事,谈之还为时尚早。”
这件事不是不行,而是他还在考虑利弊。
李唐后裔的身份的确方便聚拢中原人心,但也并非全是好处。
这同样也会成为一道禁锢,套在李骁头上。
唐朝实在是太辉煌了。
有朝一日,北疆入主中原,会被称为后唐?
亦或者是西唐!
依旧会被唐朝的阴影所笼罩,这不是李骁想要的。
(若是承袭大唐,那李骁就不是太祖了。)
所以,李骁没有轻易决定。
“当务之急,除了迁都就是将北疆都护府的架子给搭建起来。”
李骁坐回了椅子上,端起桌上微凉的茶水,轻抿一口。
看向两人说道:“你们两位都是饱读诗书之人,也就是北疆没有科举,否则你们二人至少也都是一甲之才。”
“大都督过誉了,我等汗颜。”顾自忠两人连忙苦笑摇头。
进士倒是可以肖想一二,但一甲可不是常人能考上的。
“大都督是想仿照北庭都护府的架构,建造新的都护府?”张兴华问道。
李骁轻轻点头:“没错。”
“咱们现在已经不是草台班子了,一切都应该变得正规起来。”
“都护府,也要有都护府的样子,各级官吏、将领的任命安置,也要有个章程。”
“由谁负责哪一摊的事情,也要形成一个定制。”
李骁麾下的读书人不算太多。
受重用的,除了他们二人,也就是韩玖远和陈冲了。
这四人算是李骁麾下文官的代表。
至于那些武将们,让他们打打杀杀还可以,耍笔杆子实在是为难他们了。
对于北庭都护府时期的历史,也就是这四个人知道的比较清楚些。
甚至就连李骁,也只是知道个大概罢了。
“长安二年,武后将原本的安西都护府一分为二,于天山以北建立北庭都护府。”
“统治范围与我们北疆大概相当,其下辖多个都督府和州,如昆陵都督府、大漠都督府、阴山都督府、金附州都督府等,管理着当地的突厥、回鹘等各个民族。”
顾自忠沉声说道。
然后,又是一脸佩服的模样看向李骁:“北疆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都是众多民族聚集,纷争不断。”
“即便是强如当年的西突厥汗国,对各大部落也只能实行羁糜治理。”
“千百年来,恐怕也只有大都督一人,能将这些部族全部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声音。”
“仅凭此功,大都督足可名留西域青史,堪称旷古绝今。”
在讲解北庭都护府历史的时候,顾自忠话不忘拍李骁马屁,当官的学问算是被他研究明白了。
李骁也没有打击他的热情,淡笑摇头,默然接受。
这也是事实。
北疆的这些部落民族,全部都被李骁武力折服,统统臣服于金州的日月战旗之下。
没有其他的捷径,就是一个字,打。
异族都是畏威不畏德。
将他们打怕了,让他们感受到亡族灭种的危机,他们自然变得比羊羔还要乖巧。
“北疆之地,民风彪悍,只有解决了内斗,才能向外扩张。”
“所以,北疆都护府的建立,势在必行。”李骁沉声说道。
主要是因为随着地盘的扩大,李骁越发的感觉到时间不够用了。
目前的北疆共有六州之地,分别是金州、大漠、东都、北海、西海和七河。
同时,伊犁也暂归东都管辖,那可是一个好地方。
李骁准备将伊犁的葛逻禄人清理干净之后,从金州和西夏移民,填充伊犁、七河之地。
将伊犁分离出来,独自设州。
如此一来,北疆便将拥有七大州,幅员辽阔。
仅凭李骁一个人,很难兼顾所有事情。
所以,必须要建立完整的都护府体系,来帮助他管理北疆。
“大都督英明。”张兴华也是恭维一声笑道。
随后,接着顾自忠的话讲述道:“在都护府内部,最高之人称为都护,其次便是副都护两人。”
“府内还设有长史、司马、六曹参军事等属官,协助都护处理日常事务。”
……
一个时辰后,顾自忠两人离开了书房,李骁独自一人坐在书桌前,手中拿着毛笔,面前放着一张空白纸张。
脑海中则是在思索着都护府的建立事宜,尤其是官吏的任命更是重中之重。
经过两人的讲解,李骁对北庭都护府的结构有了基本的了解。
以李骁后世的企业管理眼光来看,这个结构比较粗糙,漏洞太多,并不完美。
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实践证明过的最好架构了。
太过精细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官员的冗沉。
简单粗暴的管理往往才更加有效。
所以,李骁决定先仿照北庭都护府的架构,简单的改变后,组建北疆都护府。
至于更精细的管理架构,等到日后真正需要的时候再行设立。
他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官吏的任命。
副都护?根本不用考虑。
有李骁一个都护就够了。
北疆都护府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人存在。
所以,他在纸上写得第一个职位就是长史。
这个位置算是文官之首,相当于一国宰相。
可想起老朱和李善长、胡惟庸的事情,李骁却是轻轻的摇了摇头。
“先让它空着吧!”
