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265章 金砺的恐惧

第265章 金砺的恐惧


钟鼎福思绪翻涌,忍不住抬头望向前方的战场。

    烟雾弥漫,清军的阵线中,一排火枪兵再次进行了齐射。

    可是到了这个时候,所谓的齐射已经变得混乱不堪,甚至与散兵游勇的射击差别无几。

    随着火枪的“砰砰砰”声响起,战场上腾起了新一轮的白色烟雾,呛人的火药味迅速扩散开来,混合着血腥的气味。

    钟鼎福的眼前渐渐模糊起来,视线已经被白雾遮挡。

    他无法清晰地看到明军在遭受齐射后的反应,耳边只隐约传来了一阵阵惨叫声。

    但这些声音很快被震天的喊杀声所掩盖。

    这一轮射击刚结束,钟鼎福手下的绿营兵士在后撤装弹时,不可避免地引发了阵型的混乱。

    清军的甲兵见势,急忙上前填补防线,生怕明军会抓住时机突然发起进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钟鼎福鼻腔里充满了熟悉的硝烟味,他望着眼前那片混乱不堪的战场,心中掠过一丝绝望。

    他默默地问自己:

    “这一次,满人还能赢吗?”

    这个问题在他脑中不断回响,仿佛他自己都已经不敢确信,清军还能再一次从这片血与火的炼狱中脱身。

    与此同时,陈福正策马奔驰在亲卫骑兵的阵列中。

    他的战旗迎风飘扬,谷风吹拂着那面写有“陈”字的大旗,旗帜飒飒作响,仿佛在诉说着战场的残酷与无情。

    然而,眼前的血腥与惨烈,却没有在陈福心中激起一丝波澜。

    他的目光冷静,内心坚定不移。

    随着陈福将旗的出现,周围的明军顿时爆发出一阵狂热的欢呼,仿佛胜利的曙光瞬间照亮了战场。

    他们的陈大将军来了!军中士气高涨,喊声震天,犹如山崩海啸般回荡在战场上空。

    士兵们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仿佛只要陈福一到,胜利就在眼前。

    对于明军的老兵来说,陈福的亲自冲阵已经不足为奇。

    在这些经历过无数大战的老兵眼中,陈福是仅次于皇帝陛下的存在,是这支军队的核心与灵魂。

    当陈福出现于战场最前线时,那意味着胜利的钟声即将敲响。

    这是他们在无数次战斗中形成的共识——只要陈大将军在,就没有赢不了的仗。

    即便是那些初上战场的新兵,也毫不怀疑陈福的实力。

    在他们心中,陈福就是无敌的象征,与皇帝陛下一样,他所带领的军队无往不胜。

    就在这片欢呼声中,策马奔驰的陈福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胜利。

    他仿佛看见了自己带领明军击溃了阿济格,击败了清军的将领金砺。

    他仿佛看到自己与皇帝陛下齐心协力,包围济南,攻破济南城,甚至带领明军一路直捣北京城,收复辽东的盛大场景。

    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越来越浓,战场上的厮杀愈加激烈。

    陈福的精神也随之高度亢奋起来,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征战辽东的时光。

    那时候,哪怕兵力处于绝对劣势,哪怕大军已经接近溃败,他仍然能够最终活着逃出生天。

    而今天,他坚信自己不仅不会逃,反而能够获胜,在这场战斗中挺立不倒。

    战旗呼啸,在战场上飞速移动。

    随着“陈”字大旗的不断前进,原本六百人的亲卫骑兵队伍迅速扩充,散落在战场各处的骑兵如同潮水般汇聚到他的麾下,加入了这支队伍。

    转眼间,这支队伍已膨胀至两千多人,战场上,骑兵们的头盔如同波涛翻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骑兵洪流,浩浩荡荡地向敌军碾压而去。

