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汤谷
推荐阅读:快收了神通吧! 撩遍顶级哨兵后,我被全星际垂涎 无限之日在东海 重生年代:神医娇娇美又飒 深渊入侵,我有传奇道士职业 盛年再重来 宠妾改嫁后,清冷权臣强取豪夺 重生去父留子,世子大喊我没死! 满级小师妹今天也想装柔弱 我在海贼登顶至上
额尔齐斯河,古称曳咥河。
在曳咥河上游,有一处地势平坦的山谷,被李骁命名为‘汤谷’,如今已成为金州的要地。
此地重兵屯扎,山谷高处,简易瞭望塔拔地而起,由经验老到的斥候值守。
沿山脉边缘,岗哨错落分布。
山脉深处,精锐巡逻骑兵往来穿梭,戒备森严。
层层防护之下,这片山谷已被李骁打造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此处,便是李骁倾力营建的金山工业区,亦是金州铁器工坊所在。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忙碌,工坊已经初步建成。
一座高炉巍峨耸立,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最为瞩目的存在。
高炉呈圆筒之形,自下而上渐次收窄,仿若顶天立地的钢铁巨人。
底部设多个进风口,中部开宽敞投料口,顶部置排烟口,布局规整合理。
“炼铁炉竟然如此庞大?”
萧燕燕立于高炉之下,不禁轻声呢喃。
在她的认知里,炼铁所用不过是灶台般大小的炉子,眼前这般巍峨耸立的高炉,着实令她大开眼界。
“这玩意能行吗?”三爷爷站在一旁,也表示怀疑。
反倒是老爷子没有说话,虽然心里也没底,但是他却非常相信李骁。
“试试不就知道了!”
李骁双手抱胸,神色淡然,嘴角噙着一抹浅笑。
他所建造的,正是工业革命时期那种最为简易的炼铁高炉。
建造过程虽不算繁杂,然而炼铁的原料配比、操作步骤以及温度把控等关键环节,却需精确掌握,丝毫马虎不得。
“三叔,咱们爷俩把矿石投进去。”李骁对着身旁的汉子招呼道。
这汉子并非李三河,而是李家远房的堂叔李三枝。
李三枝的亲兄长,正是帮李骁打理生意的李二棍子。
不过,与李二棍子外向的性格截然不同,李三枝为人沉稳内敛,平日里不善言辞,且自幼便跟随老爷子等人学习打铁,对此也算是炉火纯青。
李骁虽名义上让老爷子掌管山谷工坊,但考虑到老爷子年事已高,精力有限,便有意将李三枝培养为工坊的接班人。
“大龙,这些铁矿石、焦炭和石灰,都要加进去吗?”李三枝望着地上堆积如山的原料,开口问道。
“不必。”
李骁摇了摇头,目光环顾四周,见周遭并无外人,皆是老爷子、李三枝这般亲近之人,便轻声说道。
“爷爷,三叔,用这高炉炼铁,关键在于精准拿捏各种原料的配比,多一分少一毫都不行。”
“咱们开采的这种是赤铁矿石,含铁量尚可,烧制时,每一百斤铁矿石,需搭配三十斤焦炭与十五斤石灰。”
当然,这配比并非一成不变,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
实际操作中,还得依据铁矿石的纯度灵活调整。
李骁让老爷子他们多实验,争取找到最精准的比例出来。
言罢,李骁亲自动手,与李三枝一同将铁矿石、石灰等原料小心翼翼地填入高炉。
紧接着,点火工序开启,李三枝站在一旁,双手握住风箱的拉杆,有节奏地推拉起来,为炉内燃烧源源不断地输送氧气。
不多时,高炉内传出“滋滋”声响,那是矿石在高温下逐渐熔化的信号。
炉内滚滚浓烟裹挟着火星与灰尘,如一条挣脱束缚的巨龙,冲天而起,径直蔓延至汤谷上空。
