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543章 劝退

第543章 劝退


繁畤县东二十里,遊越谷口。

    李逸与斯结阿温会面。

    两军隔着二里列阵,双方首领各只带了数骑到中间碰面。

    阿温看到了被带来的儿子乌碎,儿子真的瘦了,都瘦脱形了,最让阿温难以接受的是乌碎被剃了个光头。

    “这是怎么回事?”思结阿温的手指着幼子的头,手都颤抖了。乌碎是他的小儿子,却是阿温认定的继承人。铁勒人跟突厥人差不多,都有幼子守灶的传统,大的儿子们一般较早就分给牛马,让他们分家另过了。

    而小儿子则是一直留在身边,甚至将来继承家业,那些酋长头领,还会让幼子继承自己的酋长头领地位。

    阿温对乌碎可是最喜欢的。

    而草原上铁勒部族可是不剃头的,最早草原上的匈奴人是披发,后来鲜卑人则是索头,扎小辫。北魏立国后,改革汉化,但他们辫发传统,却是在草原上广为流传。

    不过突厥前一任草原霸主柔然人倒是剃头,原因嘛则是他们的祖上,最先是一个奴隶,被鲜卑拓跋部的可汗拓跋力微取名木骨闾,这个木骨闾是个秃头。

    在拓跋力微的孙子拓跋猗卢统治草原的时候,这个秃头因战功赎为骑兵,又因获罪,联合了一百多个罪犯叛逃出了鲜卑部,投靠了纥豆陵部落,这个部落就是后来改姓窦的那个部落,李渊老婆窦穆皇后祖上的部落。

    那位秃头奴隶能征善战,到他儿子时更是部众越来越多,还强过了纥豆陵,就干脆自己成立了一个新部落,因他爹当年也只是奴隶出身,没有尊贵的姓氏,便干脆用木骨闾为部落名,这个部落后来成为柔然的核心部落。

    因为老爹以前是秃头,他的部众们也都跟着大哥剃发,于是柔然诸部,后来也是纷纷剃头,不过有许多人原是鲜卑,或鲜卑小弟,习惯了扎小辫,所以他们就只剃掉头顶,留边上一圈头发扎小辫,或是只剃的留下两个小辫。

    秃头哥的后人社伦东征西讨,建立柔然汗国,被拥为丘豆伐可汗,剃发的传统也是随着柔然汗国在草原各处推广。

    但是,铁勒人哪怕被柔然人几度征服,可他们坚决不剃头。

    他们保留着索头辫发的传统,

    甚至是在柔然人的传统中,男人越勇武,功绩越高,那留的头发越长,扎的辫子也越大越长。

    乌碎被剃了个光头,比以前鲜卑人那种头顶剃光,边上留一点的还要彻底,一根头发没留。

    “天热、乌碎少族长的长辫容易出汗,也没时间清洗打理,长虱子了,太痒,就帮他都剃了。”李逸很淡定的道。

    阿温看着光光的乌碎,心都碎了。

    这么个光头,在他们铁勒部落里,那是奴隶们犯罪后的一种严厉处罚,能让一个男人彻底脸上无光,抬不起头。

    奚、契丹那些家伙,都好歹也跟柔然人一样,只剃头顶,还留下一点头发扎小辫呢。

    怎么能把他最心爱的儿子头发剃光呢。

    “阿温族长,黄金带来了吗,乌碎少族长本来二百五十斤,我只收二百斤,可是给你少收了不少,要是少族长那大辫子还在,都有几斤重呢。”

    阿温没好气的道:“李司空,你的要求太过份了,居然要二百斤黄金赎我儿。”

    “哼。”李逸轻笑,“上次高开道从你那路过,用一千匹好马,换你八百匹一般的马,结果你可还收了人家八百两黄金呢。”

    “怎么,现在你们思结部少族长,不值个三千两黄金?”

    “你们好歹也是十万部众的漠北大部落,铁勒九姓之一呢。”

    阿温望着李逸,心想这高开道贼子果然是早暗中降了唐,否则李逸怎么连这些都这么清楚。

    “我可以把繁畤城给你,

    另外我手里的五千汉人人口,也可以给你,

    你把乌碎和两千被俘的思结部士兵放还,我接了人便立即撤离繁畤城。”

    李逸摇头。

    “阿温族长,你真当我们这是来边市做买卖的,还讨价还价?我的条件早就转告你了,

    你们退出繁畤县,二百斤黄金赎乌碎。

    另外两千思结俘虏,一人换五个被掳的汉人或是一万钱,也可以是两匹马或五头牛,亦或是五十匹绢。

    要交换,那就全都换,我也不接受只换乌碎或是换部落贵族。”

    阿温的脸色很难看。

    “其实阿温族长若不愿意换,那就别勉强。

    你们斯结部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我们早就在乌碎少族长这里见识过了,说句不客气点的话,很一般般。

    我可以率兵轻易的击败你们,收复繁畤城,到时说不定阿温族长,也得成我的俘虏。

    繁畤城和城中被你们掳掠的人口,抢夺的钱帛,自然也通通都是我们的。”

    “回去吧,阿温族长,你可以考虑下是一会就在这里决战,还是你退回繁畤县城,我率军来攻。”

    李逸这般态度,让阿温气急,却又暗自心惊。

    看来李逸很有底气,能够拿下繁畤城了。

    此时,阿温心里全是对颉利可汗的埋怨,为何到现在也没出兵来援。

    李逸能在一天内,先击败高开道,让他投降,又接着歼灭乌碎三千骑,这个实力,确实让阿温忌惮。

    现在李逸越是表现的这么淡定,他越发不敢轻易翻脸。

    “阿温族长莫不是还在等颉利的援兵?

