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至圣先师他太稳重了 > 第337章 333拼尽全力,没能战胜谛听(六千字

第337章 333拼尽全力,没能战胜谛听(六千字


第337章  333.拼尽全力,没能战胜谛听(六千字,二合一章节)

    「镇军大将军尽忠职守,实乃三军楷模。」韩松天言道:「但因为当初姜志邦等人从中挑唆,以至于原本忠于朝廷的人马内乱,终究不美。」

    郭烈神色如常,表情没有任何变化:「自我从军,由兵卒做起,就只记得六个字的道理,领军饷,听军令。

    走到今天,看似许多东西变了,但其实归根结底还是那六个字。

    谢峦冤不冤,那是由陛下定夺的事情,我不似韩相你们考虑得那么多。

    我到今天的境界与军职,都是陛下提拔栽培,那么陛下有旨诛贼,我就领旨执行,旁的事我没兴趣过问。」

    韩松天看上去对郭烈的回答并不感到有意外,他只是有些无奈地扶了扶自己戴的幞头:「你啊……」

    和郭烈一起见过宋王秦玄,从宋王府出来后,韩松天便回自己府上。

    到了晚些时候,徐永生依约准时来韩府赴宴。

    负责知客的人乃是个外貌年龄在三、四十岁之间的青年男子,其人面相俊朗,气质沉稳。

    徐永生认得对方是韩松天的长子,名叫韩江,乃是天下有数名门韩氏一族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是韩氏内部作为下代家主培养的后起之秀。

