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没钱赛什么车? > 第249章 莱科宁的约战

第249章 莱科宁的约战


技师组跟车队工程师进行着赛车设定微调,陈向北跟特鲁利两人没有趁着空档时间休息,相反参与到了调校团队当中,让自己的反馈得到尽可能的精准执行。

    甚至就连第三车手佩雷兹,他都蹲在旁边观察学习着。

    相比较那些赢在起跑线上的欧洲车手,诸如陈向北跟佩雷兹这样的赛车弱国车手,更能理解努力的重要性,抓住一切往上攀爬的机会。

    下午的二练如期而至,陈向北跟特鲁利大致清楚了TF110的上限,就没有了一练过程中的那种疯狂推进,而是在各自完成跟赛车的匹配。

    陈向北这边是找寻排位赛调校跟正赛调校的平衡,特鲁利则是单纯的适应低下压力调校方案。

    要知道很多时候赛车调校,并不是一招鲜吃遍天。

    根据赛道的不同会出现偏向于排位赛的方案,以及偏向于正赛的方案。

    东海国际赛道弯道类型齐全,超车难度放在F1赛历里面也算适中,表现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偏向。

    但往往就是这种赛道,平衡跟抉择就变得尤其重要!

    陈向北期望找到最完美的平衡,达成自己在F1的首杆跟登顶,就需要特别精准的微调。

    至于特鲁利,他的适应过程就比较挣扎,二练阶段出现好几次打滑跟冲出赛道的情况。

    曾经的特鲁利或许也有着天才少年背景,可是在岁月的蹉跎之下状态不可避免出现下滑,学习跟适应能力尤为明显。

    更何况他还需要做到改变本能,更是加剧了挑战!

    还好两千年后新建赛道的优点,那便是赛道本身跟缓冲区的宽度都足够,能提供给车手小失误的容错空间。

    要是放在历史悠久的老赛道或者街道赛,恐怕特鲁利的14号赛车已经撞毁了。

    相比较HRT车队的平淡,其他车手在二练很明显都愈发激进。

    其中红牛、法拉利等四大巨头车队,更是朝着极速调校方向发展,他们不愿意“让”出这个分站冠军!

    要知道前面两场比赛,红牛跟梅奔分别拿下一个分站冠军,同时亚军让迈凯轮跟法拉利占据,意味着无论是车队还是车手积分排行榜,四大车队都极其接近。

    甚至于HRT车队凭借着双车积分跟陈向北领奖台,都已经排名第五,理论上完全有能力去挑战四大车队,以及去问鼎冠军头衔。

    毫无疑问这延续了上赛季末期的混战场景,没有一支车队展现出绝对的“火星车”统治力。

    群雄逐鹿,谁都有几率称王!

    越是这种情况,往往每一个积分都尤为重要,否则就会重现收官站被逆转,以及1分绝杀的情景。

    “库比卡,稳住2号弯的走线,速度还能再快一点。”

    “罗斯伯格,想办法多吃路肩利用赛道宽度!”

    “汉密尔顿,你这一圈非常漂亮,已经跟北的速度不相上下。”

    “巴顿,调整下状态,你应该能更快。”

    “舒马赫,别忘记你才是这条赛道的统治者,而不是新人北!”

    各种车队语音通过无线电波,不断的传递到每一位车手的耳中。

    到了这种巅峰对决的情况下,车队策略组或者比赛工程师,能提供的信息更多是赛道跟赛车数据,以及加油鼓劲的作用,做不到“教”车手如何去开车。

    不管是为了成绩,还是利益,其他车队都不想HRT冒头挑战地位。

    毕竟这个时代同样有着积分跟排名分红,HRT多拿钱就意味着被打下去的车队少拿钱,放在这个金融危机余波影响的时代,将直接降低车队的竞争力引发恶性循环。

    不比后世就算是垫底的车队,依靠FIA分红跟预算帽,依旧能旱涝保收活的很滋润。

    二练的时间很快过去,陈向北的圈速依旧稳居榜首,不过却没有之前那种遥遥领先,后面几位车手把时间差距追近到了百分秒。

    这个用时表明并非无法超越,更多是保留实力。

    结束练习乘坐接驳车返回下榻酒店,大门位置陈向北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她就是斯塔勒的孙女艾米莉。

    今天艾米莉不是以往那副偏向于干练风格的中性打扮,而是穿着高跟短裙比较性感火辣的着装,再加上有一段时间没见面,第一眼陈向北硬是没有认出来。

    “HELLO,全能车手北~~!”

