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933章 在安西-铁与血

第933章 在安西-铁与血


第933章  在安西-铁与血

    安西使司,河中行省,木鹿府,昆墟县。

    这里靠近土库曼斯坦、伊朗、阿富汗的交界处,曾属于波斯呼罗珊的一部分。

    历史上还曾短暂属于中原政权,是唐代羁摩的波斯都督府一部分。

    后世则属于土库曼斯坦的马累州,位在该国东部。

    木鹿,乃至昆墟,都是唐代对这里的称呼,大虞基本上沿用。

    安西使司在木鹿府成立了木鹿镇军,下辖三千人,其余昆墟、圣莲等县,则是按照卫所制建立了民兵组织。

    木鹿府地处广袤的卡拉库姆沙漠中,条件比起两河流域,也就是开天河(锡尔河)与西辽河(阿姆河)流域要差了很多,因此全府仅有十三万人。

    昆墟县就更少了,在册汉民只有两万一千六百二十二人。

    来自戈壁的风,带来了沙漠的燥热,吹到脸上,人只感觉热乎乎的,但没一会儿就口干舌燥。

    同时细小的沙子,直往眼睛、鼻子和嘴巴里面灌,防不胜防。

    从山东曹州府曹县来的牛亮臣穿著白色不吸热的仿军装,头上扎著唐时流行的幞头,脸上也用纱巾蒙著。

    在他身后,四十多骑差不多装束的汉家骑兵跟随著他,一杆红底白莲旗帜随风招展。

    又策马奔驰几里路之后,牛亮臣拿出怀表看了看,然后又掏出一支短短的铅笔在小地图上比比划划。

    「向东,五里内有一个呼罗珊部落的绿洲,咱们追的这么急,那些狗东西一定跑不远,必然要去绿洲补充水源。」

    说罢,牛亮臣策马带头从能看见木鹿河的地方转头向东,直接往沙漠深处而去。

    在这些河中的大沙漠中,唯一能生存的地方就是沿河两岸。

    支撑著木鹿府的木鹿河(穆尔加布河)发源于普什图高原西北(阿富汗高原),全木鹿府的所有定居点,都是沿著这条河而建。

    昆墟县、圣莲县、木鹿府,都在这一条线上。

    但也有例外,那就是近河的绿洲。

    谢赫绿洲在木鹿河西南五里左右,是少数不挨著木鹿河而能活人的地点,靠的就是这里冒出的地下水。

    水量还不小,形成了一个比敦煌月牙湖还大的小湖。

    不过由于蒸发强烈,也很可能因为这里就是地下河的终点,所以湖水略有些苦涩,并不特别适合人类生存。

    木柴在灶中啪的爆燃著,一头骆驼被放倒在地后,迅速被切割成了可以炖煮的肉块。

    油腻的驼峰与几大块还带著血的肉,随意扔进锅中,一双粗糙带血的大手往里面加了几大颗黑乎乎,跟鹅卵石差不多的卡拉库姆黑盐粒。

    「伟大的萨尔达尔,吃完了这顿骆驼宴,你们就赶快走吧。

    秦人的鼻子比狗还灵,眼睛比雄鹰还犀利,手段比豺狼还凶残,一旦他们知道您来过,绿洲内的所有人都会没命的。」

    绿洲的小长老跪坐在一个大胡子面前,低声下气的恳求著,大胡子轻蔑的看了他一眼,非常不满意小长老的态度。

    「图鲁谢赫曾是我们特金部最伟大的教长,没想到你们这些子孙却这么胆小O

    那些秦人已经被我们杀的躲进了老鼠洞,哪里来的比雄鹰犀利的眼睛,比豺狼凶狠的手段!」

    萨尔达尔并不是名字,而是一种对战时统帅的尊称,可率领人数在百余人到数百人左右,算是加强版的百夫长。

    特金部则曾是控制土库曼东部最大的部落,鼎盛时期有三十万众,能出动五万轻骑兵。

    不过在大虞消灭波斯卡扎尔王朝的战役中,站在波斯人一边的特金部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超过两万人被战死,连部落首领穆罕默德.博迪汗都被阵斩。