    早些年就听说对方已经臻至宗师境界。

    如今再看,估计已经是三品的大宗师。

    韩江这时见徐永生前来,当即微笑上前见礼:「徐先生登门,寒舍蓬荜生辉。」

    「韩兄言重了。」徐永生回礼。

    双方说话的功夫,闻讯而来的韩振从门中出来:「恒光!」

    韩江冲韩振点点头:「还有其他客人,徐先生这边辛苦九弟了。」

    然后他再向徐永生告罪一声。

    徐永生随韩振一起进来,走在前院花园中,他问道:「我记得你自己在外有屋宅?」

    韩振颔首:「我大部分时间都自己住,只逢年过节回来,这趟是因为你来,所以大伯和小姑叫我来帮著招待。」

    他感慨一声:「好在大伯、小姑都是支持宋王殿下,要不然我也感到两难。」

    徐永生突然问道:「你和玉明公主怎样了?」

    韩振微微脸红,干咳一声说道:「玉明公主娴静淑良,体恤民情,乃是德才兼备的天潢贵胄,我素来极为钦佩的。」

    徐永生微微颔首:「原来如此。」

    等开席之后,徐永生就发现这趟宴席宾客数量不多但份量颇重。

    作为主人家的副相韩松天自然不必多说。

    除了这位尚书省如今事实上的长官之外,赫然还有门下侍郎李若森和中书令吕道成二人一起到场。

    大干在关中帝京的朝廷中枢里,三省长官分明都到齐了。

    除此之外还有武学宫祭酒江南云同样到场。

    韩江、韩振堂兄弟二人在旁作陪。

    徐永生视线扫过韩松天、韩江父子二人。

    韩氏一族作为天下有数名门世家之一,底蕴深厚毋庸置疑。

    不过,随著此番干皇秦泰明失踪,各方高手纷纷放开顾忌陆续崛起,韩氏一族的表现还是颇为抢眼。

    除了韩松天和新晋突破的韩帼英兄妹二人外,韩氏一族在祖地甚至还有一位武圣韩山杰留守。

    再加上高速崛起的韩江,以及有些许香火情的韩振,韩氏一族当前可以称得上高手如云了。

    徐永生心中转著念头,面上不动声色,转而端正表情,向一旁的门下侍郎李若森转达岭南那边罗毅的问候。

    「罗兄康复,重在他自身才华横溢的同时坚韧不拔。」李若森微笑道。

    这位大干皇朝的女性门下侍郎,外貌年龄看上去只在三十岁许。

    不过其人出了名的驻颜有术,乃是先在外行医,声名远播,然后方才入朝为官,资历虽然不及燕文桢、韩松天他们,但远在江南云、罗毅等人之前。

    其雅号漱石斋主,书画同样是大干一绝,早年间干皇亦对此颇多赞誉。

    徐永生本人同样感谢对方,原因在于当年医治罗毅,主要便靠李若森同林成煊先后出手。

    北方联军统帅林修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医术之高明得到李若森本人亲自推崇。

    但这不影响李若森本人盛名。

    另一个看上去年龄在四十岁许的中年男子,便是大干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吕道成。

    其人同样驻颜有术,以资历论,他同样是当朝文臣中仅次于燕文桢,几乎堪比韩松天的老臣。

    不过,相较于韩松天、李若森而言,吕道成看上去颇为虚弱,仿佛有重病在身。

    席间,李若森便看向吕道成:「和上个月比起来,似是病情见重了?」

    吕道成轻咳几声后,微笑摇头:「比早些时候,其实还强些了。」

    李若森:「稍后晚点走,我再给你看看。」

    吕道成:「多谢。」

    总体而言,席间气氛颇为轻松。

    韩松天、李若森、吕道成等人没有尝试拉拢规劝徐永生,也没有过多谈论当前局面和各方势力。  

    不过,聊著聊著,聊到魏王秦虚后,吕道成微微摇头:「魏王殿下才华横溢,修行勤勉,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只是可惜,行事常有不妥。」

