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523章 知名品牌,做大做强

第523章 知名品牌,做大做强


接近中午的时候,有一个幸运儿在主会场抽中了大奖,一台家用空调。

    空调是电器集团公司的产品,虽然不是最新款,但也引起了众人的嫉妒。大家嫉妒这人的运气,强烈的情绪刺激之下,有人不信邪,也加入到买大米抽奖的行列之中。

    过了没多久,又有一个顾客抽中了一台电风扇。

    顾客的热情被点燃,反正大米是刚需,在哪里买不是买?反正瑶岭大米有一系列的产品,价格形成梯次,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价格比市面上的其他大米稍贵一点,但要是抽奖随便中点啥就占便宜了。

    至于瑶岭大米的老顾客不在意价格,因为这种大米的品质更好、口感更好、味道更好,即便没有这次抽奖活动他们也会购买。

    对于头一次购买【瑶岭大米】的顾客来说,他们本来是奔着占便宜去的,结果大米买回家一吃,顿时感到很惊艳。

    边说还有小奖品,就是没有,这个价格买的大米也值了。

    口碑的自然酦酵很慢,但通过营销活动,使更多的消费者认识了瑶岭大米,一时之间口碑炸裂,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而抽奖这一块消耗的成本远远没有看起来那么多,同时还带动了公司其他产品的销售。

    “支书,咱们的大米卖疯了,连辣椒酱的销量都比平时增长了40%。早知道效果这么好,咱们早点搞宣传活动就好了。”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瑶岭大米在省城的销量翻了一倍。由于过硬的品质,迅速占领了市场,不仅把失去的市场份额夺了回来,同时还抢占了其他品牌的市场份额。

    张楚看到统计数据之后,第一时间就来找方唯,笑的那叫一个灿烂。

    不过他心里也有一个疑惑,为什么不早点这么干呢?

    “你还有脸问我?这些事情不是应该由你来考虑吗?再说了,咱们所有的公司都不以销售见长,不经过市场的沉淀,早早搞营销成本会很高。”

    方唯还是耐着性子和张楚解释了一番,在产品没有一定市场基础的时候,前期的广告费用很惊人,而且效果还不一定好。

    别看前些年动不动就出现一个个的“标王”,动辄花费上亿乃至十几亿打广告,但实际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反倒是有几个企业被巨额的广告费拖累,干倒闭了。

    不是说广告宣传、营销活动不重要,而是要量力而行,绝不能眼睛一闭就大把的钱甩出去。

    尤其是像大米这一类低附加值的产品,控制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

    得益于瑶岭农业优越的自身条件,瑶岭大米从上市之后就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销量依然很可观。

    只是之前受到了产量限制,大部分原料又是外购,所以绝对销量不算很大。

    这两年通过承包土地,公司建立了阳山水稻种植基地、陈州水稻种植接地以及衡州水稻种植基地等,原材料的桎梏被打破,现在进行大规模的营销活动正当其时。

    张楚消化了好一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然后便告辞离去,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呢。

    方唯打算给对方找一个有能力的副手,张楚这人其实很不错,从零开始做到现在这样的规模,还是有一定的天赋的。

    只可惜对方的底子差了一些,公司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得大力引进人才,而不是跟着张楚的感觉走。

    前后半个月,瑶岭大米在省城的营销活动顺利结束。

    以后可能会不定期的举办类似的活动,但下一步的工作重心显然要转移到其他大城市去。

    上午。

    方唯张楚等人开了一个会,研究部署在几个超一线城市开战营销活动的具体事宜。

    只不过接下来的营销活动他本人就不参与了,全部由食品公司负责。他已经做出了榜样,他们按照这个模版复制即可,要是连这点事都搞不好,那么食品公司管理层也就可以换人了。

    闲下来的方唯陪着家人在省城玩了几天,品尝了各色的美食,然后才返回了村里。

    张楚等人在几个超大城市搞的营销活动很成功,瑶岭大米的销量再次攀升。现在的原材料是足够的,等到秋收的时候又多了衡州基地的产出,应该能补上增量的部分。

    在不知不觉间,公司已经将【瑶岭大米】做强做大,即便是没有做到家喻户晓,大概也差的不远。

    回来后,方唯在办公室呆了三天,处理了一下积压的公务,这才打算休息几天。

    这一次在省城虽然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但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少,他也感到有些疲惫。

    这个时间点正好山里的天鹅菌长出来了,盘莲花就提议带着两个孩子进山采摘菌子。方唯自然满口答应,不过他还是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免得在山里遇到危险。

