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十九世纪的科学期刊
推荐阅读:被偏执神明盯上,娇软人类杀疯了 精灵世界,我的情报每日更新 美恐,从瀑布镇开始 星际兽世:凶猛兽夫心思有点野 系统早来六十年,从一岁开始逆袭 同时穿越:从综漫开始无敌! 重生千禧:从爸妈下岗开始致富 我把全修真界懒哭了 上辈子苦够了,表姑娘打死不嫁了 我是炮灰命?系统解锁带飞祖国
“听闻格致书院藏书甚多,还有欧美各国最新的学术期刊,不知可否借阅一二?”章星九在学会公学待遇确实不错,可惜这所学校终究是教会办的,又是以初级教育为主,并不重视学术期刊。
现在想订阅学术期刊也很麻烦,就算章星九有钱也搞不定,如今既然发现格致书院有,那肯定要赶紧借过来看,以便了解如今全球科技水平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好决定自己接下来的主攻方向。
“一些重要的文章,书院会进行翻译传播,这部分借给你不成问题,只要别遗失就好,剩下的那些,多是以英文写成,你懂英文么?”傅兰雅问道。
“倒是学过一些。”章星九答道,他原本就会英文、日文,之前又在学校里找了一位老师给他一对一辅导,现在已经可以把英文拿出来了。
“哦?学到什么程度了?”傅兰雅马上用英文问了他几个问题,章星九都对答如流。
马相伯一脸自豪地介绍,“别看州平年纪小,人家在一年时间就学会了法文、英文和辣丁文,你就借几本期刊给他吧!”
“不可思议。”傅兰雅也是惊叹不已,“期刊可以借给你,只是论文中有很多专用词汇,许多甚至还没有标准的中文翻译,你读起来或许有些吃力,我再借你一本英文词典好了,若是遇到不认识的单词,你可以自行查阅。”
傅兰雅找来的是一部专用英文科技词典,这样的大部头在整个沪上恐怕也没有几本,要不是遇到了真正的天才,他肯定舍不得借出。
章星九双手接过,郑重地向傅兰雅保证,“我知道这部词典肯定非常珍贵,所以不敢借阅太久,等回去我就开始背诵,一背完就还给您。”
傅兰雅看着跟砖头一样厚的词典,直接呆住了,“你是在开玩笑么?竟然要背下这么厚的词典?”
“州平可是有过目不忘之能,你若是不信,不妨试试看?”马相伯前两天已经震惊过一回了,现在看到傅兰雅这副表情,忍不住也想让他体验一番。
傅兰雅立刻翻开一页,指着让章星九演示,章星九只看了几眼,就把词典还给傅兰雅,开始背诵,“.the scientific study of matter and energy and the effect that each has on the other”
“哦迈高,因科瑞迪波!”傅兰雅当即瞪大了眼睛,章星九的复述连一个单词都没错。
“再来,试试这页!”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ubstances and the ways in which they react or combine:She studied chemistry and physics at college”
“继续!”
“.a gradual process in which very simple atoms and molecules develop into more complex chemicals”
章星九当着众人的面,一口气背出了六页词典上的内容,把傅兰雅等人惊得目瞪口呆,马相伯最为高兴,“州平凭借此能,若是去考科举,只需找对考官的喜好,提前背好时文范例,就能轻轻松松考中进士,他却舍弃了这条青云大道,一门心思研究科学,实在是我华夏的幸事。”
“我现在已经开始嫉妒蒋司铎了,要是你先来我们格致书院报名该多好啊!不过也没关系,牛津和剑桥才是如今全世界最好的大学,我可以想办法找人推荐你进去。”傅兰雅忍不住想要挖人了。
伍连德现在似乎就在剑桥读书,要是能和他当同学倒也不错,章星九一时真有点心动。
马相伯连忙阻止,“打住打住!原本我让州平过来听讲座的时候,蒋司铎就有些担心,现在要是让他听到这话,怕是都不敢放州平出来了,而且主教阁下已经帮州平联系好了法兰西的大学,您可不要横刀夺爱啊。”
“好吧。”傅兰雅只能遗憾地放弃。
尽管不能推荐章星九去他的母国读书,傅兰雅也没有因此就变得小气,依旧借了厚厚一摞期刊杂志给他,“这些看完后,你来书院再借就是,哪怕我不在学校,他们也会借给你的。”
“多谢先生。”章星九连忙起身鞠了一躬,这个人情可不小,他很是感激。
回到书院,先花了几天时间把厚厚的科技词典背完,再打开这些期刊杂志翻看起来,不看还不行,如今的英文行文习惯、专用词汇和后世有一些差距,仗着后世的英文水平直接翻看搞不好会弄错。
他看的第一本就是徐寿曾经发表过文章的那期《自然》,印刷水平相当不错,就算已经过了十多年,又经历过跨越重洋的旅行,字迹依旧清晰可见。
翻看这些《自然》杂志,章星九也了解到了如今全球前沿科技究竟发展到了什么水平,以前只有模糊的印象,现在这种认识更加清晰。
看了好几本,他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达尔文似乎把《自然》当成了自己的专属发表刊物,好几期杂志上都有他的文章。
据说他在十年间就在《自然》上发表了41篇文章,这样的发表速度足以让后世的科学家嫉妒死。
除了《自然》,章星九还看到了美国的《科学》,英国的《博物学年鉴杂志》,法国《化学年鉴》,德国《物理年鉴》等杂志,这些也大多都是后世的顶级刊物。
如今正处于科学期刊正规化的关键时期,十九世纪中期,绝大部分新成立科学组织的会刊基本上都模仿皇家学会的《哲学会刊》,四开本、宽边距、大字体、优良光亮的印刷纸,多含有大量手绘彩色插图,经常不定期发行,期号安排不紧不慢。
毫无疑问,这样的会刊耗资昂贵,售价亦无法压低,加之不规律的出版节奏,导致印量和销量皆常陷入低迷,非常不利于最新科学成果的传播。
一些有识之士,比如《自然》的初代主编洛克耶注意到了这些问题,他们及时进行了纠正,通过定期出版,强调学术发掘的及时性而非仅是知识的长远价值,注重实用而非冗长的展示,以此重新定义了一部“科学刊物”的现实意义。
再加上印刷、照相、交通、通信等技术的发展,全世界的科学工作者终于可以更快捷、便利、廉价的了解科学领域的最新动态了。
哎,世界发展如此迅猛,华夏却依旧处于沉睡之中,一想到这些,章星九的心情便愈发沉重起来。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4152/128437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