    一年后,大虞军队攻陷了金马城(阿什哈巴德)和木鹿(马累),董金凤的长子董绍全在这里主持一场残酷的扫荡。

    三年中,至少十万特金部男子被杀死,大量女子被掳为奴,只有不超过两万人逃到了波斯。

    而这位百夫长,正是特金部的侥幸逃走的残余势力,他们在年轻的努尔.博迪汗的率领下,与普什图人结盟,时刻准备著下山复仇。

    「看看,这就是那些秦人异教徒的下场,他们入侵我们的家园,污蔑我们的经典,每一个真主的信徒都不能饶恕他们。

    我们正在参与的,是一场圣战,每个人都要有必死的决心!」

    一口骆驼肉,一碗违反教义,但非常珍贵的浊酒下肚,百夫长站起来大声的吹嘘著。

    他从身边一个笼子里一抓,两颗黑乎乎的头颅,出现在了所有特金部男女眼中,特有束发证明这两颗人头,正是属于秦人的。

    「金娃儿,叔来带你回家了!」牛亮臣的眼中迸出了大颗大颗的泪滴,他放下望远镜,拳头捏的咯吱直响。

    那两颗被特金部百夫长抓出来的人头中较小的那一颗,属于他的亲侄子牛金。

    当时这伙人趁著昆墟县缺人收麦子,不得不招揽波斯长工的机会,流窜到了牛亮臣所在的昆墟县白花村附近,欲要煽动藏在波斯人中的特金部长工起事。

    结果被十四岁的牛金等人组成的少年巡防队发现,交火中,只有八人,且都是十四岁到十六岁少年郎的巡防队,被对方几十人冲散。

    十四岁的牛金和十六岁的宋兴东牺牲,人头也被砍下带走,但他们牺牲让对方留下了四具带不走的尸体和两个伤员,从而暴露了行踪。  

    数百人的欢呼,并未能冲散百夫长心中的惧怕,他装的好像大获全胜,但实际上自己这方四十多个部落勇士,差点被几个小孩子打崩,让百夫长深刻见识到了秦人的可怕。

    是以展示过后,百夫长故作豪爽的继续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实则是想早点吃饱喝足就离开。

    「次郎,你箭术好,干掉那两个明哨,其余人准备好,他们暗哨一发现我们,立刻就冲进去。」

    来自东瀛的森山直抽出背后的弓箭,悄无声息的往前走去。

    两个土库曼明哨包著红头,啃著肉干,羡慕的看向了远处正在喝酒的同伴。

    突然,细微尖锐的破空之声响起,左前方的红头脑袋上突然冒出了一根箭矢。

    这箭力道奇大,箭杆没入三成,尾羽还在急速晃动,使得这个红头脑袋猛的一甩,声音都没发出就栽倒在了地上。

    右后的红头正靠著树干打盹,不经意的一瞧,却看见同伴已经躺在地上,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疑惑走上前去,却觉得脖子猛的一凉,好像有人猛推了他一把一样,随后温热滑腻的触感,就从脖子以下传来。

