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儒道狂书生 > 第778章 改朝换代

第778章 改朝换代


当很多人前来太平域证实元嗣存在的时候,新一期的思想期刊已经发布出去。

    各国地方的人们见到有著元嗣署名的文章,又是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波。

    毕竟连一代帝王都公开认可推崇太平域的某些方面,这足够让世人为之震惊。

    看了期刊的元焘不禁心中叹服,想不到自己的父皇去了太平域之后,思想转变得这么快,实在令人出乎意料。

    连以前一些抨击太平域的人物都不知该如何评价了。

    以前有人批判太平域,是为了维护权贵阶级,以皇权圣道至上。

    结果现在有位天子认同太平域的一些理念,那他们还能说什么?

    总不能连带元嗣也给批判一番吧?

    对方怎么说也是魏国王朝退位下去的天子,在位之时又因为颁布一些政令而颇得民心,还被诸国不少知名人物称为一代明君。

    如今再去评价元嗣的不是,多少有些打脸了。

    好似臣等欲死战、陛下竟先降了的既视感。

    于是乎,曾经一些高调反对太平域的声音都选择了沉默。

    别说那些维护权贵的王公臣子们有些懵,诸国的帝王们都是心中惊诧。

    有人还怀疑元嗣真是入了佛道,已经忘了曾经的身份,要当一个普度众生的活菩萨了。

    当有关于太平域的各种事迹在天下传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太平域依旧在平稳快速地发展之中。

    时间悄然流逝,一晃便是几个春秋过去。

    魏国方面,元焘已经坐稳了天子位,在国内佛门和权贵势力的支持下,不少政令都得以顺利施行。

    蜀国,与楚国的战事已经陷入了僵局。

    蜀国的道门终究没能按照蜀帝的要求完成一部真经,被缩减了不少特权和福利。

    而因此节省下来的资源都被用于处在战争中的蜀国大军。

    本著以国之大事为重的原则,各大道门也都只能捏著鼻子认了。

    以儒道立国的诸国也在整治国政,依托于儒道的世家大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

    太平域,除了几大妖国,其它势力都并入了其中。

    现在整个北域都因此改了称呼,所有人都习惯称为太平。

    永定城内,元嗣站在一座高山之上,视野之内一片繁荣。

    元嗣悠悠开口道:「我在洛阳城待了大半辈子,也不曾见洛阳有多少变化……」

    但到了永定城,每隔一段时间,这片地区都会在快速发展中变一番模样。

    还不只是永定地区,太平域的其它地区同样变化很大。

    元嗣重返去到一个地方,都会有一种陌生和新奇感。

    站在一旁的陆正轻声道:「这就是集体的力量,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这世间就能有著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的时代就要过去了,这个世界正当年轻……」

    元嗣幽幽道:「这个世界可是很大啊,可不止这里。」

    陆正笑了笑,说道:「万事开头难,从无到有不容易,但只要有了,往后就简单了。」

    这时,青婉飘然来到陆正的近前,眼神略显兴奋道:「能来的都过来了,可以举行会议了。」

    陆正点了点头,朝著元嗣示意了一下。

    三人便下山,来到一处宽阔的广场。

    广场上已经坐了不少人,有太平域各区的代表人物,还有其它王朝势力的历练者,以及另外一些人员。

    这些人都为太平域做过许多贡献,担任著一些重要职务,被召集过来开会。

    太平域还是第一次召集这么多人物来商议事情,大家都还不知道所为何事。

    元嗣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不动声色地打量其他人。

    来参会的人员形形色色,人妖鬼怪,既有凡人,也有道行高深的各类修行者,可谓群英荟萃。

    陆正见人都到齐了,缓缓开口道:「今天召集大家过来,是有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商议,这关乎到太平域乃至整个世间的未来……」

    众人闻言皆是看向陆正,好奇是什么大事。

    陆正不紧不慢,淡然说道:「我准备以太平域立国,建立一个没有特权阶级、以民为国之根本的国度。以此向世间证明,一个国家可以没有君王也能存在……」

    「诸位不管是地区代表人员,还是其它势力的历练者,都为太平域做出过不小的贡献。今后,大家是见证者、更是创造者……」

    「在坐的诸位,都将因此而留名,在世间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世人所铭记……」

    众人听得这一番话,一个个神色各异,反应不一。

    元嗣都不免皱了皱眉,心想陆正的想法还真是大,居然想著立国了。

    青婉一挥手,一份份厚重的文件送到所有人面前。

    青婉开口道:「这是立国的流程,和此后的一些规章制度,大家可以先看一看,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提出来商议解决……」

    见此,众人没有立即讨论,纷纷打开文件仔细看了起来。

    元嗣看著文件内容,不由得眼神泛起异色。

    太平域将以「新」为国号,有改朝换代、开启新时代的含义。  

    并且著重强调以民为本、万族共立、以法治国理政。

    而此后的治国方式和现在也没多大区别,太平域以各地区为管理单位,选定一些代表人物共同执政。

    选出来的代表每隔一段时间也会换人,通过选举考核的方式重新选定人员。

    在拟定的第一批执政代表之中,元嗣居然还发现了自己的名字。

    他又找了一番,在一堆人员名单中找到了陆正。

    陆正担任的职务并不特别,是地区的执法和安全人员。

    元嗣内心有些复杂,以陆正在太平域的影响力和地位,哪怕自称为帝,或者设立一个单独的领袖位置,也是能得到亿万民众的支持,但陆正并没有那么做。

    元嗣想了想,觉得如果陆正那么做了,也不是陆正了。

    过了片刻,有人忍不住举了个手。

    陆正看向举手之人,不禁点头示意对方发言。

    「那个,我是蜀国道门的人,以后还要回去,这也能当代表吗?」

    发言的年轻人是蜀国一大道门的年轻人,他没想到自己还能上名单。

    不少人也不禁看向陆正。

    他们中也有很多人只是来历练的,没想到自己也能成为建立一国的重要成员。

    陆正微笑道:「这拟定的代表名单,是我经过多方面的考量。不少人只是暂时在太平域,但也有著卓越的贡献,自然是有资格的。而且地区代表执政是有期限的,不会强留你们一直在任……」

