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298章 意外

第298章 意外


在这个关键时刻,满清的汉将,原本的山东巡抚,夏玉已经悄然抵达了盖州。

    而复州城内仍然驻扎着从北直隶强制征召来的一千多绿营兵,这些士兵如今由一位原本默默无闻的绿营总兵刘天所统领。

    尽管复州城表面上由清军把持,但真正掌控局势的人似乎并不是满洲的旗人,而是这些摇摆不定的绿营将领。

    复州城经过反复加固,如今已是城墙高筑,防守工事严密,成了一座难以攻克的堡垒。

    即便多尔衮只留下了数千兵力驻守,朱慈烺也很难在一个月内攻下这座坚城,就算动用强攻手段取得胜利,代价也是明军难以承受的。

    朱慈烺深知,硬碰硬并不是明智之选,必须另辟蹊径。

    因此,在这个关键时刻,那些在清军中心怀异志的绿营将领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他们早已对清廷心生不满,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投靠明军。

    而现在,随着明军的攻势步步紧逼,这些将领逐渐看到了反正的希望。若能里应外合,复州城的陷落将是轻而易举的事。

    此时此刻,张富站在林二保身旁,心中五味杂陈。

    作为一个曾经的明军百总,张富的人生充满了波折,他曾与张献忠的叛军交战,抵御过清军的进攻。

    几年前,情势突变,他被迫降清,随即加入清军,参与讨伐大明的战役。

    而如今,他再度转变立场,重新站在了明军一方。这一切变化让张富感到人生的无常,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

    “来了!”林二保压低声音,目光如炬地盯着前方。

    张富的心猛然一跳,屏息凝神,他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沙沙声,便悄悄用余光瞄了一眼周围。

    只见林二保手下的三十余名精兵已做好了战斗准备,每个人都握紧武器,神情严肃,仿佛随时准备迎接一场激烈的战斗。

    张富不敢怠慢,紧盯着东方的黑暗。

    果然,不一会儿,他看到一束闪烁的灯光,似乎在黑暗中传递着某种隐秘的信号。

    张富赶紧抓起手中的风灯,灯罩被黑布遮盖,按照约定闪了三下,作为回应。

    片刻之后,那束远处的灯光熄灭,一个模糊的身影慢慢向他们靠近。

    当接头的使者走到岸边,张富发出一声仿佛蛙鸣的暗号,随即对方回以一声野鸭子的叫声。

    双方身份确认无误,林二保从水草丛中站起,借着微弱的月光打量来人。

    对方已是清兵打扮,剃着典型的金钱鼠尾辫,脸上有一道深深的刀疤,显得凶悍而老练,他的年纪约莫三十四岁,一副老兵油子的模样。

    那人显然没有被林二保的气势吓倒,只是淡淡地扫了他一眼,然后转头对着张富,语气不屑:

    “张狗,这就是你们明军派来的接头人?”

    张富心头一颤,勉强露出一丝讨好的笑容:

    “老赵,这位是林队长,张大将军的心腹。你们将军交代的事情,都可以跟林队长详细谈谈……”

    从张富的神态可以看出,他和这个叫“老赵”的人很熟,甚至还有几分畏惧,尽管老赵对他冷嘲热讽,张富却不敢反驳,只是陪着笑脸。

    显然,这个“老赵”在绿营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林二保不动声色,只是微微点头示意,随后摆手让手下放松戒备。

    此刻谈判最重要的是稳住局势,而不是引发冲突。

    眼前的老赵是复州城内绿营兵中的关键人物,掌握着不少内部的布防信息,若能说服此人支持明军,复州的战局或许将会发生戏剧性的逆转。

    夜风徐徐,吹拂着林间的草木,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林二保和老赵四目相对,彼此眼中都流露出一丝探究和戒备,今晚的谈判将决定接下来复州的命运,任何一丝轻忽都可能导致计划的彻底失败。

    林二保缓缓开口,语调低沉而坚定:

    “赵将军,我们此次前来,并不是为了威胁谁,而是为了给你们提供一个更好的选择。你我都是汉人,何必替那些蛮夷外族卖命?