浓烈的烟火气息瞬间弥漫整个汤谷,刺鼻的焦味呛得人喉咙发紧,引得周边飞鸟惊惶失措,扑棱棱地四散逃窜。
五个时辰后,炽热的铁水从高炉下方的通道缓缓流淌而出,顺着特制的凹槽,流入精心准备的模具之中。
不过片刻,铁水迅速冷却,凝结成了坚实的铁块。
老爷子与李三枝等人迫不及待地围拢过来,仔细端详着新出炉的铁块,眼中渐渐浮现出惊叹之色。
“这铁块,似乎与镔铁的质量不相上下了。”
李三枝满脸震惊,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
镔铁,也就是乌兹钢,在这个时代可是最为稀有、坚硬且珍贵的钢铁。
此前,李骁虽已通过坩埚炼制出乌兹钢,无奈操作繁杂,产量极低,难以大规模用于兵器制造。
而此刻,高炉炼制出的铁块,与镔铁相比,竟也毫不逊色。
铁块表面光滑平整,几无气孔与瑕疵,在火光的映照下,泛着冷峻而纯粹的金属光泽,质地显得格外致密。
众人伸手触摸,只觉沉甸甸的分量,坚硬程度超乎想象。
老爷子随手捡起一块普通铁料,与新铁块相互敲击。
只听“当”的一声脆响,普通铁料上赫然磕出一个小坑,而新铁块却仅仅留下一道淡淡的痕迹。
“这……普通铁块与之相比,简直天壤之别。”李三枝激动得的说道。
老爷子和三爷爷亦是笑容满面,他们太清楚钢铁的力量了。
有了优质的钢铁,无论是军事力量的提升,还是农业生产的改善,都将如虎添翼。
“这几日,咱们在旁边再建几座高炉。”
李骁望着旁边的空地,目光坚定,轻声说道:“爷爷,三爷爷,往后这儿就托付给你们了。”
三爷爷拍着胸膛,一脸坚定地说道:“放心,大龙,我们哥几个虽说年纪大了,上不了战场打仗,但炼铁这点事儿,还是能办好的。”
“三爷爷老当益壮,我自然信得过。”李骁笑着回应。
随后又郑重叮嘱道:“炼铁的方法务必保密,只能传授给咱们自家人。”
在任何时候,核心技术都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否则,一旦被他国学了去,必将后患无穷。
“放心吧,我们心里有数。”老爷子神情严肃,重重地点了点头。
随后,李骁又往高炉里重新装填了原料,让其继续运转炼铁。
炉子一旦点燃,最好持续烧制,日夜不停,否则冷热不均,极易引发炸炉危险。
“大龙,你去休息吧!我在这儿守着火就行。”
此时,天色已晚,老爷子等人已回帐篷休息,李三枝主动请缨留下看火。
李骁也未推辞,毕竟下半夜三爷爷会来换班。
不过,临走之际,他突然想起一件事:“三叔,有没有想过改个名字?”
关于名字的事情,李骁已经忍了很久了。
虽说古代士族起名讲究规矩,可像李家这般普通人家,起名往往随意得很。
几乎都是想到什么就叫什么,连个像样的字辈都没有。
多数人家甚至直接按数字排序,诸如李大、李二,又或是重八、重九之类。
李骁的高祖是个粗人,没什么文化,也没留下字辈,导致李家起名杂乱无章。
可现如今,李家身份今非昔比,以后或许还会走的更高,名字方面确实该改改了。
“改名字?”
李三枝一脸茫然,这个名字他都叫了快三十年,真要改,还真有些不太习惯。
但转念一想,又不禁心动起来。
“大龙,俺早就瞧出你不是一般人。”
“用那戏文里的话说,你就是文曲星、武曲星转世,来给咱们李家带来富贵的。”
“往后李家就你来当家作主,你说咋办就咋办。”
“况且,谁不想有个好听点的名字啊,只可惜你二爷没那本事。”
李三枝嘿嘿一笑,眼巴巴地望着李骁。
他就觉得,李骁给他自己取的那个名字挺好的。
“骁勇善战”之意。
如今整个北疆,谁人不知李骁之名?
