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大将军炮
推荐阅读:修行从技能点开始 开局药铺少东家,潜修二十年刀法 极度恐菌 射雕:我靠抽卡成了五绝 遮天:开局圣体,不死道人来偷袭 半岛:我,财阀!绝不潜规则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斗罗之神火轩辕 巫师:从漫威开始的超脱之路 离婚后,我成了东京文豪
“传说,文殊菩萨原来是龙种上尊王佛,他在海里度众生,后来他来到五台山传道,从龙宫借来了清凉石,五台山才变成了清凉山。”
繁峙城头,李逸对几位刘弘从五台山请来的僧人道,这几位都是大寺的管事僧人,负责庄院钱粮这些的。
刘弘亲自跑了一趟山里,向三十二家大寺,挨家挨个登门拜访,提出想借点钱粮,并暂时安置点百姓在他们的寺院、庄田。
可大多数都是各种推脱,只有七家寺院派了人来。
他们都只是送了几车粮食,和一点钱绢。
这点东西,塞牙缝都不够。
“诸位大师,文殊菩萨都能从龙宫借来清凉石,清凉山上的一众寺院,就不能也借我些粮食吗?”
“这也是普渡众生,救世济民啊。”
“我是借,不是向你们劝施募捐,说句实在点的,若是朝廷不能击退突厥,若让颉利可汗夺取了代州忻州,那以后五台山还能再清凉吗?
真当突厥人不会进山抢掠?”
李逸说完,摆了摆手,让马周和刘弘带他们去商议借粮事宜了。
五台山、恒山都有许多寺院,不少寺院规模不小,拥有不少寺产,此时也有不少储粮,李逸找他们借粮,也是无奈之举。
哪怕有霍玉替他去江淮一带采购粮食,可千里迢迢,哪怕有南北大运河的便利,一趟下来也需要很长时间,到了河北,又还得翻越太行山。
一支支兵马,正开拔出城。
李逸的纵深多层次防御体系,得到了众将支持,颉利不来则已,若是来,那绝对是数万大军前来。
万一雁门城没守住,那颉利破了雁门后,更是会全军扑来,那可就是十万以上的大军。
这座繁畤城,虽然北枕滹沱河,建立在南岸的高岗上,但毕竟是座小城。
西望长安,
仍没等来蒲州太子李建成的军令,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自己上了。
城里,
辅兵、工匠,正在劈树锯木,打造砲车。
攻城必起砲,守城同样严重依赖砲。
砲,主要还是人力拉拽的抛石车,七梢重砲,能抛射三百斤的石弹,但需要二三百人拉拽。
也有如弩车一样利用弹力的弹射投石车,也称弩砲,弹射的石弹就要轻不少。
越是大城攻防战,越离不开砲,尤其是重砲。
守城方最大的倚仗就是高大的城墙,而攻城方的云梯、冲车、盾车、壕车等都是对付城墙、壕沟的,
那些攻城器械,往往会披覆生皮牛,一般的箭弩都没什么杀伤力,只能用投石车、重弩车打击。
城内工匠、辅兵正在加紧打造砲车,
而城外也在忙碌着,三座城门外,都在赶工加筑瓮城,并在城门护城壕沟对岸,再修筑一座逻城。
而在那道护城壕沟外,士兵们正在埋设尖木桩。
在距离城墙仅八尺宽处,
一根根腿粗的木桩斜斜的深埋地中,然后上头削尖,高出地面半米,埋设五道。
这些尖土桩也被称为鹿角,
在这五道尖桩之外,士兵们还在担木夯筑土墙。
这道土墙也并不算高,半人高而已,被称为羊马墙。
三丈二尺高的城墙、五排鹿角尖桩,一道半人高的羊马墙,然后是两丈宽一丈五深的护城壕。
如果时间上来的及,
李逸还计划在护城壕沟外,再安排上五排鹿角尖桩、半人高羊马墙,然后再撒上蒺藜,
甚至还可以再挖上许多陷马坑。
不过时间上可能来不及了,突厥人不可能不来。
城周三里,
绕城一周,这么几道防御,其实也挺费时间的,
但现在多流点汗,战时就能少流许多血,
每一道防御工事,都不会是无用功,
敌人需要层层推进,守军就可以利用城墙居高临下杀伤敌人。
也可以出城作战,背倚城池。
刘世让在雁门城,去年颉利率十万人攻城,李大恩坚守了一个多月,如今颉利率更多兵马来攻,刘世让守雁门更是已经守了三个多月。
这既说明李大恩和刘世让都挺擅守,也说明雁门城防御工事很强,
侧面说明了颉利和突厥人是真不擅长攻城。
李逸现在准备了四城五堡一关,颉利更得头疼了。
天越来越炎热了。
都说游牧部族不喜酷热,
李逸也不喜欢,更不喜欢在这种暑热季节打仗,光是披上全甲就能闷一身汗,更别提披甲战斗了。
这个季节,让攻守双方的战斗力都下降了不少。
晚上,
马周来向李逸汇报,说那几家大寺管事僧已经口头答应,愿意出借一批粮食,最少的愿意出八百石,最多的愿意出三千石。
“繁畤境内五台山三十二座大寺,我准备亲自再去拜访一遍,想向司空借三百甲兵,
直接把这里的几千难民,护送进山,分别安置,顺便跟各寺借粮。”
李逸笑着道:“他们不借,你准备派兵动刀吗?”