    大明皇帝仁政之治,希望所有忠诚之士归顺,如今正是良机。”

    老赵面色阴沉,目光深沉地注视着林二保。他的双手紧紧握住腰间的刀柄,似乎在思索什么。

    过了片刻,他忽然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怀疑:

    “大明会真的信任我们这些曾经降清的将领吗?若我等反正,能否保证家眷安全?”

    林二保早已料到对方的疑虑,微微一笑,取出一封信函递给老赵:

    “这是张大将军亲自写的信,信中承诺反正之将皆可保家眷安全,不论过去功过,只论今后忠诚。

    若你和你家将军愿意归顺,定会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厚赏。”

    老赵接过信函,眉头微皱,片刻后点了点头。

    他的目光中闪过一丝犹豫,但最终,他还是将信函塞入怀中,低声道:

    “我会仔细考虑的。若真有归顺之意,我会派人通知你们,但条件是必须确保我的弟兄和家人都能平安无事。”

    林二保点头,语气坚决:

    “这是我们对所有归顺之将的承诺,大明不会辜负任何忠诚之士。”

    复州城内的局势已逐渐倾向于明军,这些反正将领的归顺将是攻克复州的关键,接下来的一切都取决于对方的决心,以及明军是否能抓住这个转瞬即逝的机会。

    老赵听罢,转身又看了一眼林二保,似乎是在确认什么。

    随后,他神色一松,从容地脱下了鞋子,将手伸进鞋底的夹层,小心翼翼地拆出一封密信。

    他将信递给林二保,说道:

    “这是我家将军给张将军的信,信的最后一页是清军在复州城西城的布防图。至于其他区域的布防情况,不属于我家将军的防区,他也不清楚。”

    林二保接过密信,迅速将其收入怀中。

    接着,他毫不迟疑地从自己的衣襟里掏出另一封信,递给了对方:

    “这是张将军回给你家将军的信。”他盯着对方,语气严肃地说道:

    “顺便告诉你家大人,陛下已集结三十万精锐,准备从南北两翼夹击复州,鞑子败亡已成定局。

    如果不想跟着那些鞑子陪葬,现在就要做出抉择,弃暗投明,归顺大明。

    至于过去的投敌之举,只要及时反正,一切罪责皆可一笔勾销。

    官职地位,兵权归属,这些都由不得你们讨价还价,一切等战事平息,再论功行赏。”

    虽然明军的策略是尽可能争取绿营将领投诚,但在当下紧张的局势中,林二保清楚,不能对这些摇摆不定的墙头草妥协太多。

    毕竟,这些人两边徘徊,心意难测。

    给予好处的同时,必须展现威势,适当敲打,否则会被看成软弱无能,反而削弱了明军的威信。

    老赵听完,脸色微微一变,但旋即冷笑了一声,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屑:

    “哼,这个自然。我家将军知道分寸,但你也请转告张将军,我家将军固然有心反正,但若没有生路,他如何反正?

    要是真到了命悬一线的时刻,那就算有心归顺,也要先保住性命才行!”

    林二保心中冷哼一声,他看得很清楚,对方不过是看到八旗兵败退,想给自己留条后路而已,仍旧装出一副不亢不卑的样子。

    说到底,这绿营的将领不过是为了讨价还价,想要确保自身的利益与安全。

    毕竟,仅凭这几百人马,在八旗和包衣兵的压制下,若贸然起事,确实风险不小。

    “如果是这样,那就请你转告你家将军,让他准备好脖子,等着被人头落地吧!”林二保毫不示弱。

    他深知张煌言给他划定的谈判底线,因此即使对方言辞强硬,他也不打算退让半分:

    “别以为你们的态度还能左右什么大局!我尊称他一声‘将军’,那是给你们面子。别在这里虚张声势,这种低劣的威胁吓不到我。”

    老赵愣了一下,随即面露愠色,但又不敢轻易发作。

    他知道,明军此次攻势来势汹汹,朱慈烺的三十万大军已经从南北两路逼近复州,若真到攻城之时,他所在的绿营部队根本不可能抵挡多久。

    林二保掏出那封刚刚接过的信,举在手中,声音冷然而坚定:

    “陛下同意招降,就是给你们一条生路。别给脸不要脸!