    “万胜!万胜!”士兵们高呼着胜利的口号,声势如虹。

    骑兵队伍如同一把利剑,直插敌阵,所到之处,敌军纷纷溃退,战局逐渐向明军倾斜。

    此刻的陈福,仿佛已经预见了自己的凯旋。

    他的战旗在空中飘扬,他的战马在战场上飞驰。

    他不仅是这支军队的统帅,更是他们的希望与信念。

    在这片血雨腥风的战场上,他是不可战胜的象征,而这场战斗的胜利,仿佛已经被命运写定在了他手中的那面战旗上。

    谷中的风轻轻吹散了空中弥漫的硝烟,带来一股浓烈的血腥味。

    整个山谷在短短半日内,已经变成了人间地狱,三万多士兵倒下,近万匹战马尸横遍野,正是名副其实的“绞肉谷”。

    每一寸土地都浸满了鲜血,空气中飘荡的死气让人窒息。

    阿济格和金砺站在山坡上,眺望着眼前惨烈的战局,脸色凝重如铁,眉头紧皱,牙齿几乎要咬碎。

    数名八旗都统已相继战死,情况异常危急。

    尤其是金砺手下的几个大将,早已战死在北面的山岭,多尔衮派来监视阿济格的旗主,也同样命丧中路战场。

    眼看着曾经不可一世的精锐部队如今损失惨重,阿济格心中沉甸甸的,仿佛一块巨石压在胸口。

    清军在这场血战中虽多次顶住了明军的猛烈冲击,却也元气大伤。

    每一轮的抵抗都付出了极其惨烈的代价,战士们早已是强弩之末,仅凭顽强的意志在苦苦支撑。

    而明军的进攻也好不到哪里去,几度进退间,双方的兵力都几乎消耗殆尽。

    然而,当那面绣着“陈”字的大旗再度扬起时,明军士气竟奇迹般地再次复苏,正准备发动最后一次致命的冲锋。

    “金砺,别等了,带着你的亲卫跟我一起杀上去!再不动手就没机会了!”

    阿济格目光中燃起熊熊战火,咬紧牙关,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心里很清楚,现在谁能率先突破敌军防线,谁就能掌控整个战局。

    甚至说,此战的成败不仅关乎眼前的胜负,关乎的更是大清的存亡。

    这最后一击,已是生死攸关的时刻。

    可就在阿济格准备下令冲锋时,金砺却突然挡在他面前,伸手拽住了他的缰绳,脸色沉重地低声说道:

    “王爷,不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如果我们现在强行冲上去,万一失败了,咱们又该如何逃脱?”

    阿济格猛地一愣,满脸不解地看着金砺。

    作为一名老将,金砺向来镇定自若,历来以大局为重,且当年在辽东时他也是悍将之一。

    几年前追击李自成时,他的勇猛仍让人记忆犹新。

    然而,今日在这生死存亡之际,金砺居然畏缩了?

    他不由得感到疑惑,对方怎么会在这个关键时刻突然变得如此胆怯?

    “此战若败,大清将灭,逃到哪里去?”

    阿济格怒不可遏,目光如火般瞪视着金砺,额头上的青筋暴起。

    他的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言语中满是愤怒与质疑。

    “果然啊,尼堪终究是尼堪,贪生怕死,不堪一用!”

    阿济格突然大笑起来,笑声中满是蔑视和冷酷:

    “你以为你金砺还能逃得掉吗?哈哈哈,明帝绝不会放过你,他一定会杀了你,你永远也逃不掉!”

    金砺的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但他依旧固执地握住缰绳,没有丝毫松手的意思。

    “王爷,我并非贪生怕死之人,”

    他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无奈与焦虑:

    “可如今的局势,明军势大,我们拼尽了全力,伤亡惨重。若此刻仓促冲锋,便是送死。”

    “送死?你现在还怕死?”阿济格大喝一声,双眼怒火喷薄,仿佛随时都会爆发。

    他从未见过金砺如此畏惧,眼前这名老将的姿态令他极为失望。

    金砺紧咬牙关,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明白阿济格的愤怒,也知道此战胜败关乎整个大清的命运。

    可正因为如此,他更加清楚眼前的局势——贸然发动总攻,可能会彻底断送所有人的生路。

    “王爷。”

    金砺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直视阿济格,语气沉稳而坚定:

    “若我们失败了,那便是全军覆没。

    明军不会给我们任何机会反击,朱慈烺不会留我们一条生路。

    与其在这里拼死一搏,不如暂且保存实力,寻找更有利的时机反攻。”

