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送我上了龙床,九千岁才又争又抢 > 第133章 不祥的预感

第133章 不祥的预感


  回了重华宫,沈寄欢叫来易青打探。

“听说漪澜宫这两日有点乱,你去看看什么情况。记得动作小点,别漏了什么没痕迹。”

易青点头应是,伶俐地出门打探。

颂夏一直陪着沈寄欢出门,闻言上前不解地问:“楚昭仪和虞婕妤也说了,漪澜宫现在是整个皇宫的重中之重,谁都不敢沾惹,小主为何还要让易青去打探?”

沈寄欢那日与如梦的对话,颂夏并未在一旁伺候,所以也不知道她俩的谋略,故而才会有此一问。

沈寄欢闻言微微一笑,拉着颂夏的手道:“好颂夏,我只是好奇,所以想要打探一番,不会做什么的。”

只可惜她的这番保证颂夏并不相信。

可沈寄欢是主子,颂夏只是奴婢,她的作用只有规劝。

她劝了,沈寄欢不听,颂夏也没什么办法。

只能眼睁睁看着易青拿着新打探来的消息去找小主讨赏。

“熏艾?”听到易青的禀报,沈寄欢脸上难掩震惊,就连声音都下意识抬高了起来。

她就算再没常识,也知道到了熏艾这一步,胎儿或许已是十分危险了。

沈寄欢是真的没想到贤妃这胎怀的竟如此艰难,才不到七个月,就已经用上了熏艾的法子。

老话说的好,七活八不活,若是再等上一个月,贤妃的身子还能受得住吗?

听着沈寄欢震惊到上扬的语调,易青垂着的头再次点了点,肯定道:

“奴才怕消息不准,不仅问了漪澜宫的探子,还叫人偷偷看了贤妃真正的脉案,互相印证之下,得了确切的消息,才将此事报给小主。”

宫中嫔妃大多都被两份脉案,一份留在太医院存档,写着一切如常,另一份则是真正的身体情况。

易青能翻到贤妃真正的脉案,想来也是下了一番功夫。

随着沈寄欢赞许地点头,易青继续道:“漪澜宫熏艾其实已经有一段时日了,只不过频率不怎么频繁,所以发现的人不多。”

“这几日据说是秋老虎厉害,贤妃在宫中燥热,总想出去走走,一不小心惊了胎,熏艾的力度也要加大,所以才会泄露出风声。”

沈寄欢神色微凝,细白的手指无规律的敲打着桌面,似是在沉思着什么。

片刻后,她朝着颂夏勾了勾手,吩咐道:“你去给易青再取一袋子银锞子,打探消息不容易,手头总不能紧了。”

不等颂夏点头,沈寄欢继续道:“再从御膳房取了藕粉桂花糖糕去一趟福熙阁,同许宝林说一句‘一切照旧’。”

颂夏不明所以,但还是点头应是,取了银子递给易青后,动作利落地去了福熙阁。

——

漪澜宫中,贤妃熏艾泄露了风声,知道的自然不止沈寄欢几人。

看着芙蕖和陈太医又端上来的艾草,贤妃整个人难掩烦闷,状态极为焦虑,甚至对熏艾产生了怀疑。

“本宫熏了这么多天艾草,落红不仅没有见好,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熏艾之法真的有用吗?”

这段时间里贤妃极为焦虑,芙蕖作为贴身宫女白天要安慰,夜里也要安慰,安慰的话说了一箩筐,早就没新词儿了。

现在正好有太医在,芙蕖难得轻松,闻言手上的动作未停,口中却没再说安慰之语。

她发挥的时间有的是,现在还是把机会留给太医吧。

头发花白的陈太医顶着贤妃不信任的目光,手上的动作丝毫未动,缓缓点燃艾草,直言道:“若是不熏艾,娘娘早就不止见红这么简单了。”

或许早就已经小产了!

后面的话陈太医没说,但贤妃肯定明白。

仅仅前面一句话就说的贤妃哑口无言。

到底是有求于人,贤妃没敢再摆高姿态,亲自将芙蕖早就准备好的荷包送到太医手中,语气也缓和了不少。

“本宫知道这胎怀的艰难,若非有陈太医相助,本宫未必能留得下他。这是本宫的一点小心意,陈太医一定不要推辞。”

那荷包轻飘飘的,一点重量都没有,陈太医不摸都知道里头装的肯定是银票。

面对大把的银钱,说不心动肯定是假的。

可陈太医更爱惜自己的小命。

他怕这钱他有命拿,没命花。

于是陈太医毫不犹豫的将荷包退回去,摇了摇头道:“贤妃娘娘抬举微臣了,食君之禄,忠君之忧,微臣只是在做分内之事,当不得娘娘额外赏赐。”

若是陈太医将荷包收了,贤妃心里或许还能有些底,不会那么焦虑。

可看陈太医这般推拒的模样,贤妃的心就像被吊在了半空中,上不去也下不来,备受煎熬。

所以面对陈太医的推拒,贤妃顿时冷了脸色,摇头道:“这不是赏赐,只是本宫的心意。”

陈太医油盐不进,还想再说什么,贤妃却是已经闭上眼,重新躺回床榻上,不想再交流的模样。

陈太医无奈,只得将荷包收下,俯首道:“微臣多谢贤妃娘娘。”

见陈太医松口,贤妃这才满意,轻声说:“芙蕖,送陈太医出去。”

芙蕖颔首应声,亲自送了陈太医出漪澜宫,态度恭谨又有礼。

直到陈太医拎着药箱的身影在转角处消失不见,芙蕖才转身回去复命。

而得了贤妃赏赐的陈太医并未回太医院,而是毫不犹豫的去了承乾殿求见皇帝。

这段时间海晏河清,百姓歌功颂德。

虽然秋老虎正盛,但也是丰收的季节,各地上的请安折子说的都是好话,皇帝批阅奏折的时间也比往日轻松不少。

听闻为贤妃保胎的陈太医求见,皇帝想也不想地道:“让他进来。”

刘兴忠应了一声,出门引了陈太医入内。

陈太医刚进殿门便双膝一软跪在地上,以头抢地,口中高呼:“臣参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若是陈太医膝盖没有软那么一下,皇帝倒不曾有什么大反应,

可陈太医刚刚腿软的太过明显,看的皇帝心里都咯噔一下,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https://www.2kshu.com/shu/94038/4945706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