    「这段时间都在忙北方的事,河洛东都那边可是有什么动静?」韩松天问道。

    吕道成言道:「今天刚刚收到的消息,魏王殿下以东都为中心,开始布置万千玉珏,复原古时周礼奠定之际的星辰排布。」

    韩松天颔首:「已经开始了啊。」

    周围江南云、李若森,包括韩江、韩振,都停下筷子,认真听韩松天、吕道成谈论。

    徐永生同样在认真听。

    吕道成所言,其实是一种典仪祭礼。

    准确说,是儒家武者积累有八组「礼」之编钟后,需要完成的相应历练。

    该历练牵扯的地方范围巨大,耗费巨大,同时需要较长时间维持,容易被人破坏。

    但对于主修五常之礼的儒家武圣来说,这是必经的一步。

    对于没有大盈、琼林仙库支持的魏王秦虚来说,想要收集大量合用的玉珏,并非易事。

    徐永生这趟来关中之前,曾途经河洛东都,没听到相关风声,想来魏王秦虚是早就准备好了。

    其从前积累未必充足,徐永生思来,要么是燕氏一族为首的几大名门世家解囊相助。

    要么,就是关中帝京这边的朝廷中枢,给予秦虚资源上的帮助。

    此前干秦皇室联合,占据中原的秦虚解禁,方便商旅往来关中、河洛,递解大量中原、两淮一带的物资、粮食运往关中,确保关中不因此前大战崩溃。

    反过来,宋王秦玄、韩松天等人这边投桃报李,也便宜了秦虚。

    秦虚如果得以顺利完成儒家第八层「礼」的相关历练,意味著他多半将儒家二品境界第八层三才阁相关的历练都完成了。

    如此,也就铺平了魏王秦虚通往一品武圣的道路。

    相较于宋王秦玄,他成就武圣之境更早。

    现在看上去他也有不小可能更快一步成就一品。

    徐永生此刻充分怀疑,吕道成等人这是专门在提醒他。

    倒不一定是提醒徐永生去干掉魏王秦虚或者坏对方好事。

    徐永生听著吕道成等人更像是在暗示他,如何才能在修为上更上一层楼。

    那就是跟朝廷合作。

    就像秦虚那般,双方各取所需,大干朝廷自会给予徐永生回报。

    徐永生想要成就儒家武圣之境,便需要相关儒家典仪。

    如果他不想重归朝廷、学宫体系,参加相关典仪,那唯一的办法便是散逸民间的前朝儒家晋升典仪。

    通过韩松天、吕道成等人的对话,徐永生验证了自己早先的猜测。

    前朝的民间典仪,此前确实是已经被大干朝廷收缴起来。

    并且听吕道成等人的语气,这些晋升典仪的法门和记录没有被销毁,当前仍然掌握在干秦皇族手中。

    确认这一点,坚定了徐永生这一趟在京城多待一段时日的决心,以便给谛听更多的机会。

    「靖邪入了佛门么?」江南云在一旁向徐永生问道。

    徐永生没有否认:「佛法可以更好地帮他稳定心神,避免走火入魔之厄。」

    江南云轻轻颔首,末了轻叹一声,说道:「遇难学生家中,我会过问,请恒光转告靖邪无需忧心。」

    徐永生:「多谢祭酒。」

    江南云不语,微微摇头。

    徐永生亦为之沉默。

    过了片刻后,江南云开口问道:「宁山要继续西行,访探大河上游,完善《水经注疏》?」

    徐永生:「确有此事。」

    江南云于是说道:「陇右那边,我有熟人,稍后修书一封,交给宁山让他带上,于此行而言,多少能有些助益。」

    徐永生:「祭酒明日得闲的话,我让他登门去取,顺便拜谢祭酒。」

    江南云连连摆手:「说哪里话。」

    当初宁山因为自身魂魄而方向辨别判断异常的时候,他便是在徐永生推荐下来关中帝京这边,经由江南云之手方才稳定住情况,如今多数时候都能如正常人一般。

    不过诚如江南云当初告诫一般,宁山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只能说暂时想办法令他看上去像是正常人。

    随著宁山修为境界越来越高,类似毛病其实又有重新出现的征兆。

    好在宁山这些年来已经锻炼得颇为纯熟,仍能适应日常大部分情形。

    除了徐永生之外,他对江南云亦颇为敬重。

    这趟来关中帝京,宁山也专门挑时间来拜访江南云,然后又得江南云的书信,准备妥当后,便辞别徐永生、江南云、沈觅觅、尹兰舟他们,随一只商队一同上路,前往陇右。

    ………………………………

    韩松天宴请徐永生的同时,与韩氏并称的另外一大世家望族的族长,大干京兆尹赵垚同样在宴请重量级的客人。

    魏氏一族的当代族长,魏致诚。

    和赵垚一样,魏致诚亦是白发苍苍,不过发丝梳理得一丝不苟,全身上下各方面端正整齐至极。

    两个老者对坐,室内再无别人,赵垚亲自为对方斟茶,同时说道:「魏王殿下在河洛中原开始著手准备第八层『礼』的历练了。」  

    魏致诚轻轻颔首:「他距离一品境界近了。」

    赵垚则摇头,直白地说道:「一品,无妨,但是超品,不能再有。」

    魏致诚闻言沉吟。

    赵垚平静地说道:「不确定的就不谈了,已经确定接触过仙门的人,决不能对他们放任不管,否则他们的结局,未必就是一品。」

    他看著对面的老者:「没有超品,世间一品高手分镇四方,才是最好的局面。」

    魏致诚开口问道:「如果你有机会臻至超品境界,你又待如何?」

    「那机会太渺茫了,何况还有当今天子先例在前?」赵垚不为所动:「再往前看的话,女帝,高宗天皇帝,乃至于太宗文皇帝,哪个不是如此?」

    他目视魏致诚:「魏兄,你们昔年也可算是北朝皇族一支,当年北朝东、西二分之际,追逐仙门,酿成多少惨事,如今咱们都不需提了。」

    魏致诚闻言默然。

    赵垚则淡然道:「这么多年,历朝历代下来,大家也都看的很清楚了,这习武修炼一事,不能低了,否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可也不能高了,高了,天谴之!

