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662章 斩草除根

第662章 斩草除根


李逸从天子手中,拿到了让秦王总领中外诸军的敕旨,告辞后便往临湖殿而去。

    一路上,秦王府侍卫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雄纠纠,气昂昂。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兴奋,大事已成,他们都知道接下来的回报会有多丰厚。

    临湖殿就在海池边,

    李世民站在殿门口亲自迎接李逸。

    “大王,陛下诏敕,令中外诸军并受秦王处分。”李逸举起皇帝诏敕,朗声说道。

    李世民满面红光,挽着李逸的手大步迈入殿中。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一众秦王府谋臣武将,纷纷围了过来。

    “请无逸宣读圣人诏令!”

    李逸走到上首,面南而立,高举着诏令道:“此诏令乃是由中书令封德彝草诏、中书令杨恭仁附署,侍中陈叔达和某一并审议,通过后呈陛下画可,然后交由尚书省左仆射裴寂、右仆射萧瑀签署发出的正式诏令,

    请秦王接诏!”

    李世民上前,“臣李世民接诏!”

    “乾道统天,文明於是驭历;大宝曰位,宸极所以居尊···”

    这道诏令虽是封德彝在龙舟上临时拟就,但却彰显其文笔了得,几乎是一气而就,不加修改。

    房玄龄杜如晦等一干秦王府文武,也一个个肃立两旁,认真聆听诏令。

    “秦王世民,久叶祥符,夙彰奇表,天纵神武,智韫机深。

    自云雷缔构,霸业伊始,义旗之举,首创成规,京邑克平,莫非其力。

    乃皇极已建,天步犹艰,内发谋猷,外清氛祲。英图冠世,妙算穷神,伐暴除凶,无思不服。

    薛举负西戎之众,武周引北狄之后······”

    封德彝在诏令中历数李世民的功绩,一桩桩一件件如数家珍,李唐天下,说的好像完全是李世民一个人打下来的。

    “格功穹苍,德孚宇宙,雄才宏略,振莫摸俦,造我大唐,系其是赖。

    既而居中作相,任隆列辟,百揆时总,三阶以平。

    ······

    令中外诸军并受秦王处分,

    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秦王处决,然后闻春!”

    当李逸宣读到这的时候,

    殿中已经响起一片欢呼之声。

    成了,

    真正的成了。

    他们不仅以八百勇士,潜入宫中,控制皇帝、太子和齐王,还顺利的控制了皇城中枢,让皇帝和宰相们,颁下了这道交接权力的诏书。

    对于李世民这样功高望重的名王,

    发动一场宫变并不是太难,

    但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内控制局势,甚至是顺利的交接中枢权力,那才是最难的。

    而现在,

    每一步虽都如履薄冰,

    却全都顺利通过,并且都是最小代价取得了最好的结果。

    而如果当初李世民在代北起兵,或是在洛阳起兵,都只会被定性为叛乱,皇帝尚在,一道诏令,天下兵马勤王讨逆,

    哪怕李世民打赢了,

    但代价也会十分惨痛。

    而现在,

    长安城的几十万军民,一夜醒来,甚至还什么都不知道,

    这大唐帝国最高权力,已经平稳的交接了。

    这场最高权力的交接,死伤的人只有几十人而已。

    有了这道诏令,

    京师长安,已经彻底拿下了。

    而以李世民的军功、威望,地方上也不会有什么阻碍,谁敢站起来反对?

    更何况,皇帝不久前还刚下诏,召几大都督进京。

    亲太子的泾州都督李艺、凉州都督李幼良,还有扬州大都督李孝恭和他兄弟检校荆州大都督李瑰等,都被召回了京城,

    这倒是替李世民省了许多麻烦。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当李逸宣读完诏令,把诏敕递给李世民时,李世民的手一直在颤抖着。

    这位战场上战无胜的大将军王,终于如愿所偿。

    “谢谢你,无逸。”李世民对李逸点头,眼中居然还闪着泪花。

    李逸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陛下召大王前去相见。”

    李世民收好诏书,挽起李逸的手,“说实话,此刻我不知该如何去面对陛下。”

    殿中都是自己人,李世民也就没那么见外。

    长孙无忌红着脸道:“大王,木已成舟,如今咱们成功了,还有何不知面对的。要我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趁胜追击,斩草除根,不留隐患。

    建成、元吉现在就在临湖殿后院,此二人绝不能留,当立即诛杀,永绝后患!”

