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儒道狂书生 > 第783章 出师无名

第783章 出师无名


「听说新朝立国依旧没有建立什么庙宇供奉诸圣。或许等他死了,我们还能将儒家圣贤给请回来……」

    众人思索一番,似乎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可能。

    如果诸圣认可陆正而站在陆正的一边,但没了陆正,诸圣先贤总不能真不再显世,眼看著儒道在世间衰败吧?

    哪怕前朝神道昌盛的时候,也有儒家的一席之地。

    他们实在不敢想像儒家真会落魄到过去佛门的那种程度。

    作为传承这么多代的圣贤世家,可承受不住那样的打击。

    有人忍不住道:「如果他死了,诸圣依旧不回来呢?」

    众人沉默一阵,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一人沉声道:「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难道去求他请诸圣贤归来?」

    众人心想恐怕去求也没用,以陆正的性子肯定会让他们遵循圣贤道德的标准行事,少不了让他们放弃拥有的诸多利益。

    但不是谁都那么大公无私,即便他们是圣贤的后人……

    众人低声商议一番,确定了一些事宜,又保证今日之事不外传,旋即各自散去。

    ……

    东海,一座孤岛之上。

    岛边,一位面容富态的老者正握著一根鱼竿,在那里悠闲惬意地垂钓。

    忽地,老者微微抬眉,一双漆黑深邃的眼眸看向天际处。

    不过一会儿,一道身影出现在他的近前。

    是一位中年人,穿著一袭锦衣,流露著书香之气。

    中年人朝著老者微笑行礼,开口道:「敖渊前辈,多年不见,前辈风采依旧……」

    敖渊,东海龙族的一位老辈人物,在族中地位尊贵,修为境界更是在许多年前就达到圣境。

    在世间圣境强者之中,这位有著真龙血脉的存在可以说是实力最顶级的那一列了。

    当然,两位圣境强者之间的实力差距到底有多大,是很难看出来。

    毕竟很少会见到这种顶级强者出手,更别说同境界的争斗。

    敖渊眯了眯眼,笑呵呵道:「原来是孔道友。」

    前来的中年人是孔圣后人,如今齐国孔氏的重要人物,大儒之境。

    论实力,敖渊高了中年人一个大境界。

    论年龄辈份的话,敖渊同样高了这位孔家人好些辈。

    称呼对方一声道友,也是看在对方有著孔圣世家的背景。

    敖渊又道:「道友为何来东海这偏远之地?这里风大浪大,不是什么好地方……」

    中年人低声道:「前辈可知太平域立国一事?」

    敖渊悠悠道:「不久前听说了,你们人族真是出了一位了不得的年轻人啊,立一国还能请来诸圣,千古未有之奇。可惜老夫当时没有去那边,不能亲眼见证那一幕,实乃一大憾事。」

    当年陆正来东海龙族做客的时候,敖渊并没有露面,后来得知了情况,也应允龙族年轻一辈可以去太平域历练。

    此前,他闲来无事还去过太平域看了看,确实有些惊讶于那边的惊人变化。

    最近又听闻立国引发的各种事,让他觉得这世间真是要变天了。

    中年人神色一动,「说起来,此子借机铸成法理大道,妄图约束整个天下,更是野心不小……今天晚辈前来,就是想了解一下前辈对此的看法。」

    敖渊抬了抬眼皮,淡淡道:「看法?我龙族久居东海,早已远离天下的是非纷争。至于那什么法理大道,想要管到这边来,怕是有点远哦。」

    中年人不禁道:「他创立的太平法典可不一般,若是真让他成长起来,东海未必不在其制约的范围内。」

    「呵……」

    敖渊笑了笑,「所以呢?这种事情,你们比我更担忧才是。你来找老夫说这些又怎么样?」

    中年人开口直言道:「还请前辈出山,与我等一同联合将此子镇压。」

    「他得诸圣的认可,定也得到了诸圣的庇护,我等对他出手有所限制,故而来请前辈……」

    「此事,我们还派人去联络其他强者,共同谋划行动,以防失手……」

    「等镇压了他,我们保证将太平域新国的一部分分于东海龙族。前辈应该清楚那边的繁华,远不是曾经的北域能比,那里完全可以作为龙族一处安身之地……」

    「另外前辈还有什么要求的话,也可以提出来。」