    一品、二品,武圣之境,基本就是最合适的位置,如果想要自在,那就最好没有超品,而所有一品中,有你我魏、赵两家一席之地足矣。」

    魏致诚徐徐说道:「说来容易,做来难。」

    赵垚:「眼下局面已经比预想中来得要好,但当初接触过那座仙门的人,不可置之不理。」

    魏致诚:「因势利导,操切不得。」

    赵垚轻轻点头。

    ………………………………

    除了宋王秦玄、韩松天、韩振等人之外,徐永生难得来京城一趟,此番也顺便看看其他朋友。

    「我还以为你已经在禁军中待不下去,被囚禁或者被赶回江南去,要不然就被直接干掉了。」

    徐永生坐在酒楼里,同老相识吴笛对饮。

    吴笛乃是江南吴氏嫡支子弟。

    而眼下苏州吴氏一族是江南联盟一员,同江北对峙,在江北不少人眼里看来已经是叛党。

    吴笛从前是禁军左卫五品郎将。

    到现在,他不仅没有被家族牵连,反而高升,眼下成为禁军左金吾卫的一名四品将军。

    「要感谢范大将军和卫大将军。」吴笛把玩自己手中酒杯:「如果是在镇魔卫郭大将军手下,你现在手里这杯酒确实只能奠给我了。」

    虽说如此,但禁军左、右卫直接卫戍皇城左右,因此吴笛还是被人从左卫中调了出来,最后被安置在金吾卫上将军卫白驹麾下。

    「那你同家里那边怎么说?」徐永生问道。

    吴笛此刻语气依然吊儿郎当:「能怎么办?待一天是一天,别调我去江南,我就把命卖在这里也无妨,总要对得起范大将军和卫大将军。」

    他看徐永生:「我一直以来都是混日子的,倒是你,你接下来作何打算?」

    徐永生:「不会让你难做的。」

    吴笛举起酒杯和他的水杯一碰:「那再好不过。」

    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后,吴笛又忽然觉得有些不是滋味。

    他视线从徐永生身上挪开,转向旁边另外两人。

    一个沈觅觅,一个尹兰舟。

    这趟都跟著徐先生来蹭吴将军的饭。

    吴笛对此并不介意。

    让他感觉有些不是滋味的是,尹兰舟、沈觅觅两人面前杯中,和徐永生一样,也同样都是清水。

    「奚骥不在,东明不在,要不然还能陪你一起喝,我们三个的话,就只能各陪你一杯水了。」徐永生在一旁笑道。

    吴笛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又重新看向沈觅觅同尹兰舟,最终视线落在后者身上:

    「少年郎,你今年周岁多大?」

    尹兰舟微笑答道:「学生今年十七。」

    吴笛笑叹道:「十七岁的五品武魁,天才中的天才。」

    这个进步速度意味著只要别出现大意外,多半能在二十岁以内就成为武道宗师。

    被吴笛夸赞,尹兰舟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将军过奖了,学生只是入学习武早一点,其他的都不出奇,先生门下,论射术我不及宁师兄,论搏杀我不及奚师兄,儒家武道以外,不论是沈姐还是申大哥,我也都多有不如,真要说的话,东都那边我还有个小师妹,修为进步迅猛,将来肯定也超过我的。」

    一旁沈觅觅忙著吃饭,头都没抬:「吴将军,你别被他那害羞样骗了,他那是装出来的,小尹的意思是,论射术他胜过奚骥,论搏杀他胜过宁山,比道家功夫或者纯武夫的功夫他肯定不如我和申东明,但用上儒家功夫就是另一回事了,至于小师妹哒哒,以后如何是以后的事,现在不如他。」