    侯君集仗着昨夜功劳大,也是嗓门大了起来,“对,斩草除根,不留后患,不仅要诛杀建成、元吉二凶,东宫、齐王府那些人,也不能放过,郑善果、薛万彻、李艺、李瑗、李幼良、李安俨、冯立、谢叔方、唐临····这些宫府党羽,全都得清除,”

    长孙无忌与侯君集喊的凶,

    但他们的话,却也得不到殿中不少人的支持。

    今日虽事成,

    可大家也都是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如果今日败的是他们,那他们都得掉脑袋,妻女还得被没入教坊和掖庭为奴。

    为了以防万一,他们都想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李世民拉着李逸坐下,

    “无逸,今日,你是首功。”

    “现在局面,你说该怎么办?”

    这个怎么办,首先还是如何处置李建成和元吉,特别是太子。

    其实看李世民没在玄武门内直接把建成杀了,而是擒回来关在临湖殿后院,就能看的出李世民的一些心思。

    今日虽是造反,是宫廷兵变,

    但李世民还是想要名,

    不想背负弑兄夺位之名。

    但心中肯定也还有一些顾虑,怕有后患。

    历史上的玄武宫之变,是在三年之后,那时斗争更加激烈,李世民和建成元吉明刀暗箭的交锋了许多次,双方各使招数,

    什么毒酒、刺客,甚至是安排烈马等,都是想置李世民于死地。

    宫变那天,更是蹀血玄武门,几千人玄武门前对砍,李世民的秦王府也被攻打,差点被攻破,

    死伤众多。

    那天情况,李世民也顾不得留余地,见面就是生死相搏,建成被射杀,元吉被刺死,流了太多血。

    最后李世民不得不把建成和元吉的一众儿子们,也全给杀了。

    但今天,

    情况要好得多。

    做为今天成功的首谋功臣,李世民现在对李逸既感激又信任,他想听李逸的意见。

    “我能理解长孙公和侯将军他们斩草除根的想法,今天的胜利看似轻松,但也是来之不易,大家也是铤而走险如履薄冰,

    是拼上了身家性命的,

    如今成功了,当然不愿意再给对方翻盘的机会。”

    李世民静静听着,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也都望着他。

    “可是,”

    李逸话头一转。

    “如果大王担心局势难控,那就宁背负骂名也要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如果大王有自信能掌控局势,那就没必要斩草除根大清洗,引发动荡,先赦免以后调整便可,这样动荡会最小。”

    李逸直白的道:”臣觉得大王完全能够掌控局面,根本不用担心还会再有什么反复,建成、元吉,用不着杀,皆废为庶人,先在京师圈禁几年,

    将来贬到交趾、南中监视居住,根本翻不起什么浪来。”

    杀建成、元吉,是防止这些人再翻盘,但李逸认为,他们根本没那个本事。

    建成在如今李渊这么保他的情况下,他都败了,难道他以后用一个废太子的名头,就能号令天下反叛李世民?

    李渊都没那个本事。

    历史上,李渊被迫让位,可还做了九年太上皇。

    也就李世民即位之初,李孝常李幼良李艺李瑗等人谋划过造反,也是被三两下就平定了。

    历史上那次,李世民当时是情非得已,战场上容不得留情,可现在建成、元吉都成了俘虏。

    李世民听了李逸的话,

    认真思虑着。

    一个被废为庶人的太子,还能威胁到他吗?

    今日过后,

    自然是建成被废黜,他被册立为太子,

    能宫变夺位,且威望巨大的新太子,会怕一个废太子?

    最重要的是,李世民清楚,就算暂时他不会称帝,但皇帝已经不再是真正执掌天下的皇帝了。

    没必要背负弑兄杀弟的万世骂名。

    心中一股豪迈之情升起,李世民哈哈大笑,终于不再纠结,“无逸说的对,

    建成是太子时我尚不惧,他被废为庶人,我还何惧之有?”

    魏征也趁机劝谏,希望李世民能够海纳百川,包容天下,不要对东宫、齐王党羽清洗追究,“大王是要开创万世之基业的圣王,岂能无容人之量?

    郑善果、王珪、薛万彻、李安俨等人,过去是宫府党羽,但只要大王能够不计前嫌,他们自然也能成为大王的助力。”

    李世民问李逸,“真的一点不追究吗,建成有今日,少不得宫府僚属从中挑拨离间。”

    “大王,我以为当请陛下诏赦天下,凶逆之罪,止于建成、元吉,废黜他们为庶人,至于其余党羽,

    当统统不计前嫌,全部赦免不究,如此才能够最快的安定下来,免的有些人惶惶不安,然后狗急跳墙,生出乱子来。”

    “大王,过去您是秦王,是天策上将是尚书令,但如今,你将是大唐的太子,即将执掌整个天下,

    与过去完全不同了,以前王珪他们是东宫官是对手,但以后王珪他们只是大唐官,是大王之臣属!”

    李世民在殿中踱步,

    转了有十几圈后,拉起李逸,“无逸你陪我去面见圣人。”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792/1283966.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