所谓的朝堂斗争,归根结底就是君权与相权的争斗,两者的关系是此消彼长,很难共生。
反正李骁也没有想过要当一个吃喝玩乐的昏庸之主,勤奋一点也是应该。
“日后倒是可以设立军机处来处理公务。”李骁轻声说道,随后便在长史两个字上轻轻划了一道。
紧接着就写了‘司马’两字。
主要协助都护处理军务,包括军队的训练、调度、后勤保障等方面,相当于后世的参谋长。
只要不给他染指兵权的机会,就可以设立。
“九猛安合倒是适合这个位置。”李骁喃喃说道。
九猛安合的资历比李骁还要深,在北疆有着很高的威望。
这样一个人,将他放在外面继续领兵,李骁也有些稍稍不放心。
毕竟萧思摩时期,各州都督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很容易造成州部割据,李骁的崛起就是明例。
所以,都督这一职位必须裁撤掉,然后对北疆七州实行简单的军政分离,防止一人独揽大权。
如此一来,让九猛安合再留在七河就不太合适了。
于是,李骁决定将都护府司马的位置交给他。
这个位置地位高,职权重,负责帮助李骁处理军务,制定作战计划。
是明面上的北疆军方第二人。
但是,司马的任何命令都要经过李骁确定之后,才能传达至各部军镇。
只是权重,但并不直接染指兵权。
所以,这是最适合九猛安合的位置。
确定了司马人选之后,李骁又写下了录事参军、仓曹参军、功曹参军、兵曹参军、工曹参军和法曹参军几个职位。
这些参军才是都护府真正办事的人,李骁没有那么快下决定,而是放下了毛笔,饮尽了杯中茶水,站起身来喝道。
“来人,备马。”
“去城中各处走走。”
虽然城中依旧是十室九空,大部分民房都成了金州军的兵营,但李骁还是准备走走看看。
为接下来的迁都做好规划。
毕竟迁都是一件大事,不是简单的把人迁移过去就完了。
……
阵雨没有洗刷掉东都城内的污浊之气,反而让角落中的干涸血渍变成血水,流淌在街道上。
马蹄踏碎水洼,惊起几只啄食腐肉的乌鸦。
武卫亲军在前开道,簇拥着李骁在城中走着。
东都城不大,用不了半个时辰便能走完所有地方。
满目疮痍的大街上,看着脚下的血水和角落中的断骨碎肉,李骁知道东都是没办法继续待下去了。
在这种环境下,大量金州士兵的聚集,容易滋生瘟疫不说,粮食也更是一个大问题。
东都有很多可以用来耕种的土地,但却都没有进行过开发,依旧以畜牧业为主。
东都的底子养不起这么多士兵。
目前金州军的粮食都是从金州转运过来的,路上的消耗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所以,金州军要尽快班师了。
“二虎,此次你就不必返回金州了,准备一下去伊犁。”
李骁走在东都街头,对着旁边身穿棉甲的二虎说道。
刚才正好碰上,便将事情提前交代给二虎。
“伊犁?”
二虎惊愕,不解说道:“伊犁还有王廷军队吗?”
