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再入宗师会,武道大昌
推荐阅读:霍格沃茨的阳光开朗斯内普 我的饭馆通北宋 海贼:灾祸之主 苟在末法福地当树祖 谁教他这么复国的 我的诡异人生扮演游戏 我在费伦当学徒 宋秀 重生:我是县城婆罗门 机甲大战正酣,你说你已成仙帝?
第354章 再入宗师会,武道大昌
李希君一步跨越山河,身影再次出现在大晟王朝的心脏京城那巍峨的城墙之下。
然而,
与之前那次自己推门而入不同,他此番前来,已无需通传,更不必等待。
几乎是随著他出现在了京城的门口后,
那立于中轴线上,专供皇室与最尊贵之人通行的,最为高大恢弘的永安门,便是已经开始缓缓启动。
「嘎吱——轰隆——!」
沉重无比的朱漆铜钉大门,仿佛早已等候多时,在一群早已肃立两侧、身著鲜明甲胄的禁军统领与侍卫们整齐划一的发力下,带著沉闷而庄严的巨响,被缓缓推开,敞开了通往帝国核心的最尊贵通道。
所有守卫,无论官职高低,尽皆垂首躬身,姿态谦卑到了极致,连大气都不敢喘,以无声的静默,表达著对这位大晟半君、可与皇帝比肩的至高存在最深的敬畏。
李希君面色平静,仿佛这一切理所应当,步履从容地踏入了这座熟悉的雄城。
而随著入城,一股与津门截然不同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京城的长街依旧车水马龙,商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一派盛世繁华、安定祥和的景象。
战争的阴云似乎远未波及到这帝国的权力中心。
然而,
当李希君的身影出现在街头时,这股繁华喧闹仿佛被投入了一颗无形的石子,荡开了层层涟漪。
道路两旁的百姓、商贩、行人,无论正在做什么,在目光触及到那道黑夜身影的瞬间,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动作。
没有惊呼,没有骚动,只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近乎本能的敬畏与崇拜。
人们纷纷自发地让开道路,垂下目光,或是微微躬身,或是低头窃语,眼神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荣幸。
「是殿下,真君殿下回来了!」
「天佑我大晟!如今殿下重回京城,何惧西方蛮夷!」
「快看,那就是一年前在城外剑斩七神天使之王的半君!」
「如此风姿,不愧为雷劫真君,与国同休……」
窃窃私语声中,充满了对李希君过往战绩的传颂与对其实力的绝对信服。
毕竟早在当初天下第一武道大会时,李希君惊才绝艳的表现就已经名动京城,
一年前他于京城之外力斩七神教会多位天使之王的赫赫神威,早已通过说书人的嘴、江湖客的传言,深深烙印在京畿百姓的心中。
同时,亦有不少人望著李希君远去的背影,发出世事难料的感慨:
「原来当初九皇女·苏幼璃殿下远离京城权力漩涡,竟是慧眼识珠,寻得了李真君这等真龙。」
「数年光阴,便从籍籍无名到成就雷劫真君……这等天赋,闻所未闻!」
「难怪当初那八位皇子争得满城风云,最终却是都远赴地方行省,被发配的远远的。与这位半君相比,区区几位皇子又算得了什么。」
「是啊,九皇女殿下一年前携白龙王之力归来,实力深不可测,如今这位承载白龙王之权的半君归来,皇位登基之事,应该要快了。」
这些议论,如同涓涓细流,汇入李希君浩瀚的精神念力感知之中。
他心中不由泛起一丝波澜,一年半未见,大晟朝局变化不小,
当初那个需要他投喂、共同分享力量的小龙娘,如今也快要成为执掌天下的女帝。
而那位依靠时光之力吊著一口气的老皇帝,一直坚持这种堪称折磨的状态,恐怕还是想要再次亲眼见到自己与苏幼璃真正在一起才安心。
【权】与【力】在一起的时候,才是最强的。
不过,
随著神念感受的万千讯息流入,
李希君去也是清晰地感受到了京城与津门那宛若云泥之别的氛围。
同样是东西大战将至的消息,津门已是风声鹤唳,人心浮动,繁华地带显出萧索,而在这京城,百姓们却依旧安泰从容。
这强烈的对比,让他不由得想起了前世《茶馆》里的经典之言:「要不怎么说是条狗也得托生在京城呢」
心中思绪随意的发散著,
而李希君的人却已随著心意,停在了一处熟悉的建筑前。
这里是一座外观古朴、气势沉凝的府院,门匾之上,有著铁画银钩、蕴含著武道真意的大字。
正是当年汇聚了全国顶尖武圣,为了探寻前路、打破樊笼而成立的组织。
————宗师会!