    红头惊恐的伸手一摸,发现是鲜红的血迹,顿时感到极度不妙。

    他想要大喊叫喊示警,可是张大的嘴唇发不出任何声音,去摸腰间羊骨哨左手伸到一半,也无力的垂了下去。

    「啪啪啪!」

    百夫长一口酒一口肉吃的正欢,却突然听到了短促的枪声,这他可太熟悉了,那晚那些秦人少年用的,正是这种又快又准的长枪。

    不光百夫长听到了,人群也听到了,两三百人哄的一下就炸了,四散奔逃,到处都是。

    但枪声比他们的动作更快,晚霞映照下,针刺击发枪口闪耀的火光尽情收割著人命。

    外围的卫所骑兵骑著土库曼地区生产的混血汗血马来回突刺,精钢打造的马刀每一次劈砍,地上就会多一具尸体。

    百夫长早已失去了刚才的英勇」模样,他连武器都丢了,慌忙朝战马方向跑去。

    影影绰绰中,百夫长觉得眼前一空,只见他拴著战马的地方,一员壮汉长身而立,周围四五个他的同伙,已经全部躺在了血水中。

    百夫长惨嚎一声,又想转头跑,拿著击发枪的森山直过来了,个头矮小但极为强壮的他调转步枪,枪托猛的砸到了百夫长的太阳穴。

    这个大胡子跟跄了两下,眼前一黑就直接倒下了。

    「老爷,大秦老爷,你饶命啊,饶命啊,我们是被他们逼迫的!」方才劝百夫长快跑的长老,哭嚎著扑倒在地上,疯狂磕头求饶。

    「贱人,你们死一百次也换不回某汉家的好儿郎!」牛亮臣抽出了腰刀,夕阳在刀身上倒影出了昏黄的绿洲,如同一片橙色的地狱。

    「儿郎们仔细些,休要跑了一人,把他们全部送去阿鼻地狱!」牛亮臣大吼一声。

    「喏!」响亮的应答声冲天响起。

    地上的可怜教长不磕头了,他愣愣的直起背,知道他们的部落不会继续存在了。

    安西皇汉思想浓厚,董金凤的四子董绍德甚至还搞出了一套皇汉黑话。

    比如不自称我而是称某,应答不称是而称喏,对官员等上位者不称大人而称官上等等。

    甚至为了贴近汉唐,还规定不管老家是哪的,人是哪里来的,说这些话的时候必须用关中口音。

    基本上做到了双方一出口,就能判断对方是不是皇汉的程度。

    在几十年的大虞西进运动中,这套复古黑话传播的特别广泛,连河中、波斯、普什图的土著都门清。

    他们大部分人都知道,遇到这种仿佛从汉唐时候穿越来的奇特话语,那就不是死一个,而是全部死绝,绝无侥幸!

