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659章 李逸奉天子敕令

第659章 李逸奉天子敕令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李逸在魏征的催促下,吃完早餐,去往府里的大马球场。

    五岁多的小辣椒李淑拉着快四岁的平安郎李琮,远远的看到李逸便喊,“阿耶,”

    李逸看到自家的长子长女,一个牵着只大花猫一个则拖了条小黄狗。那只大花猫挺眼熟的,好像是他以前养的招财。

    “这是招财?”

    小辣椒小步跑过来,抱住李逸大腿,大花猫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看到李逸叫它也只是抬头打量几眼。

    “阿耶,这是小花。”

    这时罗三娘带着几个奴婢跟过来,见状笑着道:“阿郎,这就是以前在罗家堡养的招财,这猫性子野关不住,先前送回御宿乡下了,上次我们回乡下,淑娘就喜欢上它了,天天跟它玩,说来也奇怪,这招财也愿意跟淑娘玩,

    回京时淑娘哭的眼泪哗啦的一定要带它回来,大娘子也只好同意了,淑娘还给招财改了名字···”

    桀骜不驯爱自由的胖虎大将军,没想到也有这样的时候。不过听罗三娘说,李淑非常喜欢这只猫,一小人一大猫倒似成了好朋友。

    “那这只狗子?”

    “平安郎也喜欢招财,可招财却只跟淑娘玩,平安郎就从乡下带了只柴狗崽···”

    李逸伸手去撸招财,招财一副不情愿的样子,不过倒也没拒绝,还算给面子。

    “这大猫除了淑娘谁也不让碰呢,没想到还记得阿郎呢。”三娘笑道。

    “阿耶,你们是要去马球场吗,我们也要骑马,打马球。”李淑抓住李逸的手摇晃着。

    “明天,阿耶今天还有事出门。”

    李淑翘起小嘴,但还是点头,“那可说好了,明天阿耶陪我们骑马。”

    平安郎也雀跃着,“阿耶答应明天陪我们骑马。”

    李逸对罗三娘道:“一会我出门后,府里要闭门,你们也都不要出门,看好孩子们。”

    罗三娘看他认真的样子,虽不知缘由,还是点头应下。

    倒是罗三娘身旁的妾侍独孤氏,反倒是从李逸的神情中,突然联想到了什么。

    李逸把李淑抱起举高高,平安在旁边跳着大声喊,我也要我也要,阿耶举我。

    两个孩子一人举了几次,李逸转身离去。

    独孤氏小跑着上前来,拉住李逸的手,“阿郎,千万小心,你是咱家的主心骨、顶梁柱。”

    “放心吧,没事。”

    李逸和魏征远去,独孤氏怔怔出神。

    罗三娘问她,“怎么了?”

    独孤氏摇摇头,“没什么。”

    她父亲独孤怀恩本是皇帝舅表弟,为朝廷国公、工部尚书,因谋反而被诛,牵连抄家。

    女眷也没为奴隶。

    想起近来与贵妇们往来时听到的一些消息,心中深深不安。

    马球场上,

    此时站着一百骁勇,

    五十人是李逸从代北带回来的精锐边军,都是骑射了得的老兵,其中还有二十五名突厥、契丹、粟特、奚、靺鞨诸部胡人。

    场上另五十人,是李家的家丁护院,也都曾是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都很年轻骁壮,只是有些人带着些残疾,有缺胳膊的,也有少眼睛的,但身上都还有着股杀气。

    五十人披着甲,

    五十人无甲。

    “司空,都准备好了。”刘世彻迎上前。

    “弟兄们都吃过没?”

    “已经饱食一顿了,大白面蒸饼,炖羊肉。”

    马周抬头看天,“太阳就要出来了,今天肯定是个艳阳天。”

    宋义拿来件软甲,“阿郎,这是犀皮制成的软甲,很轻薄,但防御挺好,穿在衣袍里面。”

    李逸也没托大,脱下紫袍,把软甲穿在了里面。

    “弟兄们,一会我们要去做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功高莫过于拥立,事成之后,都少不了大家的富贵。”

    他一挥手,家将陈菱角便带人抬来一个箱子。

    打开,金灿灿一片很耀眼。

    “每人五个金铤,事成之后,每人还有五个。”

    一两一个的小金铤,看着很小,却很值钱,如今长安物价稍稳定,新铸的开元通宝铜钱也较值钱,一斗米价一百文开元。

    这一个小金铤能换八石米,

    五铤,都能在长安城南买块地盖个小院子了。

    事后还有五两,前后十两黄金的赏赐,让马球场上的一百边军、家丁都呼吸急促了几分。

    更何况,

    今日事若成,还是从龙拥立之功。

    李逸带着魏征、马周、刘世彻,率领着这一百打了鸡血般的部下,直接从王府在坊墙上开的门出去。

    此时街鼓声中,

    坊门还没有打开,

    李逸外有五十甲兵开路、殿后,中间有五十家丁护卫。

    街上的武候们看到这支人马,

    暗暗惊讶,却无人来阻拦。

    晨风凉爽,武候们退到街边,“这街鼓刚响,坊门都还没开,代王这么早就出门了?”

    “大人物,自然是日理万机,事务繁重,还能在家睡懒觉啊。”

    “真羡慕啊,代王也才二十几岁吧?”

