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朱标:父皇,儿子想要收朱熈为义孙
推荐阅读:诡秘:女祭司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饥荒,我的镐子能升级 瞎子捉刀人:开局满级九阳神功 恶毒雌性超软,众兽夫狂开修罗场 巫师:让猎魔人再次伟大 全球挖矿 武炼诸天,我自倚天横行无忌 心魔谜案 我,巫师,愚痴佛祖
朱标闻言,脸上浮现出一抹欣然笑意,道:“朱家酒坊与酒楼,如今在应天城已颇具声名,其所产美酒,更是堪称一等一的精酿。”
“孤一直都想一品为快,只是苦于未有机会。”
“今日你既特意带来,那孤与父皇,自然却之不恭了。”
朱标到底是朱标,三言两语间,便巧妙的化解了沈玉儿的忐忑不安。
“臣妇夫妻二人,皆蒙皇恩浩荡。”
“此番所献之酒,不过是聊表心意的微薄之礼。”
“还望皇上与太子殿下,莫要嫌弃。”沈玉儿恭敬的回应道。
朱元璋嘴角上扬,露出温和笑容,当即说道:“你有心了。”
“云奇。”
“待咱用膳之时,记得将玉儿带来的酒呈上来。”
话声刚落。
殿外!
云奇立刻恭敬应道:“奴婢领旨。”
“小朱熈。”
“你还记得孤吗?”朱标微微俯身,凑近朱熈,脸上带着亲切笑意,轻声问道。
朱熈仰起头,目光直直地望向朱标。
小脑袋歪向一侧,那双大眼睛滴溜溜地直转,模样看起来,似乎是真的在认真思索。
片刻之后。
朱熈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
“阿翁?”朱熈试探着,小声喊道。
听闻这一声呼喊,朱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触动,眼神瞬间变得复杂起来,他张了张嘴,想要回应,可内心那股复杂的情绪,却让他一时语塞,竟无法发出声音。
一旁的朱元璋,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自然明白朱标的感受。
“诶。”
朱标向前一步,动作轻柔的从朱元璋怀中,将朱熈抱了过来,同时,轻声应了一声。
对于朱标而言,这一声“阿翁”,仿佛是心底深处一直渴望得到的慰藉。
他不禁暗自思忖,如果自己的儿子还在人世,或许如今也已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说不定,也会有这么一个可爱的孙儿,在自己身边嬉笑玩耍。
“阿翁,你怎么哭了?”
朱熈抬起头,眼中满是不解,望着朱标,关切地问道。
那稚嫩的语气中,既有孩童特有的疑惑,又带着纯真的关心。
或许。
正是这份纯真与关心,深深触动了朱标的内心。
“阿翁没事。”
“阿翁见到熈儿,心中欢喜至极。见到熈儿,阿翁想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人,所以高兴得哭了。”朱标双眼微微湿润,眼眶中闪烁着泪光,他紧紧地抱着朱熈,声音却依旧无比慈祥、温和。
对朱标来说,此刻的泪水,足以表明他内心的触动有多么强烈。
“看来,当今太子与皇上,心中当真挂念着某个人。”
“难道熈儿长得像他们思念的故人?”
“可普天之下,究竟是谁,能让皇上和太子都如此念念不忘?”沈玉儿心中充满了疑惑与好奇。
毕竟!
沈玉儿初来应天,人生地不熟,而且昔日皇长孙之事,已过去多年,早已成为应天城内最大的禁忌,无人敢轻易提及。
加之沈玉儿对皇家之事,本就所知甚少。
但此时。
沈玉儿不敢多作张望,只是低垂着头。
她心里清楚,朱标此刻触及了内心深处的伤痛,而自己只是一个外人,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还是保持沉默,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皇上。”
“如今已至晌午,是否该传膳了?”