“应当用不着动刀,三百甲兵,足够让他们清醒和大方。”
“要真有不识时务的呢?”
马周轻笑,“刘司户佐在县衙多年,甚至他爹当年也是繁畤县司户佐,后来率子弟响应圣人,从龙入关,刘司户佐对各寺的情况很了解,
这些寺庙这些年,都有不少案子,有侵占民田的,有放高利的,甚至是伤人、人命官司的,
许多案子被压着不了了之。”
李逸听明白了,
以前嘛,地方县衙跟这些大寺关系很好,特别是涉及到跟一般小民的官司,县里都会维护,不管是收了钱,还是顾及寺院的人脉关系,
一般的事情都是尽量和稀泥,偏向他们的,甚至一些案子,也是直接压着不处理。
但马周现在是摄县令,
他可以再重启这些案子,不是办不了,只是以前不愿意办。
可如今谁不给马周面子,那马周也可以不给他面子。
“你自己把握好尺度,别急。”李逸交待了几句,他向来是对和尚们没太大好感的,尤其是这个时代的寺院,越是大寺,越发的不务正业,一个个富的流油,藏污纳垢。
历史上几次灭佛,可不冤。
“我会把这事办好的,出了事某一力承担。”
李逸任命他代县令之职,哪怕现在是临时的,但这也是个难得的机会,从武安王尉这样的幕僚,到如今的县令,只要他能干出成绩,那就算不能转正,
到时放一个县丞、县尉总是大有机会的。
马周没打算混一段时间,他想要干出成绩来。
“你大胆去干,真有什么事,也是我担着。”李逸笑道。
马周告辞。
李逸低头,继续在纸上画图。
纸上,是抛石车的图纸,但不是传统的人力拉拽或弹射式的,而是配重式抛石车,
这种抛石车可以更节约人力,甚至更精准。
要知道,有的配重式抛石车,历史上甚至能抛射九百多斤的弹体,威力巨大。
李逸现在画的这款,
是吊杆长约十五米,平衡重锤为十吨的,能将二百斤的石弹,抛射约三百米的距离。
这种抛石车不是最大的,但也已经能达到七梢重砲的威力了,但却不需要二三百人牵引。
只需要一个十人左右的班组就能操作。
甚至是他的配重、吊杆、石弹等,都可以采用标准式的,这样就能让射击更精准,而不是二三百人拉拽很难有精准性可言。
这种砲,
中国古代也有。
南宋时,蒙古人军中大名鼎鼎,号称回回砲,据说就是蒙古军中的阿拉伯回回工匠传入。
抛射二百斤石弹,射程三百米,
这玩意性能上甚至已经超越七梢砲了,绝对的大杀器。
不过李逸看着自己的图纸,
一时半会,估计是赶造不出来了。
而且砲需要有一定数量,才能发挥很大的杀伤力,弥补精准不足的弱点,得靠齐射覆盖打击。
还是先造一些小点的先,
李逸重新画图,
那些重砲虽猛,但工匠们以前没造过,估计没个两三个月都造不出来一台。
还是先造小点的,
发射石弹重一百五十斤,射程约二百五十步,
石弹重量少五十斤,射程还增加了几十米。
相比之下,此时的七梢砲,用二百五十人拽,二人定放,放五十步外,石重九十斤。
九十斤石弹,射程五十步,对比一百五十斤石弹,射程二百五十步,确实相差有点大。
一台砲车,还能少用二百多人。
一个配重箱,就能取代二三百人,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发明。
不需要什么精密的零部件,直接就地取材,伐木就能制造,再加上沙、石配重,就能造出这些攻城利器。
李逸提笔又画了一款更小一点的配重投石车,发射六十斤的石弹,射程二百米左右。
在没有火炮的时代,这玩意比起传统的人力拉拽的投石车,那可上了不止一个档次。
颉利可汗,
可以第一个尝尝这种配重式投石车的威力。
这东西傻大粗笨的,也没啥高精密的,会造传统砲车的工匠们,摸索一番,应当也能造出这种新砲。
不能再叫回回砲了,当然也不能叫法兰克式。
李逸看着几张草图,
取名无逸砲,
还是红衣大炮,或是神威炮,或是将军炮,
红衣神威大将军炮?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792/128408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