他不求能有李骁那般威名远扬,但换个名字,起码听起来不像个土包子。
“行,这事我和爷爷商量商量。咱们李家,也该定个字辈了。”李骁点头应道。
其实,对于李三枝的新名字,李骁心中已有了主意。
取个谐音字。
志。
志向远大。
到时候中间再加个辈分,就更完美了。
第二日,李骁拿着刚产出的铁块,来到山谷另一侧。
李骁之所以选定这座山谷作为兵械加工坊,除了其位置隐蔽、谷内地形平坦外,最重要的是曳咥河从山谷之中横穿而过。
这段时间,李骁已在河边建造了十几辆水车。
湍急的水流奔腾而下,带动着水车巨大的木质轮盘缓缓转动,
又通过巧妙设计的转轮装置,水车将水流的动力传输到河边的落锤上。
落锤高高扬起,随后带着千钧之力重重落下,如此往复,形成了一座高效的水力打铁工坊。
此次负责锻造的,是王黑子。
他接过李骁手中那块约六斤重的铁块,仔细掂量一番,不禁满脸震惊地问道。
“大人,这是什么铁?”
“为何质地如此坚硬?比普通铁块重了近乎一半。”
“是镔铁吗?可又不太像啊。”
王黑子瞪大了眼睛,心中满是震撼。
他家三代铁匠,自幼便跟随父祖在虎思斡耳朵打铁。
自认为对各类钢铁了若指掌,甚至连陨石都锻造过。
然而,李骁拿出的这块铁,却远远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这铁比普通钢铁更硬、更重,几乎能与镔铁媲美,却又有很大不同。
“这是河西铁,往后金州的兵器皆用此铁锻造。”
李骁简单解释道,随后向王黑子布置任务:“用这块河西铁,锻造一柄破甲锥。”
“要一体的。”
“锥子和手柄,全部用河西铁锻造。”
王黑子领命,先将河西铁置于炽热的炉火中。
待铁块被烧得通红,用铁钳夹出放置在铁砧上。
此时,水车带动的锻锤高高扬起,紧接着带着千钧之力重重砸在通红的铁块上。
随着一次次锤击,铁块逐渐被塑造成型,很快便有了破甲锥的雏形。
与工匠手动敲打相比,借助水车带动的落锤,不仅省力,锻造速度更是提升了一倍有余。
而且经落锤敲打过的铁块,质地愈发致密、坚实。
两个时辰后,一柄寒光凛冽、造型精悍的破甲锥终于呈现在众人眼前。
其尖端尖锐无比,仿佛能轻易穿透任何铠甲,锥身纹理清晰,透着一股冷硬的质感。
而且通体都是由一块河西铁锻造,即便是再大的力气也不会折断。
“这水车,用着可还顺手?”李骁问道。
同时接过破甲锥来,在手中掂了掂,随即满意的点了点头。
“好用,好用的很。”
“有了这个水车,打铁可是方便的多。”王黑子连忙点头说道。
“要是按照以前,我家大小子在旁边帮忙抡锤,那也得用将近两天。”
“现在,两个时辰就弄完了,而且还省了大力气。”
李骁轻笑一声,微微点头。
好用就行。
这样就能开始大规模的锻造铁器了。
随后,李骁拿着破甲锥来到了外面。
亲自跨上战马,准备亲自测试破甲锥的威力。
在他前方两百米处,木架上正套着一件从伊克塔骑兵手中缴获的铁甲。
“驾!”
