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极度恐菌 > 第313章 142

第313章 142


第313章  14.2%

    羞诗炖的混乱持续了整整两天才平息下来,但乱与不乱已经和欧扬没什么关系了,远离城市回到华佗号,外界的纷扰就像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一般,半点影响不到欧扬。

    一切回归正轨,欧扬继续枯燥而又单调的工作,但他乐此不疲,很享受这种安宁和平静。

    疫区里那种飘摇不定的日子他早就过够了,如今也算返璞归真。

    几天后的一早晨,欧扬刚起床就接到通知:马上到指定舱室集合,抽血体检。

    通知的最后温馨提示:不要吃东西,以免影响结果。

    欧扬立刻拉起朱一鸣:“走走走,快走!”

    朱一鸣懒洋洋地抓抓头:“那么急干什么?”

    “早查完早吃饭!”欧扬的理由真诚而又朴实。

    然而两个赶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抢在前面。

    欧扬很快发现不对,怎么来的都是免疫人员?

    目光一扫,立刻找到江雨薇熟悉的身影:“哎哎,薇姐!”

    江雨薇笑着凑过来:“你们俩挺快啊!”

    朱一鸣脱口而出:“这小子想你了呗?自己不睡也不让别人睡,非拉着我一起过来!”

    欧扬假装没听到:“薇姐,就咱们这些人体检?不免疫的不用?”

    “对!”江雨薇点头。

    证实了心中的答案,欧扬虽然有些迷惑,但也没多想,只当是研究组打算寻找免疫者的共同点。

    检查的项目也很简单,先抽血,再验尿,然后是外科内科,各种常规项目。

    船上一共也就几十个免疫人员,没多一会儿就完事了,压根儿没影响早饭。

    饭后,欧扬和朱一鸣正准备换上防护服,忽然听到一声悠长而又响亮的汽笛声。

    没多一会儿,一艘特种运输船停在不远处的海面上,与华佗号的直线距离不过几十米。

    华佗号的日常消耗全靠特种运输船补给,相似的场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复一次,欧扬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然而今天的情况确实有些特殊,过了一会儿,华佗号突然开动,慢慢驶向海岸。

    不仅如此,欧扬等人再次接到通知:日常工作暂时停止,所有人原地待命!

    很快,华佗号靠岸,不远处就是废弃的营地。

    接着陆维出面召集所有免疫人员上岸,先把营地巡查一遍,确定没有问题后重新建立外围防线。

    一切准备就绪后,将船上的所有感染者转移至营地中隔离。

    为防止意外,这项工作只能由免疫人员执行。

    左区的感染者倒没什么,只有少数恰好发病的人员需要控制中转,其他人都是自行下船。

    右区的感染者就麻烦了,必须先把人制服,套上束缚衣后再从船上抬下来。

    如果使用麻醉药,这一过程无疑会简单得多,可周济民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在转运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任何麻醉药品。

    没办法,大伙只能靠体力压制目标,再一个个送到岸上。

    折腾了整整一个上午,才把隔离区空出来,饭后再对隔离区进行一次全面消毒,搞了一次不留任何死角的彻底清扫。

    接下来的操作就更让人看不懂了,居然从特种运输船上送过来一批预制成型的钢板、塑料板、钢化玻璃什么的,全都摞在华佗号船尾的停机坪上。

    一大堆看起来就特别高档的门窗玻璃,看得欧扬眼睛都直了。

    这到底是想干嘛?

    当天晚些时候,另一艘船赶到,送来一批专业人员,他们顾不上休息,立刻进入隔离区,对左右两个区进行颠覆性的改造!

    未隔离的舱室隔开了,未封闭的区域封闭了。

    不只是隔离区,其他舱室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造。

    欧扬更迷糊了,这个时候爆改华佗号是什么意思?还特意把感染者挪到岸上,有意义吗?

