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雪中送炭
推荐阅读:抽象派影帝 请叫我大道祖 诸天道法君 回到八零机械厂 绝区零:请叫我寂灭之龙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苟在修仙界种田长生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宗门不收天才,出门都成巨擘了? 穿越柯南三十年前,截胡妃英理
当王府的下人还在给元重禀告情况的时候,胡晴已经闪身不见了踪影。
王府门外,陆正一行人站在廊下等候。
胡晴见得几人,一直紧绷的俏脸露出笑意,内心都安定了不少。
她感觉在平城的日子不如在北域,这里的工作真是不好做。
到现在都没什么人站出来支持大乘佛教。
换作在北域的话,她怎么也要学陆正那一套,讲不通道理,那就打通。
然而平城作为魏国旧都,还藏着不少道行高深的老家伙,她也不敢妄为,只觉得憋屈得很,没在北域自在。
胡晴幽幽道:“你们怎么到这里来了,我还以为你们会一直守在那边……”
陆正道:“北域那边天寒地冻,各地的建设规划不好开展,就暂缓了下来,这些日子无什么要紧事,所以来这边看看热闹。”
这时,元重带着一众侍从从内院而来。
元重还不知晓那部真经出自陆正之手,但陆正最近干的其它事情,他倒是很清楚,听说一些知名人物都被陆正号召去了北域一方,在建立什么太平净土,闹得风风火火。
本来他还有些好奇,想着亲自去北域那边瞧瞧究竟。
不过日子一晃入了冬,现在又因为佛门的事忙得焦头烂额,实在没那个心情和时间去北域。
见得门外几人,特别是见到了公羊明,元重眼睛猛然一亮,笑容灿烂。
“哎呀,这不是公羊大儒么!数年不见,大儒容颜未改,本王倒是老了不少……”
之前有人告知元重,稷下学宫的公羊夫子也被号召去了北域,他还以为是在说胡话呢。
今日见到几人,元重心中暗惊。
他未见过陆正真人,但对方的模样早已记在心里。
这会儿又看四人排排站,一老三少,其中还有一个小朋友,站位关系实在耐人寻味。
毕竟可不是谁都能和一位大儒这么站在一起。
元重眼眸闪烁,觉得公羊明好像比以往变了些,似乎更加亲和了。
“见过怀阳王。”
陆正几人拱手行礼,异口同声地打了个招呼。
元重笑眯着眼,抬手道:“外面风雪大,快快有请。你便是陆正吧,果然是一表人才,听说你在北域那边做了不少事……”
“哎,本王那几个不成器的子女要是有你一成本事,也不用本王整天忧心……”
“这两位姑娘是?”
一番谈话之后,元重也知晓了个大概情况。
等进入了暖和的客厅,元重又笑眯眯询问公羊明。
“公羊大儒此来我大魏,应该是受邀去观摩佛门的无遮大会吧?不知大儒最近在研究什么学问?”
公羊明微微一笑,说道:“最近在北域忙着一些事。”
元重神色一动,连公羊明自己都这么说了,看来并非传言。
元重不禁道:“听说北域那边的变化很大?”
公羊明笑了笑,“只是一小片地区。老夫当初过去之时,还大开眼界了一番。”
公羊明顿了顿,又感慨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老夫这段时间在北域学到了不少道理。”
“若非遇到陆小友,老夫这大半辈子的学问本事恐怕都用不到实处,到头来只是碌碌无为一生……”
元重闻言心中古怪,心想公羊明这说法也太夸张了些,北域那边真有那么好?怎么他得到的消息评价褒贬不一。
听说陆正他们占领的地区,有钱有势的人都没了,连有神兽血脉的大妖王族都得当平民。
像他这样的王爷在那边,怕不是也得被扒干净家产。
还好他的背后是大魏王朝,那样的事情还落不到他的头上。
元重眨了眨眼,不禁道:“公羊大儒不愧是儒家圣贤门徒,心有大义。”
“说起来,本王最近吃斋念佛、行善积德。今年司州大雪,本王都散尽了家中粮食以救灾济民,哎,世道艰难,百姓不易。”
为了避免有人行侠仗义行到他这里来,元重开口表示自己也是同一路人……
公羊明微笑道:“王爷大善!”