李骁大喝一声,双腿一夹马腹,手握破甲锥,催马疾驰而去。
借助战马的高速冲刺,他猛然将破甲锥刺向铁甲。
只听“咔嚓”一声巨响,破甲锥轻而易举地穿透了铁甲,那铁甲竟如纸糊一般,被戳出一个大口子。
铁甲后面的木架也被强大的冲击力震得木屑飞溅,碎成数段。
“吁吁~”
李骁稳稳勒住缰绳,让战马停下,转头望向身后那被穿透的铁甲,脸上顿时露出了轻笑。
“呵呵~还不错。”
而远处的萧燕燕,见此情况,则是美眸震惊,脸上顿时露出兴奋的笑容。
“这,这也太厉害了吧。”
“以后有了这破甲锥,铁甲岂不是都变成纸糊的了?”
李骁骑马走来,轻轻摇头说道:“不一定。”
随后,又吩咐人弄来了一套瘊子甲实验。
这一次,破甲锥的威力就没有那么强了。
仅仅是在瘊子甲上面留下了凹陷,并没能刺破瘊子甲。
事实证明,喀喇汗国的铁甲锻造工艺,是真的比不上西夏。
不过好在,瘊子甲制作困难,西夏也不会存有太多的瘊子甲。
所以,用河西铁锻造出来的破甲锥,对大部分的铁甲还是拥有致命杀伤力的。
“用河西铁锻造铁甲。”
李骁对铁匠们下达了命令,他准备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同样是河西铁,到底是哪个更强。
几天后,一副完全由河西铁锻造的胸甲,被树立在了木桩上。
李骁骑马冲锋,使用破甲锥凶猛刺下。
木桩应声而断,而铁甲上面则是留下了一个两公分左右的破洞。
事实证明,同样的材料,锻造工艺的不同也会导致强弱之分。
甲片只是经过了压实锻造,而破甲锥的锋刃,则是经历过了淬火等一系列的处理。
硬度更强一些,占了上风。
但李骁关注的却是铠甲。
“河西铁锻造的甲片,比普通的铁甲要强很多,但比起瘊子甲,还是要差一些。”
李骁拿着胸甲沉声说道。
对于这个结果,他并没有失望。
因为他清楚,这并非是河西铁不行。
而是这些工匠们的锻造工艺不行。
西夏工匠用冷锻技术,将普通的钢铁都能给锻造成瘊子甲。
那么如果换成河西铁呢?
锻造出的铁甲,会不会比瘊子甲更强?
这一刻,李骁对西夏的向往变得无比的强烈。
“必须要抢一批会冷段技术的工匠。”
“还有神臂弩。”
随后,李骁将手中的破甲锥扔给了王黑子。
经过了三次实验,破甲锥的锥头已经有些磨损,需要重新修复。
与此同时,李骁将所有铁匠全部集中到了汤谷。
原本金州的铁匠,加上从虎思斡耳朵掠夺来的铁匠,一共有将近五百人。
李骁让木匠沿着曳咥河,大量制作水车。
完全将这座山谷打造成了一座钢铁基地。
为金州军开始大量的锻造武器装备。
铁甲、破甲锥、破甲箭头、钩镰枪头,骑兵刀,铁骨多等等。
一切用于作战的武器,从这座山谷中源源不断的运了出去。
……
自从回到金州,李骁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金山。
如今终于将汤谷工业基地初步建成,开始自行运转之后,他也有了时间返回河西堡。
关于龙城的兴建工作才刚刚开始。
虽然龙城的规模不大,但毕竟是从无到有,仅靠当前人手,想要建成至少需要好几年。
李骁并不着急。
而是带着萧燕燕回到了河西堡,巡视酒行和纺织行。
这一年来,两家工坊都在有条不紊的运转着。
尤其是纺织行,在李骁西征的这段时间里,已经生产出了大量棉布,全部留在了仓库里。
只等汤谷锻造出甲片,李骁便会雇佣一些女工,开始制作更多的棉甲。
李骁满脸惊愕,难以置信地望向眼前跪地的契丹士兵。
他对这人有些印象,正是萧图剌朵身旁的亲兵。
此刻,那亲兵模样狼狈不堪,风尘仆仆,衣衫褴褛,身上几处包扎过的伤口仍有鲜血渗出,洇红了布条。
他自大漠州一路奔波而来,最先抵达金州最南端的黄沙寨,而后由黄沙寨百户亲自率领人手,一路护送,方才辗转至河西堡。
这契丹亲兵一见到李骁,当即“扑通”一声跪地,痛哭流涕,悲恸呼喊:“李都督,您可要为我家都督报仇雪恨啊!”
