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星槎
罗布泊的月光像液态汞,流淌在楼兰古城残破的城垣上。张远山蹲在地下河的浅滩处,战术手电的光束刺破黑暗,照亮了刚从淤泥中浮现的青铜鼎。这是他们找到的第五尊,鼎身上的星图纹路在光线照射下泛着诡异的蓝光。
"经纬度坐标确认,北纬40°30',东经89°50'。"祁连雪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带着微弱的电流杂音,"与《穆天子传》记载的'昆仑墟'方位吻合。"
张远山没有立即回应。他的指尖正轻触鼎身上那些凸起的星象图案,触感不像金属,反而像某种生物的甲壳。鼎内盛着的暗蓝色物质——他们称之为"息壤"——突然泛起涟漪,仿佛感知到了他的触碰。
"教授!"研究生小林的声音突然拔高,"您看鼎底!"
张远山调整角度,灯光照向鼎内底部。那里的铭文正在融化,不,是重组——青铜分子像活物般蠕动,重新排列成全新的图案。他倒吸一口冷气:那分明是太阳系外某个恒星系统的立体投影,十二颗行星围绕一颗G型恒星运转,第三颗行星表面标记着熟悉的九鼎符号。
"这不是装饰..."张远山的声音有些发抖,"这是导航图。"
突然,整个地下河剧烈震动。岩壁上的沙石簌簌落下,水面泛起不自然的波纹。张远山踉跄了一下,手电筒的光束扫过洞顶,刹那间照亮了令所有人血液凝固的景象——数百具身着奇异服饰的干尸嵌在岩层中,每具尸体的胸口都延伸出青铜导管,连接成一个庞大的网状系统。
"天啊..."小林的声音卡在喉咙里,"这是...殉葬坑?"
祁连雪突然按住太阳穴:"不,是能源矩阵。他们在用生命维持某种——"
她的解释被刺耳的警报声打断。张远山的卫星终端自动激活,屏幕上跳出一连串紧急通知:全球地磁异常,强度达到卡林顿事件的3倍。最后一条信息来自NASA的共享数据链:"南极冰穹A站报告...冰层下检测到金属共振...重复...类似青铜钟声..."
近地轨道上,"天宫七号"空间站正经过罗布泊上空。
指令长赵衡被警报声惊醒时,首先注意到的是舷窗外异常的地球极光。本该只在两极出现的绿色光幕,此刻像一层半透明的纱衣包裹着整个星球。更诡异的是,这些极光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罗布泊方向汇聚。
"老赵!快来看这个!"航天员陈露的声音从观测舱传来。
赵衡飘过去,看到陈露面前的合成孔径雷达屏幕显示着匪夷所思的图像:罗布泊地表沙石正在自行移动,组成一个直径超过20公里的巨大纹样。那图案与三天前张远山团队发来的青铜鼎照片底部的铭文一模一样。
"启动高光谱扫描。"赵衡命令道,同时接通了地面指挥中心的频道,却发现通讯完全中断。备用系统显示的最后一组数据让他眉头紧锁——地球磁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剧烈扰动,而扰动源居然呈现出精确的几何分布。
陈露突然惊呼:"太平洋!看马里亚纳海沟区域!"
热成像图上,一个直径约300公里的圆形阴影正从深海缓缓上浮。它的边缘异常整齐,表面温度比周围海水低1.2摄氏度,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当赵衡调出历史图像对比时,发现这个物体在1968年、1999年和2014年的深海测绘中都有记录,只是当时被误认为是海底山脉。
"那不是自然形成的..."赵衡的声音干涩,"它在响应罗布泊的变化。"
就在这时,空间站的所有照明设备突然熄灭。应急灯亮起的瞬间,赵衡看到舷窗外,地球表面的九个位置同时亮起蓝色光柱,在太空中组成北斗九星的图案。而第九颗"星"的位置,赫然就是那个正在上浮的太平洋阴影。
罗布泊营地,祁连雪的情况急转直下。
她的右手食指最先出现结晶化,现在这种变化已经蔓延到整个前臂。张远山用便携式显微镜观察她皮肤下那些发光纹路,发现其微观结构与青铜鼎的合金成分惊人相似。
"不是感染,也不是辐射病。"苏桐医生调整着生物扫描仪,"这些晶体在...生长。看这里。"
屏幕上,祁连雪的DNA双螺旋结构正在被某种外来物质改写。每当青铜鼎发出共振嗡鸣时,她体内的晶体网络就会扩展几分。最诡异的是,这些生长模式与鼎身上的纹路扩张完全同步。
"它们在把她变成活体鼎器。"张远山突然明白了什么,猛地转向悬浮在营地中央的五尊青铜鼎。那些鼎此刻正以违背物理定律的方式缓慢旋转,鼎口的息壤物质像活物般蠕动。
祁连雪突然睁开眼——她的虹膜变成了青铜色,瞳孔中倒映着星图:"它们要回家了..."
