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凯旋归来,封太子
推荐阅读:长生从世界胚胎开始 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从升级建筑开始长生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异维囚笼 星光下的双生花 第四天灾就没有正常的 精灵:开局格斗馆主,被娜姿缠上 借剑
第203章 凯旋归来,封太子
对于这燕云这块王师百年未至之地,赵晗召集同行文武大臣商议一番后。
命禁军精锐即刻接守关隘要塞,严密设防,沿边境加固城墙,增建堡寨。
同时颁布招安文书,对于主动归顺的地方豪绅、商贾大族给予优厚待遇,鼓励其共襄新政。
对于一些罪大恶极、民愤滔天的辽国贵族与拒不顺服的者,则依法清算。
没收其土地家产,分发给无地百姓耕种,以此树立威信。
明年春闱,增设燕云恩科,凡出身清白,身怀才学,品行端方者之人,皆可报名应试,中榜者可直接纳入朝堂为官。
另遣沈括等官员赶赴燕云,专司修葺道路、疏浚河道水利等事,务必将燕云的交通路网、经济脉络,与河东路、河北路、京东路彻底打通。
诸多事宜细细交代完后,赵晗便率领大臣浩浩荡荡的返回京城。
官道之上,旌旗猎猎,沿途州县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此起彼伏。
汴京城内,更是一片欢腾,赵璟和申时其等大臣早在数日前就筹备好一场声势浩大的欢迎仪式。
樊楼、永安楼等数家酒楼不约而同的高高挂起数百盏赤红灯笼。
御街两侧张灯结彩,禁军将士身著银甲,手持长戈,身姿挺拔如松,肃立以待。
王师队伍临近京城时,更是锣鼓喧天,唢呐齐鸣。
只见赵璟身著绯色锦缎常服,亲自领著一众大臣来到城门处迎接,目光灼灼的望向队伍驶来的方向。
待御撑行至近前,赵璟快步上前,躬身行礼,声音洪亮。
「儿臣拜见父皇!恭迎父皇凯旋,平复燕云,了结我朝百年憾事!」
申时其与众大臣齐声道:「臣等拜见圣上,圣上亲征,收复故土,功盖千秋!」
「此非朕一人之功,乃是君臣同心,百姓归心之果,都平身吧。」
赵晗简单应付几句后,御撑便步入城内,径直往皇宫的方向前去,众大臣紧随其后。
身著紫袍,腰佩玉带。
位于文官队列中的盛纮眯起眼睛,不停寻找盛长柏的身影,直到瞧见他完好无损的骑在马背上。
这才轻轻吐出一口浊气,脸上挂起欣慰的笑容。
后宫,仁明殿内,暖意融融。
明兰、嫣然、张桂芬等嫔妃们身著各式宫装,面颊上薄薄施著一层粉黛,鬓边簪著华贵精美的珠翠。
此刻正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
见张桂芬频频往窗外望去,眼中满是期盼。
华兰莞尔一笑,放下手中的团扇,轻笑道:「圣上要先在垂拱殿召见群臣,再去拜见完大娘娘之后,才会来后宫见咱们,千万别急。」
「那岂不是要很久————」
荣飞燕柳眉微蹙,她清楚赵晗今晚即便要宠幸嫔妃,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她。
可即便如此,她心里还是忍不住盼著想早点见到赵晗。
「圣上辛劳数月,咱们多等片刻算得了什么?前朝之事才是最要紧的。」华兰笑眯眯的说著。
在她看来,荣飞燕此人虽会耍些女儿家的小性子,但心地不坏,无非就是想多得些宠爱罢了。
「娘娘说的是。」
荣飞燕点头应声后,又凑到明兰和嫣然的跟前,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她们闲聊著。
垂拱殿内,赵晗端坐在他久违的龙椅上,循例听完几名大臣的奏报后,目光在百官身上缓缓扫过。
「朕此次御驾亲征,后方朝政无虞,黎民安宁。」
「晋王监国理政,不曾辜负朕的期望,诸卿辅佐之功,亦让朕颇为欣慰。」
「王师北上前,朕就承诺过,待凯旋而归后,定当论功行赏,犒赏有功之臣「」
「如今心愿得偿,战事平息,正是兑现诺言之时。」
一侧的礼官闻言,手持诏书,上前一步,朗声宣读著北征功臣的封赏。
英国公张辅,加封忠武军节度使,赐丹书铁券,御制忠勇流芳牌匾一面,以彰厥功。
张辅也清楚自己如今的位置,国公之尊,女儿位列贵妃,长子领兵在外,至于郡王之位。
唯有等死后追封,活著想要得到,无异于痴人说梦,能得些虚衔和钱财,已是满足。
此番立下头功的镇国公顾廷烨,加封检校太尉,赐世袭罔替,子孙永享荣光。
接过圣旨,行礼谢恩后。
顾廷烨挺直脊背,眸光微沉,检校太尉乃武官极品,将来张辅一退,朝中武官之首非他不可。
青城顾氏一族,终在他的手中振兴发扬!
