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497章 虚惊一场,县里的大计划

第497章 虚惊一场,县里的大计划


到了傍晚,河水的水位开始升高,各单位都启动了紧急预案。

    方唯亲自带人守灾河堤上,这是抗洪第一道防线,无论如何也要守住。

    这一夜很难熬,他几乎没有合眼,不断的了解水位的情况。

    清晨。

    暴雨毫无征兆的停了下来,到了上午居然雨过天晴,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天气无常,之前很担心会演变成洪灾,结果一夜之间就雨过天晴了。”

    现在的天气预报可没那么精准,即便是到了几十年之后也很难做到这一点。

    方唯不觉得在大堤上熬一夜有什么问题,能避免灾害就是最大的幸福。他和坚守了一夜的干部社员来到了食堂吃饭,大家都显得很开心。

    吃过饭,他便回到了家里睡觉,剩下的事情会由专人负责。

    一觉睡到了下午,阿姐赶紧给他热菜热饭,他吃饱之后就彻底缓了过来。

    接下来几天,各单位全都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执行预案和撤消预案的速度都很快。

    方唯静下心来把手头上的公务处理完毕,然后继续在办公室、研究所和瑶寨之间穿梭。

    这段时间看起来风平浪静,实际上县里已经召开了多次会议,探讨和瑶岭农业的深入合作。这两年各乡镇的劳动力流失很严重,如何有效利用耕地就成为了头等大事。

    “罗书记,就算我们愿意与瑶岭农业合作,可咱们还不知道对方的想法。要不然把方支书请过来,大家一起聊聊?”

    说是合作,其实大家的心里都很清楚,合作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前进乡模式。

    但其余的乡镇对这个问题的意见并不统一,还是有一些种植户乐意自己耕种,并不愿意把土地再次承包出去。

    而瑶岭农业需要的是连片的土地,东一块西一块的土地人家也不要。

    眼见在这些问题上面形成了僵局,农业局长便建议罗志敏把方唯请到县里来谈谈。

    “也行,这个电话我亲自打。”

    罗志敏考虑了一下,便起身去给方唯打电话。

    结果电话打过去,对方不在办公室,工作人员说方支书去了研究所。

    好在这个事情本身也没有那么急,罗志敏留了一句话,说情方支书明天上午去一趟县里,便挂了机。

    方唯这些天一直密切关注着新一代油菜的研究工作,另外也在为新一代大豆上市做准备。

    他打算在端午节前将所有的资料发给孙士礼,孙士礼会尽快完成有关的评审工作。

    瑶岭农业出品的作物种子,在审核环节从来都是一路绿灯,几乎都是材料报上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获得上市批准。

    这几年很多行业的管理开始逐渐走向规范,方唯也愿意用这个标准要求瑶岭工业。

    下午。

    方唯来到了瑶寨,工作人员已经提前打了电话过来。

    “三哥,县里让你明早去一趟,电话都打我这来了。”

    “嗯,知道了。”

    方唯也没当回事,随后去了试验田,查看了近几天的大豆种植记录。

    “松林,你们这个二次变异株在哪里?”

    翻看种植记录是他的习惯,相当于例行公事,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惊喜。

    可今天偏偏就有意外,试验田里发现了二次变异株。

    “就在那边,只有一株,而且怎么说呢,你亲眼看看吧。”

    王松林还没来及得汇报此事,于是他就带着方唯找了那一株变异株。

    这一株变异株孤零零的生长在角落里,为了避免品种污染,还专门做了物理隔离。

    方唯走过去,一眼就发现了这一株变异株的问题。植株看起来比别的植株矮小,蔫哒哒的,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看来,这一株变异株比较娇气,也就是抗性不行,这要是放在外头说不定一点意外就死了。

    “三哥,你现在知道我为什么没有及时和你汇报了吧?我觉得这玩意生存都困难,真不比上咱们即将定型的品种,要不直接铲除了算了。”

    这话没毛病,王松林要不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事,这玩意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先不要动它,你去忙你的,容我再想想。”

    虽然王松林很嫌弃这一株变异株,但方唯却有别的考虑。

    这个植株毫无疑问有先天缺陷,简单地说就是抗性太差,所以才会影响到生长。现在他无法判断对方的其他情况,比如像产量、出油率等等。

    但直接舍弃似乎又有点可惜,毕竟变异株不是大白菜,想得到其实很困难。

    正好这一株变异株和周围环境进行了隔离,方唯便调整了这一小块试验田的属性,尽量增加了抗性,然后要求育种小组的成员注意给这块地追肥。

    继续培育这一株变异株,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举手之劳。如果有效果,那么这一株变异株就可以作为培育第三代大豆品种的材料,最次也可以多一个选项。

