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佛教造反,净土当立(求月票)
推荐阅读:五行光影弱?老子帝皇铠甲! 同时穿越,全是噩梦开局 全职法师:巨龙之巢,龙族共主! 财富自由,从每日情报系统开始! 区区仇敌也配喜欢我 奥特曼任意键:启明 无限恐怖之散装玩家 全职法师:赤焰雄狮,最强神魄! 斗罗:大反派系统,截胡天梦冰蚕 洪荒:从证道东岳大帝开始
轰轰烈烈的扫佛运动,正式在九州拉开了序幕。
其实若是有时间的话——
顾易倒是不必这么郑重,他完全可以通过顾氏于九州当前的影响力,包括云韶阁的存在,一点点的去扭转百姓们的认知。
只要时间充裕。
其实做到这一点对顾氏而言,真的并不算太难。
届时当百姓们都有了清晰的认知之后,再行灭佛之举,也不会这么的麻烦。
但可惜的就是,顾易并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可以浪费。
一切都未出他的预料。
自彻底扭转了安史之乱后,顾氏后人们的才能便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就犹如昔年顾琛三兴炎汉之后的那般。
这数年来相继出生的第二十二代子弟之中,最高属性之人也只不过堪堪六十点。
很显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
顾氏想做出改变的难度也在不断提升。
这自是让顾易更加的紧迫了起来。
虽然他如今不缺少成就点,但在家族子弟才能平庸的情况之下,以他现在的本事若是想直接护住整个家族保持巅峰亦是极为的困难。
并且这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顾易不可能一直插手,这会让整个家族沿着这一条歪路上继续走下去。
再加上操控家族子弟无法获得成就点。
只要等到他手中的成就点消耗殆尽,那顾氏绝对会迎来更为惨重的代价。
这也是顾易不得不抓紧时间的主要原因所在。
一批批的御史朝着天井下各地进发。
顾易就是要借着当前的大势,一鼓作气直接将所有的矛盾彻底扫平。
至德三年,八月。
顾轩再次于关中之地斩三处寺庙之人,期间百姓信徒损伤过万,无形的阴霾笼罩在了整个九州大地之上。
同月——
顾轩于关中之地遭遇刺杀。
有佛教的狂热信徒抓住了顾轩将麾下人马派出去的时机,集数百人拦顾轩车架,意图直接取其性命。
也好在一众从巨鹿而出的“顾氏伴读”拼死血战。
这才将这些人的攻势给挡了下来。
消息传开,万方皆震!
这还是数百年来顾氏子弟第一次遭受到如此明显的刺杀。
不,这样说或许太过于笼统。
应该是第一次有顾氏家主,当朝掌权太傅受到百姓们的暗杀。
这种消息乍听上去甚至都会让人觉着有些梦幻。
自顾氏起势至今,哪一代的家主在掌权之后没受到天下景仰?
如今竟然遭受到了刺杀!
这岂能不算是梦幻?
甚至就连顾易都未曾想到会发生这种事,但此事却无疑让他更为坚定了顾氏的道路。
愚昧,并不可怕。
从古至今,世界上都不缺少愚昧的人。
这一点无法更改。
真正让顾易在乎的只是佛教的行为,这些人竟然真的敢在九州这片土地之上,对顾氏动手。
这在很多方面上来看,甚至都已经超过了当朝的皇帝。
——而且别忘了,顾轩如今本就代表着大唐朝廷!
总言之,这些个和尚不仅仅不在乎顾氏所代表的民心,亦不在乎九州的皇权天下。
而这,也正是顾易的逆鳞!
或许是顾轩本人也看出了这其中的干系,亦或是受到了顾易的些许影响。
自这一日后——
他的手段更为的凌厉了。
他于关中之地请李亨圣旨加当朝太傅顾氏家主之名,再次昭告天下,来宣扬自己的此次那坚决的态度。
——大势将起。
来自民间普通百姓与士人的门的力量亦是随着时间而渐渐起到了作用。
再加上态度愈发认真的顾轩。
这更是渐渐形成了一股大势,朝着天下各地寺庙而去。
值得一提的是——
当士人们渐渐发现只要抨击佛教便会获得足够的声望之时,这种影响更是远远超出了顾易的预料。
且不说于笔墨上的抨击。
甚至都有士人联合起来去针对起了各地的寺庙,包括不少世家中的子弟们,同样也是如此。
这完全是自主的举动,但也间接说明了云韶阁在当今天下的地位。
这么多人联合起来自然而然便对整个佛教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可.还是那句话。
又有谁会甘愿放弃手中的权力呢?