足足花费大半个时辰,礼官才宣读完郑骁、梁晖等一众北征官员的封赏。
另外,凡监国期间恪尽职守,勤勉政事者,无论京官还是地方守吏,皆按功绩加俸一级。
若有突出政绩者,著吏部记名,后续酌情升迁。
接著,赵晗又将目光放在好大几赵璟身上,仁厚持重,心智沉稳,处事公充,将来至少也是个守成之君。
他深吸一口气后,扭头示意礼官继续宣读册封太子的诏书。
「朕闻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以固国本。
皇长子赵璟,日表英奇,沉稳持重,品性端方,自监国理政以来,处事明断,公允周全,颇得朝野称颂。
今燕云归顺,为宗庙社稷长久之计,册立为皇太子,为正东宫,以承桃庙。
望尔敬天法祖,亲贤远佞,克俭克勤,永固邦基。
钦哉!」
盛纮闻言,拿著笏板的手微微一颤,一时间心跳如雷,将来赵璟登基,坐拥天下。
自己的孙辈乃至重孙辈,只要不作奸犯科,犯下十恶不赦之罪,自有他们的荣华富贵可享。
若能科举入仕,仅靠祖荫和熬资历,至少也能得个银青光禄大夫,三品荣休,努努力紫袍玉带加身亦不算难。
赵璟微微抬眸,神色端方,拱手道:「父皇隆恩,儿臣铭感五内。」
「往后必定勤修政事,谨守本心,广纳贤言,方不负父皇期许,亦不负天下万民之望。」
此话一出,申时其、王安石等几名大臣齐声附和道:「官家圣明!」
「太子贤明持重,仁厚有度,实乃社稷之幸,万民之福!」
退朝后,盛纮与盛长柏父子二人一同登上返回魏国公府的马车。
一路上,盛纮笑容满面,时不时抬手轻捋著胡须,心中畅快至极。
盛长柏目光沉静,依旧一副荣辱不惊的模样,帝王的制衡之道,他亦有所了解。
盛家和皇室的牵绊越深,荣华富贵固然唾手可得,但背后的风险也越大。
在他看来,自己唯有恪守本分,谨言慎行,不贪权,不越矩,方能保家族长久安稳。
寿安堂内,王若弗、海朝云等人皆在此处。
女使仆妇们轻手轻脚的端茶奉水,脸上无不挂著笑意。
盛老太太轻轻转动的手中佛珠,上上下下打量盛长柏一番后,欣然道:「数月未见,长柏虽说清减了些,但瞧著更精神,也更有几分文臣的清正风骨了。」
王若弗闻言,连忙凑上前,扯著盛长柏的衣袖左看右看,眼中满是心疼。
「可不是嘛,眼下圣上回朝,太子立定,总算能喘口气了。」
盛长柏淡然一笑,从海朝云手中接过咿呀学语的仓哥儿。
小心翼翼抱在怀中,端坐在圈椅上,温声问道:「孙儿不在家中这段时日,祖母夜间睡的可好?三餐进的可香?」
「放心吧,我一切都好。」老太太笑著应声。
王若弗轻哼一声,忍不住嘟囔道:「回回都不知问问亲娘好不好,合著我这当娘的,竟没能让你惦记分毫。」
盛长柏转头看她,「母亲面色红润,声音中气十足,一看就知身体康健,心绪畅快,自然无需多问。」
「你————」
王若弗一时语塞,扯了扯嘴角,恨不得伸手拧他一把。
盛纮坐在一旁,看著王若弗吃瘪的模样,忍不住呵呵笑了两声。
「你和长柏置什么气,能让他笃定你身子硬朗,难道不是好事?」
「可我————」王若弗无言以对。
瞪他一眼后,索性端起一盏热茶,仰头将其一饮而尽。
心里暗暗觉得盛长柏就是偏心老太太,眼里没她这个亲娘。
海朝云脸上挂著温婉的笑意,盛长柏完好无损的回来,她一直悬在心头的大石才算落下。
一同在寿安堂用完午膳,众人才各自回到自己的院中。
另一边,镇国公府,祠堂内,香烟缭绕。
顾廷烨换上素色常服,跪在蒲团上,手持三炷香,口中念念有词。