"谁要回家了?"张远山抓住她未结晶化的左手。
"建造者。逃亡者。归墟的子民。"祁连雪的声音里混着金属共鸣,"九鼎是灯塔,星槎是方舟,他们在召唤..."
她的话被一阵剧烈咳嗽打断。张远山惊恐地看着她咳出的不是血,而是细小的蓝色晶体。那些晶体落地后立即开始自主移动,组成微型的鼎形图案。
小林突然指着天空喊道:"教授!看!"
众人抬头,只见紫色极光中浮现出巨大的全息影像:无数身着银蓝服饰的人形生物正在建造碟形飞行器。那些飞行器中央悬浮着与青铜鼎内相同的息壤物质,当工匠们将刻有星图的青铜板嵌入控制台时,整个飞行器便无声地浮空而起。
"星槎..."张远山喃喃道,"《拾遗记》里记载的'贯月槎'是真的..."
影像突然切换,显示这些飞行器从某个水世界大规模撤离。画面最后定格在一艘巨型母舰沉入深海的场景,舰体表面的纹样与太平洋上浮的阴影轮廓完全一致。
南极冰穹A站,地质学家马克西姆正在记录冰芯样本数据,突然被一阵震动掀翻在地。
"基督啊!"他的助手抓住摇晃的仪器架,"冰层在震动!"
监测屏幕上的数据疯狂跳动。地震仪检测到的不是常规的冰震,而是某种规律的、频率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的机械振动。声呐系统捕捉到的波形显示,这些振动来自冰层下3公里处的一个巨型金属物体。
"像...像钟声..."马克西姆戴上耳机,脸色瞬间煞白,"青铜钟!"
确实,频谱分析显示这个声音与战国编钟的谐波特征高度吻合,只是放大了上千倍。更令人不安的是,每次钟声响起,冰层中的微生物数量就会暴增,某些已经灭绝百万年的古菌正在复苏。
马克西姆颤抖着拨通卫星电话,却只听到诡异的青铜共振声。在通讯完全中断前,他最后看到的是监控摄像头拍到的画面——冰层深处亮起九点蓝光,排列方式与北斗九星分毫不差。
与此同时,太平洋上的"海龙号"科考船正位于阴影区域边缘。船长李海洋看着声呐图像上那个正在上升的庞然大物,感到一阵原始的恐惧。
"深度1820米...1800米...还在加速上浮!"声呐员的声音发颤,"上帝啊,它的表面开始出现纹路了!"
李海洋冲到舷窗前,看到海面正在形成直径数公里的完美圆形凹陷。更可怕的是,凹陷中心的海水变成了诡异的青铜色,某种发光物质正从深处上涌。
"全体撤离!全速离开这里!"他刚下达命令,船体就剧烈倾斜。所有人都看到,一只由海水构成的、半透明的巨手正从漩涡中心伸出,其指尖的纹路与人类指纹无异,只是每个"指纹"都是由微型星图组成。
罗布泊地下,张远山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
他让小林将五台量子计算机连接到青铜鼎上,自己则戴上神经接口头盔。当计算机启动时,息壤物质突然活跃起来,像嗅到猎物的蛇一般缠上数据线。
"教授!"苏桐惊呼,"你的眼睛!"
张远山没空理会。他的视神经正在接收海量数据——不是电子信号,而是直接投射在视网膜上的上古记忆。他看到穿着奇异服装的"人"(如果那能称为人的话)正在举行某种仪式,将九尊鼎排列成环状。当鼎共鸣时,中央的息壤凝聚成光柱,直射天际...
"是启动程序!"他在幻觉中大喊,"九鼎需要特定频率的共振才能完全激活!"
现实中的祁连雪突然悬浮起来,结晶化的手臂指向太平洋方向:"来不及了...归墟已经应答..."
张远山猛地扯下头盔,发现营地里的所有金属物品都在震颤。指南针疯狂旋转,卫星图像显示全球七个考古遗址同时发出蓝光——那是另外四尊失踪青铜鼎的位置。九点光芒在太空中形成的图案,正是银河系某处的星图坐标。
"它们不是文物..."张远山突然明白了,"是信标!上古文明留下的星际导航信标!"
就在这时,祁连雪的身体突然剧烈发光。她皮肤下的纹路全部亮起,在空气中投射出立体星图。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幅星图正在实时更新——一个红点从织女星方向移动,已经越过奥尔特云。
"他们回来了。"祁连雪的声音不再属于她自己,"为了被遗弃的孩子..."
张远山还没来得及追问,整个罗布泊突然升起九道光柱。在空间站上的赵衡看来,这些光柱在太空中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鼎形图案,而鼎口正对着那个即将浮出海面的太平洋阴影。
南极的青铜钟声、太平洋的巨手、祁连雪的晶体化、全球的地磁异常——所有线索突然串联起来。张远山看着正在蜕变的祁连雪,一个可怕的猜想浮现在脑海:
她不是被感染者。
她是被唤醒者。
(https://www.2kshu.com/shu/94426/49385516.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