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第177章 攻入宋国,强行借道!

第177章 攻入宋国,强行借道!


“砲兵反了!砲军反了!”

    “开城门,迎北方的赵官家!”

    “开城门,迎北方的赵官家!”

    ……

    王阿驴、樊乔率领的五百心腹,齐声呐喊起来。一部分人在王阿驴的率领下,抽出腰刀向着前面无甲的三百金军砍去。

    一部分人在樊乔的率领下,冲向了城门洞内的藏兵洞,试图堵死藏兵洞的出口。如果藏兵洞内休息的女真兵冲出来,他们是绝计抵挡不住的。操控远程兵器的砲兵,真刀真枪的打起来,肯定不是金国正规军的对手。

    还有十名砲兵,打开了东城门,飞奔向着赵朔的军营送信!

    这时候,就看出他们喊口号的作用了。

    深夜中,赵朔得到禀报,会立刻出兵,还是怀疑其中有诈任凤翔砲兵部队自生自灭?王阿驴和樊乔无法确定。

    而单凭他们自己,是无法长时间守住凤翔东城门的。

    必须依靠城内其他倾向投降的兵马甚至是汉人百姓!

    “开城门,迎北方的赵官家!”

    深夜中的喊杀声传出四五里,附近的女真兵听到了,签军听到了,百姓们也听到了!

    “该死!汉人反啦!”

    “杀下去!”

    “快把城门夺回来!”

    ……

    城楼上两百全副武装的女真甲士既愤怒又惶恐,赶紧各持兵刃下了城楼,向着城门处杀去。

    “醒醒!快醒醒!有人造反献城?我们怎么办?”

    “废话!杀女真人啊!你真以为,砲军一反,这凤翔还守得住?”

    “砲兵未必真的反了……不对,这么一喊,砲兵就算没反也得反了!我们是得赶紧反正!”

    “对,杀女真人!要不然,城破了,那赵……赵官家,能饶的了我们?

    “不是帮女真人,就是帮赵官家,那还用问?”

    “杀杀杀!杀金狗,迎北方的赵官家入城啊!”

    ……

    签军稍微一讨论,就明白自己该干什么了。深夜中东城门附近的签军紧急披甲,向着东城门增援。

    他们一边增援,一边喊话:“砲兵反了!签军也反了!迎北方赵官家入城啊!”

    这喊声迅速带动了更远处的签军和正规军。

    对于汉人占大多数的签军们来讲,赵朔二十余万大军围城,赵朔对京兆府城签军的残酷手段,都给了他们沉重的心理压力。城内的大乱,直接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且,“迎北方的赵官家”,让他们毫无心理压力,开始抢攻其他城门。

    对于女真人来讲,则是明白最后的时刻已经到了。

    他们死守城门和城墙,和签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杀金狗!迎赵官家入凤翔!”

    “杀汉人,保大金!”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

    签军人数众多,却战力不强。女真兵战力强大,却人数不多。金国正规军中,又有很多汉军将士开始反正。

    一时间,凤翔城内敌友难辨,只能凭口号判断对面之人的倾向,厮杀在了一起。

    又有人乘机放起数把大火,也不知是签军意图造成混乱,还是女真兵狗急跳墙。

    总而言之,凤翔城内喊杀阵阵,火光冲天,一片大乱!

    而正在这时候,赵朔接见了王阿驴和樊乔派来的报信使者。

    “哦?砲兵反正了?”

    赵朔听到这个消息,真是又惊又喜。

    王阿驴、樊乔是让木华黎吃了大亏的人物,这两个人主动反正,麾下又多了两个砲战人才。这二人组建的砲兵部队,也是相当可观的战力。

    至于说,会不会其中有诈?

    赵朔并不认为,凤翔城弄出这么大动静,为了坑自己一部分兵马。二十几万大军呢,坑他少数兵马,有何意义?只会引发他以后狠狠的报复罢了。

    再说了,只要没有敌军的砲兵出手,赵朔麾下的大军直接压上,凤翔城内即便有什么诡计也施展不出。

    “传本王的军令:今夜执勤兵马,速速增援!正红旗两个万户、正蓝旗两个万户,紧急集合,后续跟上。攻破凤翔,就在今夜!”

    “遵旨!”