    见到陈向北从接驳车下来,艾米莉非常激动的挥舞手臂打招呼。

    见到这一幕,团队成员很识趣的自顾自进入酒店,留下陈向北单独跟她对话。

    “艾米莉,你怎么会在这里?”

    陈向北邀请了很多人来观赛,不过并没有通知艾米莉,而且时间还定在周日正赛。

    一方面是考虑到时间紧张,只有周末才是通用假期。

    另外一方面,就是陈向北跟艾米莉没有那么熟络,让别人跨国来看比赛有点不好意思。

    “我代替爷爷来见证你的主场首秀。”

    艾米莉笑着回了一句。

    其实早在澳洲的时候,斯塔勒就跟陈向北谈及,要前往中国见证他的主场首秀,不过被拒绝了。

    拒绝的原因很简单,斯塔勒身体有些扛不住舟车劳顿。

    人衰老很多时候就是一瞬间的事情,特别是斯塔勒放下事业选择颐养天年之后,陈向北能明显感到他的精气神状态大不如前。

    很多事情都不愿意再去麻烦老爷子,也不想他倒时差飞来飞去,接近八十的年龄坐在电视前为自己加油就挺好。

    斯塔勒能理解陈向北的好意,可是主场首秀这个重要时刻,他还是期望能有参与感,于是乎就让孙女艾米莉代替自己出席。

    由于没有事先通知,艾米莉无法进入维修站工作区域,只好等候在酒店门口。

    只是还没等陈向北回答,艾米莉脸上就流露出一抹神秘笑容,补充道:“我还受到了另一个人的委托。”

    “谁的委托?”

    “基米·莱科宁。”

    【莱科宁?】

    听到这个名字,陈向北愣了下。

    虽然陈向北对于莱科宁极其熟悉,并且对外不止一次打造“跳级双子星”的IP。

    但事实上这属于陈向北单方面的纯碰瓷……

    莱科宁压根就不认识他,双方也没有任何的交集,什么双子星更是无稽之谈。

    如今艾米莉却说受到莱科宁的委托,着实有种天方夜谭的感觉。

    “很意外吗?”

    “嗯,他委托你做什么?”

    陈向北反问了一句,被勾起了好奇心。

    “想要跟你跑两圈拉力赛。”

    如果说陈向北之前仅仅是好奇,现在完全可以用震惊来形容。

    莱科宁要跟自己跑拉力赛?

    “他怎么会有这个想法?”

    “当然是因为我啦。”

    艾米莉脸上浮现出得意的笑容,开口解释道:“我已经从福特青训学院毕业,加入了雪铁龙女子车队,算是跟莱科宁成为了拉力赛队友。”

    “说出来很意外,其实早在去年的那场F3垫场赛,莱科宁就已经关注到你了,并且还看了澳洲大奖赛的V字漂移过弯。”

    “他很坚信你有过拉力赛职业训练基础,再加上知道媒体的宣传以及爷爷跟HRT车队的投资关系,说想要认识你跑一场。”

    顶尖职业赛车圈子就那么几十号人,莱科宁跟陈向北确实没有什么交集,但不意味着对方完全不认识。

    相反陈向北跑的那场F3垫场赛,就给莱科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身为目前圈子里面唯一F1跟WRC“双修”的车手,莱科宁能感受到陈向北的拉力赛真实水平,再加上有艾米莉的介绍,让他对这个中国新人充满了好奇。

    冰冷的外表,往往很多时候都拥有着一颗火热的内心,拉力才是芬兰车手的根基跟传统。

    对于莱科宁而言,后期职业生涯已经变成了方程式是工作,拉力才是生活的模式。

    这点从他开“养生车”,却把精力用在组建拉力车队就能看出来。

    面对这位F1围场诞生,却拥有顶级拉力技术的新人,再加上又碰瓷“双子星”宣传造势,很难不吸引到莱科宁的目光。

    他真的很好奇,陈向北到底有着怎样的拉力赛水平。

    “好啊,有机会的话可以跑一场。”

    陈向北嘴角浮现出一抹深意的笑容。

    说实话碰瓷这种行为,早期确实能带来热度跟关注度,只是随着名气跟实力的增长,却很容易成为一段黑历史。

    想要洗白的最好方式,就是得做碰瓷主角的认可。

    如果莱科宁都认同陈向北是同等实力的双子星,那媒体跟粉丝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菜鸟可以莽撞,王者却会爱惜羽毛,这已经成为了历史定律。

    现在的陈向北目标,已经不再是那个满足于跨过F1门槛的菜鸟,他已经变得野心勃勃,亦或者说雄心万丈。

    陈向北想要成为冠军,想要成为世界冠军!

