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434章 新增20万亩土地,红眼病

第434章 新增20万亩土地,红眼病


生产计划也获得了通过,育种中心培育4万亩【南光四号】稻种、新林农场培育4万亩【农优82】稻种,而合作社和阳山农场则培育14万亩【南光五号】稻种。

    下一季根据实际情况再探讨,但减产是必须的。

    前进乡这边继续培育6万亩【南豆333】大豆种子,【玉香183】玉米种子的培育面积为2万亩,剩剩下的旱田坡地则生产其他的经济作物。

    这一季没有安排水稻生产,估计下一季会大量生产。

    会议结束之后,方唯带着赵金生去各地考察,最终还是和阳山县达成了合作协议。

    阳山县答应给瑶岭农业租赁20万亩上好的水田,用以种植水稻。瑶岭农业在阳山县所需的人手,大部分要从当地招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除外。

    个体种植很难达到品种的产量上限,而且像化肥农药等成本居高不下,纯收入其实很低。

    瑶岭农业事项机械化作作业,成本控制到位,收益会提高很多。

    农民出租土地有一笔收入,在公司做事又可以获得工资奖金收入,算下来比自己种地的收入要高很多。

    这就是双赢。

    上午。

    方唯在办公室接到了阿姐的电话,说小洁这个寒假的时间很紧张,放假之后还要补课,估计也就过年那几天能休息一下。

    如今的学校为了升学率也是拼了,好在没有限制补课的政策,而且老师补课不收补课费,由学校给与老师一定的补贴。

    该说不说,现在各行各样还是有一点奉献精神的,并不是一切都向钱看。

    到了晚上,方唯就和盘莲花商量,过年该怎么安排。

    “就不要让小洁跑了,明天你想办法通知斌斌,让他放假之后直接去省城。我这边没什么事,明天我安排好工作就去省城,你忙完了再过去。”

    盘莲花什么时候都是以家庭为主,而且竹器厂到了年跟前也没什么订单,过几天就会停产。

    因此,她打算尽快去省城陪女儿,今年过年也在那边过。过了初五小洁就要上课,他们就可以返回村里了。

    “我也没啥事了,咱们后天一起走。”

    接下来方唯也没啥重要的工作,大家都等着过年,他也不例外。

    于是第二天,他安排好一些事情,并给斌斌打了长途电话,第三天就和盘莲花、孙道人一起驾车赶往了省城。

    对于方唯一家在省城过年这件事,最高兴的莫过于方平。

    他今年就没有打算回去过年,没想到两兄弟却在省城团聚了。

    小洁顾不上高兴,她现在的学习压力很大,基本上就没有放寒假的概念。学习的事情家里人都帮不上她,也只能从生活上和精神上多关心关心。

    过了几天。

    斌斌从京城乘火车抵达了省城,方唯和孙道人去车站接他,回家的路上斌斌一直说个不停。

    这孩子到了大学的成绩依然很好,年年都拿奖学金,这个学期还成为了学生会的干部。

    有些事情孙道人听不懂,但并不妨碍他很开心。总之,孩子有出息,不管是父母还是孙道人,都很开心。

    “斌斌,你现在最想吃啥?”

    “我啊,现在最想吃玉楼东的肘子。”

    方唯记住了儿子的心愿,晚上一家人就去了玉楼东,美美的吃了一顿。

    斌斌吃完饭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要说饮食,他还是最喜欢家乡的味道。

    翌日。

    方唯去了公司,和蔡桐等人商量今年的分红方案。

    “我的意见,今年的收益虽然略有下滑,但总体的情况还是不错的。所以分红应该有所增加,就按照每人3200元的标准执行吧。”