    随着赵朔一声令下,当夜值守的八千正规军紧急出动,向着凤翔东城门攻去。

    紧接着,正红旗、正蓝旗四个万户,从四个方向,向凤翔发起猛烈的进攻。

    凤翔的砲兵部队果然已经瘫痪,城门处更是处于激烈的内战中,赵朔的部队没费什么力气,就进入了凤翔。

    杨沃衍见势不妙,紧急收拢了八百女真兵,开始向外突围。然而,怎么可能跑得了?

    赵朔的四万正规军已经入城,再加上三万签军的反正,这支突围的小部队左冲右突,无法出城。

    杨沃衍无奈,在天明时分的时候,率领两百残兵败将,逃回了凤翔府尹衙门,杀了自己的全家之后,举火自焚。

    到了中午时分,整个凤翔已经落入了赵朔的手中。

    “王阿驴,樊乔,参见王上!”

    中军帐内,这场攻克凤翔之战最大的功臣王阿驴和樊乔,恭恭敬敬地跪倒在赵朔的面前。

    一夜的激战,王阿驴只是非常疲累而已,却是没有受伤。临见赵朔之前,还赶紧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

    樊乔就没那么幸运了,左腿被一个女真人砍了一刀,缠着厚厚的白布。不但走路一瘸一拐的,而且跪下的时候疼的龇牙咧嘴。

    赵朔却没有命他们站起来,而是开口问道:“你们昨夜,喊什么迎北方的赵官家入城。怎么现在,见了我不称赵官家,而是称王上?”

    “呃……”

    樊乔道:“王上明鉴,官家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朝廷,一个是指皇帝。我们昨夜所喊,既可以说是要投奔您建立的朝廷,又可以说投奔赵姓皇帝。不知王上意下究竟如何,现在不敢妄自称呼。”

    王阿驴满面憨厚之色,道:“如果王上觉得此称呼不妥,无法对蒙古大汗交代,尽管拿我们二人治罪。此事完全是我们二人自作主张,影响了王上的清誉,无论如何惩治,我们俩都毫无怨言!”

    “滑头!”

    赵朔对樊乔和王阿驴的心思洞若观火,冷笑道:“我如果连破凤翔城的最大功臣都保不住,还有什么面目统领山东、河北、呼罗珊、吐火罗、北天竺、巴格拉季昂尼国、西罗斯近三千万子民?还有什么面目灭金?你们两个,根本就是有恃无恐!”

    顿了顿,摆手道:“起来吧,你们都是人才,以后好好统领砲军,把心思在正途上。再搞金国官场投机钻营、揣摩上意那一套,本王定斩不饶!”

    “谢王上教诲!”

    “另外,我曾经答应成吉思汗,拥窝阔台为蒙古大汗。你们私下里怎么称呼我,我也听不见。但公开场合,还是称我王上。”

    “遵旨!”

    王阿驴和樊乔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的双目中看到了浓重的兴奋之色。

    他们当初商定这个口号之时,一方面是难以想到适合赵朔的短促称呼,另外一方面也是要赌一把,再捞一个“劝进”之功。

    此举当然有些风险。

    但按照传统观念来看,日后的收益却是极大!以后说起来,谁是最先劝进的,那肯定是他们俩,端的是前程无量。

    连深夜造反,献凤翔城的大险他们都冒了。这么风险小、收益大的事情,他们更是敢做。

    他们实在是太想进步了。

    另外,必须说明的是,在没有赵朔的历史上,王阿驴和樊乔的选择,并不是这样。

    蒙古军攻破凤翔城后,他们俩才投降。蒙古对这两个砲军人才非常重视,授予他们砲军万户之职。

    尽管如此,他们对蒙古军的残暴愤恨不已,依旧心向金国。

    在蒙古军强攻汴梁时,他们想办法破坏了蒙古军的抛石车,又重新回到金国的一方,最后殉了金国。

    但是,赵朔改变了历史。

    赵朔大军的杀戮,只是正常改朝换代的杀戮而已,比起历史上蒙古军的残暴差远了。

    还有最关键的,赵朔有汉人血脉,又对蒙古人和汉人一视同仁。他们脑袋被驴踢了,给金国殉葬?