从前他厌恶顾家的凉薄算计,偏心自私。
年少时离家出走浪迹江湖时,对外只称自己姓白,单名一个烨字,恨不得和顾家彻底割裂,再也不沾半点干系。
可直到顾偃开和顾廷煜纷纷离世后,才明白无论他如何抗拒逃离,身上流著的终究是顾家的血,至死都无法割舍。
也逐渐明白身居族长之位,为家族子孙博前程的艰辛。
祭拜完列祖列宗后,顾廷烨来到后院。
袁文缨早已等候在廊下,满脸笑意的看著他。
「官人连日辛劳,又立战功,此番回朝,圣上可允你在家中多歇几日?」
顾廷烨牵著她走进屋内,并肩坐在软榻上,「足足半月时日呢,今后除镇国公外,旁人还可称我为顾太尉。」
「啧啧啧,还是顾太尉听著舒服些。」
袁文缨唇角轻扬,「你呀,别得意忘形,身居高位,更要谨言慎行,别让人抓了把柄。」
「放心吧,我自有分寸。」说罢,顾廷烨端起茶盏浅浅呷了一口。
袁文缨边摆弄著插在瓷瓶中的花束,边开口道:「你不在这段时日,皇后娘娘时常召我进宫。」
「还让我把嫦姐儿带上,几次赏点心、赐首饰,我看娘娘话里的意思,似乎有想————」
话到此处,顾廷烨心里已经明白。
他抬手摸了摸下巴,低声道:「以我顾家如今的家世,太子的正妻,通汴京城内,的确非嫦姐儿莫属。」
「太子品性端方,行事沉稳,言行举止比起盛二郎有过之而无不及,昌哥儿和太子又素来交好。」
「不瞒你说,此事我早就考虑过,若真能成,不仅嫦姐儿前程无忧,于顾家来说亦是好事一桩。」
「对了,嫦姐儿和太子可有见过面?」
袁文缨柳眉微蹙,「倒是碰巧见过一面。」
「嫦姐儿还不曾及笄,年纪尚小,心思都在玩乐上,哪懂什么情爱,官人当真觉得此事可行?」
顾廷烨眸光微眯,指尖在膝头轻轻叩了叩,「暂且不急。」
「皇后虽有此意,但终究要以圣上的心思为准,容我先探探圣上的口风,咱们现在就装糊涂,绝口不提此事。」
袁文缨扭头看他,轻轻晃动手中的团扇。
「都听官人的,总之,无论如何都不能委屈了我的嫦姐儿。」
皇后,仁明殿内,茶香氤氲,众嫔妃们目光全都汇聚在赵晗身上。
嫣然眼波流转,含著娇羞,明兰眉眼弯弯,娇憨明媚,荣飞燕眼眶微微泛红,带著几分惹人怜爱的娇柔。
一张张俏丽的脸蛋上展现著不同的风情。
此时赵晗已去庆寿宫拜见完曹太后,经过御医的精心调理,曹太后精神尚可,比起去年要好许多。
「数月不见,爱妃们出落的越来越水灵了!」赵晗搁下茶盏,笑眯眯的看著她们。
华兰温婉一笑,「咱们可不比得圣上,在边境日夜操劳,只怕是吃不好也睡不好,臣妾们每每念及,都暗自揪心。」
「原本以为圣上回来,会满心疲倦,没想到竟还有心思说这些打趣的话。」
虽说赵璟储君之位早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前朝后宫无人不知,但没有明发诏书和举行册封大典,终究还差最后一步名分。
现在圣旨既下,礼部也已筹备起来,她心里才算彻底踏实。
张桂芬点头附和,「就是,也不嫌害臊!」
「人逢喜事精神爽嘛,朕不在宫中这段时日,心里总惦记著你们。」说话间,赵晗目光不自觉放在明兰身上。
明兰察觉到后,俏脸陡然一红。
荣飞燕见状,娇嗔道:「圣上偏心,嘴里说著惦记咱们,目光却只黏著宸妃。」
>
(https://www.2kshu.com/shu/94516/128442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