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挂科了,系统成了我的学习监工 > 第89章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第89章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时间恍然而逝,徐凌一整个学期除了上课、吃饭和睡觉,其余时间几乎都在实验室里度过。

    不知不觉,就已经是六月份。

    而六月份,对大四的学生来说,就是他们挥手告别的时候。

    【徐凌,出来一起吃个饭吧,有我和林雨欣。】

    秦芹发来了一条企鹅短信。

    其实在平时生活中,不管是秦芹还是林雨欣,徐凌都有保持联络。

    时不时出去一起吃个饭都是很正常的。

    因此,徐凌不由分说答应了下来。

    吃饭的地点约在了校门口的一家江湖菜馆,主打各种菜系中的比较出名的菜。

    辣与不辣皆宜,能够同时满足徐凌和林雨欣的口味。

    可能是由于这家店的菜式包容性太强,生意出奇的好。

    徐凌三人来到这里时竟已经没了位置,还要排队。

    餐馆的门口摆放了几张木制小桌和若干把椅子,甚至贴心地放了一台电视,以供人消遣,免得无聊的等待消磨了食客的耐心。

    坐在外面的椅子上,秦芹率先打开了话题:

    “你知道我们学院的学士服是什么颜色吗?”

    学士服?

    徐凌还真不大清楚,试探性地问道:“是灰色的吗?”

    “诶?你竟然知道,但不全是灰色的。我的专业更偏向于应用和工程方面,所以我的是黄色的。”

    秦芹有些惊喜地说道。

    “你的学士服?”徐凌恍然大悟,“你马上本科毕业了!”

    “对啊?”秦芹调侃着说道,“不然你以为我叫你出来吃饭干嘛,这是散伙饭!”

    散伙饭吗?

    徐凌的心情瞬间低落了下去。

    虽然不管是和秦芹还是和林雨欣,徐凌都没有男女情感在里面,但徐凌和她们却有着不浅的友谊。

    徐凌有些惆怅若失。

    感觉和这两个讨喜的女生的相识就在昨天,但事实上却是马上就要分别。

    “安啦!”看着徐凌低下的眼眉,秦芹立马宽慰道,“又不是生离死别,保持联系就好。”

    一旁的林雨欣也补充道:“一个大男人怎么婆婆妈妈的。”

    其实并不是徐凌矫情,而是作为一个魔都人,从小生长在吴侬软语的江南地区。

    有些多愁善感是很正常的。

    也就在这时,餐厅的位置空了出来。

    三人随即进入了餐厅里面。

    估计吃点东西,应该会好一点吧。

    徐凌忍不住想到。

    “你确定了要去京城吗?”

    饭桌上,徐凌忍不住问道。

    “对的,清北大学。”

    秦芹点了点头。

    这时,一旁的林雨欣不乐意了:“喂!你都不问我。”

    “那你接下来去哪?”

    “皖城科大。”

    林雨欣有些骄傲地说道。

    我靠!

    这下徐凌是真的惊到了。

    虽然皖城科大的名号没有清北大学那么振聋发聩。但它的学术实力在华国仍然是响当当的,毋庸置疑。

    而且考上的人是林雨欣啊!

    要知道这孩子大三的时候连数分都要徐凌辅导的。

    “厉害!厉害!”

    徐凌由衷地夸赞道。

    “徐凌?你本科结束了怎么打算?有考虑到京城吗?”

    秦芹顺势问道。

    “还不清楚,后面再说吧。”

    徐凌真的不好下结论,只能一语带过。

    ……

    三人饭桌上的闲聊并未停过,虽然看起来其乐融融,可不热闹,但徐凌总感觉气氛还是有些低沉。

    想到这是最后一次聚餐,徐凌还绅士地将两位女士送到了寝室楼下。

    对于徐凌这个社交木疙瘩来说,称得上是一件奇事了。

    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但蝉鸣还没有歇息。

    走在宿舍楼之间的小路上,听着行道树上若有若无的蝉声,徐凌竟有些心烦意乱。

    ……

    随后的几天里,大四的学生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学校。

    秦芹和林雨欣开始了毕业旅行,企鹅空间里能够看到她们最近的足迹。

    而余文凯也真正成为了公司总裁,他的Armour公司也开始了运转。

    至于徐凌,仍然扎根在张忠尧的实验室。

    此时,对于这个μ子和中微子的实验,已经进行到最后一个阶段。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说张忠尧和徐凌已经完成了标准模型的完善。

    他们只是在完善标准模型的路上更进了一步,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方法。

    完善标准模型,确实是一个困难的事,不是短短几个月可以搞定的。

    虽然目前的成果只是学术界上的一小步,但对张忠尧和徐凌来说,却是个人学术生涯的又一个了不得的突破。

    “我们目前的课题研究就到这里,这一个阶段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了。祝贺大家!”

    课题结束,张忠尧象征性地讲了几句。

    与此同时,不少人暗暗松了一口气。

    课题里的张忠尧和课题结束的张忠尧完全不像是同一个人。

    “张老师,我们的论文准备发在哪里呢?”

    徐凌私底下和张忠尧聊了起来。

    “还是《Nature》物理学子刊吧,你想当第一作者吗?”

    张忠尧神色微妙。

    第一作者?

    “不行不行。”

    徐凌连连摆手。

    他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对整个课题作出贡献最大的理所当然是张忠尧。

    “我其实无所谓的,我的论文已经够多了,你要是需要,我可以给你第一作者。”

    张忠尧继续说道。

    第一作者,而且还是这么大的一个项目,这么重要的一个课题。

    换成任意一个学生,恐怕都不会拒绝,这不亚于给自己的简历镀上了一层烫金。

    但徐凌还是没有答应:“张老师,您别逗我了,我知道自己在课题里的作用有多大。当不起这个第一作者的名号。”

    “哈哈,那好吧,给你第二作者,这总不能推脱了吧?”

    张忠尧笑得很开心。

    徐凌只好答应。

    第二作者,徐凌认为自己是完全当之无愧的,不管是实验还是理论,徐凌的贡献仅次于张忠尧。

    而张忠尧的论功行赏没有结束,他紧接着分配了第三、第四甚至第五作者。

    第三作者给了王雪琴,剩下两个给了两个资历不浅的师兄。确实也名副其实。

    而让徐凌没有想到的是,自认为是向前迈进的很小的一步,论文发出后,却在学术界乃至社会层面,引起了巨大轰动。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934/128453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