    惨叫声中,谢赫绿洲这个以曾经出过图鲁谢赫而闻名的绿洲上,血流成河。

    半个时辰后,绿洲中除了十几个要被带回去的贼匪,已经没有一个可以站著的土人了。

    「金娃,兴东啊,你们爹走的时候千万拜托我照顾好你们,现在他们尸山血海回来,娃却不见了,我该怎么向他们交代啊!」

    牛亮臣把侄子牛金和宋兴东的人头洗干净,再将散乱的发辫重新束发,嘴里则在呜咽。

    不远处的森山直等人也觉得鼻子发酸,几个父辈来自三日月藩的扶桑人还咿咿呀呀的唱起了悼念亡者的小调。

    「噗呲!噗呲!」

    奇特的调子中,黑乎乎很是黏稠的头颅被更加黏稠的血泥垒砌到了一起,外面还用树枝和绳索固定,不一会小小的京观就被垒砌了起来。

    冲天的大火燃起,谢赫绿洲的所有棚屋都被烧毁,无头的尸体全部丢进湖中污染水体。

    这个绿洲,至少半年内不会再适合居住了。

    昆墟县,白花村。

    村子的名字,来自牛亮臣老家曹县的白花河。

    村子中以李、宋、牛三姓为主,夹杂了五家来自扶桑的三日月藩森家武士组成。

    历史上这些人已经战死在嘉庆年间的天理教起义中了。

    历史上前年,如今在欧洲的锦衣卫千户林清在北京起事,牛亮臣,宋文成等人则在滑县、曹县一带起兵,最后被满清剿灭。

    白花村是典型的安西村堡,即村子一般都建在易守难攻的山包上,村中的大部分拓殖移民也都住在一起。  

    农田和果园则围绕在村堡周围,就算远一些也不怕,拓殖移民家家有马,要出去干农活直接骑马去就行。

    村子的正中制高点,则建有一座庙宇。

    呃....,说是庙宇,但实际上没有山门等其他设置,而是一座三进小院,正殿供奉著白莲宗的降世明王佛,两侧则供奉著村中各家的祖宗牌位。

    这实际上是一个兼具宗教和祠堂双重作用的村委」。

    当然,它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军火库、演武堂和最后的堡垒。

    「宋大哥,哥,你们杀了我吧,我没护住侄儿,让他们遭了歹人的毒手,你们杀了我吧,杀了我吧!」

    庙宇正殿,牛亮臣跪在供奉降世明王佛的正殿外,面向他的哥哥牛亮德和宋兴东的父亲宋文成。

    宋文成身材高大,左脸有一道可怖的疤痕,乃是安西军中有名的勇士。

    他在进攻察里津之前的基罗瓦之战中以一敌百,于白刃战中斩杀罗刹兵十七人。

    因此战后得到了主帅莫公棱的特别宴请,授一等功,赏金一千银元,皇太子封爵镇国将军。

    这是内勋的第八级爵位,再往上就是定国将军,然后便是伯爵了,是以听著是个杂号将军,但实际上爵位相当于镇藩的男爵。

    「我儿,是战死的,还是被害的?」宋文成一只手抚摸著宋兴东棺木,另一只手搀扶著已经哭昏死过去妻子。

    「东娃儿是好样的,他是为了掩护来娃他们几个而主动牺牲的,牺牲之前,还打死了两个贼人!」牛亮臣哭著说道。

    宋文成闻言哈哈大笑,眼眶中积蓄已久的泪水,随著笑声的震动,簌簌往下摔落。

    「不愧是我宋文成的儿,不愧是万岁爷的戍边赤子!」

    「你起来吧,这事不怪你,这是他们的命。」听到宋文成这么说,牛亮德才过去一把将牛亮臣从地上扯起来。

    到了此时,牛亮臣终于绷不住,又噗通一声跪下,抱住兄长的大腿放声大哭。

    「哥,我真恨不得死的是我啊,恨不得死的是我啊!」

    牛亮德抬脚一扔,顿时把牛亮臣扔的老远,「哭什么哭,你侄和东娃死得其所,你记住今日的仇,来日咱们狠狠地报!」

    说到报仇,牛亮臣想起来了,他站起来把手一挥。

    「来啊,把人带进来,就在明王佛面前,活剐了这些贼寇,祭奠东娃和我侄。」

    惨败的月光下,红头百夫长被像肥猪一样绑在梯子上,他奋力挣扎著,堵住的嘴里呜咽哭求著,丑态百出。

    宋文成把酒碗递给次子宋兴载,十二岁的宋兴载狂饮一口,拿著八岁时父亲送的牛耳刀,一步步走过去。

    红头百夫长几乎被吓疯,他疯狂嘶吼著,兜不住的屎尿径直从裤管往下掉。

    宋兴载厌恶的看著这个特金部壮汉,片刻犹豫,些许胆怯之后,一刀捅进他腹中,再双手握住刀把使劲一搅,来了个肠穿肚烂。

    片刻他大叫一声,抽出牛耳刀,直到红头百夫长几乎只能呻吟后,再一刀扎进胸口,结果了这个贼子。

    000

    同日,石头城(塔什干)郊外,开天河边南山村。

    一面红底金日月大旗在村中高高飘扬,喧闹的锣鼓与呜咽的哭声,一同响起。

    村中妇孺跪在进村的道路两旁,丁壮们抬著棺木,悲痛中喊著号子前进,耆老们就在村中庙宇门口迎接,老脸上泪珠四滚。

    南山村跟白花村不一样,丁壮去的不是征俄战而是讨法战。

    村中丁壮组成的凉藩中卫三团第十一连,在李兴泰救援贝尔格勒的战役中损失惨重。

    三十七人出征,十四人战死,十人伤退。

    「姜老爹,大王说他对不起您,没有把出征的儿郎都带回来,这是千岁给你写的亲笔信,嘉奖你们村的。」

    凉王府左赞善将一本黄绢布为边的文书,递给了穿著飞虎服的姜老爹。

    五十七岁的姜老爹是个独眼龙,他十分麻利的半跪下,接过左赞善手中的文书。

    他先是向东朝著京城的方向叩拜三次,随后高举绢布,再次向著石头城的方向一拜。

    「请官上回禀大王,我们南山村姜、赵、金、权四姓本是新罗贱民,其余刘、朱等家也是穷苦出身。

    昔日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是大皇帝陛下给了我们生路,送我们到这天府之地,给我们田地,赐我们牲畜,教我们礼仪,让我们这些蛮夷边民也能成为陛下赤子。

    南山村二百三十七口的命,早就是陛下的,是大王的了,不要说这点损伤,就是要我们全村的命,我们也给!」

    姜老爹的汉话不太纯熟,因为包括他在内,南山村六成人口都是新罗来的。

    「没错,请官上告诉大王,咱们知道这珍珠白米,这肥油羊肉是谁让我们吃上的,这良田百亩,大屋骏马是谁给我们的。

    儿子没了,我还有孙子,孙子没了,老头子我也能再为陛下效力!」


  (https://www.2kshu.com/shu/93890/128368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