云奇的声音,从殿外传了进来,恭敬而有礼。
“这么快就到晌午了。”
朱元璋也不禁感叹时间过得飞快,但他没有丝毫犹豫,即刻下令:“传膳吧。”
“奴婢领旨。”
云奇领命而去。
没过多久。
一群宫女鱼贯而入,动作娴熟地在殿内摆放桌椅,随后,一道道菜肴被端上了桌。
然而。
让沈玉儿颇感意外的是。
桌上并未出现她想象中的大鱼大肉,或是山珍海味,映入眼帘的,只有一些家常小菜,甚至,荤菜仅有一碟。
由此可见。
朱元璋的生活,是何等的简朴。
“传言都说当今皇上,性格喜怒无常。可普通百姓,却对皇上敬仰有加,视其为圣君。”
“而且,皇上向来体恤万民,生活简朴。”
“今日亲眼所见,果然名不虚传。”沈玉儿心中暗自感慨,对朱元璋的敬佩之情,也愈发深厚。
“今日只是小宴,也是咱为冠军侯立下大功的恩赏。冠军侯如今尚未凯旋,所以咱便先邀请你们母子入宫一叙。”朱元璋微笑着解释道。
“臣妇代夫君,谢皇上隆恩,谢太子殿下隆恩。”沈玉儿立刻起身,恭敬的谢恩。
毕竟。
能得到当今皇帝与太子的单独宴请,这是朝堂上众多大臣梦寐以求,却难以企及的殊荣。
而沈玉儿,一个女子,竟有幸获此待遇,这份荣耀,简直难以想象。
“玉儿。”
“你也算是孤的晚辈,孤便如此称呼你了。”
“父皇一向崇尚简朴,平日里用膳,也多是这般家常便饭,所以你不必多想。”朱标看着桌上的菜肴,微笑着向沈玉儿解释道。
“能得皇上赐宴,此乃臣妇莫大的荣幸。”沈玉儿恭敬的回答道。
她并未说那些阿谀奉承的场面话,也没有刻意夸赞,因为她深知,过于做作的言辞,反而可能引起朱元璋父子的反感。
“好了。”
“上午的批阅暂且到此为止。”
“标儿,入座吧。”朱元璋笑着说道。
“好,父皇请先入座。”
朱标笑容满面,抱着朱熈,朝桌子走去。
他站在一旁,并未急于落座。
在华夏大地,自古以来,父子之间、君臣之间,皆有严格的礼仪规范。
朱标自然不会有丝毫逾越。
待朱元璋稳稳落座后。
朱标才缓缓坐下,将朱熈轻轻放在身旁。
沈玉儿则微微侧身,脚步轻缓地靠近桌子,神色间,仍带着一丝拘谨。
“不必拘束,坐下吧。”
“这小家伙,便陪孤一起坐。”朱标笑着说道。
“这是熈儿的福气。”沈玉儿微笑着回应。
说罢,她不再多言,缓缓入座。
“用膳吧。”
“都是些家常小菜,不必客气。”
朱元璋拿起筷子,端起碗,笑着说道。
随即,便开始用餐。
尽管身为皇帝,但在用餐时,朱元璋并未讲究太多繁文缛节,又或许,他已然将沈玉儿视作自家人,故而没有太多顾忌。
朱标见状,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转头看向身旁的朱熈,轻声问道:“小家伙,你会自己吃饭吗?”
“会。”
朱熈自信满满地回答,紧接着,小手熟练地拿起筷子,轻松夹起一块菜,随后,得意地瞥了朱标一眼。
“这小家伙,真是聪明伶俐。”
“这么小,就会用筷子了。”朱标笑着夸赞道,看向朱熈的眼神中,满是喜爱之意。
筷子!
在当时,被称作“箸”。
只不过,此时还未出现“筷子”这一称呼。【作者君直接用筷子来说了】
“我看娘亲他们用,就跟着学会了。”
“我已经是大孩子了,不用别人喂。”朱熈一脸认真的说道。
显然。
天赋的加持,让朱熈的学习能力超乎常人,不仅在学业上表现出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能力也令人惊叹。
朱标越看朱熈,越觉得满心欢喜。思索片刻后,他神色变得严肃起来,看向朱元璋,说道:“父皇。”
“儿臣有个想法。”
见朱标一脸认真,朱元璋笑着说道:“标儿,有什么想法,直说便是。”
“这小家伙,儿子越看越喜爱。”
“儿子想收他为义孙,不知父皇意下如何?”朱标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此言一出。
一旁的沈玉儿瞬间惊呆了。
她完全愣住了,大脑一片空白。
“我…我没听错吧?”
“太子要收熈儿为义孙?”
“这般天大的恩宠,谁能有幸获得?”
“这怎么可能?”
沈玉儿手中虽还握着筷子和碗,正小口吃着饭,但内心早已掀起惊涛骇浪,震惊不已。
若不是此刻正坐在桌旁,若不是亲耳听到这番话,沈玉儿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
太子收为义孙!!
这已然不是简单的恩宠所能形容,简直就是皇恩浩荡,福泽深厚。
朱元璋听到朱标的话,看着朱标认真的神情,又瞧了瞧模样与自己孙儿极为相似的朱熈,微微一笑,他又怎会拒绝呢?
当即。
朱元璋认真说道:“标儿你既有此意,那就去做吧。”
“你身为国之储君,日后行事,不必事事都向咱请示。”
“你心中所思所想,咱都明白。”
得到朱元璋的应允,朱标脸上顿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连忙道谢:“谢父皇。”
随后。
朱标将目光转向一旁的朱熈,伸出手,温柔地抚摸着他的小脑袋,轻声说道:“你既已唤我一声阿翁,那我便要让这声阿翁,名正言顺。”
“玉儿。”
“我想收熈儿为义孙,你可愿意?”