    既然你们那位所谓的将军如此不可一世,那就请你将这封信带回去,好好看看再说!”

    “哈哈哈……”令林二保意外的是,他话音刚落,对方的态度立刻变得截然不同:

    “好!你们将军果然是英雄人物!请将军放心,我家将军绝无二心,一心要归附大明。

    只要你们的信号一到,我家将军定会揭竿而起,誓死与这些狗鞑子决一死战!”

    林二保听到此话,微微一怔,他猜得没错,对方先前的强硬不过是为了试探己方的决心。

    但他原本以为对方只是虚张声势,却没料到眼前这人竟然如此坦诚,显然是个临危不惧的汉子。

    可这样胆识过人的英雄,为何甘愿为满人效命,做他们的爪牙呢?

    正当林二保在心中思索时,老赵突然又开口:

    “我家将军还有一件事不太明白,所以特意让我问清楚!”

    “说!”林二保回过神来,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耐。

    “张大将军在陛下面前,可是说得上话的人吗……”那人显然对自己将来的地位有些忧虑,担心反正后是否真的能得到明军的信任。

    林二保目光一亮,挺胸抬头,一脸自信地说:

    “你可知道陛下如今最信任的人是谁?”

    那人微微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林二保见状,神色更加傲然:

    “告诉你,张大将军就是陛下身边的第一红人,有他为你们背书,你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听完这些话,对方的神情显得放松了许多,眼中充满了期待与信任。

    林二保心中明白,这次会面已基本达成预期目标。

    老赵迅速翻身上马,从马背上拿起了弓、箭袋、腰刀,以及一条褡裢,褡裢里装着锋利的匕首和铁蒺藜。

    看着对方远去的背影,林二保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他知道,这次的谈判虽未能让对方立即反正,但信息已经传达,接下来的选择就在对方手中。

    明军的攻势愈来愈紧,清军的防线节节败退,眼前的这群绿营将领能否看清形势,做出正确选择,就在未来几日的战局中见分晓。

    夜色越来越深,冷风从江面吹来,卷起水草轻轻摇曳。

    林二保明白,此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未来的胜负。

    随着朱慈烺的攻势加剧,明军内部对于反正绿营的态度也愈加分歧。

    有人主张大开门户,广招反正之士,迅速壮大己方力量;有人则认为不该轻易宽赦那些曾投敌卖国之徒,认为他们难以信任,只会在关键时刻再度背叛。

    林二保心中清楚,张煌言的立场是居于两者之间,既要利用这些投诚之将扩充实力,又不能被他们牵制自己的战略布局。

    因此,他的每一句话,既要具备威慑力,又要展现出足够的诚意,让对方感到希望,而不至于产生轻视。

    谈判是一门艺术,而眼前的对手无疑是狡猾的老狐狸。

    他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再次掏出怀中的信件,低头查看。

    信中详细记载了复州城西城的布防细节,以及城中八旗兵和包衣兵的兵力配置,这些信息将为朱慈烺的军事决策提供至关重要的参考。

    他深吸一口气,将信件重新收好,转身朝着约定的撤退路线潜行而去。

    江面的夜风愈发凛冽,远处传来几声微弱的狗吠,似乎提醒他此地并不安全。

    林二保加快了脚步,身影在黑暗中迅速消失,这封信的内容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等到战局风云变幻之时,那些徘徊在投诚与背叛边缘的将领,最终会做出抉择。

    但在撤回海边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意外。

    林二保毫不犹豫地拔出匕首,猛地刺向战马的后股,那匹疲惫不堪的战马顿时发出一声凄厉的嘶鸣,随即狂奔而去,跑出几十米后才无力地倒在了地上,发出沉重的“噗”声。

    他知道,这声马嘶会引来周围的注意,他没有时间犹豫,拔腿便朝着左手边几十步外的一个破败村庄跑去。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980/128432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