    不管怎么说吧,攻破了凤翔城后,赵朔又花了二十日的时间,将整个凤翔路收入手中。

    凤翔路的坚城,除了凤翔城本身之外,还有一个当初南宋垂涎三尺的秦州城。

    当初,宋国趁着金国“大安耻”的机会,派十万大军攻秦州,被金国大将术虎高琪教做人了。

    如今金国死守潼关防守防线,秦州的兵马被抽调了不少。赵朔二十余万大军进入秦州,秦州城不战而降。

    攻占了凤翔路后,金国陕西地区,就只剩下西边的临洮路了。

    临洮路的守将名叫陀满胡土门,曾经中过女真进士,文武双全,性情悍勇,对大金忠心耿耿。

    他既不能采取类似完颜庆善努的策略狗急跳墙,又因为凤翔之变不信任签军,索性将城内所有百姓以及签军,全部迁入其他城池。

    然后,将临洮路所有女真人无论男女老幼全部聚于临洮城中,誓死抵抗。

    那就死吧。

    虽然临洮城北依岷山而建,又有洮河作为天然屏障,但赵朔不仅有二十余万大军,还增加了王阿驴和樊乔的砲兵部队。

    双方激战二十日后,临洮城破。

    此时赵朔已经升起了黑帐篷,包括陀满胡土门在内,除了未高过车轮的孩子之外,城中无论男女老幼尽皆斩杀。

    又花了十日时间扫荡临洮路其他城池后,整个陕西全部落入了赵朔的掌中。

    此时赵朔就有两个选择了。

    其一,强攻潼关,由潼关入河南,攻克汴梁,覆灭金国。

    其二,从草原和陕西同时出兵,攻入山西,最后还是要打潼关,进入河南。

    山西表里山河,地形复杂,比陕西的八百里秦川要难攻打多了。而灭了金国朝廷,山西自然可以传檄而定。

    赵朔又全军休整了一个月后,率二十万余万大军攻打潼关。

    只是,潼关确实不是那么好打的。

    此地北临黄河,南踞山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居华夏十大名关第二位,仅次于“天下第一关”山海关。而现在,山海关还没修建呢!

    金国又在近十年的时间内,在潼关附近的高山深谷里,修建了大小关卡三十六座,屯正规军六万,签军十万,总共十六万大军死守潼关防线。

    赵朔攻打潼关防线半个月,八旗将士死伤超过六千,府兵也损失万余,只夺下了七座关卡。

    潼关主体依旧岿然不动!

    这让赵朔不禁感叹,潼关不愧是华夏数得着的险关,确实不好打。

    不过,他也不是没办法。

    打不下来,他也没必要和金国在潼关死磕。

    扬长避短,才是制胜之道。

    历史上的蒙古人四十万大军也没有打下潼关。蒙古名将速不台,甚至在潼关战役的倒回谷一战中,败给了完颜陈和尚。

    后来,蒙古人绕道宋国直接攻入河南境内,才灭了金国。

    赵朔如今的实力,要比历史上的蒙古军要强大,只是试着攻打下潼关而已。

    打下来当然更好,打不下来,就采取蒙古故智,对宋国进行借道。

    “来人,把王檝给我叫来。”

    中军帐内,赵朔下达了命令。

    王檝,字巨川,凤翔虢县人。

    在历史记载中,王檝屡试不中,就另辟蹊径,向金国朝廷上书,论当时国家之紧要事情,

    金章宗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到缙山元帅府去任职。

    成吉思汗领兵南下,王檝与蒙古军鏖战三日后被俘,投降了蒙古军。

    此人确实是个人才,文武皆能,最后官至银青荣禄大夫,兼御史大夫,世袭千户。

    赵朔的蝴蝶效应改变了历史,成吉思汗提前三年兵围中都城,王檝没有上书,自然也就没机会为官,一直在老家凤翔读书。

    如今凤翔落入赵朔之手,王檝主动投奔。

    赵朔其实并不知道王檝在历史上的地位,但王檝在当地甚有名望,还是接见了他。

    一番交谈之后,觉得此人似乎是个人才,可以一用。

    这次,就派他出使宋国。

    “王檝你尽管放心去吧,如果被宋人杀了,我不但会兴兵为你报仇,而且保你子孙荣华富贵!”

    王檝这次出使的危险性可不小,赵朔记得,在历史上蒙古派出的使者,就被宋国的边将杀了。

    也正因为如此,赵朔舍不得派麾下重臣为使,而是派了刚刚归顺的王檝。

    王檝微微躬身,道:“臣死不足惜。现在唯有一个疑惑未解,如果宋国拒绝结盟,臣应该如何应对呢?”

    “你告诉他们,若是愿意结盟,本王灭金五年后,不会动他们。如果他们拒绝结盟……”

    顿了顿,赵朔冷然一笑,道:“本王马上就攻入宋国,强行借道,丝毫不耽误灭金!”

    “遵旨!”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926/128445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