    陆正选定不少势力的成员为代表,也是在拉拢那些势力。

    以此表明新国的建立是所有人的努力和参与。

    「当然了,名单只是初定,还是要征求大家的意见,有人如果不愿意担任代表职务,可以提出来。」

    陆正顿了顿,又道,「如果有人拿不定主意,担心自家长辈、势力那边,之后也可以写信告知。」

    「我们新国的建立,是会提前宣扬,公告于天下,在这期间,一切都好商谈……」

    听闻此言,没有人当即站出来放弃职务。

    毕竟如陆正所言,这真会是能青史留名的机会,在座的没人敢说不注重名声。

    如果他们背后的势力不反对,自然乐得当这样的代表。

    有人忍不住开口道:「就这么立国的话,是不是太草率了些,比起真正的国,我们这边似乎还差了太多。」

    相比于那些大国王朝,太平域缺少诸多底蕴,也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撑。

    天下那些王朝势力,都不一定能承认这样的一个国家。

    陆正闻言道:「能不能被认同为真正的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走出这一步,向他们证明一些道理……」

    「这将是万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尝试,就看大家有没有那个气魄,作为开天辟地的参与者……」

    来参与会议的人员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有著满腔的热血。

    能坐在这里的都不是一般人,本来对于太平域的很多理念有著认同感。

    这其中,更不乏一些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所以没有人反对此事,反而都在积极参与讨论,确定更为细节的一些章程。

    元嗣看在眼里,不禁感慨陆正能召集这么多各方人物建立一个不同过去的国家,还真是破天荒的事情。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陆正暂停了会议,给予大家时间去筹备一些事情。

    各方势力代表都想法去通知自己身后的势力,并且将刚才会议中修改过一番的立国文件给送了出去。

    北边的几大妖国最先得到消息,都是有些吃惊。

    但一番思索下来,也觉得是合情合理,是大势所趋。

    凤辛知晓了此事,不禁感叹道:「想不到咱们这边,真能有人整合各族成立一国,千年未有啊。」

    旁边的族人道:「要是真立国了,地盘堪比那些大国王朝了。」

    凤辛心想地盘是挺大的,不过底蕴嘛,似乎过于欠缺。

    太平域要是和那些王朝打起来,肯定是占不了上风。

    不过想想,似乎也打不起来。

    凤辛低声道:「让人留意一下各大王朝的反应,如果没什么人反对的话,咱们这边送一份厚礼庆贺吧。」

    说来,也有凤族人成了代表。

    但在那些王朝没有表态之前,凤辛也没有做什么选择。

    很快,在洛阳的元焘也收到了消息。

    元焘翻看著文件,神色微讶道:「陆先生居然要立国,以这种方式建立的国家,真能长久吗?」

    元焘发现自己的父皇都出现在名单上,一时心情莫名。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元氏族人在其列。

    其中一人他还很熟悉,是元重的一个孙辈,听说有著特别的才能,在太平域那边混得风生水起。

    「新国,新国,陆先生又要做前人未有之壮举啊……」

    元焘感慨万千,「让礼部备些贺礼先送过去。也不知道何时立国,到时候朕亲自过去观礼。」

    元焘觉得自己很有必要过去见证一下。

    其它诸国朝廷也陆陆续续收到了消息。  

    对此,各国都有不一样的反应。

    有人认为这就是在胡闹,没有君主制度的国家,没有强权治理地方,如何能使国家长久?

    连一支强大的军队都没有,这样的国成立起来都不是个威胁。

    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和那些大国王朝争什么天下。

    而且还让那么多势力代表执政,只会把国家治理得混乱。

    基于种种缘由,不少人没将其当回事。

    甚至没有什么势力反对他们的人去当什么代表,觉得掺和其中也不是什么坏事。

    安国,太安城。

    收到消息的安靖相当惊讶,直接去往皇宫找到安太玄。

    「父皇,太平域那边……」

    安太玄拿著一沓情报,悠悠道:「我已经知晓了。嘿,陆正那小子还真是有本事啊,这才几年,居然都能在那种地方建国。」

    「不过他倒是大公无私,做了那么多事,只给自己那么小一个职务,咱们安国过去的人,他都安排了好些位置呢!」

    当看到陆正只是太平域一个地区的寻常代表,安太玄都有些佩服陆正这种不求名利的态度。

    换作其他人,指不定安排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借此名垂后世。

    不过陆正没有这么做,反而把功绩分给了很多人。

    安太玄顿了顿,又道:「听说魏国那边是支持他的。不过有的王朝好像不在意,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安太玄眼神闪烁,他可是清楚陆正的本事。

    对方不可能随随便便、简简单单喊个口号,然后象征性建立一个国家,这背后肯定是准备得很充分。

    安太玄看向安靖,开口道:「我是支持他的,也想看看他能做到什么程度,承前人之志,可以给这世间带来多大的太平……」

    「给那边回个信吧,让在那边的人全力配合陆正,有的人既然选上了代表,那也别给我们安国丢脸,做得好,也是他们留名后世的机会。」

    「让人打听清楚什么时候立国,要不要举行什么仪式,我也过去瞧瞧,可不能错过了。」(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812/128385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