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开局碰瓷纨绔爹,三年后他登基了 > 第110章 沈岁岁送礼

第110章 沈岁岁送礼


沈清晏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太外公这话在理,能炸书房的东西,对付敌人自然不在话下。只是下次试威力,得选个没人的空院子  ,总不能把太外公的书房当演武场吧?京城之中,闹大了动静,还是有人能够听见的。”

沈岁岁的小脑袋点得像拨浪鼓:“爹爹,我知道啦!绝对不会让人发现的。”

翌日清晨,宫里来了人,送来了赈灾西北的赏赐,还带来个消息,晚上有庆功宴。

沈岁岁听到宫宴的时候,没说话,心里却泛起了嘀咕,等到宫里的人走后,她才敢问出口。

“爹爹,朝廷不是没有多少钱了吗?怎么还要办宫宴啊,要是省下来给西北的百姓们,他们可以吃上很久呢。”

沈清晏正在看送来的赏赐清单,闻言抬头,见沈岁岁蹙着小眉头,眼底满是认真。

他放下清单,招手让她过来,把人抱到膝头:“岁岁觉得,宫宴是铺张浪费?”

沈岁岁点头,小奶音带着点急:“嗯!北地的百姓们,一碗白粥就能熬过一个雪夜,宫宴上肯定有好多肉,好多吃的,够好多人吃上很多天了。”

沈清晏指尖轻轻敲着她的手背,慢慢道:“话虽然如此,但是这宫宴,不仅仅是为了吃。”

“那是为了什么?”

“为了让大家看见,西北的事稳住了。”  他淡淡道:  “去赴宴的,有管粮草的大人,有带兵的将军,还有京中的官员。皇上办这个宴,是让知道,朝廷好着呢。”

“但……还是很浪费,朝廷真的好着呢,不用谁来告诉,百姓们生活安居乐业,不愁吃穿,才是真的好。”

沈清晏闻言一怔,随即眼底漫开更深的暖意,他的声音放得更柔:“岁岁说得对,百姓不愁吃穿,才是真的好。倒是爹爹想差了。”

“爹爹,您知道为什么我们的想法不一样吗?”沈岁岁问道。

“为什么?”沈清晏好奇地问。

“因为您也没饿过,其实对于百姓们来说,吃饱饭是天大的事儿,因为岁岁真的饿过,好几天吃不上一顿饭,所以什么里子面子,当时我都不想要,哪怕是跟狗抢吃的,我也不在乎。”

沈清晏的手猛地收紧,将沈岁岁紧紧抱在怀里,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他的喉间像是堵了团棉絮,他张了张嘴,才发现声音有些发哑:“岁岁……  说的极是,是爹爹错了,吃饱饭的人永远无法体会饿肚子的感受。”

“爹爹,这不是你的错,你不用自责。”沈岁岁道。

爹爹自身难保,这次西北赈灾,她就看到了爹爹,心系百姓,胸怀天下,只可惜力不从心。

“不过岁岁,宫宴的事儿已经定下来了,我们就不要多嘴了。”

沈岁岁点了点头,她懂,说多了不仅不会被认为懂事,而且会被人家嫌弃多嘴的。

沈清晏看着女儿低下头,忽然伸手将她往怀里带了带,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岁岁懂事,但爹爹知道,你心里不好受。”

沈岁岁没说话,只是往他怀里缩了缩。她想起北地粥棚里,百姓们捧着半碗稀粥,颤巍巍地说  “这是今年冬天最好的一顿”,再想想每次宫宴上那些会被剩下的肉,小鼻子忽然有点酸。

因为进宫的早,沈岁岁也有好些日子没见太后了,她能够离开靖王府都是太后的功劳,她一直记着呢。

只是她去的时候,太后的宫里很是热闹,梁王府的小郡主们还有靖王府的沈芊芊也在。

梁王府的几个姑娘正围着太后的膝头,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些新做的衣裳样式,靖王府的沈芊芊则坐在稍远些的锦凳上,眼里多了些落寞,可当看到沈岁岁进来后,瞬间就挺胸抬头充满了斗志,深怕被沈岁岁比下去。

“皇祖母!”  沈岁岁赶紧行礼。

太后正被小郡主们逗得笑,见了她,脸上的笑意更柔了些:“岁岁来了?快来皇祖母这儿,,让皇祖母好好瞧瞧,冻坏了吧?”

沈岁岁刚走到跟前,就被太后拉着小手按在身边的软榻上,还用手握住了她微凉的销售:“你呀,这么点儿孩子非要跟你爹爹去西北做什么?瞧瞧,都瘦了,回来可得好好补补。”

“谢皇祖母。”  沈岁岁仰头笑,露出两颗小虎牙,“岁岁不跟着爹爹,会想爹爹的,而且岁岁也能帮爹爹的忙。”

这话逗得太后又笑了,指着桌上的杏仁酥:“快尝尝,御膳房新做的,甜而不腻,你光你爹爹,不想皇祖母吗?”

“想啊,这不我就来了吗?而且,我还给您带了礼物呢!”

沈芊芊撇了撇嘴,真会溜须,就见不得她这个讨好人的德行。

沈岁岁说着,从斗篷里小心翼翼掏出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露出一小袋暗红的野枣干,还有一小捆用红绳系着的干草。

“这是北地的野枣,说泡水喝能暖身子。”  沈岁岁拿起野枣干,献宝似的递到太后面前,“还有这个,是防风草,您膝盖怕凉,用这个煮水泡脚,能舒服些。”

布包是粗麻布做的,边角还打着补丁,野枣干皱巴巴的,防风草更是带着泥土气,跟桌上精致的点心、华贵的摆设比,显得格外朴素。

沈芊芊忍不住哼了一声,声音里带着不屑:“六妹妹倒是会省事,从路边薅点草就敢当礼物,也不怕污了皇祖母的眼。”

梁王府的小郡主们你看我我看你,沈玉苒之前在沈岁岁这里吃了亏,又或许是梁王妃嘱咐过她,她也没敢再随便说话。

沈岁岁没看沈芊芊,只仰着脸对太后说:“皇祖母,这可是西北百姓们的一片心啊。”

沈玉妍眸光闪烁,这个沈岁岁真是太会说了。

这东西看着便宜,但皇祖母肯定高兴,沈芊芊真是太蠢了。

太后捻起一颗野枣干,指尖触到那粗糙的表皮,忽然想起年轻时跟着先皇微服私访,在农户家喝过的野枣粥  ,那时没有山珍海味,一碗热粥却暖得人心头发烫。

“百姓的心意,最是金贵。”  太后把野枣干放回布包,亲手系好递给身边的嬷嬷,“收好了,晚上就用这防风草煮水,再泡壶野枣茶。”

她看向沈岁岁时,眼底的笑意更浓,“岁岁有心了,知道哀家膝盖怕凉,这份心最是难能可贵。”


  (https://www.2kshu.com/shu/94048/49390916.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