    简单说了几句话后,两个人就进入了酒店,陈向北本意是开个房间招待艾米莉,怎么说都是斯塔勒的孙女,不看僧面看佛面。

    只是很快他就后悔了这个决定。

    虽然陈向北也才年仅二十,但身为重生者他有着两辈子的记忆,很多时候有着一副少年老成的做派,喜欢简单直接不废话。

    可艾米莉就截然不同,不到二十的年龄让她充斥着外国少女的活泼,这跟陈向北以前接触过的董元兮以及胡凌菲等人完全相反,她们都是属于偏向于内敛保守的中国女生性格。

    简单点形容,就是叽叽喳喳话有点多……

    说着斯塔勒的一些嘱托,说着自己职业训练的见闻,还充斥着对于F1赛车的好奇。

    陈向北实在是懒得回答太多问题,只好把她托付给了陆晓曼,女人之间应该比较投机。

    相比较陈向北的突发状况,特鲁利则是走了他的“老路”,独自一人坐在小型会议室的投影面前,看着自己跟陈向北的第一视角车载录像,找寻失误跟可以改进的地方。

    目前特鲁利跟陈向北的单圈差距,高达1秒往上。

    并且这还仅仅是练习赛成绩,排位赛可能会出现天壤之别。

    原因是陈向北大概率还能开的更快,特鲁利则会超出自己的极限失控!

    特鲁利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这种队友带来的压力,更没想到对方还是一年级新秀。

    老将的骄傲,让他不想输的太难看,至少保持最终成绩在0.5秒以内。

    不知道从何时起,特鲁利的目标都不是赢陈向北,而是变得不输太惨,着实是有些唏嘘不已……

    一夜过去,时间来到了周六三练。

    这场练习赛最主要的项目是正赛模拟,两位车手将重载油测试不同轮胎配方,收集赛车在正赛情况下的胎耗、散热以及稳定性。

    考虑到特鲁利适应新赛车调校的进度跟压力,奥德托让陈向北承担了更多了的测试任务,给特鲁利留出更充足的适应时间。

    这就是为什么布里亚托利当初,一定要划分出一二号车手地位。

    当没有了利益冲突之后,反倒减少内耗两人能分工协作,甚至于二号车手都能从中受益。

    否则按照之前的队内斗争情况,数据不共享两人都得重复做功,浪费时间浪费资源。

    围场内的观众已经从昨天的十五万左右,逼近到了接近满员的二十万,目光所及之处除了黑压压的人群外,便是各种挥舞着国旗的中国红。

    一切准备就绪,当安全车赛道巡检结束之后,维修站各支车队根据赛道交通状况,一辆辆的从P房发车,避免在排位赛开始前出现任何事故。

    对于F1车队而言,只要有零备件存在,哪怕一辆F1赛车撞成废渣,经历一晚上时间就能修复成功。

    可周六半天,想要赶在排位赛前修复,难度就陡增,意味着没有容错空间。

    特鲁利这次首先发车,陈向北则加满燃油换上中性胎后出站测试长距离。

    东海大奖赛由于高强度重刹的缘故,对于轮胎的磨损非常大,正常情况下都是采用黄白白两停,或者黄白一停轮胎策略。

    除非排位赛靠后,亦或者想赌安全车出动,才会使用软红胎起步。

    维修通道绿灯亮起,陈向北一脚油门下去,TF110赛车快速的冲出维修站,驶入维修通道。

    伴随着黑橙配色的13号赛车出站,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现场的中国观众都非常激动,他们期待见证陈向北的赛道奇迹!

    重载油长距离测试没有太多的波澜,更多是关注轮胎磨损跟散热问题就行。

    中性胎搭配最硬的悬架,让TF110赛车对于粗糙的路面几乎没有任何滤震效果,有些粗糙跟高低落差的地方,陈向北甚至感觉到后世“海豚跳”的颤抖。

    还好年轻人腰不错,要是换上后世汉密尔顿的老腰,估计得通知车队调软弹簧跟悬架高度了。

    就在陈向北不紧不慢行驶的时候,突然耳机里面传来奥德托的提醒。

    “北,注意避让后面的梅奔赛车。”

    什么?

    听到奥德托的声音,陈向北下意识看了眼后视镜。

    发现后面一辆银色梅奔,如同鱼雷一般朝自己撞了过来。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4140/128437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