    方唯提出了分红方案,大家都没有意见。

    分红方案在董事会会议上获得了通过,公司随即把分红款打给了瑶岭合作社、田炳义合作社以及瑶寨。

    然后再由各单位分到社员们的手上。

    方唯和盘莲花在省城没法领钱,不过也没事,合作社的财务部门会帮他们保管,等他们回去之后就会交到他们的手上。

    反正家里也不缺这点钱,方唯和盘莲花在省城开始了大采购,年货准备的可充足了。

    两口子在羊城买的新衣服新鞋子也带来了一些过来,给小洁和阿姐的东西都带齐了,他俩加上孙道人和斌斌的新衣服新鞋子,只带了一套。

    大年夜。

    方平和田桂花两口子来到了方唯的院子,两家人在一起吃了团年饭,比往年都热闹。

    “唉!我这个闺女白养了,这么些年都见不着人影子,过年都不回来。”

    田桂花看着三弟一家四口团聚在一起,就忍不住想起了婷婷。

    婷婷自从在京城上班之后,就几乎没有回来过,每次问她都说工作忙走不开,要不就是没有假期。

    这让田桂花很不开心。

    方唯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只能含混的回应了一句。

    “吃饭还堵不住你的嘴!女儿工作忙离得远,不是还有儿子在身边吗?”

    方平觉得大过年的说这些不好,便连忙打断了自己的婆娘。

    实际上他也没说错,往年不回去都是在儿子家里过年,前两天涛涛还喊他们去家里过年呢。这不因为是方唯一家来了,所以才没去。

    涛涛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和婆娘一起陪岳父岳母过年,方平他们其实并不孤单。

    田桂花也觉得大过年的说这些不好,便不再提这事儿了。

    第二天。

    涛涛带着小雅还有孩子来给小叔拜年,盘莲花提前准备好了压岁钱,还留他们在家里吃了午饭。

    方唯一大早就接到了婷婷的拜年电话,因为是大年初一,他就没说什么,打算等回头说一下婷婷,不能因为工作而长期忽视父母的感受。

    当然,他只会说一次,对方听不听他都不会再吱声。

    在省城开开心心过了个年,小洁这些天虽然还在用功学习,看得出来她其实还是蛮开心的。

    等过了初五,小洁就开始回学校上课,其实也就是为了高考冲刺。

    方唯和盘莲花还有孙道人便一起返回了村里,阿姐依然是留在省城照顾小洁。

    年后开始上班,方唯的办公室便人来人往。

    前进乡模式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其他几个乡也想和公司进行合作,说白了就是想把土地整体租赁给瑶岭农业。

    方唯的态度是可以谈,但具体落实恐怕要到春播之后了。

    换言之,这一季他并不想再扩大规模。毕竟阳山县那边的20万亩农田还没有理顺,要是再继续扩张,他真的很担心公司会“消化不良”。

    阳山县突然就成为了公司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加上阳山农场,一共拥有土地28万亩,比新林县拥有的土地还要多。

    “蔡总,你觉得派谁去阳山县坐镇比较合适?”

    方唯打算派人专门负责阳山那边的生产,他打电话给蔡桐,询问对方的意见。

    “支书,我觉得赵金生最合适。老赵常年在生产一线工作,农业生产经验很丰富,而且他职位刚好,农业生产部的副部长坐镇阳山,大家也服气。”

    蔡桐建议派赵金生去阳山县,主管28万亩农田的生产。

    方唯觉得这个提议不错,放下电话之后,就和赵金生谈了一下。赵金生表示服从公司的安排,他有信心在阳山干得更好。

    至于新林县这边,公司重新派了一个农业生产部的副部长过来,常年在瑶岭乡坐镇,负责具体的生产管理工作。

    方唯是公司董事长,一般不会插手具体的事务,没这么个人还真不行。

    二月中旬。

    瑶岭农业在新林县召开了董事会会议,审议成立两个分公司的议案。

    “方董事长,我不同意成立分公司。随着咱们的业务范围扩大,以后咱们可能在很多县都有农田,难道每个县都成立一个分公司?”

    议案是蔡桐提出来的,但遭到了副总的强烈反对。

    他认为这种管理架构效率不高,而且还会增大经营成本,得不偿失。

    “那你觉得怎么办比较好?”