    每当到了这个时候,盘莲花就格外怀念曾经的长枪。

    不过现在已经发布了禁枪的法令,大家谁也不愿意惹祸,所以现在想找一把猎枪都难。

    这天清晨。

    方唯等人收拾利索,便进了山。

    山里的空气很清新,风景宜人,就是山路太难走了,到处都是半人高甚至一人多高的草丛,根本没有现成的路。

    这就需要方唯在前面用砍刀开路,盘莲花断后,斌斌和小洁走在中间。

    他们行进的速度的并不快,中间走累了还要停下来休息,一直到临近中午才抵达有天鹅菌生长的那片松林。

    “三哥,歇一歇,咱们先吃饭,吃完饭再采菌子。”

    小洁和斌斌都感到很累,今天太热了,尤其是临近中午的时候,气温起码有三十多度。

    盘莲花提议先做饭吃,今儿进山带了大米和其他一些食材,稍后可以做竹筒饭。

    “行啊,你们先歇会儿,我去看看能不能搞点野味回来。”

    山上的山泉水,等会可以用来烧茶。

    方唯让盘莲花他们先休息,他自己则钻进了密林。

    盘莲花这边生火烧水泡茶,喝了几口水之后她就开始做竹筒饭。大米里面放了腊肉、青豆,不一会就有浓郁的香气飘了出来。

    过了挺长时间,方唯才提着两只收拾好的野兔回来。

    和以前一样,这两只兔子用来制作烧烤,反正他带了各种的调料,烤熟之后肯定好吃。

    “三哥,终于找到你们了!做了啥好吃的,这么香?”

    眼看着兔子肉就要烤好了,远处突然传来了王松林的声音。

    几个人抬头看去,只见王松林和另外一个阿哥从树林里朝他们走了过来。

    “松林,你们来的正好,过来吃点东西。”

    竹筒饭已经做好了,盘莲花正在给大家盛饭,看到王松林就客气了一句。

    “你们吃,你们吃。我们刚才在树林里吃了干粮,见你们这么晚了还没到,就出来看看。”

    王松林笑着摆摆手,示意自己吃过了。

    昨天晚上方唯给他打了电话,约好今天上午到这片林子里来采摘天鹅菌。他们按时抵达,休息了挺长时间还吃了午饭,结果没看到方唯一家人的影子,他不放心就带人过来看看。

    双方进山的道路不一样,所以不可能在半路上相遇。

    方唯不管那么多,拉着王松林和那个阿哥坐下,让他们尝尝自己做的烧烤。

    吃了几口,王松林和那个阿哥就不肯吃了,主要是肚子还很饱,吃不下。

    “松林,你们先开始吧,我们一会就过去。”

    天鹅菌的生长条件比较苛刻,每年也就有很短暂的时间能采摘到。自家可吃不了那么多,所以为了避免浪费,采摘回去卖掉是最合适的。

    王松林他们先行去了树林里采摘菌子,方唯一家人说说笑笑,也不着急过去。

    他们几个人采摘一大背篓的天鹅菌就够了,再多也吃不完。

    等吃完午饭,方唯等人收拾好,将火堆彻底熄灭,这才进了松树林。

    傍晚时分,方唯一家和王松林带领的大队人马,返回了村里。今天瑶寨这边出动了上百人,家里肯定坐不下,方唯就安排他们去大食堂吃饭。

    方唯陪着大家喝了一顿酒,稍后安排了大卡车把他们送了回去。

    明天一早就会有二道贩子来收购这些菌子,天鹅菌因为稀少所以价格很高,而且是供不应求,根本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买菌子的钱会给王松林等人一半,剩下的一半会捐给乡里的小学。

    斌斌和小洁都很爱吃天鹅菌,每年暑假回来都可以解解馋。这玩意是纯天然的,人工没办法培育,以后在外地工作恐怕就很难吃到了。

    所以接下来两天,家里做饭总少不了天鹅菌。

    早上。

    方唯来到办公室,坐下没多久就接到了张楚的电话。

    他带着销售团队去了羊城,营销活动的效果很不错,打电话就是专门向方唯汇报一下这边的情况。

    等对方汇报完,方唯鼓励了几句,便挂了机。

    食品公司正在逐渐的做大做强,公司招聘了不少大学生,人才队伍建设基本完成。

    所以方唯一般情况下不会再管诸如营销之类的具体事务,他参与过多反而利于人才的培养。(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706/128410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