    呵呵,

    我劝阿温族长还是别等了,颉利要真派援兵,这些天早派来了。

    可到现在都没有一兵一卒过来,说明什么?说明颉利正盼着你在繁畤跟我大战一场,甚至还盼着你能主动进攻瓶形寨呢。

    不管你输还是赢,他都不亏。

    你输了,损兵折将,他又没损失,损失的是你铁勒思结部。你赢了,那他更高兴。

    颉利只想坐山观虎斗,甚至巴不得我们两败俱伤才好呢。”

    “你们思结部是铁勒人,又何必替突厥人这么卖命呢?”

    阿温当然也不想。

    谈判就是讨价还价,李逸当然也是愿意通融通融的。

    最后一番商议,

    斯结阿温决定退出繁畤县,并把他们抢掠来的五千人口交给李逸,除此外,再给李逸一千六百两黄金,三千匹马一千头牛,外加一万匹绢布。

    李逸眼看着阿温的脖子青筋突出,满面涨红,完全到了要失控的边缘,也就没再加码。

    他最初开的条件是繁畤县、三千二百两黄金,以及一万被掳汉人,换乌碎和他的两千手下骑兵。

    两千俘虏,要换一万被掳汉人,现在相当于是一千俘虏换回五千汉民。

    剩下的一千,应当值五万匹绢,或是两千匹马,或是五千头牛。

    而如今这一千俘虏换两千匹马。

    剩下的就相当于是乌碎的赎金,一千六百两黄金,一千匹马,一千头牛,和一万匹绢布。按李逸开的价,一千匹马折两万五千匹绢,一千头牛值一万匹绢。

    马、牛、绢,折一起为四万五千匹绢,折一千一百二十五两黄金。

    加上那一千六百两黄金,李逸相当于还给阿温减了四百七十五两黄金,乌碎的赎金减到了两千七百二十五两。

    应当把乌碎饿到一百七十斤。

    “阿温族长、乌碎少族长,我这人够意思了吧,本来是一文钱都不能少的,现在给你们少了四百五七十五两黄金啊,

    匹绢二百钱,这可是要折一万九千匹绢,能换七百六十匹好马呢。”

    阿温快要暴走了。

    这汉人一通账,左折一下,右算一下,算的他头晕脑胀,也不知道最后居然就这样答应了下来。

    一千六百两黄金,三千匹马,一千头牛,还有一万匹绢布,再加上一个县和五千掳来的奴隶。

    他感觉心在滴血,

    怎么就答应了呢。

    他们这次南下抢掠这么辛苦,这一下子差不多都吐出去了。

    黄金、绢布、牛、奴隶,虽然都是在中原抢的,

    可那三千匹马,那是思结部自己带来的啊。

    上次三千人兵败,如今赎回来两千人,可他们的六千匹坐骑可都没了,还有三千人的铠甲装备等也没了。

    阿温想反悔了。

    要不是上次高开道路过,讹了他八百两黄金,他都拿不出这一百斤黄金来。

    “阿温族长,你们这次南下,也抢了不少了,就算吐一点出来,可现在就返回漠北的话,也还是能带回去很多的。

    倒不如见好就收,咱们演场戏,你呢就当是被我突袭击败,你就此返回漠北。

    你若是现在不走,说不定可就走不了了。”

    阿温脸上阴晴不定。

    自李逸拿下瓶形关,思结部守在繁畤也是倒了大霉,先是乌碎损了三千人马,然后是苏定方等唐将,轻骑出击,反复袭杀思结部外出抢掠的人马,前后损失加起来也有两千了。

    如今就算赎回两千,

    可还是折了三千人,哪怕这三千人大多是打草谷的,并非精锐战兵。

    但对一个只有十万人口的漠北游牧部族来说,也是伤了元气,再打草谷的家丁,那也是男人。

    “我建议你们就从这里遊越谷口北撤,不要退到雁门,否则颉利不会让你们走的,到时颉利抢的盆满钵满,你们思结部却可能要损兵折将得不偿失。”

    雁门十八隘,

    繁畤和北面的应县间,就有五大峪口相连。

    遊越谷就是后世的茹越口,其它的还有北楼口、大石口、小石口、马岚口,从这里经茹越峪,便可到北面浑河的应县,顺浑河而下就是桑干河谷的大同盆地。斯结部可以绕过雁门,直接北上过阴山经大漠回漠北。

    思结阿温有些犹豫,付了这一大笔赎金后,如李逸所说的,思结部还有七八千人,手里抢来的东西也还不少,出来几个月了,现在撤倒也没算白来。

    若是回雁门,还有机会跟着颉利去抢太原,甚至深入汾晋,但也有可能唐军几路合围,颉利打不下雁门,不敢深入太原,会如去年一样被迫撤兵,那样的话,可就啥好处也没,万一被颉利降罪,让他们去攻雁门或忻州坚城,到时还得损兵折将。

    可是就此撤退,万一颉利可汗怪罪也麻烦。

    他想到李逸说的配合演出戏,假装李逸突袭繁畤,思结部兵败溃逃北撤,这倒也是个北撤的理由。

    看着李逸那淡淡的微笑,阿温总觉得心有不甘。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792/128408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