    阿济格的眉头再次紧皱,他并非没有意识到局势的险恶,但他心中无法忍受被动挨打。

    此刻明军已然士气高涨,若不在这个关键时刻给予致命一击,等他们再度整顿好兵力,清军恐怕再无翻盘的机会。

    “如果我们现在不冲,那就是等死!”阿济格狠狠地拍打着自己的马鞍,眼中的怒火已经燃烧到了极限。

    金砺却依旧不为所动,沉声说道:

    “王爷,战机虽贵,但也需分清轻重。

    我们可以败,但大清不能亡。只要我们还活着,还有一线希望。”

    空气中充斥着紧张与压抑,风仍在吹动,带来阵阵血腥的气息。

    阿济格的拳头攥得紧紧的,目光锐利如刀。

    他的心中交织着愤怒与不甘,面对金砺的阻止,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挣扎。

    最终,阿济格的怒气逐渐平息,他深吸一口气,狠狠瞪了金砺一眼。

    “你说得对,大清不能亡,今日这口气,暂且留着。

    但你记住,如果我们真的逃不掉,我会亲手解决你。”

    金砺脸色微微变了变,他压低声音,继续劝说道:

    “关内已经无路可走,可大清还有关外的广袤土地。

    实在不行,我们撤回辽中,甚至退守赫图阿拉、宁古塔。

    王爷,到了那个时候,您依旧是大清的王爷,我也还是大清的将军。

    但如果今天在这里意气用事,我们都死在这片土地上,才是真正的大清灭亡。”

    他虽然竭力保持镇定,但言语中带着一丝焦急。

    金砺心里明白,阿济格冲动而好战,他担心自己若是劝说无效,王爷一个不耐烦,或许会直接下令将他斩杀。

    正是因为这份畏惧,才让金砺更迫切地表明忠心,显得言辞恳切。

    “王爷,您现在带着几百骑兵,就算我们拼死冲上去,又能改变什么?

    这些兵力对眼前这场战局毫无作用!”

    他见阿济格沉默不语,胆子也稍微大了一些,语气中带了几分不满和急切。

    金砺的话越说越直白,几乎带上了几分激愤:

    “即便我们侥幸取胜,顶多也不过是苟延残喘地撤退。

    这些明军和尼堪不再是以前那个可以轻易击败的敌人了,关内的土地,迟早不再属于大清!

    为什么到了这个地步,王爷您还看不清?”

    他深吸了一口气,言语中透着深沉的悲怆。

    金砺看得清楚,大清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刻,昔日那些可以肆意横扫的汉人,如今已经成为了难以对抗的强敌。

    昔日的辉煌不再,眼前的困境却如铁一般无法动摇。

    金砺的声音越来越低,语调也充满了无力感。

    他知道,自己言辞中的道理再如何清晰,若是阿济格仍然执意不改,便是再多的劝说也是徒劳。

    然而,阿济格的沉默并未长久。

    片刻之后,他的眼神忽然变得锐利起来。他转头扫视了一眼前方的明军军阵,那面飘扬的将旗之下,越来越多的兵马汇集,呈现出压迫性的态势。

    就在金砺还在犹豫是否要继续劝说时,忽然感觉手中的缰绳猛然一紧。

    等他反应过来时,阿济格已经将缰绳重新抓回了自己手中。

    随即,只见阿济格毫不迟疑地拔出腰间的刀,锋刃在阳光下闪耀着寒光。

    “随我冲锋!带着大清的勇士,冲破明军的防线,把属于我们大清的胜利夺回来!杀光这些卑贱的尼堪!”阿济格的声音如雷霆般响彻战场,震动了所有人的耳鼓。

    没有半分犹豫,阿济格一马当先,率先策马冲出,朝着明军的阵列直冲而去。

    他的身后,三百余名亲卫紧随其后,铁蹄声震动尘土,烟尘滚滚,一瞬间犹如洪流般席卷向前。

    金砺看着阿济格策马而去,心中一时复杂至极。

    他并非没有勇气冲锋陷阵,也不是畏惧死亡,而是清楚地知道,这样的行动无异于以卵击石,既无意义也无生机。

    他握紧缰绳,心底的挣扎一时难以抑制。

    而这片刻的犹豫,使得他周围的亲兵瞬间四散,烟尘弥漫中,金砺的视线渐渐模糊。

    他眼睁睁地看着阿济格与那几百骑兵冲向前方,冲向那如山般沉稳的明军军阵,宛如飞蛾扑火般,毫不退缩。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3980/128436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