尤其是当今九州的这些和尚们,可还未曾经历过灭佛之事,眼看着朝廷的态度无法动摇。
至德四年,四月。
——法号“慧难”的僧人于剑南道松州联合周边诸寺庙,煽动当地信众及部分羌人部落,聚众数万,正式举旗谋反,号“护法军”。
宣称:“秽土已浊,佛国当兴!白莲净世,万法归宗!”。
秽土已浊——指的是朝廷此次的灭佛行动,加之佛教术语。
佛国当兴指的是目标建立地上佛国。
至于这白莲则是代表着佛教的一处净土。
包括那为首的慧难和尚,还搞出了“弥勒降生,净土当立!”的那一套,以及在当地弄出了不少的吉兆。
可谓是将谶纬的效果利用到了顶点。
若是换做了其他地区的话,或许还不会造成这么大的反响,但奈何剑南道对于大唐朝廷而言本就属于偏远之地。
再加上一系列的举措,这效果自然而然便远超旁人想象。
这仿佛就是一个信号一般。
随着消息传开,各地寺庙之人不由得便渐渐聚集了起来。
别忘了,这群和尚可并不缺钱。
哪怕是面对当今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这群和尚配合在一起,他们所掌控的资源亦是有着抵抗一国的可能性。
尤其他们这本就带着谶纬的身份。
——乱象瞬间再起。
九州本就是才刚刚消停下来,甚至百姓们都还未曾从安禄山等人造反的大乱之中缓过劲来,如今边境再次迎来了此举。
一时之间,整个九州的人心都有了动摇之状。
这是接连大乱必然的反应。
总会有人去想是不是大唐的气数当真是尽了,要重现昔年大汉末年时的那般。
尤其是佛教同样也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不断的派人颤动百姓。
在有着绝对资本的帮助之下。
总是会有人因利而帮他们做事,当然也会有家族为了博一个未来,在暗中对这些人进行着帮助。
这些问题都是当前顾易需要面的关键。
甚至就连如今的朝堂内部,都已经有不少人感受到了压力,甚至都已经在起了劝顾轩停手的心思。
别忘了,这些人可都是经过清洗后所留下的精锐。
面对当前的这种局势。
没有人会完全就的无动于衷,只去单纯的相信顾轩。
但顾轩岂能退缩?
此刻若退,佛教借势将影响力遍布九州,便再难撼动分毫。
他唯有一途——杀!
如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那般,杀到佛教不得不俯首,不得不顺应九州的法度!
到了如今的这个地步,就算顾易再怎么想要控制乱象的规模也不得不选择狠辣一些了。
无论如何,顾氏都必须要将这条路给断掉。
佛教要么臣服——
要么,只能彻底消失在九州之内!
至德四年,六月。
顾轩重归洛阳,于朝堂之上力陈利害,以稳群臣之心。
随后,他更当廷向肃宗李亨请旨,颁行《禁容止沙门诏》:
“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有私养沙门.皆遣诣官曹,不得容匿,违者论罪。”
“凡探明有暗中资助佛教者——”
“以谋逆同罪论处!”
这是顾易根据原史之中北魏太武帝所颁之诏所想出来的招数,其中又有很多的更改。
顾易必须要狠辣一些。
就趁着当前大唐国威尚存,顾氏声望正值巅峰之时,将态度彻底表明。
——他不怕有世家会蠢到在这种时候会明着做些什么。
这些人没有这么蠢。
说白了,此举就是投鼠忌器,让这些人产生顾忌。
哪怕就算真的有傻子顾易也丝毫不怕。
当今大唐的精锐之师,他完全可以直接掌控,若是当真有这种人,他也完全可以杀鸡儆猴。
如今可不是前汉!