    方唯其实也认为每个县设立一个分公司没有必要,当做一个生产基地即可。

    听到副总的反对意见,他便问对方,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案。

    “最多一个地级市成立一个分公司,要不然直接是公司的农业生产部垂直管理也行。”

    副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方唯不禁点了点头。

    “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要成立太多的分公司,还是垂直管理比较好。以后每个县算作一个生产基地,统一归农业生产部管理。”

    方唯一锤定音,确定了这个方案。

    蔡桐等人就不再说什么,接下来他会负责落实,尽量不要出什么问题。

    很快,阳山生产基地成立,包括了公司租赁的土地以及阳山农场。赵金生任农业生产部的副部长兼任阳山生产基地管委会主任。

    郭芳任农业生产部的副部长兼任新林生产基地管委会主任。

    这两人在公司里主抓农业生产,地位待遇都和公司高管一样,分量很重。

    “蔡总,最近新凯奇有没有新的动作?”

    方唯一般情况下都是和蔡桐打交道,有时候也和副总打交道,很少直接和各部门的负责人直接打交道。

    这是尊重蔡桐的这个总经理的表现,要是他处处插手,还要总经理干什么?

    但有一点,公司的统计部门和审计部门直接归方唯管。

    至于所谓的财权和人事权倒不打紧,因为按照公司的制度,有些事必须要由他这个董事长批准了才可以执行。

    新凯奇的动向有专门部门和人员盯着,问蔡桐就对了。

    “新凯奇最近没什么动作,他们的新品玉米种子销售情况不尽如人意,好像对方把主要精力都放到了市场营销上面。”

    蔡桐果然很清楚新凯奇的动向,马上向方唯作了汇报。

    “嗯,我知道了,你们继续盯着,有什么问题及时告诉我。”

    方唯随即挂了电话,然后继续处理处理公务。

    得益于这几年通讯事业的发展,装电话比以前容易了一些。至于费用都不用考虑,瑶岭农业不差这点钱。

    现在公司高管和各部门都有电话,方唯的几套房子也都装了电话,和外界联系很方便。

    所以处理完手头上的事情,他就回到了家里,打算歇一会。

    泡了一壶茶,难得有这么清净的时刻,完全放空了自己。上一个危机刚刚过去,下一个危机却又悄然浮现。

    关于公司给他的提成,如今有成为定时炸弹的可能。

    在农村几乎没什么秘密,方唯从公司拿高额提成的事情传了出去,有些眼红的人又开始四处些举报信。

    他记得前世有很多人怀念80年代,但实际上这个年代正处于新老观念冲突最厉害的时期。

    都说要搞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究竟该怎么搞却存在很多分歧。就像方唯从公司拿了育种权益的高额提成,就有人说他侵害了集体的利益。

    实际上这件事他一直都是被动的,但现在有人向他开炮,他反而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

    搞活经济不是一句空话,没有完善的奖惩制度,怎么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说法?

    说实话,现在允许土地流转,种粮大户就会应运而生。他要是自己单干,租赁一些土地,在金手指的加持下肯定比现在还赚得多。

    至于侵害集体利益就更可笑了,方唯可没有把瑶岭农业变成自己私产的打算。

    他可是比别人多一世的记忆,日后多少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摇身一变都变成了私营企业。

    所以对于所谓的举报,他并不担心,只是觉得心累。

    “咦?三哥,你这么早就回来了?”

    正当他神游天外的时候,盘莲花突然从外面走了进来。

    一向不爱在家里偷懒的男人,居然在家里喝茶发呆,这让她2感到很惊讶。

    “嗯,回来歇会儿。对了,你怎么也早退了?”

    “什么早退,我回来找个东西,下午要用。”

    盘莲花可不是回家躲清静来的,她之前有一个小竹器的设计图在家里,现在派上了用场,她的找出来才行。

    方唯点点头,盘莲花就进屋开始翻箱倒柜。(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706/128419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