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虎贲郎 > 第389章 奸细成双

第389章 奸细成双


天空阴沉,颖水上游可能是突降暴雨,因此水量上涨了许多。

    河岸边上,赵基邀请张纮吃涮肉,这对张纮来说也不算什么新奇的吃法。

    稍稍出奇的是涮肉的鸳鸯锅,以及一大盆冰雹,以及铺在冰雹上的蔬菜、羊肉片。

    正常大家吃肉,吃法就那么几种。

    赵基这里的肉片,相当于脍,这是一种将肉切成薄片的吃法。

    有的人喜欢生吃享受肉类本身的鲜甜,还有一种吃法就是炙烤后再吃。

    如赵基这样涮锅的吃法,在张纮看来只是稍稍改进,不算出奇。

    赵基搅动汤锅,一个是蘑菇汤底,一个是牛油牛骨青花椒姜片、孜然汤底。

    他这个年纪不喜欢蘑菇汤底,如今正是肠胃强健的时刻,夹着冰鲜羊肉片在滚沸牛油汤里涮一涮,不到七秒就夹出,送到嘴里……几乎只是尝尝味道,稍稍咀嚼就吞入肚子里。

    张纮更喜欢蘑菇汤,里面除了各种干菇外,还有红枣、枸杞与几片当归。

    张纮享用之际,也讲述这大半年里孙策的经历,以及目前孙策军中状况与徐州的实际情况。

    见孙策、孙贲之间有一定默契,赵基也就稍稍安心。

    真到彭城、下邳危急的时候,臧霸、昌霸与赵范自然会出兵救援。

    端起冰镇的甜米酒,赵基浅饮一口就问:“那么现在,孙策想要什么?”

    “他想倾力讨袁,破袁术各军后追入淮南,重返江东。”

    张纮想放下筷子,赵基示意他继续吃,也就捉着筷子说:“我以为孙策骁猛壮志颇类项藉,不应放虎归山。只是广陵陈登,亦有壮志。就担忧袁术败亡后,陈登据有江淮。”

    袁术麾下文武肯定不会引颈就戮,有条件投降、依附在一棵大树之下,就成了必然。

    陈登的名声就很好,下邳陈氏也是公卿望族。

    而且刘备与下邳陈氏之间也有很深的渊源,刘备是卢植的门生,卢植是下邳陈氏的门生。

    当年可不仅仅是糜竺要迎刘备入徐州,关键人物是陈登父子。

    “陈登不足为虑。”

    赵基点评,夹起一片羊肉晃了晃:“我这样身体强健的人,就是吃脍,也只吃半岁牛羊的里脊肉。他喜好鱼脍之名,我多有听闻,想来也非久寿之人。此人诸子年幼,诸弟也是名望、才能不显之士。可谓后继无人,实不足虑。”

    张纮愕然,又觉得理所应当,转而就问:“近来琅琊之士多爱服蝗,山中道士也取百虫之卵、幼虫炼药做丹,不知大司马如何看?”

    “天生万物以养人,方法适宜,服用自有诸多好处。”

    赵基思索着,慎重回答:“以虫入药,以飞禽走兽做补,切不可生食。今年冬春之际,我麾下文武多有伤寒。我就思索,为何邪气寒气入体后,人的躯体会发热。大概是躯体燥热,能祛除寒邪。有的人寒热而死,大概就像这肉一样。”

    赵基夹起一片羊肉放锅里轻轻一涮就提起,鲜红羊肉变色:“身体虚弱,被烧死了。”

    想到道士、中医各种炮制药材的技术,普遍都是要先干燥,很多都是要弄熟,才会配药。

    赵基不怎么懂中医药学,继续说:“如果先生嗜好服蝗,我也有几幅药方。至于五石散之类,最好不要服用。张陵此人传道蜀中被大蛇所吞,其道法不能护身,也不能令子孙富贵,何益之有?”

    张陵是鲁国人,对张纮来说也不是陌生人,五石散或类似的东西,也是琅琊道士一直研究的东西。

    张陵死后,他孙子张鲁能崛起,靠的还是张鲁的母亲,也懂一些药方,能把年老的刘焉伺候的很舒服,这才有了张鲁当官的机会。

    目前汉中是别部司马张修,与督义司马张鲁联合坐镇。

    两人一起奉刘焉的命令,攻杀了汉中郡守苏固,截断了朝廷与益州的信使通道。

    五斗米道也是张修主持并壮大的,现在张鲁只是张修的副手,算不得富贵。

    而五斗米道的创建时期与张角的太平道十分接近,所以张修资历很深,远在张鲁之上。

    现在的张鲁还没有成为那个雄踞汉中、大半个巴郡的师君,也就没法逆向修正祖父张陵的事迹。

    赵基对自己麾下捣鼓出来的几个丹方并不看重,这对张纮来说却是了不得的东西。

    说钱就俗了,这些丹方足以成为张纮家族以后安身立命的东西。

    世道再乱,张纮子孙能制造赵氏嫡传的青蝗壮骨丹、益气丸、强身散之类的,如似一座能源源不断的小金库。

    闻言几乎是大喜,起身拱手:“谢大司马恩赏。”

    “先生矢志为我赵氏复仇,屈身于孙策麾下,一身治国韬略难以施展,我赵氏焉能无视?”