    改造的速度比想象中更快,专业人员二十四小时连轴转,只用了两天就完成所有工作。

    再次进入隔离区,欧扬差点闪花了眼。

    改造完成的隔离区再也看不到从前的影子,地面一尘不染,灯光柔和明亮。

    干净、整洁、温馨,甚至给人一种置身于外星飞船的感觉。

    次日,上岸的感染者正式迁回隔离区。

    与此前不同,每个感染者都有独立的房间,关上门后,就是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小空间,吃喝拉撒都在房内。

    右区就算了,本来就和监牢没什么区别;左区却不一样,那里原本像个小型社区,如今却被分隔成蚂蚁窝一样的小空间,很多人都觉得不适应。

    不过没关系,舰方与左区中的感染者逐一进行深入交流,两天后,另一艘医疗船赶到,一些感染者转走,另一些感染者住进左区,两个区的感染者加在一起,足有一百大几十人!

    周济民原本只想进行一组十人的小型实验,可上面得知他的计划之后,立刻决定加大实验规模。

    周济民求之不得,自然不会有任何异议。

    在此期间,还有一艘船送来大批医疗器材和药品。

    欧扬再迟钝,也知道华佗号正在做某种准备,即将有大动作。

    可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变化来的如此之快!

    半小时后,实验正式开始。

    直到这个时候,欧扬才知道华佗号即将进行干细胞的基因重组移植实验。

    他连说好家伙,居然能想出这种办法!

    周济民亲自带队,为所有轻度感染者注射动员剂,并且安排专人监测注射后的数据变化。

    和从前一样,重度感染者才是重点。

    重度感染者的身体已经开始菌化,体内生长着大量菌丝,制服他们不难,难的是如何注射药品,注射后能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费了一番力气直到午夜才完成第一阶段的注射。

    就连欧扬都有种筋疲力尽的感觉,其他人就更不用提了,朱一鸣返回宿舍后,二话不说倒头就睡。

    他们还不知道,船上以周济民为首的一批普通人,也在同一时间注射动员剂,他们都是普通组的参验人员。

    几天后,普通组达到分离干细胞的标准,开始抽取干细胞,进入逆转录阶段。

    轻度感染者的情况却不理想,不得不加大剂量,补充注射一次。

    重度感染者就不必说了,几乎就是毫无用处,分析认为,就算加大剂量,也达不到抽取干细胞的最低标准。

    唯一的办法就是骨髓穿刺!

    说干就干,周济民马上安排下去,包括欧扬在内的几个免疫人员,将一个重度感染者制服之后,固定在定制的座椅之中,然后由医护人员打孔抽取。

    结果发现,重度感染者也得分成两个群体,一是丧失意识不久,菌化程度不高,还能从骨髓中提取足够的干细胞;二是病入膏肓,连骨髓都长出菌丝,无法提取干细胞。

    后一种情况只能放弃,前一种情况则是一路绿灯,优先进行逆转录实验。

    除去以上两种情况之外,隔离区里还有几个特殊的感染者,轻重都有。

    他们既不需要注射动员剂,也不需要骨髓穿刺,而是从一开始就进行化疗,摧毁自身的免疫力。

    没错,这几个感染者与免疫者配型成功,即将移植来自免疫者的干细胞!

    欧扬觉得这一步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患者的的身体已经被幻肺菌搅得天翻地覆,已经没什么免疫力可言。

    当然了,这只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罢了。

    到了这一步,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包括欧扬在内的免疫人员陡然轻松许多。

    实验重心转移到研究部门,研究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二十四小时连轴转,对干细胞进行各种分离处理,最后再利用病毒,将那段特殊的基因嵌入干细胞。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胜利的钥匙就掌握在你们的手里!”徐毅给予研究人员高度评价。

    异体移植最先开始,两重一轻三个感染者,先后注射来自其他免疫者的干细胞。

    “可惜,没找到和欧扬配型一致的感染者。”周济民遗憾万分。

    “已经可以了。”徐毅说,“这么短的时间,能找到三个就已经很不错了!”