    “听说代王武德元年才还俗,被秦王征召随军打薛举时才十六,如今短短六年间,却已是位极人臣了。”

    “哎,大丈夫当如是。”

    几名武候站在街边,看着那排场架势,小声的议论着,言语中全是羡慕和崇拜。

    毕竟和长安城中那些含着金汤匙出身的关陇贵族子弟们不同,李逸名满天下,他的出身大家都知道,正因出身底层,他的成就才更让人崇拜。

    李逸经过,

    几名武候全都立正身形,向着李逸行礼。

    李逸在马上对他们微笑点头。

    “代王对我等都如此没架子呢。”

    胜业坊就在皇城东,相距很近,沿着朱雀横街,一行人很快就抵达皇城大门。

    左右卫和左右骁卫、屯营禁军、监门卫等几支人马在此共同驻守。

    李逸带兵抵达,

    当值的将领赶紧迎上前来。

    今日值守朱雀门的还是老熟人,左骁卫大将军、薛国公长孙顺德。

    “长孙公!”

    “李司空。”

    两人一个眼神交流,一切已经尽在不言中。

    “我奉敕入皇城办事。”

    “好。”

    长孙顺德都没要求查看敕令,更没半点怀疑的样子,直接放行,还让李逸带着这一百手下进去。

    “我派一队左骁卫随司空进去,协助办差。”

    “多谢。”

    两人三言两语,就把事谈妥。

    其它几员将校,虽然觉得不妥,可一个是司空兼侍中爵封代郡王,一个是左骁卫大将军爵封薛国公,又是今日朱雀门当值的主官,都不敢站出来阻拦。

    只有一名左监门卫的官员站了出来,“代王,下官能否查看一下敕令,若无敕令,代王带兵入皇城,不合规矩,下官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李逸打量着他,一个年轻的武官,看官袍颜色,也只是七品,这么年轻估计可能是出身于贵族,或者他是元从义军出身。

    “我奉的是陛下密敕!”

    “那请代王在此稍等,我派人去请示。”

    长孙顺德大声喝斥,“我在此当值,你还要请示谁,退下!”

    那人还要辩解,长孙直接一招手,身后站出来数名左骁卫士兵,直接拿着槊杆把那人打倒在地,拖到一边。

    “代王请先入皇城办差,此人我会先绑起来,等候发落。”

    李逸点头,压低声音对他道:“今日皇城,许进不许出,还有劳长孙公了。”

    “放心吧。”长孙顺德道。

    他是秦王妃的族叔父,本来就是亲近秦王,若秦王倒下,他也难逃清算的。

    做为太原元谋功臣,他当初拥立李渊起兵,南下入长安称帝。

    如今,

    他选择拥立秦王。

    和荥阳郑氏支持太子一样,长孙家自然是要支持秦王,联姻的关系,注定了一荣共荣一损共损。

    一队左骁卫士兵,加入李逸队伍,让他的队伍又壮大了。

    进入皇城,李逸带兵先直奔皇城中书外省。

    宰相们的政事堂在门下内省,处于宫城之中。

    但在皇城里,门下和中书两省,也还各有一个外省,有官吏办事。

    中书是朝廷拟诏发令机关,必须第一时间控制印章,不能让他们传出任何影响夺位的诏令。

    李逸带兵走进中书外省,太阳还没出来,

    中书外省的官吏,也大多还没到。

    “奉皇帝敕旨,现在起,皇城百司,皆由某暂时控制。”

    当值的官吏,

    听到李逸的话,大惊失色,都是中枢官吏,哪怕品级不高,也都十分敏感,深知李逸这番话暗含之意。

    带兵控制皇城中枢,

    这是要做什么?

    一名绿袍官员小心的问,“代王,能否查看敕旨?”

    李逸直接道:“等中书令、中书侍郎来了,敕旨会给他们看,你无权查看。”

    “现在起,任何人不得离开,中书省拟的每道诏令、公文,都需要先经我审核。”

    直接留下十名边军十名左骁卫守住中书外省各门,

    李逸便又去了门下外省。

    在这里越发顺利一些,因为他还兼着门下省侍中之职,哪怕从来没来门下省任职办公,

    可这毕竟顶着个侍中衔,

    当陈叔达不在,他这个侍中就是最高长官。

    只是让门下外省官吏们没想到的是,李侍中会是带着甲兵前来。

    中书外省、门下外省,尚书省,然后是左右十二卫衙门、六部衙门、九寺五监等诸衙。

    李逸仅用一百五十人,就把大唐朝廷的中枢给控制住了。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左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左监门大将军樊世兴则负责控制皇城诸门。

    官吏们一早从家中来到皇城上值,进皇城门的时候还一切如常,只是觉得今日皇城门守卫似乎增多了。

    可等到了衙门,才发现衙门里有甲兵守门,堂上都有甲兵,印信都被甲兵接管了。

    这时才知道发生大事了,可进了公廨门,就不许再出去,人不能出,公文、私信也不许出。

    一问,

    那些甲兵只冰冷的回复说代王李逸奉天子敕令,暂时控制皇城百司,所有人不得擅离。

    违者,杀无赦!

    许多老吏都猜测这可能是一场正在发生的兵变,可面对那些披甲按剑持槊的彪悍甲兵,一个个都噤若寒蝉!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792/128396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