李骁轻轻摇头道:“王廷军队早就被我们打回了楚河一带,七河的伊犁河南岸只剩下了少量军队警戒。”
“至于伊犁当地,就更不敢有王廷军过来了。”
“大哥,那您的意思是?”二虎轻声问道。
“伊犁的葛逻禄人一直都不怎么安分,数次造反。”
“上次更是勾结王廷军,害死了乃日和两千多名东都士兵。”
李骁低沉的声音说道:“现在,是到了清算他们的时候了。”
葛逻禄人早就被打上了背叛者的标签,在西域一直都是不受欢迎的存在。
金州的葛逻禄人已经就被李骁屠灭一空,伊犁的葛逻禄人自然也不能幸免。
最重要的是,李骁看上了伊犁的那片土地。
土壤肥沃,水草丰盛,被称为‘塞外江南’,适合放牧也适合耕种。
李骁准备对伊犁大量引入汉民,原本的葛逻禄人自然就不能留了。
“放心,大哥,区区伊犁,拿下它不费吹灰之力。”二虎拍着胸膛,咧嘴大笑道。
别说是一群乌合之众的葛逻禄牧民了,就算是再来一支王廷军队,他也一样灭掉。
“不过,打下伊犁之后,那些葛逻禄人……”笑过之后,二虎又转头看向李骁。
李骁却只是轻轻的瞥了他一眼,淡声说道:“你忘了你咱爹是怎么死的了吗?这点事情也要我教你?”
听到这话,二虎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去,咬着牙说道:“我哪敢忘啊!”
“葛逻禄人,最不是东西。”
“大哥,我知道怎么做了,哼。”二虎重重冷哼,已经在心里琢磨着,如何用最残忍的办法对付那些葛逻禄人了。
李骁为何派遣二虎去伊犁?
就是因为他的性格。
当初攻破三河堡,面对满地的葛逻禄人尸体的时候,其他少年们或多或少的都感觉到不适,甚至是吐了。
可二虎却天生心大,没有丝毫感觉。
之后的战争中,杀起敌人来更是毫不手软。
他去了伊犁,注定就是葛逻禄人末日。
事不宜迟,接到命令之后,二虎便直接离开,前去点兵。
而李骁也没有了闲逛的心思,吩咐说道:“回府。”
一行人向着武成侯府返回,不过就在快要到家的时候,李骁忽然在一处宅院外面勒住了缰绳。
指着完好的大门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城中的房屋或多或少的都有损伤,但是这座宅院却完好无损。
而且与王府和武成侯府的距离也不远,住在这种宅院中的人,身份定然不一般。
可李骁将原本东都城中的贵胄都想了一遍,也没有想到是谁在这里。
这个时候,院子中的护卫也听见了门外的声响,透过门缝认出了李骁,便开门走了出来。
“小人见过大都督。”
两名护卫俯身行礼道。
“你们是谁家的护卫?此地又是谁家府宅?”
李骁问道,看这两人的穿着,是契丹人无疑。
“回禀大都督,我们是王府的亲兵,奉大王之命在此守护。”
“此地也属于王府外宅。”一名护卫,结结巴巴的说道。
王府亲兵?
这倒是让李骁疑惑了,萧思摩亲自安排,难不成有什么重要人物?
“里面是何人居住?”李骁好奇问道。
“回禀大都督,都是一群俘虏,有些还是您在两年前从王都俘获的。”亲兵小声说道。
“俘虏?”李骁的脑海中瞬间想起了当初在虎思斡耳朵的事情。
记得的确是俘虏了不少人。
普通的战俘都被李骁拉去了金州挖矿,如今还剩下不到一半。
留在东都的,都是一些身份贵重之人。
甚至直接就是耶律直鲁古的妃子、公主。
想到这,李骁立马又想起了他和耶律直鲁古签订的条约。
“耶律直鲁古好像是要嫁一个公主给我吧?”李骁喃喃自语。
这段时间与康里军作战,忙的都快忘了此事了。
而且耶律直鲁古那个狗东西不地道。
空手套白狼,将一个被俘虏的公主嫁给了他,什么都没有付出就白白收获了李骁这么一个女婿。
“郑国公主在不在这里?”李骁问道。
亲兵立马点头:“回禀大都督,郑国公主也在里面,而且就数她最不安分。”
不安分?那是打的少。
天天用软鞭子抽她,看她安不安分。
“呵~”
李骁轻笑,在里面就好。
正好今天有时间,就把事情给办了吧!
“带路,进去看看。”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534/128441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