    尹兰舟刚要再说什么,沈觅觅这时抬头:「武学方面,我们几个公认小尹是最像先生的人。」

    吴笛挑了挑眉毛:「哦?这一句可就顶十句了。」

    尹兰舟连连摇头:「将军明鉴,用先生的话来说,沈姐这是要捧杀我。」

    徐永生在一旁失笑摇头。

    虽然刚才把所有人都吹了一圈,但尹兰舟和沈觅觅嘴上其实仍然有把门的。

    例如宁山近身搏杀其实并不弱,相反,因为无方剑的缘故,甚至可以说很强。  

    当然,正如沈觅觅给尹兰舟拆台时那样,尹兰舟也没有他自己说的那么无能。

    某种程度上来说,以儒家武者的标准来比较,尹兰舟确实最像徐永生。

    二人都是主修儒家五常之仁。

    不过,还是有些细微差别。

    尹兰舟眼下五品境界,儒家五相五常分配是仁五义二礼二智二信二。

    按照他自己的打算,他接下来预计再修持第三层「义」和第三层「智」,从而达成正五品三才阁全满的境界。

    跟徐永生正五品时相比,多一层「义」,少一层「智」。

    在武魁层次期间,尹兰舟掌握的儒家武学也跟徐永生高度相似。

    当然,到具体的出招层面,他已经有自己的风格。

    这无疑是徐永生乐意看到的结果。

    吴笛做东,宾主尽欢。

    至宵禁鼓声响起,他们方才散了。

    虽然,莫说徐永生,便是沈觅觅、尹兰舟如今受宵禁限制也很少,但徐永生还是带著两个学生一起告辞。

    等回到韩振为他们安排的住处后,徐永生如往常一样按照自己的节奏,练武一段时间,然后方才洗漱入睡。

    夜半子时,虚幻谛听如往常一样打卡上下班。

    ………………………………

    淮安王秦易明在京城的别院内。

    院落主人秦易明端坐。

    在他旁边夜里烹茶的人,赫然是另一位武圣境界的皇族高手,蕲春王秦直。

    秦直烹茶的同时,视线却注视秦易明手边一册书卷。

    书卷翻开,上面记载的分明是一套迥异于大干皇朝朝廷、学宫现在推行的儒家晋升典仪。

    并且,是由三品晋升二品的儒家典仪,又称齐家晋升典仪。

    蕲春王秦直好奇问道:「只有三品升二品么?」

    秦易明颔首:「当年坤周作乱时宫廷动荡,有些篇章损毁或者遗失了,宫里当前也没有。」

    「大哥,这里是真本还是拓本?」末了蕲春王秦直递茶给秦易明。

    秦易明淡然道:「真本,我专门找出来的,所以要尽快处置,最迟明早秦玄、韩松天他们就该察觉了。」

    说罢,他将翻开的书卷合拢,然后送入秦直的茶炉下。

    纸张变黑弯曲,然后彻底燃烧起来,直到最后只剩飞灰。

    秦直看向秦易明:「大哥,你这是要……」

    秦易明:「秦玄干的不错,我没有取而代之的心思。」

    秦直微微颔首,移开目光:「是因为徐永生其人入城?」

    秦易明:「说是访友,但他在关中帝京的熟人远没有河洛东都那边多,为何一定要来京城,大盈、琼林那样的仙库被所有人盯著,他没有机会,京城这边能吸引他的东西,我只能想到这个。」

    他目视那些残余的灰烬,轻吹一口气,一切便彻底消失。

    秦直沉吟著说道:「也好,那徐永生知晓了,不止他一人,还可能有林成煊、王阐等其他人。

    杀常啸川已经证明他们胆大包天,实力越强,破坏越大……大哥?」

    秦易明略有些恍惚,被秦直呼唤方才回过神来。

    秦直:「大哥?」

    「刚才似乎有些异样的感觉,但又说不清道不明。」秦易明略微狐疑地扫视四周,没有任何发现。

    而另外一边,入睡的徐永生,忽然睁眼,目光澄澈,不见刚睡醒的迷茫。

    虚幻谛听如往常一样,为徐永生带回讯息。

    然而这次谛听图上浮现的,赫然正是他此番来关中帝京的主要目标:

    有别于大干当下朝廷、学宫晋升体系的另一种儒家晋升典仪,由三品升往二品。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4520/128428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