李骁强压心头的震惊与愤怒,厉声喝道:“别哭了。”
“究竟是怎么回事?萧图剌朵怎会战死?”
萧图剌朵为人豪爽直爽,与李骁脾性相投,二人平日里相处融洽。
况且李骁的商队前往大漠行商,多仰仗萧图剌朵的照拂。
这家伙,怎么就突然死了?
“是回鹘人,回鹘人杀害了都督!”契丹亲兵泪流满面,话语间带着几分语无伦次。
“我知道是回鹘人。”李骁皱眉。
“可回鹘人是怎么杀的他?”
“高昌王国的军队有这么厉害吗?”对于这点,李骁保持怀疑。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高昌王国都算不得强国。
可就是这么一个附属国,却在王廷的逼迫下,进犯大漠。
彼时,还在东都的萧图剌朵当机立断,即刻率军返回大漠平叛,甚至连李骁的婚礼都没能参加。
不久前,大漠传来战报,称萧图剌朵于别失八里城外大破高昌军队,并一路乘胜追击,直抵昌八剌(今乌鲁木齐附近)。
李骁本以为大局已定,接下来只需萧图剌朵乘胜反攻,一举踏入高昌王国境内,便可彻底平定叛乱。
然而,世事难料,转瞬之间,竟传来萧图剌朵战死的噩耗,这无疑让局势变得异常严峻。
“是矢固必!”
契丹亲兵提及这个名字时,双眼通红,恨得咬牙切齿,仿佛要将此人碎尸万段。
“他趁夜偷偷打开昌八剌的城门,放高昌军队长驱直入。”
“都督大人毫无防备,就这样……就这样惨遭毒手!”
听闻这话,李骁眉头皱起。
“矢固必?”
“竟然是这个家伙。”
大漠境内生活着不少回鹘人,当初为了拉拢这些回鹘人,萧思摩便任命其中颇有声望的矢固必担任大漠副都督。
在西征途中,李骁与矢固必也有过一些交流。
浓眉大眼,忠厚老实的家伙,没想到也当了叛徒。
“叛徒,又是叛徒。”
李骁愤怒的骂道:“老子最恨叛徒了。”
不过萧图剌朵也是傻。
明知道矢固必是一个回鹘人,在对阵高昌军队的时候,竟然还不做防备。
只能说这个家伙没心眼,性格太直爽了。
“现在,大漠的情况如何?”李骁又问道。
亲兵立马回禀:“都督战死后,高昌王国军队立马卷土重来,如今已经兵临别失八里城下。”
“我家公子正带人坚守城池,还请都督大人速速派兵救援。”
萧图剌朵的大儿子继承了他的英勇,在西征途中立下不少功劳。
但如今,也只能率领残兵坚守城池。
“东都呢?”
“有没有派人前去东都?”李骁问道。
“去了!”亲兵回道。
李骁默默的点头,重重的吸了一口气,站起身来,目光看向南方,也就是大漠的方向。
低声说道:“我与萧兄乃是至交。”
“今日他无辜惨死,我李骁绝不能坐视不管。”
“你暂且留下休息,待我点齐兵马,随我杀向大漠。”
听到李骁的话,亲兵眼泪再次流了下来。
重重的跪谢道:“谢李都督。”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534/128447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