    为寻找这几个感染者,上面进行了大范围的寻找,不仅在同胞里找,还请米宫帮忙寻找合适的感染者。

    可异体配型的几率太低了,茫茫人海,上哪里去找合适的?

    无奈,最终只能放低条件,先找免疫者,再在免疫人员的直系亲属中寻找感染者。

    换个思路,脑洞大开,果然效果非凡,很快就找到合适的人选。

    虽然和最初的计划不大一样,但异体移植原本也只是想多搞一点研究资料。

    开玩笑呢,疫情之下,免疫者可以记录配型,感染者上哪儿记录去?

    这样的研究虽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但实际应用的可能性低得令人发指!

    几天后,自体移植开始。

    不分重症轻症,谁的干细胞培养完成,就为谁移植。

    随着移植数量不断增多,欧扬等人也随之忙碌起来,喂水喂药,详细记录感染者的情况。

    朱一鸣忍不住感慨:“照顾亲爹亲妈,也就这个水平了!”

    “瞅你那点出息!”欧扬斜了他一眼,继续给下一个感染者喂食。

    今时不同往日,就连喂食都麻烦得多。

    为确保安全,两个人进入隔离区后,必须全程穿着全套防护装备,再不舒服也不准脱下来。

    食品也都是经过特殊加工。

    就这样日复一日,三周后,周济民宣布第一批感染者移植成功!

    一共三个人,都是轻症。

    但移植成功只是第一步,到底获没获得免疫能力还得继续观察。

    此后的一段时间,每天都有人成功出舱,但他们没留在华佗号,而是转移到另一艘船上继续观察。

    空出来的舱室,很快又住进新的感染者,各项实验步骤再走一遍。

    整整一个月后,研究组终于得出第一个结论:重度感染者干细胞异体移植未获得免疫力!

    但这异体移植的重度感染者只有一个,又没有更多实验对象,因此这一结果并不具备权威性。

    自体移植的重度感染者,病情同样没能得到缓解。

    周济民终于可以确认,干细胞移植对重度感染者无效!

    无疑,这个非常令人失望的消息,意味着所有重度感染者都不可能得到救治。

    欧扬一个劲地在心里小声蛐蛐:重度感染者是那么好治的吗?研究这个纯属浪费资源!

    也就是他这种外行才会有这种想法。

    就算实验成功,也不可能用这项技术拯救重度感染者。

    无它,数量太多又不配合,根本顾不过来,只有某些特殊人物才有可能得到特殊照顾。

    轻度感染者的实验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大部分人的病情仍在加重。

    检测发现,虽然干细胞移植成功,但那段基因并没有随之扩散全身,而是只存在于干细胞,以及部分血细胞里。

    周济民如丧考妣。

    人体的细胞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次细胞周期大约为120~200天左右,大约每6~7年全部更新一次。

    即便移植成功,也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让这段基因扩散到全身。

    感染者根本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至此,已经可以宣布实验失败。

    不甘心地周济民从感染者身上提取相应的细胞,与幻肺菌放在一起,结果发现幻肺菌并没有受到抑制的迹象。

    用免疫者身上提取的细胞做这项实验,也是同样的结果。

    周济民人都麻了,但他很快意识到自己走进了误区,更换思路,提取免疫细胞进行同样的实验。

    这一次终于有了新的进展,免疫人员的免疫细胞确实对幻肺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他立刻调整实验思路,放弃干细胞移植,转而用技术手段,将基因片段优先植入免疫系统。

    新技术对重度感染依旧无效,对轻度感染的效果也不理想,只有不到百分之十五的轻度感染者病情得到抑制,还都是刚刚感染不久那种。

    其余的百分之八十五依旧如故。

    虽然依旧说不上成功,但百分之十四点二的成功率已经是无与伦比的巨大进步,在人类对抗幻肺菌的征程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776/128431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