    敖渊微微眯眼,对方来此居然是想请他出手对付那个年轻人,倒真有些意思。

    敖渊缓缓开口询问道:「你们?是有哪些人?」

    中年人闻言回道:「此事涉及其他家族,晚辈不好言说。不过可以告知前辈的是,不只齐国的人想要这么做。」

    敖渊点了点头,转而道:「据说太平域没有士兵,和魏国接壤的地方连边军都没有。你们齐国离那里也不算远,既然这么想对付他,何不直接派百万大军,将那个新国给彻底摧毁了?新国覆灭,他也成不了势。」

    中年人神色不由变幻了一下,心想现在天下皆知新国的情况,是诸圣认可的正统国家。  

    这要是让齐国派百万大军去攻打新国,到时候还没攻破多少地区,齐国便成了受天下人唾弃的国家。

    真把新国给灭了,估计转头诸国王朝都能找理由联合起来,打著匡扶正统的名义把齐国也给清理了……

    那可就成了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其实在不久前,有人已经去见过齐帝,探了一下齐国皇室的态度。

    齐国天子没有直接表态要针对陆正或新国,毕竟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

    太平域刚立国,还是有著诸圣的见证,作为一大王朝就站出来反对,真可以说是直接反对、质疑诸圣了。

    这种行为,属于自己给自己泼脏水。

    只要诸国王朝的掌权者不蠢,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要挑明了和新国对立。

    当然,只要不打著齐国朝廷的旗号去搞事,皇室那边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不知晓情况。

    在一方面,某些皇族甚至乐得看诸国世家和陆正起冲突,然后双方的势力都因此削弱。

    那些想要针对陆正的家族势力其实也懂这样的道理。

    不过事已至此,两头堵的情况下,他们也没得选择。

    诸国朝廷可以跟陆正慢慢耗,但他们这些世家耗不起。

    因为陆正弄出来的各种事情,让世家大族们还受到朝廷的打压,加上世间的各种舆论非议。

    陆正与新国、王朝、宗门、世家……

    几方势力如果耗下去,最先倒下去的是谁显而易见。

    想到这些,中年人就有些头疼。

    面对敖渊的疑问,中年人低声解释道:「朝廷师出无名,不好对新国用兵,只能由我们这些家族来做……」

    敖渊挑了挑眉,心想这些人族做事还真是讲究脸面,都要斗争个你死我活了,还扯什么面子,师出有名?

    中年人又道:「其实新国也不算威胁,只要诛灭了陆正,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

    「再者,新国当地还有不少势力的代表,你们东海龙族不也有人在那边嘛。没有必要针对新国行动,以后我们可以直接接手那边,能获利良多。」

    敖渊笑而不语,心里不禁暗自摇头,这事都还没有成,已经开始分割利益了。

    他看向中年人,有些怀疑眼前之人到底还是不是圣人之后。

    敖渊不动声色,不紧不慢道:「老夫考虑一下。」

    中年人闻言道:「没有问题,但希望前辈早些给答复。」

    敖渊开口道:「你们计划什么时候动手?」

    中年人低声道:「还在召集各方强者,人数足够的话,便可以行动了。时间暂未定,但我们希望前辈能够加入进来,到时候或许都不用出手,只需压阵……当然,只要能出面,好处是不会少的。」

    中年人眼神闪烁光芒,「当今世间天数变化无常,未来大势模糊不清。这是一个机会,难道前辈真想让自己的族人后辈一直待在东海这种地方?你们故土可不在这里。」

    敖渊闻言闪过一丝精芒。

    中年人拱了拱手,轻声道:「前辈高瞻远瞩,晚辈也无需多言,晚辈先行回去,在临淄静候前辈。」

    中年人又手一挥,放下一个沉甸甸的礼盒,转而飘然远去,很快就消失不见。

    敖渊看了看中年人离开的地方,又看向身边的礼盒。

    不用打开,他就能感知到其中放了什么东西,是本属于他们龙族的重宝。

    虽说当年取走此宝和归还此物的不是一批人,甚至两者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但敖渊总感觉有点不舒服。

    本就是他们龙族的东西,现在又送还回来,他还得表示感谢不成?