所谓君子论迹不论心,虽然怀阳王这么做是为了图谋更多的利益,但确实也出了不少钱财救济百姓。
元重笑呵呵道:“不过些许小事,就当给后辈积德了。”
忽地,陆正开口道:“王爷这边很缺粮吗?”
元重神色一顿,转而看向陆正,悠悠道:“不怕诸位笑话,本王的粮仓都空了,想着去买粮吧,如今价高难购……”
青婉闻言道:“何不号召平城那些大族、寺庙出钱粮?”
元重叹道:“那些人?本王让他们捐点钱财,都跟要了他们的命一样。”
“特别是那几座大寺,年秋之际,有善信把一担担的粮食往庙里运,本王去上香的时候亲眼所见,到了现在给本王哭穷,说没有多少钱粮……”
“他们有田地不纳粮,还有人捐供奉!那么多粮,还没得多余?他们拿去喂饕餮了不成?搁这糊弄鬼呢……”
往年的话,或许还有人出来赈灾,彰显一下仁善,也借机把一些难民收为奴仆。
但今年冬,只怕都想看他怀阳王的笑话。
毕竟元重之前信誓旦旦要皈依大乘佛教,要行善积德、救苦救难。
这番言行,算是站在了很多势力的对立面。
这其中复杂的原由,元重倒也不好为外人道。
但其实陆正等人都有所预料和猜测。
立大乘佛教一事,陆正他们早就参与其中,有出谋划策。
连让元焘拉拢怀阳王,先出手试探一下平城这边各大势力的反应,也都是大家商议的决策。
反而是元重在某些事上还被蒙在鼓里。
元重还不知,他的好大侄,已经把他的不少底细都透露给了外人……
听到元重在那里抱怨,陆正不禁道:“王爷缺多少粮或其它物资,我可以平价卖与你。”
送是不可能白送,这会让人得到了东西却不太珍惜,而且这一位王爷也不是缺钱的主。
元重眼眸一闪,“你有粮?”
陆正微微一笑道:“民以食为天。陆某游历各地,见不少百姓都难得吃饱饭,闲暇之时就在种粮,以备不时之需。”
元重摸着下巴道:“种在北域吗?这天寒地冻的,粮食也不好运啊……”
陆正道:“我随身就带有一些粮,应该能解王爷燃眉之急。”
元重眨了眨眼,想到眼前这几位可不是普通修行人士,随身携带大量物资也不是没有手段。
元重忍不住道:“只要价格合理,你带了多少,我都要了!”
陆正笑着道:“都要?只怕王爷的整个府邸都得淹了,要不王爷找个合适的地,好放粮。”
元重顿时眼睛一瞪,他这座王府占地可不算小,陆正带来的粮食还能把这里给淹了?
元重咽了一口唾沫,惊疑道:“你带了多少粮食?”
陆正想了想,说道:“堆积如山。”
这不是形容词,而是描述词。
在陆正的小天地中,粮食是真的堆积如山。
这其中的大部分粮食,原本就是小天地里的产出。
为了收获这些粮食,可是把陆正和青婉还有青依三小只着实累了好一番。
连陆正都没法准确估算到底有多少粮。
收获的时候他们实在没时间精力去清点,等堆积起来更不好去估量。
因为小天地的环境陆正可以控制,储存粮食比放在外界更简单,所以那些粮一直没动,预备急用。
元重听到陆正风轻云淡说出这么一个词,脑海中一下子浮现出来一个画面。
他不禁站了起来,兴冲冲道:“我府上还有几处空的库房,你先拿些出来……走走走,我带你们过去。”
元重正愁没粮去发给百姓,帮元焘宣扬大乘佛教,现在真是来了救星。
不一会儿,元重等人来到一处空旷的库房。
陆正只是念头一动,便有粮食凭空涌现,只是几个眨眼的时间,就把库房堆得满满当当。
元重眼眸一亮,抓起面前的几粒稻子一搓,然后含在嘴里细嚼,眉开眼笑道:“哎呀,还是今年的新米,这味道也不差,好好好!好啊,好啊!”