顾氏此次不是举世皆敌,只是单纯就的针对佛教。
除此之外,顾轩更是以顾氏家主之名,于洛水再行祭祀之举,以祭顾氏历代先人。
时隔百余年,顾氏家主终是再次走到了这一步。
就如昔年顾熙面对天灾之时那般,以此举来定天下人心。
其实如今洛水祭祀已经不单单是某些象征性的意义了,在这数百年来的发展之下,此举早已不知成为了多少百姓们的习俗。
这是一代代人传下来的东西。
顾易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这样去做。
——就是要以谶纬来对抗谶纬!
消息不断传开。
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吉兆,自洛阳而起,各个地方相继出现神迹,在整个天下闹得沸沸扬扬。
尤其是河北之地,更是有无数百姓为此而造势。
不,或许不能说是造势。
他们是真的相信这一切。
九州至今哪里清算佛门清算的最快?
——正是河北之地。
河北百姓对于顾氏的信仰,已经完全到了其他人无法动摇的地步。
双方在造势这块展开了激烈的博弈。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顾轩亦是再次踏出洛阳,正式开始了平叛之旅。
——四方边军先后受诏。
乃至于明州之地的海军都再次被顾轩调动了起来。
郭子仪.高仙芝.封常清等将领丝毫都不怀疑顾轩的种种举措,于各地整备起了兵马。
仍是当初讨伐吐蕃的那般——
顾易并未对这些人去下达什么具体的任务,对每一个将领的才能都十分的信任,只是让他们各自平叛。
其实若非是事关谶纬的话。
顾轩都不至于离开洛阳,无论是他的才能也好亦或是顾易本身的能力也罢,都不足以去正面指挥战场。
还不如完全交给那些将军们。
但这也是无奈之举。
身为太傅,亦是顾氏家主,无论如何顾轩都必须要做好他该做的。
去降低百姓们对于佛教的依赖。
以及安抚天下人心。
各地动荡不止。
值得一提的是顾易并未让人去损坏佛教的种种,如佛经雕像等贵重之物。
并不是因为什么还留有他的想法。
顾易只是想让这些东西尽可能的流传下去,毕竟这些东西到了后世,都可被称之为九州的瑰宝。
同样的,此举亦为昭告后人——
顾氏此番挥刀,锋芒所指,唯威胁九州社稷之叛逆,珍宝无罪,罪在人心之蛊惑。
——大战不断。
这一众和尚所集结的信徒自然不是百战之师的对手。
但这些人的抵抗之心仍旧是十分强烈。
最关键的是,他们的信徒之中可不仅仅只有汉人,相比之下更多的其实本就是那些外族之人。
无论是羌人也好,亦或是本已归入九州的匈奴人也罢。
相比于汉人而言这些人本就更加容易被蛊惑。
而且相比之下,这些人的武艺同样也是极为的不凡。
也正是因为有着这些人的帮助。
虽然平叛之军仍是占着绝对的优势,但这些个和尚亦是有着辗转腾挪的空间。
总有狂热的“信众”,不惜倾尽所有,为其提供庇护与助力。
纵有朝廷明令高悬,这些人亦甘冒斧钺,万死不辞。
这无疑严重阻滞了唐军平叛的锋芒。
面对如此胶着局面,顾易能做的,唯有一途——以杀止乱!
到了如紧急的这般地步。
他已经不能再去管短期内的影响了,就亦如原史之中的太武毁法,纵使会在短期之内影响到九州的发展,但实则却能出去困扰九州的顽疾。
至于那些所谓的非议,更是根本无需在意。
声声哀嚎之音响彻整片九州大地。
顾易是真的生气了,面对一众有过抵抗之举的寺庙,哪怕是在最后被唐军攻下,里面的和尚愿意投降。
顾易都并未放过他们。
面对这些人的哀声乞命,顾轩只是立于群臣与三军之前,寒声宣告:
“彼辈非知悔改,唯是惧死而已!”
——寥寥十字,却如凛冬寒刃,令闻者无不色变,脊背生寒。
甭说是他们,甚至就连顾氏内部之中都有许多人看不清此间作为的影响之深远。
但那又能如何呢?
于顾轩而言,他愿意以一人之身担下所有骂名。
而对于顾易而言,那便更加无需多言了。
顾氏传承至今所积累的根基光凭着这些无法动摇,而后世之人早晚都能够看出此举的立意之深远!.
(Ps:跪求月票推荐票,跪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手,鱼万分感谢,昨天休息去看了看前文,心绪复杂.会去找一找之前的味道。)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828/128438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