    赵基起身将激动的张纮搀扶,一起落座后,继续说:“此番事了,我就从孙策那里讨要、征辟先生为长史,以全先生名节。待孙策败亡,无力复仇时,我再向诸人陈述先生于国、于我赵氏之功德。”

    “不敢。”

    张纮急忙回应,也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也只是顺应自己的本性,践行赵氏门生的义务,为举主赵昱复仇。

    顿了顿,张纮敛容,郑重拱手:“不知大司马何时能过继嗣子于元达公名下?”

    “此事我还要与祖父商议,也不瞒先生。从宗法来看,从我诸弟中选一人过继元达伯父膝下最为妥帖。但祖父向来挑剔,恐怕不愿元达伯父受委屈。”

    赵基也是如实讲述,赵昱不仅张纮这么一个门生,还有其他门生故吏,也陆续回流,效忠于赵氏。

    不仅仅是张纮关心这个问题,这些人也关心。

    赵昱也是太常种拂所举的方正,然而种拂之子种邵联合侍中马宇、刘焉二子、马腾企图兵变攻杀李傕郭汜,兵败身死。

    早在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时,种拂也率兵抵抗而战死。

    赵基杀李傕郭汜,已经算是把种氏的人情还的差不多了。

    目前五位侍中里的种辑是种拂的侄儿,也与赵氏亲近,刘艾外放扬州牧后,下一个人选肯定是种辑。

    高级士人之间的竞争,其实一直很朴素,跟着赵氏消灭袁氏,再弄趴下一大堆两汉名门、高门,种氏不需要再发展什么,保持目前的地位,以后也是大佬。

    新朝交替,如果种氏能有先机占得有利地位……交替时装聋作哑,生病辞官这种事情,又不是很难。

    黄巾之乱,本就是各方士人针对汉室的一场叛乱。

    在经历董卓、李傕之后,谁都不肯再回到过去,都想试探一个新路子。

    如果找不到新路子,将其他体量相近的士人家族打垮,再开新朝混日子,也就成了不是办法的办法。

    张纮听了也是陷入沉默,从宗法上来说,多是过继侄儿、族子;极少有过继侄孙、族孙的。

    从赵基的弟弟中选一个过继给赵昱,以后赵基这里即便照顾,也是有限的照顾。

    可从赵基子嗣中选一个,不提赵基对这个孩子以后的补偿、照顾,仅仅是‘血统优良’,就能占很大便宜。

    张纮考虑片刻后,就表态:“乱世沉浮,人事也有颇多不得已。以仆之见,大司马能过嗣元明公,以此为例,从大司马膝下过继一子给元达公为嗣孙,想来也是无妨。”

    “嗯,我与蔡伯喈之女互生爱慕,未来若有两三男儿,就从中选择可好?”

    赵基提议,张纮眼前又是一亮,急忙拱手,起身再拜:“如此再好不过了!”

    赵基也只能扶他重新坐下,笑说:“那就这样定下了,至于孙策这边,先生也要爱惜身体,切不可自处险地。”

    “是,仆明白。”

    张纮这才将孙策的手书取出,双手递上:“这是孙策谢罪文表,乃张子布所书。”

    略犹豫,张纮又说:“昔年元达公多方奔走,才救张子布一命。对于张子布,大司马也可信赖。”

    两个人跟着孙策,基本上是将赵昱的仇给报了。

    笮融虽死,可笮融聚集、发展起来的浮屠道信众也流散江东各地,沦为了火种。

    赵基阅览这份很是诚恳的谢罪表章,其中孙策表达的一系列请求,赵基肯定不会答应。

    现在的江东,都是孙策昔年的手下败将。

    如果追击过去,江东不过是望风而降的局面,能瞬间接管袁术留下的权力真空。

    丹阳郡守是周尚,吴郡郡守是盛宪,会稽郡守是许贡,加上华歆的豫章郡守,这四个郡有二百多万人口。

    以孙策的挖掘能力,挖出三百万人也不难。

    再加上淮南的九江、庐江与广陵,能有四百万人口。

    赵基又没疯,没必要给自己上强度。

    刘备、孙策都不能放到江东去,持续扶植刘姓宗藩就可以了。

    看完表章,赵基提议:“这样,既然他与袁术有仇,就由他围攻袁术于陈县。待我与大将军部伍合军摧破纪灵后,再往陈国与他合军。袁术之后,还有袁绍。此战他若功勋显著,我会上表天子,与大将军一起表奏他为青州牧、后将军。齐侯之位,也未尝不可。”

    袁术这么大的经验包,参与进来的人,都可以换一个意义特殊的名号侯。

    齐侯对齐地的综合影响力,不亚青州牧。

    孙策都能当齐侯,自己或老爷子凭什么不能当晋侯?

    吕布这里看他心意,想换的话,也弄个威风响亮的名号侯。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652/128423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