他确信眼前不是什么障眼法,是实实在在的粮食。
元重心中畅快,不禁道:“陆小友啊,算本王欠你一个人情,来人,带小友去我的粮仓那边……”
元重喊来府中管家,让人带陆正去放置粮食,粮食价格也按平时再多一半的价格算。
虽说现在外面的粮食价格比这还高,但元重觉着加上自己的人情也不算小。
而且人家陆正愿意拿粮出来,还在北域干那样的事业,想来也不在意什么钱财的,他这里能省一些也省一些,以后还有不少花钱的地方呢!
元重在心中打着算盘,又邀请公羊明三人回屋继续喝茶。
回去客厅的路上,元重脚步轻快,感觉一块石头都落了地。
他心中还琢磨着,等之后要让平城的某些铁公鸡加倍偿还回来。
陆正行动也不磨叽,很快放了足够多的粮食和其它一些过冬的物资在怀阳王这里。
王府管家跟着陆正,在那里盘算了一番,然后拿着账册去请示元重。
元重看了钱款数额,心中顿时肉疼了一下,但还是很大方地让人去拿钱。
谁的钱都能拖欠一下,但眼前这位年轻人可不一样。
元重以往听陆正的那些事迹,就明白陆正是个狠人,即便不去交好,也不能得罪了。
人家连楚国的正神都能不眨眼宰了,真要闹出什么矛盾,给他这个王爷来一剑,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当初他收了某些人物的好处,都没有明里暗里去针对陆正,也是心思玲珑,知晓有些人不宜交恶。
有的好处可以收,但事不一定做。
果不其然,有的人物已经没了,有的人还混得风生水起,甚至在这会儿帮了他大忙。
元重捏着佛珠手串,暗道真是佛祖菩萨保佑,因果报应使然。
元重悠悠叹道:“哎,平城那些大族、高僧们,若是能如陆小友这般慷慨仁义,我大魏也何该当兴,奈何一个个……”
想及此,元重心中就是一沉,人家安国人都愿意拿出这么多粮食便宜卖给他,用来接济受灾百姓。
平城那些权贵大族、佛门高僧还无动于衷,眼睁睁看向大雪飘飞,百姓饥寒交迫……
当真是高下立判。
元重暗叹魏国的儒道学子还是太少了,如今的佛门也很有整治的必要。
在王府又待了些时辰,与元重聊了会儿天,陆正几人便告辞要走。
元重开口再三挽留,见实在挽留不住几人,只能说等之后无遮大会之时再与几人一聚。
这阵子平城有事,元重得晚些过去无遮大会观礼,到时候还能给元焘助个威什么的。
他已经收到了一些消息,这一次的无遮大会,魏帝不会去观摩,而是派元焘作为大魏皇族代表去露面。
当然,元重很明白这恐怕不仅是露面那么简单。
大魏朝廷和佛门的一场博弈其实已经开始了。
而在司州这边发生的一些事情,算是开局的小打小闹。
元重眼眸闪烁光芒,端着热乎的香茶抿了一口。
他可是帮人打了头阵,连洛阳那边一点反应都没有,他就第一个出来站队,还耗费钱财宣扬大乘佛教,怎么也得记一大功,以后可得多拿些好处。
忽地,元重感觉有点不对劲,陆正几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好像不是专程过来拜访他,而是专程过来送粮的一样。
乍一想,元重又觉得没什么可奇怪的,别人到处救世济民,路过这里帮点忙也很正常嘛!
元重喃喃道:“哎,等过了冬,让几个子孙辈去北域那边,跟着陆正他们历练历练,成天只知道享乐荣华算怎么回事……”
元重还是希望自己的后辈中能出几个有出息的,毕竟他家大业大,得有能力的人继承,不能让人把家业全部给败光了不是。
他算是看明白了,跟着那些和尚念经,是念不出什么真本事。
而且以后还可能要和一些僧人势力起争斗,更有必要把自家人护好。(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812/128393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