    敖渊轻声道:「东西在你们手里藏了这么多年,老夫都还不知晓呢,现在倒是拿出来了。」

    敖渊冷笑一声,幽幽道:「儒家圣贤归天而去,选择那个年轻人,还真是做对了。什么圣贤世家,一代不如一代……」

    还想让他去对付那个年轻人,敖渊还没蠢到掺和进去。

    哪怕让他选择站队,他也不会选某些家族。

    说来,这些年也不见那些世家来此献什么宝。

    倒是龙族的年轻一辈去了太平域之后,总能带回来新的文化和事物来改善龙族。

    敖渊也接触过不少来自于太平域的文化知识。

    「时代在往前,守旧的势力终究会被淘汰……」

    敖渊低声喃喃,转而缓缓起身,遥看向西方天际。

    他一挥手,将周遭的东西收了起来,转身向著龙族的聚集地而去。

    他打算召集龙族高层商定一些事,之后便去诸国看看情况,琢磨一下形势如何。

    如果有必要的话,他也不会坐视不管。

    毕竟敖渊也清楚,事关天下大局,没有谁能真正置身事外。

    要是一直想著中立的话,到头来两边都讨不了好。

    ……

    「最近各地区一切安稳,出了一些小型的治安事件,没有出什么特别的乱子。」

    青婉查看著各地汇报,「各地区的人员往来记录,来来去去的,反而是多了不少新人,都是听说咱们这边立国成了正道正统过来的人……」  

    青婉摇头晃脑道:「可惜我们这里的位置还是太偏僻了,要是在天下的中心位置,其它地方的人才来新国也更方便。那样的话,怕是天下王朝的普通百姓都能来我们这里。」

    青婉想一想那个画面,都感觉不得了。

    但新国地理位置太偏,能一路来到新国这边的人,那都不是一般人。

    旁边的陆正不免笑道:「若是在天下的中心,别说立国了,最开始占地都占不了。」

    能在这里占据这么广阔的地域发展,也是因为这里的特殊性。

    换了个地方,压根都难以复刻。

    青婉琢磨道:「也是,算是有利有弊吧。好在这几年我们也向外输出了一些人才,带动了整个天下的思想进步。」

    最近的话,陆正他们还向魏国佛门挑明了一个身份。

    作为佛祖在世间的代言人,他们允许魏国佛门的僧人来太平域进修,在通过考核之后,可以获得更高的身份认证回去魏国管理寺庙,协助官府治理地方。

    当然在新国之内依旧是限制僧人随意传法,给民众谈佛论经受地区部门管理。

    在一众佛门高僧经过青婉以真经赐福之后,大家都毫不犹豫认同了陆正和青婉在佛门的地位,并且回去之后就选派优秀的弟子来到新国学习。

    魏国朝廷方面,元焘默认了这种行为。

    他清楚这算是三赢的局面,那些佛门中人去到新国历练进修,也是在帮助地区搞建设。

    等那些僧人学成归来,都是一批批人才,对佛门和朝廷而言有利。

    但朝中有人担心陆正和佛门走得太近,到了一定程度可能鼓动佛门推翻魏国王朝。

    元焘确实有想过这样的问题,但当下的局面,他也没法阻止一些形势。

    他只能争取自己做得足够好,带领魏国百姓富强,民心所归,又何谈被人颠覆一事。

    他只将那些可能的隐患当作一种奋斗的压力。

    作为一国之君追随陆正的脚步,争取不落后太多,这样就不会失败出局。

    他可不想重蹈覆辙,和自己的父皇元嗣一样。(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812/128384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