李希君的身影再次久违出现在国术宗师会那古朴沉凝的大门前。
然而,
与上一次还需门口洗髓宗师通传、三位拳意武圣方才迎出的情形截然不同——
他刚一现身,那两扇厚重的大门便已完全洞开。
门内,
以会长独孤博为首,君子剑岳盟主、敖金山紧随其后,再往后,是所有在京的换血武圣,乃至一些资深的洗髓宗师,竟早已列队恭候,黑压压一片,人数远超以往。
所有人,无论平日是何等桀骜不驯、雄踞一方的豪强,此刻皆神情肃穆,眼神中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敬畏与恭谨。
当李希君的目光扫过时,有人甚至不由自主地将头埋得更低了些。
「恭迎真君驾临!」众人齐声见礼,声音洪亮却带著难以掩饰的拘谨。
李希君见状,脸上依旧挂著那抹平和的笑容,快步上前,对著站在最前面的独孤博、岳不凡、敖金山三人拱手道:
「独孤会长,岳盟主,敖前辈,诸位同道,何须如此多礼。」
他态度依旧谦和,仿佛还是当初那个需要前辈提点的后进。
然而,
今时不同往日。
他越是如此谦逊随和,独孤博等人心中便越是凛然,不敢有丝毫怠慢。
「真君言重了!」
独孤博连忙还礼,语气无比郑重,
「真君乃国之柱石,雷劫真君,倚重之人。您能驾临我会,乃是我会无上荣光,我等岂敢失仪?」
岳不凡与敖金山也连声附和,态度恭敬到了极点。
他们深知,眼前这位少年,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天赋异禀的武道新秀,而是弹指间便能决定在场任何人生死、乃至整个大晟武道走向的擎天巨擘。
对方可以念旧情、讲礼数,但他们若是不知进退,那便是取死之道。
「真君,请!」独孤博侧身,做出邀请的姿态。
一行人簇拥著李希君,穿过前院,步入那熟悉的后院大厅。
厅内的陈设也与往日大不相同。
原本并排的三张主位太师椅已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唯一一张更加宽大、雕饰更为古朴威严的紫檀木太师椅,高高置于大厅最上首。
而在其下首两侧,才依次摆放著独孤博、岳不凡、敖金山以及其他几位地位最高的拳意武圣的座位。
「真君,还请上座。」独孤博躬身道。
李希君目光扫过那独一无二的座椅,又看了看下方垂手恭立的众人,心知这是地位与实力的体现,推辞反而显得虚伪。
他微微颔首,不再多言,坦然走到那上首之位,从容坐下。
见他落座,独孤博等人才仿佛松了口气,按照尊卑次序,小心翼翼地在下首各自的座位上坐下,腰杆挺得笔直,如同聆听教诲的弟子。
待众人坐定,有侍者奉上香茗。李希君轻呷一口,放下茶盏,目光平和地看向独孤博,开口道:
「独孤前辈,昔日承蒙赠予【醉仙酒】,助我凝聚刀意,此情我一直铭记于心。当初前辈嘱托,探寻武道前路,希君亦未曾忘却。」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而独孤博等人闻言,精神更是顿时一振,眼中爆发出期待的光芒。
他们知道,李希君此来既然说出了这种话,那绝非仅仅是叙旧。
李希君继续道:「今日前来,是有一事,需拜托渡过前辈,以及在座的诸位同道。」
「真君但请吩咐!我等万死不辞!」独孤博立刻起身,抱拳应道,其余武圣也纷纷起身,表示愿效犬马之劳。
「不必如此紧张。」
李希君微微一笑,抬手虚按,示意众人坐下,
「并非什么危险之事。只是希望诸位,动用各自的人脉与渠道,将一则消息,传递至天下各地,告知所有有志于武道的同仁。」
他顿了顿,声音清晰地宣布:
「就在近期,待九皇女殿下登基大典举行之时,请所有换血境巅峰,乃至已凝聚拳意的武圣,无论身处何地,所属何派,皆调整好自身气血与拳意,务必保持在最巅峰、最圆融的状态。」
此言一出,满堂皆静!
所有人都愣住了。
随即,
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与狂喜如同火山般在他们眼中喷发!
他们都不是愚笨之人,李希君这番话虽然说得隐晦,但结合他如今的境界与实力,其背后蕴含的深意,几乎呼之欲出。
这是……这是要公开传道?
要在新帝登基那天,为天下武圣,开启前路?
「半……真君!您……您是说……」独孤博声音颤抖,激动得几乎语无伦次。
他苦苦追寻一生,困于拳意武圣之境不得寸进,如今,希望之光竟如此突然地降临。
李希君看著他,以及下方那一张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肯定地点了点头:「届时,自有缘法。」
这便是已经无需再多言。
「快!快将此消息,以最快速度,传遍各州各省,传给我们所知的所有武圣同道。」独孤博几乎是吼著对门下弟子下令。
「通知巴蜀分会!」
「传讯岭南!」
「告知东海……」
一时间,整个宗师会后台忙碌起来,一道道命令被迅速传达出去,可以预见,这则消息将在极短的时间内,如同风暴般席卷整个大晟武道界。
而直到处理完这些,独孤博、岳不凡、敖金山三人相视一眼,连忙命人送来早已备好的酒杯,满座武圣齐齐端起。
其中领头的独孤博三人走到大厅中央,面向李希君,无比郑重地躬身行礼:
「李真君,大恩不言谢!我等,代天下武人,敬您一杯!」
这一次,李希君没有再谦逊推辞。
他坦然起身,接过侍者奉上的酒杯,目光扫过眼前这些为武道蹉跎半生、如今终于看到希望的老者们,平静地道:
「愿我大晟武道,昌盛不绝。」
言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随后,他手腕翻转,酒杯杯口朝下,自是滴酒不剩。
独孤博等人见状,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彻底消散,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将自己杯中酒饮尽,同样倒叩酒杯!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4248/128426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