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 第340章 336三箭齐发

第340章 336三箭齐发


第340章  336.三箭齐发

    淮安王秦易明没有在河东地肺多停留。

    因为此前越霆、汤隆二人南北夹击奇袭东都的缘故,此前大半年的和平局势被打破。

    虽然眼下秋收还没有彻底结束,但此前对峙的双方,小范围摩擦和冲突开始层出不穷,并且不断升级。

    河东道,当前绝大部分都掌握在北方联军手上。

    秦易明虽然艺高人胆大,可眼下同样需要谨慎。

    随著林修等人放开顾忌,并且在上次大战中通过姜家收获了大量宫廷仙库积蓄,到现如今,北方联军至少已经有林修、汤隆还有乌云国主弓狐翊弦三位一品武圣。

    与此同时,他们还有陆绍毅、黎青等第二梯队也跟上脚步。

    资源储备亦或者人才储备,都超乎外界预期,如今早没人会轻视他们。

    秦庞等人被秦易明留在河东,也是听他吩咐隐蔽在地肺内,低调行事,不敢张扬。

    晚些时候,身在关中帝京的徐永生听闻,之前离开的淮安王秦易明没有在河洛东都现身,再出现,是到了关中通往河东的要冲大河龙门那里。

    随著双方战事升级,朝廷中枢开始源源不断向龙门增兵。

    那里正是朝廷同北方联军当前对峙的最前线地方之一。

    不过,就徐永生听闻的消息显示,之前随秦易明一同离开关中的秦庞,这趟似乎没有随秦易明一起在龙门出现。

    这厮看来确实没胆子上战场。

    就是不知道眼下躲去哪里。

    徐永生微微摇头,暂时不再考虑秦庞。

    眼下关中帝京这边种种调动,也紧锣密鼓展开,身在京城同样能感应到战争的脚步再次靠近。

    对朝廷方面来讲,也不是没有好消息。

    就在秋收时节彻底结束后,朝廷通过种种渠道,从北方联军那里得到好消息。

    去年末关中大战中,北方四国之一的白山国,其国主战死。

    之后,有新国主接位。

    因为北方四国特殊环境,国主在各自国土上都首先确保自己的绝对实力优势,从而统御上下,故而白山国主此前从林修和大干朝廷那里得到的种种宝物,基本都投资在他自己身上。

    结果老国主身亡,新国主接位后,作为三品大宗师,短时间内很难立刻便晋升武圣,为北方联军补上损失的空缺。

    好在林修准备充分,是以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培养新人崛起。

    新任白山国主终于有了更上一层楼的希望与机会。

    但最终结果是马失前蹄。

    新任白山国主晋升武圣失败,当场走火入魔。

    情景之惨烈,耸人听闻,他连化作大妖危害四方的机会都没有,乃是当时就直接身死。

    如此一来,北方联军先前在其身上一些投资,当场全部打水漂。

    接下来东北四国之一的白山国,不可避免将内部生乱,难以再成为北方联军南下的助力。

    换个其他时候,不论林修还是汤隆,亦或者陆绍毅、黎青等人,足可轻松弹压白山国内乱。

    但现在,朝廷方面虎视眈眈,叫林修等人当下也需要认真应对,关外东北白山国那边,乱了,也只好先由著它乱下去。

    大干朝廷方面反复确认情报属实后,更进一步加快他们北伐的脚步。

    天气渐寒。

    干军也正式出击。

    「左、中、右三箭齐发。」江南云、韩松天等人没有对徐永生隐瞒。

    「东边是魏王殿下和燕老出手,燕老亲自北上,在河北开战。」江南云介绍道:「河洛几大世家更多在戒备江南,不过同样下了大力气支持燕老。」

    至于中路,不必多说,秦易明已经率军从龙门出发,正式进兵河东。

    除了他之外,更有镇军大将军郭烈率领部分禁军精锐同样前往河东,目标直指身在晋阳的河北军统帅林修本人。

    最后一路在西边算是偏师,由关中走西北,征讨占据朔方的黄永震。

    虽说是偏师,但如果朝廷成功收回朔方,则便于从侧后北方原野夹击河东、河北。

    「是齐上将军出马,而非范大将军?」徐永生问道。

    韩松天微微颔首:「范大将军年事已高,去年一战中受创颇深,康复较慢,是以宋王殿下和我们都属意范大将军此番先留守京城休养。」

    郭烈出击河东,范金霆休养,大干朝廷在关中的禁军顶尖将领,除了左金吾卫上将军卫白驹之外,就是今年新晋成为武圣的齐雁灵。

    个人修为臻至二品武圣后,她的左武卫大将军一职,也顺利晋为左武卫上将军。