朱标又将目光投向沈玉儿。
听到这一问。
沈玉儿猛地回过神来,脸上瞬间洋溢出狂喜之色。
这种天大的好事,根本无需思索,沈玉儿连忙连连点头,兴奋不已地说道:“若熈儿能蒙太子殿下收为义孙,那便是夫君与臣妇,乃至熈儿三生修来的福气。”
“臣妇谢太子殿下隆恩。”
说着。
沈玉儿激动地站起身来,对着朱标,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虽说她并非出身名门望族,但也深知,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世间少有。
若不牢牢把握,那便是十足的傻子。
只要朱熈认了太子朱标这个阿翁,未来,自己的儿子必将前途无量,拥有无限可能。
“哈哈。”
见沈玉儿欣然同意,朱标也满心欢喜。
随后。
他轻轻将朱熈抱起,上下仔细端详,越看越觉得满意。
“父皇。”
“既然熈儿已是儿子的义孙,那自然应随我朱家孙子辈的字辈。”朱标笑着说道。
“那自然由你做主。”朱元璋笑着点头,对此事并无异议。
对于朱熈这小家伙,他同样十分喜爱。
当然。
从皇权的角度来看。
朱标此番施恩,意义非凡。
将朱熈收为义孙,日后朱应便彻底与太子绑定,未来必定会全力效忠朱标。
虽无法通过联姻的方式巩固关系,但借助朱熈这个纽带,也能将朱应牢牢拉拢过来,为朱标所用。
所以说。
无论从情感还是政治角度考量。
朱元璋都不会反对这件事。
一来,他确实喜爱朱熈,二来,此举确实能达到拉拢人心的效果。
这也能让朱应与皇族的关系,更加紧密。
“玉儿。”
“熈儿既已成为我的义孙,那便应在他的名字中,加入我朱家孙子辈的‘文’字。”
“往后,他便叫朱文熙,你觉得如何?”朱标又笑着看向沈玉儿。
“此乃熈儿的无上荣耀,更是臣妇全家的福气。”沈玉儿连忙说道。
还是那句话,这样的天赐良机,傻子才会拒绝。
沈玉儿自然是全力促成此事。
说不定,日后自己的儿子,真能成为朱家的“护身符”。
“熙儿。”
“以后,你便叫朱文熙了。”
朱标一脸郑重的对朱熈说道。
“啊?”
朱熈一脸懵懂,疑惑地看着朱标,又转头望向自己的娘亲。
见娘亲点头示意,朱熙这才用力地点了点头,应道:“恩。”
显然。
虽然朱熈年纪尚小,但他明白一个道理,要听娘亲的话。
此刻。
刚刚踏入殿内的云奇,表面上神色平静,可内心早已翻江倒海。
“太子殿下竟收这小家伙为义孙,还赐了字辈。”
“不得了,这可真是天大的事啊。”
“日后,冠军侯一家,必将在大明成为举足轻重的重臣。”
“凭冠军侯的赫赫战功,再加上这小家伙成为太子殿下的义孙,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看到这小家伙的长相时,便料到皇上会有所触动,却没想到,竟引出这般惊天动地的大事。等此事传扬出去,必定会在整个应天城掀起轩然大波。”云奇心中暗自思忖。
身为皇帝的近侍,他知晓不少国家机密。
但与今日之事相比,那些都显得微不足道。
“皇上,太子殿下。”
“这是朱夫人带来的精酿。”
云奇双手捧着一壶酒,恭敬的说道。
之前沈玉儿带来酒时,云奇便依照惯例,拿去验毒了。毕竟,所有进入皇宫,献给皇上的东西,都需经过层层严格检查,杜绝任何隐患。
“正好。”
“今日咱又添了一个重孙,此乃大喜之事。”
“理应喝上一杯,好好庆贺一番。”朱元璋大笑着说道。
随即,示意云奇倒酒。
云奇立刻走上前,依次为朱元璋、朱标,还有沈玉儿倒上酒。
酒刚倒出,顿时,一股浓郁醇厚的酒香弥漫开来,扑鼻而来。
朱元璋闻了闻,脸上瞬间露出惊讶之色,随后,轻轻抿了一口,赞不绝口道:“不错,不错!”
“此酒当得起‘上等精酿’四字。”
“与咱皇宫内的美酒相比,这酒甚至更胜一筹。”
“标儿,你快尝尝。”
朱元璋笑着说道。
朱标没有丝毫犹豫,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瞬间,他脸上也浮现出惊讶之色,看向沈玉儿,说道:“如今,孤算是明白,为何你朱家的酒水,能在应天如此畅销,在大宁府等地,也备受青睐了。”
“这酒水,确实是难得的上品啊!”
听到朱元璋与朱标的夸赞,沈玉儿连忙说道:“多谢皇上与太子夸赞。”
“昔日夫君尚未入伍时,便一直潜心钻研酒方。这些酒水的酿造之法,皆是夫君所创。”
“或许,夫君在酿酒之道上,天赋异禀。”
听闻此言。
朱元璋微微一笑,说道:“看来,咱大明的冠军侯,当真天赋过人。不仅善于领兵打仗,在酿酒方面,也有着非凡的才能啊!”
“有冠军侯这样的人才,乃我大明之福。”朱标也跟着夸赞道。
“此番北伐之后,咱也可以看见冠军侯了。”朱元璋也是面带期待的说道。
……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4114/128444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