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末日:人类缩小100倍 > 第198章 脚手架

第198章 脚手架


陆雨宁开口说道:“不过这其中的关键是沟通问题”

    这个比较好理解,实际战斗的时候,热气球应该距离地面至少三米以上,不然自身的安全性很难保障。

    所以陆空协同要实现快速沟通比较有难度。

    这其中的关键人物肯定是张馨月了。

    而张馨月要在热气球中负责侦查工作。

    “所以沟通是单向的,想要做到协同行动,必须要空中能力配合地面行动才行,所以地面队伍要有个靠谱的指挥才行”

    陆雨宁整理了下思路开口说道。

    他说到这里,人选其实已经基本可以确定了,作为退伍人员的陈洪是最适合这个指挥工作的。

    如果是小队作战,陆雨宁倒是也能胜任,不过若真说到行军打仗,陈洪才是专业的。

    “陈哥的能力也是地面部队的安全保障,可以说是最合适的人选”

    陈洪此时也在会议室中,看到陆雨宁投来的目光挠挠头道:“好吧,虽然我更想用异能大杀四方”

    陆雨宁笑道:“你可以把这这移动堡垒当成你的移动掩体”

    陈洪眼神亮了亮:“有道理,反正这东西也需要人推的,我的能力刚好比较合适做这个,我可以边推着装甲堡垒,边观察指挥!”

    陆雨宁点点头,最后说道:“目前计划就这样吧,很多细节说了也没什么用,要把东西做出来再说。”

    最后将目前的事项又总结了一下,陆雨宁结束了这场会议。

    热气球的制作正式开始了。

    热气球的原理其实是依赖空气的浮力,而产生浮力的原因则是气球内部的空气遇热膨胀,导致内外密度差。

    当浮力超过热气球自身的重量,自然就会上升。

    所以热气球的材料很重要,要求就是密度要小,还有一点则是必须要有阻燃能力。

    热气球的制作通常都会在气球顶部加上阻燃物。

    这个其实也是他们的制作难点。

    显然他们是没有阻燃剂的,那就必须要有合适的材料才行。

    能想到的就只有金属制品了,不过加了金属,热气球本身就会超重。

    所以这才是李文刚异能的关键。

    如果没有他在,这东西以他们能现在的材料和能力很难实现。

    至于热气球的材料,陆雨宁和张慕言以及张馨月讨论了一下。

    主体气球部分,正常来说是要用纸来做的,这也是孔明灯的制作材料。

    不过他们现在没有多少纸可以用,所以就只能用塑料来代替。

    气球的主体要用轻质的木质材料做灯架,然后再用塑料薄膜来做灯罩。

    热源可以先试下能不能用铝,如果可以的话,步骤就简单了不少,而且有些防风能力。

    最后在气球受热最大的地方加一层铝箔。

    下方的吊篮就比较简单了,选些材质轻的材料就行。

    最终再对热气球整体进行减重,达到可起飞的重量就可以。

    这热气球体积不小,以陆雨宁的能力还不能直接做出来,而且气球部分材料不同,即使他能力足够也没办法将两种材料直接融合重组。

    要把材料处理好再想办法拼接到一起才行,所以还需要先弄个工程脚手架出来。

    按照设计,整个热气球的体积至少是  40cm  x  20cm大小。

    这是什么概念,差不多是目前人类身高的20多倍。

    差不多是正常视角下的一栋10层楼高,工程难度可想而知。

    而用来建筑的脚手架体积就更大了,所想要一次性将这脚手架做出来,陆雨宁也做不到。

    这部分工作就只能他将材料处理好再通过人力搭建起来,建设的主力则是陈洪和李文刚的能力。

    不过好在他们现在人比较多,虽然非异能者能产生的生产力有限,不过如果有人替他们处理好材料,还是能起很大作用的。

    李文刚能力的重要性也渐渐凸显了出来,不管是一些设备的操控还是材料减重,都需要他来处理。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他的能力并不是持续状态改变。

    不能像张慕言或者张倩的能力一样,可以长久保持在某种状态上。

    所以很多情况下,还是需要李文刚亲力亲为,这点还是蛮可惜的,所以李文刚也成了基地建设的大红人。

    分部那边也基本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全力参与到这热气球的建设中。

    建设地点则是放在了分部附近,主要原因是之前分部这边已经有稳定的夜间照明了。

    上次陆雨宁将那台小电机交给分部来处理后,他们居然真的将那枚小灯泡点亮了。

    这让陆雨宁惊喜不已,当时他也只是随意的一个决定,没想到居然真的可以发电。

    虽然目前产生的电力只能支持将一个低功率的小LED灯点亮,不过,这对他们来说已经相当重要了。

    虽然他们也可以通过松油灯来提供照明,不过松油并不好制作,而且消耗量很大。

    他们好多武器还要依赖松油,所以用来照明实在有些浪费。

    有了这真正意义上的夜间照明,他们终于告别了夜间无法工作的痛点。

    不过这套简单的小型发电系统,必须要依赖支流的水能,通过水车的带动,和齿轮比将转速放大,从而通过电机逆向发电。

    虽然陆雨宁很想将这套系统搬回去,不过这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而且这水车的制造并不容易,之所以分部可以建设成功,主要原因其实在于支流的位置更适合建设。

    如果想在总部旁边的主河道上建一个这样的水车,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综合考虑下来,陆雨宁还是决定暂时将这套设施放在这里,毕竟分部的人也为这东西费了不少心思。

    后续有可能,或许可以把这电机拆开来,用里面的材料做一些小型发电机出来,反正发电原理是一样的,而且陆雨宁现在也可以操控金属,这样可以放到将来设想的交通工具上。

    总之这热气球的脚手架就放到分部这边,而分部的人也是建设的主力,这群人现在已经配合的比较默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还是比较高的,毕竟可以亲手参与建设这种跨世纪的设施,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这脚手架的搭建还需要一段时间,暂时交给分部来建设就可以,而陆雨宁则是抽时间准备把分部的御寒衣服也做出来。

    毕竟总不能让大伙挨着寒风在夜间工作,现在夜间已经非常低,感冒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790/128443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