    「内子已经率军从大小关山北上,进入朔方。」江南云这时说道:「协助宋王殿下和韩相他们处理过京城一些事之后,我也将一同前往朔方军前助阵。」

    韩松天、李若森、吕道成这三省长官,同时也是三大武圣,都将留在京师辅助宋王秦玄坐镇后方,同时也威慑退往巴蜀的姜家。

    赵氏一族的老族长赵垚,作为京兆尹,自然是同样留守关中帝京。  

    而魏氏一族的老族长魏致诚当前则前往河东,配合秦易明、郭烈等人。

    相对而言,令外界有些议论的是,左金吾卫上将军卫白驹,作为禁军老牌宿将,这趟也留在京城,没有出征。

    徐永生心中有些猜测,但没有打听,只是平静看著面前的江南云、韩松天二人:「韩相和江祭酒眼下诸事繁忙,还专门邀徐某见面,不知有何见教?」

    韩松天微微摇头:「恒光言重了,你不入朝为官,如何行事,皆来去自如,我等只是想听听你对当前时局的看法。」

    徐永生神色如常,同样坦白地答道:「如无大的意外,徐某预计先去蜀道那边看看。

    如果剑南巴蜀方面仍然水泼不进,那徐某也不急在一时,预计同样转往北边走一走。」

    韩松天、江南云闻言,便都微微点头。

    徐永生所言虽然简单,不过话里矛头无疑是先指向巴蜀的姜志邦,亦或者北边的黄永震、林修、汤隆等人。

    再之后,当然不意味著徐永生、谢初然等人就不再理会如秦虚、秦易明等人。

    但对秦玄、韩松天等人来说,只要短时间内,尤其是接下来这场大战中徐永生等人不要胡来就行。

    眼下以徐永生的回答,他们在接下来这一战中,甚至可能成为朝廷的助力。

    当然,想著指挥他们,要他们配合,就大可不必指望。

    去哪里,做什么,无疑是徐永生、谢初然等人自行决断。

    但对秦玄他们来讲,这就足够了。

    至于以后的情形,时局自有相应变化。

    徐永生从江南云、韩松天那里告辞离开后,他招来沈觅觅、尹兰舟,吩咐道:

    「战局将起,纵使关中帝京也可能不再太平,而我接下来将离开京城,行程不定,你们对未来行止可有打算?」

    沈觅觅、尹兰舟闻言,对视一眼。

    大战来临,他们在京城也同样看在眼里。

    而现在听徐永生语气,他显然是可能参战的。

    而作为顶尖的三品大宗师,徐永生参战的场合,对于当前还是五品境界的沈觅觅、尹兰舟二人来说,无疑会相当危险。

    而另一方面,徐永生口中战时行程不定,无疑涉及行踪保密。

    这种情况下,他们有心跟随徐永生,反而可能变成累赘。

    因此沈觅觅、尹兰舟都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沉吟思考。

    半晌后,沈觅觅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先生,若不然,我们二人去陇右找宁师兄汇合?」

    陇右当前暂无战事。

    而陇右节度使雷辅朝更是老牌一品长生武圣,大干军方当下资历最深的统帅。

    他此前先是养伤,继而在后接应支撑还在雪域高原的殷雄和顾春秋等大干将士,因此一直没有来华夏内地。

    等闲情况下,如无必要,姜志邦、林修等人也不会轻易打扰雷辅朝和陇右,秦玄、秦虚、秦易明等人才是他们最要紧的敌人。

    故此虽然大干北方再次爆发大战,但陇右相对而言较为安全。

    沈觅觅同尹兰舟到那边后会合宁山,晚些时候可以进一步关注战事进行。

    「除非时局大变,否则短时间内陇右无战事之忧,不过那里地广人稀,你们过去后汇合了宁山,同样需注意安全。」

    沈觅觅、尹兰舟闻言纷纷应诺:「是,先生。」

    徐永生于是再见江南云,劳烦对方修书一封,交给沈觅觅、尹兰舟带著,以便他们前往陇右后有可靠熟人。

    徐永生自己接下来则如计划般,先前往汉中,靠近蜀道,观察情形。

    北方大战开始,剑南巴蜀同样受触动。

    不过,他们的反应主要是提高警惕,以防朝廷瞒天过海忽然奇袭南边。

    姜志邦和姜皇后据最新消息,当前都在益州,枕戈待旦,关注北方的动静。

    剑门蜀道那边,当前更是骑虎难下,唯有更仔细留意北方的战局。

    徐永生观察一段时日,不见姜家漏破绽后,便不多耽搁,转而北上,离开关中,前往朔方。

    在他之前,江南云已经先前往朔方同齐雁灵汇合。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4520/128428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