    忙完这事儿,方唯便离开了瑶寨。

    翌日。

    方唯一大早就来到了罗志敏的办公室。

    “方支书,大家想和你聊一聊进一步深化与瑶岭农业合作的问题。你也知道,前进乡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反观各乡镇种植户的粮食产量,在急剧增加之后,这两年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增长空间了,甚至还有所下降。”

    罗志敏也不废话,等方唯坐下之后,就直奔主题。

    他的话倒是让方唯感到有些意外,所谓的前进乡模式,不就是把种植户手里的农田二次承包给公司吗?

    咋滴,对方这是要将全县的农田整体承包给瑶岭农业吗?

    “这件事可以探讨,但具体操作起来可能还有些麻烦。一个是公司的资金问题,再一个就是县里这么干会不会遇到阻力的问题。”

    方唯没有马上表态,这种事还是要慎重,等回头和蔡桐等人好好商量才行。

    他这一拍脑门就做决定,有可能会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

    还有就是,要是把新林县大部分的农田都给了瑶岭农业,上面会不会有意见?

    这些事情都需要仔细考虑。

    “嗯,那咱们先去开个会,你也听听大家怎么说。”

    罗志敏也不催他,然后两人就一起去了会议室。

    县里的主要人员都到了,稍后便开始开会,众人纷纷发言,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合作条件。

    方唯没有说什么,这些人想为县里争取最好的条件,倒也无可厚非。只不过他们可能忽略了一件事,就此时而言,瑶岭农业是主动的一方,县里是被动的一方。

    等大家都说完了,方唯最后才开口。

    “多谢大家对瑶岭农业的看重,但其实公司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有钱。这两年公司发展的很快,再加上大笔的分红以及对外捐助,其实公司的资金也很紧张。

    因此,我们打算放慢发展的步伐,巩固现有的成绩。如果一下子增加这么多的土地,我们也很吃力,县里起码要负责给我们贷一笔款才行。”

    瑶岭农业缺资金吗?其实是不缺的。

    所谓的缺钱只是方唯的借口,要贷款也是故意为之。他是想表明一个态度,瑶岭农业没有必须承包其他乡镇的理由,反而显得很勉强。

    他只愿意按照前进模式进行商谈,不接受任何额外的条件。

    方唯的这一番话说完,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除了罗志敏之外,县里有不少人都把角色搞反了。他们以为瑶岭农业非常想得到更多的土地,从而实现超常规发展,结果方唯告诉他们,他不是很情愿。

    罗志敏见会议室里冷场了,赶紧说道:“今天的会议就相当于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对与不对都不要紧。”

    方唯笑了笑,不再多言。

    稍后,罗志敏讲了几句,会议便匆匆结束。

    方唯没有停留,出了会议就直接上车,然后返回了办公室。

    在办公室,他给蔡桐打了电话,就继续扩大承包土地面积一事,让公司进行讨论。

    “支书,咱们的确有必要继续扩大规模,但也不一定非要和新林县合作嘛。这样,下午我就召开临时会议吗,听听大家怎么说。”

    蔡桐对县里的领导们没意见,但他觉得鸡蛋最好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就拿上次的洪灾来说,新林县受灾十分严重,而阳山县的灾情就很轻微,至于陈州那边干脆就没有受到影响。

    另外还有政策的风险、人员变动的风险等等。

    打个比方,要是以后罗志敏调走了,新来的领导有了其他的想法怎么办?虽然合同摆在那里,但对方要是铁了心不支持,有些事情也很难办。

    “行吧,你们先讨论,回头再向我汇报。”

    方唯也觉得罗志敏有点理想化了,他觉得这事儿不宜操之过急,最好是徐徐图之。

    公司也认为不宜在新林县密集的投入,蔡桐等人干脆去了衡州,去和当地谈30万亩油菜种植基地的项目。

    这年月的投资人都是大爷,各地都有招商引资的任务,蔡桐等人受到了当地的热情接待。

    方唯只好很遗憾的告诉罗志敏,公司短期内不打算继续在县里承包土地。(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706/128413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